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厚照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大约150万两。”“嘶”弘治倒吸一口凉气,他实在没想到,就这几个庄子要花这么多。朱厚炜这时安慰道“其实用于种植的梅花多少钱,主要是改建庄子,给村民造房子,还有造水库,买牲畜才花的钱。”弘治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你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我记得朱府也只有100万两吧?”张皇后这时笑着说道“他们的那个水晶斋真是不得了,多出来的钱都是从那里出的。”小丫头却是撅起嘴说道“娘亲说的不对,应该是我们的水晶斋。”张皇后好笑地看着小丫头“对,对,我们的。”弘治有点弄不清了,疑惑地看着张皇后,张皇后装作生气道“还不是他们三个闹腾的,非要弄什么股份,这水晶斋宫里占了5股,厚照兄弟两占了4股,还有1股是给兕儿的零花钱。”弘治平静地问道“送到宫里的有多少了?”朱厚炜此时拿了账本,开始说道“水晶斋每天只卖100件物品,除去所有开支,每天的盈利在2000两左右,开张到现在两年多,一共获利180万两,送到宫里的有90万。”弘治有了前面的铺垫,对于这么大的数字已经慢慢习惯了。

    大明一年的国家收入基本也就是1000万两,光是水晶斋送到宫里的就顶的上岁入的十分之一,这还是因为每天只卖100件的原因。弘治看向了兄弟两,眼神中有着自豪与欣慰,这两人才几年的功夫,已经有了这么大的产业,这是自己没有预料到的。

    弘治还在想事情,小丫头却是拉着弘治的手,一边摇着一边撒娇“爹爹,兕儿的钱都被娘亲收走了,不如还给兕儿吧。”弘治还没来得及说话,张皇后却是故意把脸一板“你这么点大的孩子,身上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娘亲帮你保管,等出嫁了再一起给你。”面色很严肃,可是却掩饰不住眼中的笑意。弘治听了,对着女儿和声细气地说道“兕儿乖啊,你的零花钱先让你娘亲帮你保管,爹爹和娘亲也不会要你的钱,等将来一定都给你。”然后看了看兄弟两个,继续说道“以后兕儿想买什么就让你大哥二哥去买,他们不缺钱。”

    虽然弘治尽量控制了自己声音中的情绪,不过在场的几人还是能听出其中淡淡的酸味。毕竟要是不算水晶斋的进项,朱厚照兄弟的身家没几年就可以超过他这个当老子的了,毕竟宫中的内库也不是很足。张皇后和小丫头在偷笑,朱厚照兄弟对视一眼,只能尴尬地咧了咧嘴角。

    过了一会儿,弘治看着兄弟二人正色说道“关内的皇庄还有一些,不如也交给你二人打理吧。”朱厚炜这时高兴地说道“孩儿正有此意,若是皇庄都交给我们,不出3年,可以保证皇庄的粮食产量,满足京畿的需求,以后就不用从江南再费那么大力送粮食来了。”弘治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就交给你们了,对了前面要投入的钱,你们两个先垫着,以后再说吧,宫里也不富裕啊。”顿时朱厚照兄弟的笑脸一僵,然后点了点头。张皇后在旁边无奈地笑了笑。

第四十六章 表彰大会() 
大农庄计划已经实施2年了,越是早改造的村子生活变化越大。小李庄和大李庄是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

    以前的小李庄早就改建好了,由于当时扩建了很多,所以朱厚炜干脆把大李庄的人也并到了小李庄。大李庄原先的村子被改建成了仓库,以后皇庄的出产也会全部输送到这里储藏。

    现在的小李庄已经变成李镇了,管庄府也搬到了这里。今天是元宵刚过,正月十六,除了不能脱离人手的工作,其他岗位的工人这一天全部开始工作了。

    这两年,最先改造的两个庄子,一户家庭最少每年也能赚30两,所以以往的衣不蔽体,不得饱食的情况早就不见了。皇庄的村民每年唯一要交的就是人头税,是没有其他税收的。需要的粮食,等其他东西都是从庄里直接购买,价格要比京城低一些。村里的百姓现在不但吃饱穿暖,兜里还能有些闲钱,一旦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直接就到庄里医院去看,诊费,药价也便宜。现在一共有10个医院,9个皇庄每个一家,京城里现在颇具声望的“妇女之友”也是一家。李镇的百姓过着现在的日子,感觉从来没有这么满足过,吃饱穿暖,住的上砖瓦房,兜里有余钱,还能看得起病,这是历朝历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来没有过上的好日子,因此不少人在家中供奉弘治父子三人的牌位,来表达感激之情。

    朱厚炜对于农活并不是很熟悉,所以也没办法让农庄的生产力,和产量有质的飞跃,所以只能鼓励村民,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第一年,改造的庄子不多,提出的技术改良也不多,但是一旦被采纳,朱厚炜还是会奖赏的。

    这个时代还有着很严重的门户之见,老一辈基本都会选择把家里的独门手艺传男不传女。但是,现在朱厚照兄弟两给他们带来了以前不敢想象的好日子,而且这些技术被采纳还会有不菲的收益,因此他们开始向管庄提供自己的独门手艺。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在工作中,自己研究出来的技术改良。在第二年庄子全部改造之后,新的技术如雨后春笋源源不绝,朱厚炜高兴的同时决定在今年开展一个表彰大会,来奖赏这些做出技术改良的百姓。

    今天一大早,管庄府门前的晒谷场人山人海,10个庄子每户家庭都有人来,包括山东迁徙来的百姓。虽然不是没人都来,但是广场上还是站了大约1万出头的人,把晒谷场站的满满的。管庄府门前搭起了一个高约2米的高台,大约有100平米的面积。

    站在高台上的人不多,谷大用站在高台的中间偏西,朱厚照站在中间,朱厚炜站在朱厚照身后2;3米远。广场上的声音非常吵杂,谷大用身旁的小厮在谷大用的示意下,用力地敲起了手中的锣,响亮的锣声盖过了人群的嘈杂声,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谷大用此时拿起了朱厚炜为他准备的扬声器,说起来很高级,其实就是个两边通透,一头大一头小的薄木桶,大声喊道“弘治十九年第一届皇庄表彰大会现在开始。”此话已完,台子下的众人就这么直愣愣地看着谷大用,没有其他动作。谷大用脸色一僵,准备开骂,后面的朱厚炜喊了声“继续”。谷大用只好继续说话,左手拿扬声器,右手拿起一本册子,开始大声读到“弘治18年,李镇李大牛上交提高牛成活率的方法,牛的成活率从原来的百分之68上升到了百分之87,获得赏赐纹银100两,月钱加5两,李大牛上台领奖。”百分之多少,下面的人听不懂,不过也是听出了李大牛让牛活的更多了。

    站在台子中间的朱厚照,以及后面的朱厚炜开始鼓掌,下面的群众也就开始跟着鼓掌。不一会儿,一个大约四十的憨厚男子跌跌撞撞的沿着台子东面的阶梯上了高台,跨最后一层阶梯的时候被绊了一下,跌倒在高台上,朱厚照兄弟,以及站在下面的围观群众也笑开了。李大牛黝黑的脸庞隐隐透着微红,不过还是战战兢兢地来到朱厚照面前。此时朱厚照身边来了一个一期女生,16;7的样子,手中拿了个托盘,上面放了一个木盒子,身旁还有一个一期男生,背了个包袱,看形状里面装的应该是银子。

    李大牛站到朱厚照面前,跪下叩头道“草民叩见太子。”朱厚照笑了笑“起来吧”然后拿起托盘上的盒子,一打开,是个透明玻璃制作的大约半径5公分,厚约3公分的勋章,正面中间是“一等功”三个字,两边各是一把镰刀,背面中间一个“农”,然后在周围是一圈小字“弘治十九年正月”,勋章的背面还连着一个大号别针。朱厚照把勋章取出来,然后慢慢别在李大牛的左胸,整个过程李大牛大气都不敢喘,全身僵硬,底下也是一片肃静,没想到太子会用高贵的双手,触碰有些脏的衣服。只是几秒钟,朱厚照就把勋章别好了,由于太重,勋章向下挂着,没能平平地贴着胸口。李大牛此时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不停地用手擦自己的眼睛,只是眼泪流的太快,根本擦不干净。朱厚照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慢慢地鼓掌,下面的人这时跟着用力地鼓掌,人群中一部分女性也是鼓掌,任凭眼泪肆意地流下。

    这时代大多数人过得都很苦,军户苦,乐户苦,工匠苦,小农户也苦,一辈子再怎么勤劳肯干也不会受到上层社会的认可,基本一辈子只能这么苦熬过去。但是今天,他们感受到了太子的善意,尊重,这是父辈所没有的,也是值得向后世子孙夸耀的。

    旁边背着包袱的男生把包袱从肩头取下,递给李大牛,嘴里说道“这是一百两银子,你点点。”李大牛用有些颤抖的双手接过了包袱,紧紧抱在怀里,激动地说道“不会少的,不会少的。”接着又在跪倒在地,给朱厚照叩了3个头。站起身准备向台下走去,不过被女生叫住了,让他在台子一边等着,然后就在头前带路,把他引到一边。

    高台下的掌声还很激烈,此时朱厚照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人群又安静了下来。谷大用这才继续喊道“弘治十八年秋,工匠王田翠花,改进立窑,让立窑故障率下降百分之40,并改进立窑,使水泥每窑水泥产量上升百分之5,增加了产量,赏赐纹银一百两,月钱加5两,王田翠花上台。”

    明朝一般对于女性称呼就是王田氏,王是夫家的姓,田是女子自己的姓,不称呼名字。这次算是连名带姓地喊出来了。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大约三十不到的女子上台了,表情有些激动,眼泪在眼眶中转着,没有流下来,步子迈的很稳。到了朱厚照面前也是叩头施礼,程序都一样,不过田翠花的勋章正面的两边是两把锤子,背面是一个“工”字。朱厚照没有帮她带上,直接把盒子打开,递给了她。田翠花接过了盒子,然后把装银子的包袱抱在怀中,对朱厚照磕头,嘴里有些激动道“民女王田氏谢过太子殿下。”朱厚照笑了笑,虚扶道“行了,快起来吧。”然后田翠花也被引到了一边。台下的掌声不停,还夹杂这一些女性的叫好声。

    朱厚照一共颁发了10个一等功,每人都是100两现银,月钱加5两。10人都拿到了赏赐,然后在一期女生的指引下站成一排,面向观众。大部分人看着台下的1万多人,显的很拘谨。朱厚照和朱厚炜站在队伍两边也在鼓掌。

    站了一会儿,10人才被印下高台,站回到原来的位置,一路上人群纷纷让出道路,一边注目,一边鼓掌,这10人也都是笑着微微弯腰点头回应。

    这10人颁完了,兄弟二人就下了高台,向管庄府走去,人群稍稍有些失望,不过也能理解。下面颁发了20个二等功,和50个3等功。二等功赏钱50两,月钱加3两,三等功赏钱20两,月钱加2两,都是刘瑾颁发的。

    朱厚照兄弟虽然到了管庄府休息,不过外面的掌声和叫好声还是传到了他们耳朵了。今天整个皇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第四十七章 朝阳院() 
朱府的学生到现在一共是三期,即使是第三期也已经读了1年多的书了。整个朱府三期学生加起来一共有1300人,一期生基本都已经开始活跃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了,二期生只是少数开始工作,至于三期生都还在继续读书。

    有了这些人,朱厚炜兄弟的产业才能得心应手,不过朱厚炜并不满足。这几年中,他在京城外,离着李镇往西北面的20里处,修建了一个更大的学校。基本是按照后世的大学建造的,不过建筑最高的就是三层楼。这座学校大概长2000米,宽1500米,外头还用水泥切成高约2米的围墙,可以说这这个时代最大,最坚固的学校了。学校有着教学楼和宿舍都是呈h型,都是三层楼。一座教学楼每层有5间教室,每间教室可容纳50至80人同时上课。教学楼一共有10座,也就是最起码可以让1。5万人上课。教学楼位于学校南侧,整个学校有4个门,四面各一,以走进南门就能直接看到教学楼。宿舍是分为两块的,5座在学校的北面,5座在西面,离教学楼不远的地方。每座宿舍每层40个房间,每个房间可以睡6人。靠近教学楼的是女生宿舍,而最北面的就是男生宿舍了。在东西两面各有3个大食堂,都是两层楼,每个食堂能同时容纳1000人吃饭。

    学校的中间就是操场了,有3个绿草茵茵的足球场,旁边都是水泥铺成的跑道,在间隔处都有铁质的单杠和双杠。在学校的四个角就是杂物间。

    原来朱府的学生全被安排到了新的学校,这所学校耗时两年完成,1000多个朱府学生第一次来到大门前,看着大门旁边的一块巨石,上面刻了几个金色的大字,“朝阳院”旁边是两排小字“弘治十九年正月初六,朱正题”。可以说大门十分气派,书法也是上乘,不过这里的学子都不知道这个朱正是谁。

    在学子进入后,才发现里面的建筑全部是水泥制造的,坚固异常,以这个时代的审美来说,这些楼没有雕栏画栋,没有亭台楼阁,没有多种多样,所有的建筑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方方正正地,颜色偏灰,一点也不漂亮。不过这些人并不在意,这些人基本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能有个地方吃饱穿暖就已经很幸福了,何况还有书读。这些人被分为男女两队,有几个以前来过的一期生领着,走向将要入住的宿舍。

    就在这些朱府学生进入不久,就有一架大气古朴的四轮马车驶入朝阳院,车旁还有一队侍卫跟着马车小步慢跑。不一会儿,马车停在了教学楼边,先是朱厚照和朱厚炜从马车踏板的两边跳下马车,然后朱厚照扶着一个弘治下车,朱厚炜扶着张皇后下车,最后小丫头是被朱厚炜抱下来的。

    今天是弘治和张皇后第一次来,不免向四处观望一会儿。弘治叹了一声,问道“这就是你们几次求着我题字的朝阳院?”朱厚照笑中带着自豪“正是,爹爹这书院造了将近2年,用了30万两啊。”弘治微笑着说“这房子也不用巨木,也不用雕刻,居然用了这么多银钱?”朱厚炜回到“书院里的东西不求景致,高雅,只求坚固,耐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