《大明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略-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仲逸不必急于表态:自己虽与樊文予关系特殊,但毕竟不是朝廷命官,沈尘虽无品阶,但终究是县衙的捕头。

    初来乍到,论资历、论经验,凡事还的以沈捕头为主。

    沈尘亦未言语,倒是邹公子继续侃侃而谈:“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缉拿真凶之事就仰仗二位了,邹家虽说不是什么名门大户,但在这县城中还是有几分薄面。若能为我邹家出一口气,需要我们做什么,言语一声便是”。

    仲逸心中颇不快,这邹公子看似谦微,实则处处彰显他邹家之势,若樊文予在定要驳他一番。

    或有同感,沈尘终于开口道:“邹公子过谦了,这县城里谁人不知邹家家大业大、人脉广泛,莫说是这小小的县城了,就是知府衙门恐怕也是进出自如吧?”。

    邹公子急忙摆摆手道:“哪里,哪里,都是大家看的起邹家,才给几分薄面,”,他望望仲逸,而后话锋一转:“可不管怎么说,在这县城一带缉盗追捕,谁不知道您沈捕头的威名,万事还得要仰仗二位啊”。

    “只是”,沈尘略显停顿片刻道;“只是,这办案得按朝廷章法,一切听候樊知县的差遣”。

    “仲逸心中暗暗叫声“好”,沈尘品的邹公子的话外之音,恰到好处之言:不知邹公子是否领略到了其中的言外之意。

    果不其然,邹公子立刻赔笑道:“果然是沈捕头,不但刀法了得,这口才也非常人能比,来来来,喝酒、喝酒”。

    午后,街上行人来来往往,依旧那般热闹,原本打算在运来客栈找寻些许被遗漏的线索,看样子今日似乎要失望而归了。

    出了客栈,仲逸心中疑惑不解:照理说,邹公子应全力配合破案才对,毕竟他与死者是堂兄弟,且邹小五也所管账目皆为邹家买卖所得。

    这般好生招待,却对邹小五身前之事只字未提,匆匆离去之时,邹公子并未吩咐客栈掌柜安排伙计提供邹小五的情况。

    沈尘眉头紧锁,亦是心事重重,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查案的疑惑。

    当差有些年头了,在这县衙中,沈捕头的确人人皆知,当初他年少气盛,总不受前几任知县待见,后来自知胳膊拧不过大腿便有所收敛。好在他办差总有些成效,在这帮差役中威信颇高,年复一年的也就这么过来了。

    人们都习惯称他为沈捕头,属下都亲切的称他“头儿”,时间长了,以至于他自己都快忘了,其实他的真名叫“沈尘”。

    久在衙门,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个道理沈尘自然是明白的。

    而此刻眼前这位初来县衙的仲先生便是他首先要“三思”之人。

    沈捕头明白:在蠡县县衙里,樊文予什么事都可以管,那么跟着他的仲先生自然事事皆可协助,这不是他们这些下属能左右的。

    只是樊文予初来蠡县赴任,别人无从知晓他的秉性,自然就不敢放开手脚去办案了。

    这个仲先生小觑不得:他冲在前面,背后就是樊文予。同样,樊文予抛头露面,而作为他的幕友,背后自然也有仲先生的影子。

    若能与仲逸同心同力,则既可全力破案,亦会得到樊文予大力支持。

    试探?对,只有试探一番便可知其一二。

    “仲先生,咱们接下来?”,沈尘试探道:“是去城南的那处私宅?还是直接回县衙向樊知县禀报今日客栈之事?”。

    仲逸脱口而出:“客栈之事无甚要紧,回头禀报即可。目前仅此一条线索,若那个叫香雪的女人真与此案有关,那我们既要抓人,也要保人,真凶若不止一人,难保会有人对她下手”,仲逸拉住沈尘的手:“事不宜迟,马上去城南那处私宅”

    沈尘心中却暗暗叫好:这位仲先生不仅有办案之才,亦有办案之心。

    熟门熟路,步伐轻快,一路之上也不言语,不大会功夫,二人已至城南。

    只见前面一处小宅院,四周皆是围墙,宅院中一棵大树高高而立,长得异常茂盛,倒垂下来的枝条轻轻触在房顶,一片绿丛中竟是只见枝叶不见屋,迎面一扇小木门看上去很不起眼。

    看来这个邹小五用心良苦,此处确实是个“好地方”。

    “头儿,过来,这边呢”,看到沈捕头,一名差役立刻迎了上来。仲逸看他一身旧衣,头上耷拉着一顶破帽,遵照沈尘的吩咐,他们全部换了装束,模样倒是像那么回事。

    环视四周,并无异常,沈捕头问道:“那个女人在里面吗?”。

    “在,在里边,头儿,要说这邹小五还真是艳福不浅,那娘们长得可俊俏”,言语间,这名年轻的差役嘴角满是垂涎。

    “好小子,这种女人也敢惦记?不怕邹小五半夜来找你?”,沈尘压低声音道:“有何异常?还有没有其他人?”。

    差役摇摇头,这才缓过神来:“没有,就他一人”。

    沈尘沉思片刻道:“我这张脸太熟,你们继续盯着,若有可疑之人进入,立刻差人来报,切不可打草惊蛇”,说着他掏出一块碎银:“你们轮流着随便吃点东西,我们就在后街茶楼里”。

    仲逸对眼前的这位沈大哥立刻肃然起敬,粗枝大叶的外形之下却有这般细致的心思,看他一本正经的模样,倒有几分可爱之处。

    一壶清茶、两碟瓜子,仲逸从未有过如此闲情逸致,尽管这种悠闲可能随时就要结束,但他却觉得颇为新鲜,只是与茶为伴难免边饮便“放”,似乎有些折腾,后来干脆放下茶杯与沈尘一阵“干聊”。

    日头西斜,奈何依旧不见那破帽差哥来报,“咕咕”声中,仲逸才觉肚子已空空如已,茶水消食,越饮越空。只是一旁的沈尘却面不改色,一如既往,仲逸对他更是钦佩不已。

    “小二,去隔壁老米家买二斤酱肉,要胡师傅亲自操刀,一斤肥瘦切厚,另外一斤”,沈捕头望了望仲逸:“另外一斤切片儿”。茶楼伙计接过银子应了一声,转身便“噔噔噔”跑下楼去。

    仲逸刚要言谢,不争气的肚子却再次叫开,沈尘白了他一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酱肉下肚,再无空腹之忧,不时朝楼下望去,仲逸有些失望,看样子今日这茶是白喝了。

    天边晚霞浮起,茶馆中客人寥寥无几,对面的酒肆中却是人声鼎沸,店家识的沈捕头,自然不敢打发于他,还得问长问短的伺候着,不过沈尘也不是那不开眼的主儿,给了他双倍的茶钱,买酱肉所剩的碎银也一并赏了。

    就在此时,如同幻觉一般,那顶破帽出现在楼下,朝着沈尘这里挥手。仲逸立刻来了兴致,二人匆匆下楼。

    “民女香雪,不知犯了那条王法?竟要被各位差爷这般无礼?冤枉”,说话的正是邹小五的相好。

    一块被押着的还有两名男子,他们便是今日最大的收获。

    灯光下,一个胭脂水粉的妇人,一身淡姿色薄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泪脸脖颈处白皙如雪,纤纤小手间一块帕巾,哭哭啼啼,却不忘娇声细嗲,全无严肃之感。

    再看那两名男子,长得皆是五短三粗,看装束还算有些家底,只是此刻不知犯了何事,个个惶恐不安,战战兢兢立于一旁,连个屁都放不出半个。

    “有何冤枉去县衙给知县大人讲去,老子只管查案,不管断案”,沈尘看着几名差役大声喊道:“兔崽子,看够了没有?都给老子带回县衙”。

第17章 一桩命案(下)() 
晨雾缥缈、旭日初升,天际刚刚破晓,城中几家店铺的伙计已拉开门板,他们揉揉惺忪的双眼,打的一盆清水,用手撩起,肆意在脸上揉搓一番,连一旁的布巾都懒得用便各自忙开了。

    而位于城东的蠡县县衙却安静许多,宅院中有人缓缓穿衣洗漱,而那些妇人则依旧懒懒的卧在床上,偶尔一个翻身都显得有些吃力。

    院中仆役们早就开始打扫院落,他们洒水净地、浇花拔草。平日里颇有威严的县衙,此刻倒是多了几分居家度日气息,不过即便如此,那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做派。

    原本打算尽快赶去义中村,不料想城中却发生了邹家邹小五命案,所谓“人命大于天”,他这个初来乍到的“仲先生”只能以公事为重了。

    按照师父的嘱咐,仲逸从未向任何人提及自己的身世,不露声色、暗中打听,且是自己独自完成最为稳妥,好在义中村就在蠡县境内,忙过这阵子再去也不迟。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樊文予需要这“三把火”立威,虽为幕僚,但同为新上任,仲逸亦不例外:办好邹家人被害一案,既不负樊文予重托,从此在县衙也能立有一席之地。

    此刻,樊县令端坐正堂,青色官袍洗的干干净净,胸前绘绣格外醒目,头顶乌纱甚是威严。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个人外形爹娘给,可这身乌纱却不是人人可得。

    主簿王进与典史曹正也列于此,虽有一把座椅,气势却逊色许多。所谓大一级、压死你,此刻他们更多是一种陪衬,如同堂下立于两侧的站班衙役为他们作陪衬一样。

    刚入大堂,却见一旁的沈尘向他递个眼色,仲逸便很快站到自己的位置。

    “堂下之人,报上姓名,祖籍何处?为何要与那邹小五混在一起?”,惊堂木声起,众人的目光便很快落在了堂下的这位妇人身上。

    香雪彻夜未眠,胭脂脸上红红眼眶、黑黑的眼圈,明显憔悴不少,但那婀娜多姿的身姿却依旧那般韵味,只是这大堂之上,站班衙役只得平视前方,无法领略眼前之景,不知心中是何感想?

    香雪怯怯的环视四周,而后默默低头道:“民女本名陈雪,是山西大同府人氏,今年二十四岁,平日里大家都叫我香雪。两年前结识的邹小五,后来他在城南置办了一处私宅,民女便住了进去”。

    樊文予盯着堂下:“你与那邹小五到底是何关系?他何要专门为你置办私宅?”。

    “启禀大人,事已至此,民女也不必遮掩,身在异乡,也是生活不易,民女本是个风尘女子,邹小五看我有几分姿色便大献殷勤,后来就出钱将我赎了出来,专门伺候他一个”。

    这还是“民女”吗?

    “伺候他一个?那邹小五死后院中为何还会有其他男人,且是在晚上?从实招来”。

    “大人,民女真的只是伺候邹小五一个,那些人,那些人都是与他一起赌钱的”。

    “赌钱?邹小五人都死了,他们与谁赌钱?若不从实招来,本县定要重重罚你”,惊堂木声再次响起。

    香雪开始哭泣:“他们本是邹小五的酒肉朋友,平日里就对我眉来眼去的,但毕竟不敢明目张胆,现在小五死了,他们便趁机来占我便宜,求大人为民女做主啊”。

    “那邹小五被害那日你在何处?事发当日他是否找过你?你们都在干了些什么?”。

    “邹小五被害前两日来过宅子一次,次日凌晨便离去,之后再也未见面。这今日民女就住在宅中,没出大门一步”。

    “那你是如何得知邹小五被杀的?”

    “是那刘二与马五说的,就是昨晚被一起押回县衙的那二人。

    “你最后一次见邹小五时,他有何异常?他有无告诉你自己遇到什么麻烦?”。

    香雪欲张嘴却犹豫一下,她埋头望着衣衫,因为有东西挡住了她的视线,竟无法直视地面。

    使劲的咬着嘴唇,香雪她努力回想最后一次与邹小五见面的情景。

    樊文予再次举起堂木,仲逸刚欲上前制止,但手已落、声又出,只听“啪”的一声,香雪一阵哆嗦,片刻后才缓过神来,思绪却被打乱。

    “没有什么异常,他只说很快就要发大财了,然后可以买好多东西”,香雪只能想起这么多。

    “那邹小五是否对你说过,所谓的发大财是什么?财从何来?是邹小五一人之财?还是有他人参与?”

    “民女不知,他没说”

    “除你之外,此事还有谁知晓?邹小五有无向其他人提及他将要发大财之事?”

    “他没说,民女不知”

    这时,沈捕头轻轻上前对仲逸附耳道:“此处人多眼杂,况且一个妇人初来大堂,加之昨晚受了惊吓,此刻她已神志不清、思绪全乱,能否设法让樊知县改日再审?”。

    在沈尘看来,仲逸与樊知县的关系自然亲近许多,且除樊文予外,仲逸不受其他人约束。而自己则不同:上面还有王主簿与曹典史,怎么也轮不到他说话。

    仲逸环视四周,众人的目光皆在堂下所跪之人处,沈尘此举并未被察觉。

    男女有别,即便同为女人,亦是各有所别,香雪一个风尘女子,自然要比一般村妇见过世面,但刑狱之事非同小可,若能将施压变为减压,或者连哄带问也未尝不可,但显然在这大堂之上不合时宜。

    “堂下之人听着,对于邹家邹小五被杀一案,本县自有公断,你先下去吧”,显然,樊文予觉得仲逸言之有理。

    “民女可以回家了吗?”,香雪如释重负般,那双眼神充满无限希望,直勾勾的盯着樊文予看。

    但她的耳边却传来一阵冷冷之音:“回什么家?现在县衙就是你的家”。

    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白瞎了这张漂亮脸蛋,沈尘想着:若她真与邹小五之死有关,最后终究是要被定罪归案的,如何放的?若此案真与她无关,仅凭她知晓邹小五身边这么多交往之人,以及他们平日里私下之事,难保不被人灭口,县衙才是最安全的。

    真是胸大无脑

    “威武”,此次堂下所跪之人,便是那刘二与马五。

    相比昨日,刘二与马五要比香雪镇定许多,只因二人昨晚在狱中七转八拐的一通沾亲带故论关系,竟识的一名狱吏,虽是拐弯抹角攀谈上的交情,但这名小吏还是给他们指点一二。

    当然,二人许诺出去之后定有酬谢。

    自报家门,年龄祖籍,平时里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营生,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吃喝嫖赌的事倒是样样在行,可这记性还好,小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