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全受到威胁。可以回家团聚,可以见到爸爸妈妈,见到弟弟妹妹,见到那么多小伙伴,可以回到那熟悉的生活。

    而雨秋佑,什么都没有。

    他忽然明白了,哥哥小时候,对他拥有两只手臂的那股嫉妒。那嫉妒来的是如此强烈,以至近乎于怨恨。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数学() 
元龟三年新年,蓝翔花掘的军工司为雨秋平献上了一个令雨秋平欣喜若狂的新年礼物——一门仿制成功的三磅炮。

    蓝翔花掘的军工司经过了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仿制出了第一门大筒。由于常磐备在一年时间里几乎没有扩军,铁炮、具足、长枪和短刀的生产都逐渐放缓,军工司把接近八成的力量投入到了大筒的仿制里;而伊丹康清带回来的那些兄弟们,也把图纸、经验这些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倾囊相授;再加上雨秋平不惜重金买来的三门大筒给他们做试验品和源源不断地实验资金,军工司终于成功了。

    在这一年里,他们制造又废弃了无数磨具,浪费掉了数不胜数的铜铁金属,消耗的资金几乎都能顶得上上千足轻一年的花费。雨秋平顶着国会和濑名氏义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地支撑他们进行实验,最终才取得了成功。

    不过,摆在雨秋平面前的依旧只是一门威力小的可怜的三磅炮——这是军工司努力一年的唯一成果。它的射程在300米左右,发射的也仅仅是实心铁球状的炮弹,很难对土石结构的建筑有什么杀伤力。如果不是蓝翔花掘向国会和濑名氏义反复保证,有了第一次铸炮的经验和数据,以后铸炮会越来越快,花费会越来越少,军工司的铸炮计划都险些要被否决。

    不过,就是这门三磅炮,却成了雨秋平的宝贝。他让军工司为这门炮打造了一个小型炮车,用四匹马来拉着走,还十分慷慨地给它配备一个人数约有20人的炮组。这里面既有炮手——他们也在日夜艰苦训练炮术,提高精准度和发射速度,和以前雨秋平训练铁炮手时一样。还有马车夫、盾牌兵、装填手等诸多辅助兵种。

    然而,炮手们练着练着,雨秋平却发现事情有些不对。无论他们练得多艰苦,水平的提升却始终很慢,赶不上当年铁炮手进步速度的一半。雨秋平和伊丹康清交流了一番后,终于意识到了问题。铁炮再难,只要瞄的准就可以了,对着人打一个直线就行了。可是大筒不一样,大筒射出去的炮弹轨迹是一个抛物线而不是直线。大筒射击时的仰角,填装多少火药,对敌我距离的估计,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雨秋平亲眼见到两个炮手,即使练得很刻苦了,但是距离感就是不好。离着明明100米左右,他们觉得是60米。离着500米开外,他们却觉得是300米。如果连距离都估不准,又怎么指望他们算出抛物线的角度呢。

    雨秋平这才意识到:炮兵到底是技术兵种,在欧洲都有专门的炮兵院校进行培训。指望炮兵和步兵、铁炮手一样好练是不现实的。于是,雨秋平暂时停止了炮手门盲目的操练,而是和竹中重治一起带着一众比较聪明的参谋,试图编写一本炮兵训练手册。

    雨秋平先是试图制定出一套估测距离的方法——这着实不容易。因为火炮要求准确的抛物线射击,对距离的把握必须精确。不过,雨秋平毕竟也是受过系统的数学教育的学生,在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后,他跌跌撞撞地摸索除了一套和欧洲炮兵测距方法极为相似的拇指测距法。这套方法以三角函数(或者相似三角形)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两个相似的三角形来测算自己和目标的距离。

    测距者举起自己的一支大拇指,用一只眼睛通过大拇指第一指节的上下两端观测远方的一个已知大概高度的目标(比如对方足轻——高度一般在1米55左右,或是一些事先测量过的树木、小山)。通过感觉出该目标和自己大拇指的高度比例,再配合自己拇指距离自己眼睛的距离进行测算,就可以算出目标距离自己的大致距离。

    雨秋平提出的这套方法令参谋部和炮组的成员惊讶不已,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居然有一种办法,能够隔空一步接一步的计算把距离求出。他们原以为,想要得知距离的长短,只能拿尺子去量。

    不过,雨秋平虽然想出了方法,可是这套计算方法对于那些没文化的足轻来说却实在太难了一些。炮组的成员,没有一个人能学会这些东西。雨秋平无奈之下,只得举办了一场面向雨秋家全家的考试,试图筛选出一些比较有数学天赋的人来当炮组的炮长和测距者。

    出乎他意料的是,考试成绩最好的居然是直江成元丸!雨秋平和直江忠平都没注意到,这个孩子在数学上居然有如此好的天赋。雨秋平在平日里会给雨秋殇、雨秋佑、雨秋光、虎松、直江成元丸他们上一些基本的算数课程,可是直江成元丸的表现从来都不突出,不知道为何这次考得这么好,比第二名的一个叫做千手尾成的近畿足轻高了十几分。

    然而,直江成元丸还没有元服,今年虚岁只有10岁,进入军伍还有些太早。不过,在征询了直江忠平的意见后,直江忠平却很支持雨秋平将直江成元丸编入炮组。他觉得这个孩子这么大了,也是时候去历练一下,为雨秋家做点贡献了。于是,雨秋平也不再推辞,让直江成元丸给炮长千手尾成做副手。雨秋平亲自开班,向考试成绩前十的人传授三角函数的技巧。

    在选拔出了全新的炮组成员后,雨秋平带着他们开始测量大筒诸元。射程和火药用量的关系,仰角和落点的关系,仰角、射程、火药装填量之间彼此的组合……又是经历了漫长的测试后,大量的数据被测量出来,在雨秋平和炮组成员的努力计算和汇总后,一本三磅炮训练手册终于被编写了出来,炮兵的训练也可以踏上正轨。而蓝翔花掘的军工司,也开始继续生产更多的大筒来配给部队。

    ·

    元龟三年(1572)2月13日,雨秋平忽然在领内集结了部队,抢在春耕结束前出兵南河内。织田信长在过年前后就派人来指示雨秋平,让他在春耕结束前进攻高屋城。因为雨秋平所部军队里,有三分之一都是常备兵(就是战兵)。而三好家的部队,却只有七分之一、八分之一是常备兵,剩下的都是需要参与春耕秋收,只有在农闲时才会动员的领民兵。雨秋平在春耕时征集辅兵发动攻击,虽然会给领地内的农业造成不小的影响,但是对三好家的冲击却会更大。这样一种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办法,织田信长让属下用起来毫无心理负担,雨秋平却只得听令。

    雨秋平的出兵让下议院的商人们十分不满——在农忙时动兵意味着今年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国库就要面临压力。而百姓可能因为收成不足而生活拮据,降低了他们的购买力,也给商人们的店铺带来了麻烦。更严重的是,商人们开设的大量工厂所需要的劳工都是在农闲时才过来。如果雨秋平抽调男丁发动战争,很多劳工就不得不留在领地顶上征兵的空缺,来完成领地的春耕,不能来他们这里干活了——这会给工厂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之前的宪法却没有约束雨秋平的出兵权,在法律层面上,雨秋平想在什么时候出兵都可以。

    下议院于是决定亡羊补牢,制定了一条新的法令:如果雨秋平想在春耕、秋收等农忙时进行大规模军事活动,必须经过议会半数表决通过。雨秋家的人在听说了这条法案后勃然大怒——这国会不仅握住了钱袋子,现在连雨秋家的军事指挥权难道都想干涉?

    然而,雨秋平这次在农忙时集结部队同样得罪了那些小豪族。虽然现在他们的收入和领地的收成已经没干系了,但是那毕竟也是他们代代相传的土地啊。因此,在小豪族组成的上院里,除了美浓的那四家小豪族投了反对票外,其他人都赞成了决议。

    然而,畠山高政在关键时刻再次站了出来——他指出国会的法案与宪法中军队指挥权归雨秋家所有的这一要求相违背,宣布法律违宪,责令下议院重新修改。畠山高政的举动可谓是救了雨秋平一次,因为商人们想要再次制定法律,耗时不少。而畠山高政表明立场后,那些河内的小豪族们也都倾向于跟着他们的河内守护站在同一立场,拒绝通过这条法律,给了下议院很大的压力。

    而在国会内部扯皮的时候,雨秋平的军事行动得以毫无掣肘地展开,对南河内发动了攻击。

    三好家并非没有注意到雨秋平在领地内集结部队,但是没有想到雨秋平居然会冒着春耕受影响的风险集结全军进攻。因为雨秋平一向都是一个稳妥谨慎的人,很少发动果断地奇袭。他们不知道,雨秋平的这次进攻是织田信长在幕后强行推动的。位于高屋城的三好长逸和三好政康猝不及防之下,只得跟着一起集结部队。但是在他们集结出一支足以和常磐备、鸣镝备2400战兵抗衡的部队之前,雨秋军已经攻破了大和川防线,包围了高屋城。

    而此时,三好家还没能在高屋城内集结南河内所有的部队,很多人不得不散落在小城里各自为战。在畠山高政的调略下,不少之前被三好军镇压的南河内小豪族再次起义,配合雨秋平的部队四处袭击三好家在南河内的据点。10天之内,整个南河内已经全部落入了雨秋平的控制中,高屋城成为了一座孤岛。三好家在秋收结束后就匆匆集结部队,打算前来近畿迎战。而织田信长也不甘示弱,集合了尾张、美浓、伊势和南近江所能动员的最大军队上洛,准备和三好家一决雌雄。

    就在雨秋平的南河内攻略顺风顺水地展开时,一张大网,却已经在暗中张开。

    

第四百九十四章 暗网() 
元龟三年(1572)2月23日傍晚,山城国二条御所。

    足利义辉此刻正在一件昏暗的密室里,借着在黑暗里跃动的火光,一次一次地检查着手上的密信。而在他身旁不远处,还坐着另一个年迈的老者。他一身简朴的蓝衣,已经有些秃顶,面相也是十分慈爱,甚至连他脸上的刀疤在他和善的脸颊上,也显得柔和了许多。

    “织田家对高屋城动手了。织田信长本人,也马上就要赶到京都了。”足利义辉不痛不痒地低声道,反复诉说着一件和自己完全无关的事情,“一切都正如你和三好实休的预料。”

    “东方的那位殿下,商量好了吗?老夫亲手牵的线,想必没什么问题。”老者耷拉着眼皮,仿佛坐在边上马上就要睡着了一样,慢悠悠地问道。

    “和织田信长一样,也是个居心叵测之徒。”足利义辉冷哼了一声,握着密信的手忽然狠狠地捏了一下,“狼子野心,枉幕府曾待他厚恩。”

    “是不是居心叵测之徒不重要,只要他能和信长公作对,那就够了。”老者用有些干哑的嗓音笑了两声,“就像在下和实休殿下,可是曾经把公方殿赶出京都的人啊。公方殿都能够和我们合作,又岂会容不下他呢?”

    “松永久秀,等大势已成,我自会与你们这些逆贼清算。”足利义辉看到松永久秀的笑就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地低声道。

    “好好好,在下拭目以待啊。在下的立场永远是那样,永远会去帮弱小的那一方。”然而,松永久秀却仿佛满不在意一般,依旧和蔼地笑了笑,目光却望向了屋子的角落。在昏暗的角落里,借着忽明忽暗的火光,隐隐可以看到一只蜘蛛,正在阴影里借着墙壁编织一只大网,等待着猎物的来临。

    松永久秀的表情在一次次火光跃动后,逐渐变得僵硬而狰狞。那道刀疤,也随着脸部肌肉的改变而显得杀气毕露。

    ·

    2月25日,安宅冬康、三好义贤率领的16000援军抵达了岸和田城,开始向着河内国的方向挺近,意图为高屋城解围。与此同时,三好长庆、三好义贤、十河一存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和摄津境内的荒木村重所部汇合,兵力达到了40000人。随后,他们进军织田家在摄津内的重要据点:芥川山城和高槻城。

    2月26日,织田信长再留下了木下秀吉防御浅井家、明智光秀留守京都后,亲率55000大军抵达佐久间信盛所部驻守的芥川山城和高槻城,和三好家主力对峙。为了支援南线雨秋平的战事,织田信长下令森可成率部5000人支援雨秋平,也要求松永久秀率领12000人从大和国西进河内国,让南线的兵力达到了24000人。

    而和三好家、织田家都处于敌对状态的本愿寺,则派出僧兵布置在石山御坊周围一圈的边界上,似乎在向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表明自己的态度:谁敢惹我,我就打谁。

    在北线,无论是三好长庆还是织田信长,似乎都没有急着决战,而是都把目光投向了南线,希望南线的战斗能为整个战局打开局面。

    雨秋平在得到了森可成和松永久秀的援军后,把部队分成了三股。他自己的部队位于高屋城的西门外,而森可成的部队则部署在高屋城的北门外。松永久秀的部队从信贵山城出发西进,直达高屋城东门外,从三面包围了高屋城,而留出了南门——那是正对着三好家援军的方向。雨秋平不敢让自己的部队面对坚城,背对大军,因此撤除了南门的包围。

    不过,安宅冬康和三好义兴似乎却并不着急,没有进入高屋城和三好长逸、三好政康会和,而是十分淡定地待在高屋城南门十里外的地方。安宅冬康和三好义贤拿捏得不错,高屋城里有6000守军,高屋城又是坚城,没有那么容易打下。而雨秋平一旦催动军队开始攻城,就给了他们里应外合的机会。因此,雨秋平也不敢贸然进攻,而是试图先击破三好家的援军。

    为了挑选决战的地形,雨秋平叫上了森可成与松永久秀,一起带上侍卫去前线视察战况。他们沿着高屋城绕了半圈,最后选择来到了高屋城东南的一座小山上——从这里,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三好军援军的营地和附近的地形。

    ·

    “这里不错。”雨秋平策马来到一处小山,指着三好家营寨东边的一处树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