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知道,这就相当于把土佐国零关税开放给了商人。和那巨额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相比,长宗我部家那点微薄的税收和贷款又算得上什么?

    不过,香宗我部亲泰很担心雨秋家的军工司能否在三好家的入侵前把所需要的数千套装备和不计其数的武器、弹药、羽箭生产完,雨秋平却表示这完全不是问题。

    若是过去的军工司,可能还够呛。不过现在的军工司,却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因为现在这个军工司,雨秋家只掌握了51%的股份,剩下的股权都被商人们买走了——显然谁都不想错过这最赚钱的军火买卖。

    ·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的大生产活动。由于红叶军在三日町之战里损失惨重,带来了大量的装备缺额,军工司并没有足够的原材料进行生产。而这,就不得不向国会提交新的预算。不过当时雨秋平刚好出国了,国会就想硬气一点,趁机通过一些强化国会的法案。

    然而,留下来主事的今川枫根本不吃这一套。她和雨秋平一样,同样拥有来自未来的智慧。她在权衡再三后,迈出了跨时代的一步——把军工司卖给了三菱商团。因为三菱商团实际上就是雨秋家的财产,把军工司卖给三菱商团其实只是在名义上换了个名字,但实则大不相同。

    以往雨秋军的运行模式,是雨秋平向国会申请预算,用批来的预算拿去军工司生产军械。可现在,军工司则在三菱商团旗下工作。三菱商团可以提供足量的原材料和员工薪水,先把军械生产出来。雨秋家则先贷款,把这些军械买下,然后再向国会批请预算来偿还贷款。这样就造成了军械生产已经完成的既定事实,国会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妥协。

    不过这一次,要生产的军械实在是太多,军工司势必要扩招,原材料和薪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雨秋平在和商人的密谈中决定,把军工司49%的股份卖给商人。所有持股5%以上的股东有权参与军工司生产的股东大会,也将享受军工司盈利的分红。雨秋家通过三菱商队获得军工司的控股权,依旧能说话算话。而商人们,也可以从军工司的庞大利润里分一杯羹,皆大欢喜。

    不过,还是有人担忧,将军工司的精良装备卖给长宗我部家,是否会有养虎为患的危险。于是,在天野景德等人的策划下,一向以生产为主业的军工司干起了加工的生意。他们把红叶军淘汰下来的旧具足、长枪、铁炮军械刷漆维修一边,当做新的卖给长宗我部家。而军工司自己生产出来的崭新的、先进的装备,则配备给雨秋军。一场以旧换新的活动,正浩浩荡荡地在红叶军内展开。

    不过,香宗我部亲泰并不知道这些。他此刻已经拿着那几张合同,兴奋地跑回土佐,向他的兄长汇报谈判取得的巨大进展。而雨秋平,则在争得了织田信长对他这个小聪明举动的许可后,正式开始了和长宗我部家的交易。

    ·

    天正二年(1574)4月10日,四国岛土佐国冈丰城内。

    中村居间正站在三之丸的城墙上,监督着运输队把一批装备和军械给运入冈丰城中。这是这一个月来的第九批了,和之前八批一样,都是从海上通过堺町的船只运来的。他们假意航行向纪伊水道,实则在远离淡路水军监视的地方逗了一个大圈,绕到了土佐湾登陆,把军工司生产出的装备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

    中村居间得知,在军工司完成了巨额的装备订单后,闲下来的那些熟练工们就暂时被老板们给签合同租走了,因此这第九批装备也是支援土佐国的最后一批了——数量肯定是够了,将近7000人份,足以让土佐国的10000大军的战兵辅兵比例达到2:1。在本土作战时,这样的比例也未尝不可。

    中村居间是常磐备的资深老兵,也是从知立城一路追随雨秋平而来的那两百多奴隶之一。到现在,当年那两百多老兄弟,幸存者已经不过一百。不过这些人,基本都成了雨秋家中的骨干。还在红叶军中的,基本都做到了尉官及以上的军衔,是红叶军中的军官核心力量。而那些因伤或是因为年纪大了而退役的,雨秋平则会征求他们的意见。还想留在军队系统里的,会去从事练兵教官、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职务;而想要退役的,则会被安排到代官、法官的岗位上去,现在这些系统里的核心力量也由那些老兄弟们组成。国会的那些商人们,把这股力量称为“今川派”,被他们视作对雨秋平最为忠诚也最有能力的一个超强派系。虽然这种叫法似乎有些不好,但是老兄弟们却暗中都以身为“今川派”的一员为荣。

    中村居间是在三日町合战后退役的老兵,他的年纪比福岛安成还大一点,已经不适合作为中层军官上阵了。不过,和他一起退役的那一批老兵,却有不少人被派来了土佐。不过,他们此刻的身份并不是红叶军的军官,而是国会老板们雇佣的军事顾问。织田信长虽然同意了雨秋平暗中支援长宗我部元亲,却坚决不允许雨秋家参战。因此,中村居间他们只得以这样委婉的身份进入土佐。

    国会商人向长宗我部家提供了高额的贷款,可是这笔投资想要获得回报,前提条件就是在长宗我部家要击退三好家、守住土佐。因此,国会商人对这一战极为重视,担心长宗我部元亲万一战败,他们的钱可就都打了水漂。所以国会商人雇佣了不少退伍军人,让他们随船队一起进入土佐,一方面要教授长宗我部军如何使用这些装备,另一方面则为长宗我部家的指挥提供帮助。

    ·

    与此同时,堺町。

    雨秋平正站在堺町边的那座小山上,居高临下地眺望着堺町的景观。在他于几年前初见堺町时,这个港口城市的繁华就已经令他颇为惊讶。如今,堺町更是今非昔比,说它是日本最繁华的城市也毫不为过。在原有的城町外,新建了一大圈方方正正的工厂,就如同成行成列摆放着的积木。有生产日用品的,用生产纺织品的,还有生产家具、瓷器等等的作坊,鳞次栉比,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堺町周围。而在这些工厂外围,则是雇佣来的工人们的临时住所。和整齐划一的工厂相比,这些临时住所就显得寒酸得多,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碎石子状。

    这里住着许多来自河内、和泉甚至近畿的劳工,他们有不少是因为战乱而被迫离开土地的流民。几十年来近畿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流民数量数以万计。这几年来,他们正被越来越多地吸引到堺町的工厂。而还有一些,则是雨秋家治下的领民,他们会在农闲时赶来这里打工,农忙时在回家耕种。每到农闲和农忙切换的季节,堺町周围就如同蚂蚁搬家一般,有着浩浩荡荡的人流。今井宗久看到了商机,成立了一家大的交通公司,用马车、牛车、驴车等交通工具,运送来往的劳工。

    而这繁荣的轻工业,全都始于雨秋平几年前无意间的一个建议:老板们有这么多钱,整天跑贸易固然不错,但是何不试试自己多开厂呢?雨秋平当时完全没有想到,他无心插聊的建议,居然会使得堺町的工厂数量在几年内翻了好几番。老板们很快从投资设厂里尝到了甜头,其中带来的利益远超于单纯的贸易。老板们收入的增加,也使得雨秋家获得了巨额的税收,足以支持雨秋家近年来的大规模开支。

    雨秋平有些忘神地凝视着繁荣的堺町,那是工业的魅力。虽然还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作坊,仅仅运用了雨秋平引入的流水线技术,后世那些机器什么的一概没有,但还是令雨秋平看到了蓬勃的生机。

    “殿下不会以为那些商贾还是温顺的母鸡吧?乖乖的待在鸡窝里,为主人下蛋。”站在雨秋平身后的天野景德看着雨秋平陶醉的样子,用冷冷的声音惊醒道,“他们不是鸡,而是鹰,是猛禽。他们眼里只盯着利益,为此会不顾一切地发动攻击。之所以还不敢忤逆殿下,是因为雏鹰的翅膀还没长硬。等到他们的势力成型,雨秋家怕是只能沦为他们的走卒,殿下还不早做准备?”

    “哪有那么夸张?”雨秋平微微一愣,诧异地看了一眼天野景德。这不是因为天野景德说的话耸人听闻,而是因为他准确地预测到了事物发展的结果。

    “国会才刚刚成立几年,已经开始要求雨秋家的军事力量为他们谋求利益了。这次只是殿下的计划和他们的计划不谋而合,才会如此顺利。下一次,若是商贾的计划和殿下的计划背道而驰,殿下又该如何抉择?让雨秋家成为商贾的打手,为他们的利益南征北讨吗?”

    

第五百五十四章 深入() 
雨秋平当时并没有回答天野景德的问题,他知道天野景德已经说在点子上了。可是他没法向天野景德解释:他就是想让雨秋家在未来逐渐失去权威,让国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由国会来选出政府首脑。而这,是他那漫长的《女娲计划》的一部分罢了。至于那个计划,其实也只是在那间偏殿里赶出了一个蓝图,连大纲都称不上。不过眼下,在战国乱世,显然不可能让商人来掌舵。在乱局中,必须要有一个独裁者,能够有极强的执行力和极快的行动力来守护家族。

    天正二年(1574)4月17日,三好家对长宗我部家的总攻击开始了。出乎三好家的意料,这次攻击在一开始就遭遇了挫折。三好长庆的主力在土佐北边的山地里遭遇了大量盔甲精良的铁炮手的攻击,损失不小。从丰永到山田,长宗我部家在长达四十多里的山路上层层阻击,占据优势地形居高临下地射击三好军。

    三好长庆印象里的长宗我部军,明明是一支空有人数,装备却很烂的叫花子军队。然而,此刻出现在他眼前的部队,却是一直装备精良、配备有大量铁炮的强军。三好家之前制定的一系列战略,都是在轻视长宗我部军战斗力的情况下布局的,认为三好家必定能够快速突破一系列防线,故而并没有准备完善的补给线和足够的辎重。这就导致了三好家中路军在初期战斗遭遇挫折后,不得不重新退后到遥远的白地城进行补给和重整,重新铺设补给线、调运粮食。

    西路军和东路军的状况比中路军要好一点——某种意义上则更糟糕。他们两者都没有那么大的补给压力,因而在初期受挫后不需要后退重整。可是三好家上到家老,下到足轻,都没对长宗我部家的战斗力有新的认识,因而在一系列的局部战斗里都损失惨重。三好义兴还没能看到中村御所,就被牢牢地挡住了。而十河一存靠着杰出的指挥突破到了安艺城下,却因为城中大量的铁炮而束手无策。随着这两路战线都陷入僵局,漫长的补给线也给三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东路军和西路军的补给线,都要穿过土佐国漫长的山地,补给尤为不容易。想把一斤米送到前线,在路上就要消耗掉至少五六斤米。

    “该派淡路水军来的。”十河一存看着陷入僵局的战况,不由得有些懊丧地摇了摇头,“轻敌了。”

    如果有淡路水军在,沿海两路的补给就可以通过船队来进行,补给线的压力会轻很多。而且有淡路水军在,也可以对土佐湾上诸多沿海的军事设施发动打击,甚至登陆内地,瓦解长宗我部家的防线。

    按理说,进攻土佐这种山地密布、陆路难行,但是有着巨大海岸线的国度,海陆并行的确是最优选择。但是三好家一方面是轻敌了,认为只要三好家出动主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长宗我部元亲的军队,没有出动海军的必要;另一方面,三好家担忧织田家在近畿发动攻势,孤悬海外的和泉国孤立无援,因此想把淡路水军留在近畿作为支援。

    现在证明,他们完全判断失误了。长宗我部家不知道哪里搞来这么多精良的装备,以至于战斗力飙升。没有海军配合的三好军三路大军,在崎岖险峻的山地里被长宗我部军阻碍,无法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却被补给线给压得不堪重负。

    三好家的轻敌情绪同样感染了一贯冷静的三好义贤,他在这段时间里非但没有加紧对土佐的监视,而是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了近畿。因此,虽然不少信息都显示,似乎长宗我部元亲正在购买装备,但是三好义贤却没有放在心上——长宗我部家窘迫的财政状况他是知道的,哪里有钱能买来装备整支部队的装备呢?最多零星的买几百套具足罢了。

    等到战局严峻起来,三好义贤立刻催动三好家的忍者机构进行排查,这才发现了原来是雨秋家替长宗我部家生产了数千套具足和军械——这可是一笔大数目啊。没想到雨秋家能为了长宗我部家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因为这笔钱长宗我部元亲是肯定出不起的。

    这时,时间已经进入到六月,三好家的粮食储备下降到了危险的地步。可是除了十河一存的东路军,其他两路都没能取得什么进展。与此同时,本愿寺也传来消息——织田信长用近乎血腥屠杀的方式镇压了长岛一向一揆,把长岛附近几乎夷为平地。完成了这一切的织田信长没有解散部队,而是直接挥师西进,似乎有放弃秋收而进攻三好家的意图。三好长庆无奈之下只得宣布退兵,恨恨地离开了土佐。

    ·

    在得知三好家最终退兵后,国会所在的堺町立刻陷入了狂喜之中。老板们弹冠相庆,举办了巨大的庆祝宴会,甚至比雨秋家取胜时还要快乐。

    不过宴会结束后,那些高瞻远瞩的老板们立刻发现了新的问题——该如何保证长宗我部家能乖乖按照条约说的去做呢。毕竟雨秋家现在和土佐隔着千山万水,威胁不到他们,长宗我部元亲哪怕立刻撕毁协议,他们也无可奈何。

    于是,今井宗久等人立刻联系雨秋平,希望他能赶紧筹建一支强大的水军,保证红叶军可以随时渡海前往土佐,以监督长宗我部元亲按照之前签订的协议,保证商人的权利。

    这当然也与雨秋平的想法不谋而合——作为攻略三好家的军团,没有一支拿的出手的水军是根本无法和三好家抗衡的。雨秋平于是在和伊丹康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