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七十年代小日子-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倒是安排好了都有住的地方,可天冷,孩子老人咳嗽的咳嗽发烧的发烧,看着都不太好。”自从徐明海救过他家小儿子和孙子之后大队长对徐明海还是有好感的,平时见着总是能唠两句。

    “去镇上的路被雪封了,没法送到医院但是有二爷爷呢,熬点草药应该能撑一撑的。”徐明海也觉得现实情况不大好,但没办法只能往好里去想。

    “唉,村里得病的有不少人呢,我刚问了,你二爷爷准备的草药根本不够,等雪停了估摸着咱村办事的会有不少。”说完大队长脸色更难看了,满脸愁苦的和徐明海摆摆手就又去招呼帮着搬家回来的大批人了。

    大队长说的办事,徐明海听的明白,就是办白事。白事多就说明村里死的人多。

    帮着搬家的人比较多,等他们差不多搬完,徐明海看村里一大半的男人都在这了,都是来帮忙的。人多手快,没一会院子里要用的几个棚子就都给收拾好了。徐明海干完手里的活没有在找其他的,而是往屋里看了看,其他的还好就是有一间里挤挨着六七个全是村里的孤寡老人。

    基本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平时在村里都能见着,徐明海进去陪着几个人聊了一会儿,出来之后看着还在飘飞的雪花,心情沉重。

    屋里几个老人不仅柴要省着烧,连粮每天也都是吃个半饱。照这样的情况下去这些人能不能撑过冬天真的不好说。

    回到家徐明海怎么想心里都是不好受,“英子,我想把咱家的白薯给拿过去一些,再送去点柴,你觉得怎么样?”他想尽着力做点啥。

    从十一月开始他为了防着冬天没粮就给家里买了好多细粮,现在他们家基本上吃的都是大米白面,所以分到家里的白薯还有大半袋子。柴也是足够的,从十月份他就开始往家里存柴火了,到了腊月初英子说感觉冷的时候他怕冬天不够烧又进去山里几次弄了不少放家里。送点东西过去尽量帮帮吧。

    “可以呀,但是咱家有多少细粮你出去千万别说漏嘴了。”在能力之内帮人韩秀英是不反对的,但是帮人的时候不能伤到自己,所以她叮嘱徐明海出去不要说漏了嘴。现在家家基本都是吃粗粮,如果让人知道就他们家和大家不一样,肯定会出事。

    “嗯,不会的,而且我不会把白薯都拿过去,还要留着些给你烤着吃呢。”能帮到些徐明海心里好受一点,连说话都轻快了不少。

    徐明海再次带着东西过来的时候碰见大队长几个人在商量事情,走进一看,是斌子搀着他媳妇儿李丽不知道再给大家说什么呢,听了两句原来是给大队长提建议呢。建议把人分散到各家住着,学校的保暖措施不够,分散到各家更有利于这些人度过这个冬天,更能减少这次雪灾给徐家寨的损失。

    徐明海大致听明白啥意思后抬着头看着飘飞的雪笑了笑没说话转身继续给人送东西去了。

    东西虽然不多,但是现在家家都把粮看的和命一样,徐明海能拿来十几斤白薯已经够让老人感激,让其他人对他竖大拇指夸赞了,更何况还有柴。现在天冷各家都缺柴,徐明海还能给送来一捆木柴,足够村里上了年纪的念叨着夸他一整年。

    离开学校徐明海回到家坐到火炉旁一边往里添柴,一边和韩秀英说刚才在学校院子里碰见的事。

    “其实李丽提的建议是好的,如果大队长照着做把村里这十几户都分散到各家去住,比在学校更能有利于大家度过这个冬季。”徐明海心里是认同李丽的建议的,学校四处漏风,不如各家暖和。

    韩秀英听完没有接话,看着徐明海等着听他往下说。

    徐明海放完手里最后一根柴拍拍手接着说:“但是她忘了这件事会在村里给大队长产生的影响。分散到各家是可以降低村子里的损失,或许真会像她说的一样会让徐家寨让大队长在镇上都得到赞扬,但是她没考虑人心。”

    是呀,人心是最让人琢磨不定的韩秀英想。分散到各家的人和原主家多多少少肯定会产生摩擦。

    “别看村里今天有这么多人都去帮忙了,但是真要问谁愿意领着人回去住自己家的,肯定不多。领回去就要涉及到粮呀柴呀等的问题,而且就算雪停了一时半会的也修不好房子,说不定就要住上一冬呢。到时候愿意让住的人家住满了,剩下的肯定要大队长来分去谁家。一个不好就会招人埋怨了。”徐明海看着媳妇儿说。

    “相比在镇上的功绩,六十多岁的大队长更不愿意得罪村里人,因为他还要在村子里呆一辈子的。”韩秀英把徐明海接下来要说的话给讲了。

    “是呀,大队长年龄大了,所以相比升到镇里还是留在村里的可能性更高。”徐明海感叹的的做总结。

    其实在李丽的上一世之中也是发生了雪灾的,那个冬季徐家寨真的是死了十几个人,后来在镇上做汇报的时候还被点名的批评了,而被夸的那个村子就是靠着受灾的人分散到各家使全村死亡人数相比其他村来说降到了很低。

    不过事情的最后徐明海还真佩服李丽的说服能力,本来根据他和媳妇儿推测按照她的方法大队长是不会同意那么做的,但是下午他去徐二爷家的时候就发现,还真有人搬到了村里其他人家住了。

    后来他跟徐二爷那打听具体情况才知道原来是李丽提建议的时候周围站了好几个小队长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大家争论的厉害,最后大队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告诉那十几家让他们自己去找相熟的人家,能找着的就和人家商量好搬过去。

    知道完情况徐明海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把自己带来的东西给了徐二爷,“二爷爷你看看这东西能用吗,听说村里好多老人和孩子都病的厉害,我就想来看看这东西能不能用的上,如果有用你就给都用了吧。”

    徐明海给徐二爷的是一捆捆着的小人参,这是当初他和英子种在院里屋西边的其中一部分,当初中下没过十天呢就感觉它们活不了,所以韩秀英和徐明海又把它们给刨出来了,洗好晒干捆成几把在西间放着。

    这几个月徐明海偶尔会吃一些,但大都在那放着,今天徐明海拿白薯的时候看见了就想看看徐二爷这能不能用得上,他拿来的那一小捆也就七八棵。

    徐二爷拿在手上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说:“明海,你真愿意给我用到村子里?这虽然卖不出几个钱,小河村那多,但在咱村这附近也是挺难找的,自己留着吃还是挺补身子的。”

    “二爷爷,我就会看着咱村都死了好几个人了心里难受,想看看能不能帮的上忙,能用你就用吧。”徐明海说的是真心话,这东西他家不缺,所以就想拿着这些帮帮人。当然他不会傻乎乎的往外掏大的,也不会说他家这东西还有很多,而且他信得过二爷爷,不会到处乱说啥的。

    徐二爷还真没辜负徐明海的信任,不仅没往外说人参的事,当配着人参熬得药效果更好的时候,还帮徐明海宣扬。说徐明海仁义,知道村里人生病的人多药不够还把他自己秋天采的家里存着的给拿出来了。徐明海采草药半年多,徐家寨好多人都知道。

    有人参补着有些人不需要用大量的药,病就能好的差不多,所以草药就这样显得比预期的吃的时间还长,徐二爷把这功劳全推到了徐明海身上。

    这个冬天徐明海没少被人私下议论,不过基本上都是夸奖赞扬的多。

    整场大雪一直下到过年初三才停,雪停了,可外边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所以大部分人还都是在家猫着。等雪化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该准备着过元宵节了。

    因为大雪新年过的并不红火所以在元宵节的时候人们就可着劲的闹腾,既是庆贺元宵佳节又是雪灾过去人们心情的放松。

    元宵节过后一转眼出了正月过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天气慢慢开始回暖的,人们开始出活上工了。

    徐明海直接就给媳妇儿请了假,让在家呆着。韩秀英的肚子实在是太大了,之前穿的冬衣都特被厚实,整个人也显得臃肿,不上手摸是不会觉得特别大的,但是现在天气回暖韩秀英换上稍薄一点的棉袄就能看出来鼓起的肚子。

    有一次徐母过来送东西看见后非常惊讶,“英子!你的肚子怎么这么大?比你大嫂和三嫂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大好多!”

    “妈,你过来啦。”徐母进院子没有喊人,直接进的里屋,韩秀英这时正坐在床上给做小孩衣服呢,因为是在屋里穿着的稍微薄了一些,所以徐母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她的肚子。

    “年前就觉得你肚子大,没想到过完年才多久就这么大了,我去叫李婆过来给你看看是怎么回事。”说着徐母就快步出去了,连拦的机会都没留给韩秀英。

    其实这个时候韩秀英已经确定自己肚子里怀的是双胎了,但是她心里清楚却没说出。

    没多久徐母就拉着一个看着五十多岁,头发斑白的老大娘进来了,“英子,让你李婆给看看是怎么回事。”

    李婆是徐家寨唯一的接生婆,自从她嫁过来徐家寨跟着婆婆学接生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徐家寨这些二十岁往下的几乎都是她接生的,经验十分丰富。

    “李婆”韩秀英和她打招呼,李婆应了一声之后让她把外套撩起来,然后上去就把手伸进里衣摸她的肚子。凉凉的粗糙的手在韩秀英肚子上来回的摸着按着,韩秀英非常不适应,但徐母就在旁边站着韩秀英也不好让李婆停手。

    大概有五分钟,李婆才抽出手满脸笑意的告诉徐母:“恭喜嫂子了,明海家的这个怀相摸着十有八,九是双胎呢。”

    徐母一听是双胎非常高兴,让韩秀英坐着不要动,自己欢欢喜喜的把李婆送出去。

    双胎在村里还是很少见的,徐母很高兴,徐明海回家听到消息后更高兴,逮着媳妇儿的脸狠狠的香了几下,然后趴在韩秀英的肚子上哈哈大笑。之后更是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媳妇儿,别说队里的活了就是家里的活几乎都是他全包了,完全不上媳妇儿动手。

    怀孕六个月早就有胎动了,徐明海最喜欢就是白天干完一天的活晚上回家趴在媳妇儿的肚子上感受儿子的动静。即使现在已经确定是俩了,但是徐明海依然对着就着肚子叫儿子,而且和韩秀英说他这是一下要有俩儿子呢。

    连着干了半个多月的活这天正好歇一下午,徐明海想去县城再给家里买一些东西,顺道估摸着何主任他姐该生孩子了,再给送过去一些河里打的鱼,值不值钱吧反正全是心意。

    本来最近心情就不错的徐明海没想到进城一趟心情更好了,因为何主任告诉他:名额的事有消息啦。

第55章 名额() 
徐明海从县城回来拉着坐在堂前做小衣服的媳妇儿激动的说何主任给他说的消息:“英子,何主任说了,咱们公社最终能分到两个名额,每个村都能推荐一个人,咱要做的就是让徐家寨推荐的人是我。剩下的他说不让咱管,等消息就好。”

    “只要过了村里这一关就可以了吗?”韩秀英不确定的问,怕到时候在镇上出什么事。

    “嗯,好像是这两个名额最终落到谁的身上咱们公社是做不了主的,要把推荐的人都送上去,最后还要上边讨论决定,还有就是要过政审或许还要文化考试一下。”徐明海想着今天何主任的话说。

    韩秀英让徐明海在傍边坐下,听他说还有别的要求,不由得楞了一下,“政审好过,咱们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没什么问题,但是文化考试你可以吗?”徐明海已经初中毕业好几年了,韩秀英担心他把之前学的知识都忘光了。

    “没问题的,听说不是特别注重成绩,比较注重政治和推荐意见,另外考试还要到七八月份呢,时间还早,我可以趁着这几个月再多看点书。”徐明海之前是非常讨厌课本的,但是现在为了目的,为了有个好的前途,他不介意把从前的那些书本都拾起来。

    因为这个好消息夫妻俩高兴了好几天,另外即使干活再累下了工徐明海回家帮着媳妇儿做完家事都要拿着之前的课本看几页。

    而且韩秀英说他不仅要把初中的知识给补回来,就连家里的高中课本也要过一遍,这样才更有助于以后的学习。

    时间一晃就三月了,李丽都给徐明斌生了个小闺女了,村里还没有传出要推荐的事,徐明海等的心急。

    “英子,你说大队长会不会直接把名额拦下来给了他小儿子徐明家呀。”如果是其他事徐明海还不会这样想大队长,但是这样难得的机会好不容易落到他们村了,大队长为了儿子会不会拦住私自扣下还真难说。

    “再等等吧,即使大队长要把推荐的机会给徐明家他也是要在村里走一下过场,这件事公社肯定会有通知和公告,咱村平日会去镇上的人有不少,肯定会有人听说这件事,他不可能不在村里走一下过场给人留话柄的。”韩秀英觉得依照大队长做事的风格,这事最后肯定会让村里人都知道有这事,但是具体大队上做什么决定他们这些村民就不好插手了。

    又等了几天还是没消息,据说别的村已经在说这事了,徐明海坐不住了。他抽着空拦着徐明家,和人哥俩好的坐在路边的土坡上开始了唠嗑。

    自从徐明海在老林救过他之后,徐明家再见着徐明海每次都叫上了哥。虽然徐明海比他大几个月,但是因为俩人是打小一起长大的之前都是喊彼此的名字,可现在每次看见徐明海都是明海哥的叫。

    “你说咱再干多久才能歇几天呀,想去山里打野鸡了。”徐明海看着不远处的山林说。

    “估计还要几天呢,我爸说要把地里的草都要拔一遍,还要把地给浇上一遍水。”徐明家想着那天他爸和人在家唠嗑时说的话给徐明海说。

    “每天干活好累呀,你说咱啥时候也能像城里人那样定时定点的干活每个月都有歇那么几天呀。”徐明海故意发牢骚想把话题慢慢往自己想打听的事上引。

    徐明家看着山脚下的麦田和徐明海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