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会说服他们的!到时候接纳难民也由我自己来,不去麻烦他们!”雨秋平反驳道。

    “你们以前大多是都过过苦日子的吧!”雨秋平环视了一眼奴隶出身的军官们以及本多忠胜,直江忠平这些苦出身的武士,“你们不明白现在被困在城里的那些吃不饱饭的人有多可怜么?你们难道就为了提早十天获胜,把他们往死路上推么!”

    幕府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刚才喊得很凶的吉岗胜政和御前崎仲秀也一时间没了声音。大家回想起过去自己吃不饱饭的日子,面面相觑,不再有人出言反对。真田昌幸和天野景德愣了一下,看着眼角已经有着泪花闪动的雨秋平,也不禁叹了口气,不再多说什么。

    “殿下的所作所为很好地体现了骑士的风采。”还是查理的话打破了沉静,“我很认同您的做法!”众人闻言,也都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都没有意见了吧?”雨秋平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低声道,“回去汇报冈部元信!就跟他说,我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再派个人出来,商讨一下具体方案。”

    使者离开后,雨秋平就打发众人离开,自己一个人静一静。真田昌幸和天野景德并肩走出幕府,立在砦门旁边,都是默然无语。

    半晌后,真田昌幸叹了口气,微笑着开口道:“殿下的仁厚…令人钦佩不已。”

    “只是…光有仁厚,什么都做不了。”天野景德摇了摇头,“之前几次殿下的善心,都得到了好报。但是我觉得,殿下他早晚要在这上面吃大亏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开城() 
6月20日傍晚,雨秋平等待在东门城下町外围的瞭望台上,紧张地注视着引马城的动静。

    冈部家在上午就派出了三个重臣家老,和雨秋平商讨送出百姓的问题。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冈部家会打开东门把百姓送出,送到雨秋平的营寨前。而雨秋平不能趁着冈部家开门的时候强攻城门,各部都必须留在营寨内,不得乱动。虽然觉得这个计划有些太过有利于冈部家,但是为了百姓考虑的雨秋平也一口答应了下来。

    然而,让他有些不快的是,冈部家一定要在傍晚将百姓送出。如果这件事拖到了夜里,在这夜晚就会漆黑不见五指的古代,帮助几千有夜盲症的人安顿下来可着实要浪费不少功夫。雨秋平建议今天下午就开始送出百姓,冈部家的家老却说来不及准备。雨秋平又提议说明天再送,冈部家的家老却很为难地说粮草已经不够今天的晚饭的了。雨秋平无奈之下,再次答应了这个条件。

    为此,他也紧锣密鼓地准备了起来。要一下子接纳六千多百姓,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给他们准备粮食和住处,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要维持秩序,都免不了一番功夫。索性,朝比奈一系的部队围城以来,刚刚帮一万多百姓在营寨周围搭建了住处,安顿了下来,经验丰富。为了容纳新来的六千多百姓,雨秋平传令各部全部动员起来,拆除一部分暂时用不到的后排防御工事,再去砍伐树木,搭建简易的住宅。同时也号召居民们一起参与搭建工作,并准备着六千人的晚饭。大家以前都是引马城外城下町的乡里乡亲,彼此间沾亲带故,自然都对这件事十分热心。引马城外几万人立刻忙活地像个大蜂巢一样,营地也变成了建筑工,直到傍晚时分,依旧没能弄完。而引马城内,也响彻了一下午的嘈杂声,可能是百姓们正在乱哄哄地收拾细软,准备出发。

    不过,雨秋平自问也不是傻子。他为了迎接百姓,拆除了部分防御工事,很担心打开城门后,出来的不是百姓,反而是突围的冈部家。为此,他特意将常磐备的足轻们全部派遣到防御工事里和营地两旁,自己和查理亲自带着弓箭手监视动向。另外几家也如临大敌,通知全员戒备,以防冈部家声东击西,从其他几个门趁乱突围。

    现在到了申时七刻,已经到了约定开城的时间,引马城的东门却毫无动静,城内范儿传来越来越大的嘈杂声。雨秋平不免有些烦躁,在瞭望台上警戒的弓箭手也越发紧张。。不过,冈部元信并没有让他等待多久,申时罢课,引马城的东门缓缓打开——出来的是衣衫褴褛的百姓,而不是全副武装的军队——这让雨秋平长出了一口气。

    然而,和雨秋平想象中井然有序的百姓排队出城不同,百姓们一窝蜂地拥挤着抛出城外,狭窄的城门洞立刻被挤了个水泄不通。最早挤出城的几十个百姓立刻飞快地沿着城下町的大道向着雨秋平的营寨这边跑来,而后面的百姓也不断拥挤处城门。就仿佛是一个装满了绿豆的布袋子,下面破开了一个口,绿豆水泄般涌出的场景一样,越来越多的百姓冲出城门。而城下町的那条大道也逐渐被人群挤满,不少百姓被迫从城下町的小道里绕路。雨秋平能大概看到,似乎有不少在拥挤中走散的家庭,或者是遗失了行礼的百姓,正试图回身返回——这显然加剧了拥挤。

    跑得最快的人已经欢呼着冲到了壕沟边上——栅栏已经被雨秋平临时拆毁,为了方便百姓通行。而大多数的人,却还拥挤在城下町里。常磐备的足轻们为赶来的百姓让开了一条小路,让他们通过防御阵地往后面的百姓聚集区赶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百姓涌出城门,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东城城墙到常磐备防御工事的这段区域内。城下町的复杂难行和雨秋平之前挖的壕沟加剧了拥挤程度,只有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百姓知道自己在往哪里走,其他人都只是茫然地跟着人流向前涌去。而与此同时,常磐备防线前大量的百姓也给常磐备的足轻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常磐备只在放线中让出了几个小口子给百姓通过——他们还要绕过拒马和栅栏,这导致通行量远远低于城门口放出来的人数。不少人拥挤着跳下壕沟,再爬上来,推搡着常磐备足轻身前的防御工事,要求放行。

    越来越多的人摩肩接踵地滞留在这片区域内,雨秋平感觉到局势似乎有一些失控。据在瞭望塔上的他肉眼估计,已经有几千人拥挤在东城门外到自己的防线之间。人头的密集程度丝毫不输给春运现场——他之前大大高估了村民出城的秩序,这导致大量人员的滞留。现在,他所在的这个瞭望塔下,也都密密麻麻地塞满了百姓。日暮西山,夕阳的余光因为引马城的阻挡,已经照不全整个城下町了。黑暗逐渐降临加剧了人群的慌乱,还有几个人打起了火把照明。

    “殿下,这样的局面不是很乐观。”一直随侍在边上的天野景德沉声道,“这么密集的人群,还处在两军交界间,一旦发生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权兵卫…你说的没错。”雨秋平下意识地用天野景德的幼名叫道,“那你看现在该如何是好?”

    “殿下您的安危,最为重要。”天野景德望向瞭望塔下密密麻麻的百姓,“殿下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和本军隔得太远。若是有混乱发生,根本来不及回去指挥部队。”

    “无论如何,请先回到军中吧。”在天野景德的强烈要求下,雨秋平在身旁几个侍卫的护卫下,爬下瞭望塔,努力地挤入人群。拥挤的百姓一开始根本腾不出地方,折腾了半天都没往前几步。

    “都动一动,动一动啊!”小幡杰盛扯着嗓子喊道,“给我家殿下腾个地方!”

    然而,站在他们身前的百姓,都是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的位置的,没有一个人愿意让折腾了半天才抢到的位置。他们在人堆中你推推我,他瞪瞪你,都想着让别人来给雨秋平让路。小幡杰盛等人费力地向前挤去,伸出双手努力拨开眼前的人群。然而,才挤开这一个,另外一个又靠了过来,少有一个不留神,就会被人流推搡地一个踉跄。小幡杰盛的插在头盔上的红叶,甚至也在拥挤中被挤掉了。周围的人群人声鼎沸,抱怨声叫骂声不绝于耳,几个侍卫间都只有拼命大吼才能彼此沟通。

    眼看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几个侍卫开始有些护不住雨秋平了。雨秋平本人差点被一股从西面撞来的人流挤入人群中。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若是雨秋平被人流挤走,之后想要再找到可就难了。小幡杰盛匆忙一把扯住雨秋平的手,把他从两个农民之间拉了过来,几个侍卫也纷纷掩护了上来。他们厉声嘶吼,要求百姓们让开,大家却依旧我行我素。

    几个侍卫情急之下,就抽刀在手,厉声喝道:“都给我让开!不然格杀勿论!”

    明明晃晃的武士刀亮出后,周围的百姓立刻惊恐地向着四处让开,尖叫着避让着,人挤着人,很快就腾出了一条路,人流向着反方向挤去。雨秋平和身旁的几个侍卫以及天野景德,就犹如劈开浪花的礁石一般嵌入人群,快速挤回了本家阵地前的壕沟,翻过壕沟后,又回到了前沿阵地。

    “还是亮刀子好用啊!”雨秋平身旁的一个侍卫感叹道,“之前磨磨唧唧讲了那么多,百姓们也不听。天色又暗,人又多,根本不顶用。但我们一拔刀,一做出一副要砍人的样子,这些百姓立刻拥挤着逃开了!后面的人即是不想让,也都被挤着让开了一条路!”

    “说的是啊!”另外几个侍卫也纷纷迎合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身旁的雨秋平,望着摇摇欲坠的夕阳的方向——那是引马城的东门门口,已经是面如土色。

    将近六千多的百姓大部分已经挤出城来,却只有不到一千人通过常磐备的阵地到达了安置地点。剩下的几千人,全部拥挤在常磐备和引马城中间。密密麻麻的人流挤在阵地前,滞留在阵地中,推搡着拥挤着,摩肩接踵,一片混乱。和常磐备足轻紧挨着的百姓,大多数已经筋疲力尽,又累又饿,想尽一切办法向着阵后挤去。由于常磐备被雨秋平要求要善待百姓,大家都没有对百姓做出过激行为,这也导致百姓的举动越来越放肆,甚至有人开始公然翻越工事。而挤在人群中,跟着人流一步步挪动的百姓们,更是在黑暗和饥饿中不知所措。

    “喂…”雨秋平有些茫然地自言自语道,“有没有搞错啊…万一…”

    我是说万一…

    夕阳摇曳的霞光,映在雨秋平惊恐的双眸里。

第一百九十二章 惨剧(1)() 
小太郎家,世世代代都是引马城城下町的农民。很本分的农民,靠着全家的辛勤劳作,每年都能按时上交粮食,每次在冬夏被拉去训练打仗时,也从无怨言。这让他们在领主武士和邻里间有了很好的口碑。

    今年36岁的小太郎,在他的父亲于去年病死后,就是这一个不大不小的家的顶梁柱了。他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嫁到挂川的妹妹,自己也有了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平时日子过得也算不错。耕作结束,在田埂上休息时,小太郎总是唠叨着他那两个宝贝儿子。他说着什么大儿子已经说好了一门亲事,今年秋天就要成亲了。二儿子不久前也可以陪着他下地劳作了,分担了他和大儿子不少活。

    “等到他俩都长大了,成家了,俺也就可以退下来了哦。”小太郎布满皱纹的脸上每当说到这句话,就会洋溢起憧憬的笑容,“晒晒太阳,像俺爹爹之前那样。”

    然而,一切美好的生活,都因为十几天前的战乱而支离破碎了。

    当冈部家的人带着部队冲进引马城时,就有不少城下町里的乡里乡亲觉得要打仗了,拖家带口到其他地方躲避去了。但是小太郎却觉得不会打起来,毕竟朝比奈家的武士老爷和冈部家的武士老爷为了今川家,已经一起效力了几十年了,怎么会说打就打呢?而且,他的二弟的媳妇得了病,需要人照顾。但是二弟身体不是很好,一个人照顾不来,小太郎必须要留下来帮忙,也就没有再提逃走的事情。——他后来为此后悔不已,当时说什么都应该想办法逃到挂川去找他妹妹的啊。

    可是当朝比奈一系的联军围过来时,小太郎又带着全家人做了另外一个错误的决定。当时不少乡亲看到大军打来时,都说要跑到朝比奈和饭尾殿下那边去。可是小太郎却觉得,躲到哪里也不如躲到城里来得安全。跑到城外去的话,说不准攻城的部队会把这些可怜的百姓拉上前线当壮丁,让他们搬着沙袋去填平引马城的壕沟也说不定呢。于是他就带着两个弟弟,三家人收拾了全家细软,一起躲到了引马城里。刚开始的几天,日子倒也安稳,虽然粮食什么的都要去米仓那里领取,但是至少没有继续打仗了。

    然而,6月13日那天,本来依旧带着三家人住在一个空闲的小茶坊里的小太郎,却突然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冈部家要关闭所有粮仓了!城里的百姓都拼了命地去抢粮食!当时正在给弟媳妇端水地小次郎一下子摔下手里的水瓢,招呼着三弟和他的大儿子就冲了出去,加入人流当中!他清楚,现在一家人身边的粮食也就够吃那么两三天,要是粮食真的被封锁了的话,接下来能不能吃上饭就不好说了!

    然而,当小太郎他们赶到时,几个粮仓都已经被一扫而空,冈部家的武士把剩下的粮仓封锁了起来。小太郎只好失望地回到家里,宣布接下来要严格控制每个人的口粮了。

    大人们饿着几天倒也还好,关键是他三弟还带着一个刚刚两岁的小男孩。三弟之前生过两个女儿,都不幸夭折了,这个孩子可是他的宝贝啊,根本饿不得。小孩子因为饥饿的哭声就如同哀鸣的笛声一般,回响在每个人心上。小太郎带着两个弟弟和三个成年的晚辈,在引马城里四处寻觅粮食,找了两天,也只有他的二儿子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找到了不知道是多久前的小半袋小米——这已经让全家高兴半天了,也让家里的断粮危机,延缓了一天。

    6月16日,全家真的要吃不上饭了,只能挖野菜,并吃掉一切能看到的能吃的东西。小太郎这辈子第一次做了亏心事——从一个老乡家里,趁他不注意,偷了一小袋米回家——但是这仍然不够大家吃的。他的二弟和三弟跟着许多乡亲一起,跑到城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