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剩女田园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剩女田园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想将东西丢掉的王黄氏,听了这话,那愤怒的表情一僵。她咬牙切齿的瞪黎小刚,但是面对小刚那一副憨傻无辜的样子,她愣是骂不出口。最后,她还是抓起馒头,就着桌上的劣质茶水吃了。

    见王黄氏肯吃东西,小刚就笑了。他转头看向王图,微微歪着脑袋。那略圆的脸孔上,纯净的眼神似乎在问:“你怎么不吃啊?”

    王图愕然,此时他的内心羞愧无比。来衙门之前,黎小暖的那番话令他震惊。现在,他们一家的所作所为,无一不在阐述这么一个事实:他错了,错得离谱。想通了,他便道了声谢,拿起一个烧饼,也吃了起来。

    见王家母子都吃上东西了,小刚才满意的回到小阳那边。他抓起一个馒头,边吃边跟小阳说,黎小暖本交代让请里正他们吃面的。可惜,他们没出去,他只好买东西进来了。

    黎小阳也是选馒头吃,他吃得快,很快就将两个馒头吃完了。小刚抓馒头的时候,本来小阳不让的。可惜小刚手快,马上放进嘴里咬了一口。里正两人从一开始,就被塞给了烧饼。

    小刚进来的时候,故意只问那个带路的衙役借了两双筷子。因此,他们兄弟俩,谁也没去吃那卤肉。等里正两人放下筷子说吃好了的时候,卤肉还剩下一半,包子一个,烧饼两个。

    小阳知道,这是里正两人故意留下的。对此,他坦然接受,让小刚将东西收拾好。他想,以后总有报答他们的机会。小刚乖觉,他将东西收拾好,就找了一个角落坐着。

    这个时候没有计算机互联网,办事效率很低。因此,过了这么半天,府衙里的人才将将把黎小暖一家的资料核对好。才派人来传小阳跟里正他们过去补办庚帖。见到衙差,王黄氏就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办好庚帖,也不过就两刻钟。之后,便是针对王黄氏故意损毁庚帖一事的过堂审讯了。由于人证物证俱全,王黄氏也供认不讳,判决就很快下来了。

    但是,黎小阳却跪求免去王黄氏的苦役之刑。这让县尊大人很为难。他跟县丞还有师爷商讨良久,又翻看了旧例,最终以罚银二十两替代了苦役。

    王黄氏感恩戴德的叩谢,但心里对黎小暖一家还是有怨的。二十两银子他们家能拿得出来,但那是一大笔钱,她心疼。她的怨,在挨板子的时候,又转为了恨。明明已经免去了苦役,黎家就不能将这杖刑也免了嘛。

    也幸亏,易王登位后,将女子脱裤当众杖责这一旧制改了去。现在的衙门,有专门看管女犯的地方,那里的衙役都是女子。给女子行刑的,同样是女衙役。

    王图之前也跪求替母受刑。但县太爷考虑到这件事的影响,为了避免更多的极品妇人犯错,他便驳回了王图的请求。孝道也得用对地方才称之为孝。

    二十板子过后,王黄氏的臀部腿根处的衣裙上,已经是一片血污。但她精神还好,没有晕过去,还有力气骂黎小暖。而王图,则因德行有污,被勒令五年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这也是易王新制改革中的一项。他认为,知错能改、浪子回头是可以原谅的。当然了,那些犯了重大罪行的人,则不在此列。黎小暖知道这些的时候,对这位帝王由衷的感到敬佩。

    事情圆满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申时初。一行人走出衙门口的时候,天上正飘着蒙蒙细雨。天色昏暗,几人都没带伞,也没穿蓑衣。正考虑着就这么冒雨回去得了,反正也不远。

    黎小刚拉拉小阳的袖子,将手上的吃食给小阳拿着。他跑到衙门左边的石狮子边,从那屁股下面抽出几张大芭蕉叶。黎小阳对黎小刚这种常常能出人意料之外的举动,早就习以为常了。

    里正两人从小刚手中接过芭蕉叶的时候,都忍不住将他从头至脚打量一遍。可惜,小刚那副憨傻的模样是天生的,加上他平时也故意装傻。所以,两人什么也看不出来。

    两张最大最完整的芭蕉叶给了里正他们,小刚又将剩下的,其中比较好的一张给了王图。之后,兄弟俩跟里正两人交代几句,便同遮一张叶子,冲进雨幕中。

    兄弟俩按着黎小暖的吩咐,将东西买齐,便匆匆的回家了。而家里的黎小暖,伺候爹娘吃过中饭后,就坐立不安的在院子里徘徊。待到下雨的时候兄弟俩还没回来,她心里就更急了。

    等小阳兄弟俩回到家的时候,黎小暖已经将堂屋走出了一条水路。兄弟俩看看那条湿印,又看看黎小暖占满泥污的布鞋,双双笑了起来。

    黎小暖不明所以,就问:“笑什么呢?快跟我说说,事情可顺利?”

    兄弟俩好容易才停住笑,小阳正打算回答黎小暖的问题。那头屋里,苏氏就唤兄弟俩进去。黎小暖也好奇事情的进展,便跟了进去。

    屋里,夫妻俩已经穿戴整齐。黎爹黎大成背靠着一张被子,倚在床头。这是黎家唯一的一张床,是当年安家落户的时候置办的。

    见姐弟三人也都找凳子坐好,苏氏便问:“事情可办好了?你姐的庚帖可拿回来啦?”她是对着黎小阳问的。

    黎小阳点头,他一边将新的庚帖拿出来,一边答:“嗳,都办好了。这新的庚帖要一两银子呢,都是王家出的。”

    苏氏接过崭新的庚帖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仔细看了一遍,才拿给黎爹。黎爹接了庚帖,苏氏回头又问:“在府衙里可还好,没人为难你们吧?那王黄氏,没再说你姐坏话吧?”

第六章 树舌灵芝()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想到那王黄氏进衙门后的样子,小阳忍俊不禁。他笑着答:“有里正两人在,没人为难我们。那妇人可好玩了,才到府衙门口,就吓软了腿。进了府衙后,更是抖得跟筛子一样,连话都说不利索。”

    听小阳这么一说,苏氏母女俩心中的郁气顿时消了一半。黎小暖好笑的问:“那王黄氏可受刑啦,是不是鬼哭狼嚎的,听着可吓人了?”

    这回,黎小刚可有话说了。他急急抢道:“可不是嘛,那叫声,都传到三条大街外了。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别人都在议论呢。你们没看到,那血,都把她的衣裙染透了。”

    听完小刚的话,苏氏母女忍不住“嘶”的吸了一口气。那得打得多重啊,肯定是血肉模糊的。可真是太惨了,别留下什么后遗症才好。

    这时,母女俩完全忘记了那王黄氏对黎家的陷害了。此刻,她们脑海中只有“血肉模糊,太可怜了”这么一个念头。她们无比同情王母,也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犯法。

    苏氏便说:“希望她这次能吸取教训,以后做事时,能多为别人着想些。”

    该问的问完了,见两个儿子都还穿着湿衣服。黎爹就道:“行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小阳,赶紧带弟弟下去换衣服。”

    小阳点头应下,叫上小刚一起出去了。黎小暖就交代:“锅里我烧了热水,你们都好好洗洗。”

    兄弟俩出去后,苏氏便叹了口气。她有些忧伤的跟黎小暖说:“小暖啊,你这亲事是退了。虽然是男方的错,但退亲的女子,以后都会比别的姑娘难说亲。再说了,你已经十九了,比人家更难。你以后可怎么办才好?”

    苏氏说着,就抹起泪水。黎小暖无奈,她坐到苏氏身边,搂着她道:“爹,娘,您们别担心。您们女儿这样好,会有人八抬大轿来抬回去的。再说了,世人若真都在意退亲这件事,那我不嫁也罢。”

    苏氏一听黎小暖说不嫁人,她就急了,也忘了哭。她拉着黎小暖的手说道:“哪能不嫁人呢,定有那好的肯娶你。咱先别着急,慢慢找就是了。”

    黎小暖抚着苏氏的手。那是一双典型劳动妇女的手:老茧遍布,皲裂斑斑,青筋凸起。就算已经过了寒食季节,裂口依然在渗血。到处都是陈年积垢,有草树汁染的,也有留在伤处的泥灰色。

    她将那双手贴到脸上,轻轻的蹭了蹭,说:“娘,您跟爹就放一百个心吧,小暖会嫁出去的。有小暖在,一定能让您们都过上好日子。”

    苏氏扯出一只手,轻轻拍了黎小暖后背一下,嗔道:“这丫头,胡说些什么呢。你只要顾好你自己就行。爹娘不用你来操心,这不还有你兄弟嘛。”

    黎爹也点头道:“正是这话。你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不能只顾着娘家。”

    黎小暖见这对夫妻误会了她话中的意思,也不解释。她此刻心里暖暖的,幸福感不要太高哦。便笑道:“嗳,小暖知道了。”

    话毕,她坐正身子,借着灰暗的光仔细打量这一世的父母。记忆中,这对父亲也不过三十**,正应当是壮年时。可惜,由于常年艰苦的劳作,苏氏已经像快五十的妇女一般,脸上布满了皱纹,鬓边也有了白发。

    黎爹更是苍老。他本来是那种高高壮壮的男子,现在却骨瘦如柴,佝偻了身子。那苍白的脸上,双颊跟眼窝深深凹陷下去。头发更是白了大半,稀疏干枯。

    据原身的记忆,在四年以前,黎爹都还是健壮如牛的。他常常透支体力去做许多的活,有自己家的活,也有帮兄弟们干的。其他的时间,他甚至到地主家去帮工。

    那时,黎爹总是充满了干劲,即使每天休息的时间很短,他也打起精神去干活。为了这个家,为了亲人们都能有口饭吃。正因为他的这种没有节制的透支行为,才导致了身体受损,气血双亏。

    山一样的黎爹病倒后,那些兄弟刚开始还上门帮着些。后来,见兄长的身体亏损得实在太严重了,一时半会儿补不过来。当时,大家都才能吃上一口干饭,也没有那个能力去买补品。当然了,大家都舍不得出钱买就是了。

    见兄弟们借口远离,还把老母亲也接走了。黎爹就气得吐了一口老血,更是伤到了肝。自那时起,黎爹的精神便一日不如一日了。好在,还有三个孩子跟不离不弃的妻子在身边鼓励着,黎爹才撑着一口气坚持到了今天。

    黎小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暗暗发誓,定要将父母的身体养回来。她站起来,让父母先在房里休息会儿,便出去做饭了。出门前,她看着父母那床僵硬破旧的被褥,心有些微痛。

    看着黎小暖消失在门边的背影,苏氏回头问黎爹:“他爹,你觉不觉得咱女儿变了,跟以前不大一样了?”

    黎爹移动了一下双腿,靠的更舒适些,才答道:“我看她那样挺好的,比以前有神采。再说了,经历了那么一件事,她性情有变化也正常。”

    苏氏点点头,觉得是这么回事。她见黎爹好似坐不大稳了,就上前帮他脱去外衣,让他平躺下来。心想着:女儿变了我不担心,我就想让你尽快好起来。

    当晚,黎小暖做了鲫鱼豆腐汤。用小米跟大米混着熬了两大碗浓浓的鸡蛋粥给父母。而她们,则吃了菜干粥。至于给里正他们的肉跟点心,小阳兄弟俩在洗澡换衣前就已经送去了。

    吃饭时,黎小暖便说自己明日要进山,问兄弟俩要不要一起去。苏氏不过是气血上头才晕倒的,休息一天,她便能照顾好家里。兄弟俩也没多问什么,都点头说要去。

    苏氏问他们,下雨的天进山干嘛。黎小暖说是要去采蘑菇,顺便采些金银花。苏氏知道,女儿每年都要上山采些山货换钱,就没反对。再者,现在还不到农忙的时候,让他们上山也好,能散散心。

    次日,雨仍是细蒙蒙的飘散着。姐弟三个都只戴着大斗笠就出了门。黎小阳的背筐里,装着六个煎饼跟一罐稀米粥。路上,小阳跟黎小暖说,雨停了就得犁田,到插秧的时候了。

    黎小刚告诉黎小暖,在她昏睡的时候,家里又卖了一亩好田。现在,家里只剩下两亩三分田了。不过,这三年来,苏氏跟兄弟俩都去开荒。快三亩的地,此时正种着麦子。那些地,再过两年也要交税呢。

    经过自家地界的时候,黎小暖发现,那些杂草中,有好些马齿苋、灰灰菜跟荠菜。这倒是能抵些饿,填填肚子。从自家的田往南走两刻钟,就是一片荒草地。

    黎家开的荒地就在那一片。此刻,地里的麦子都已经抽穗。姐弟三人走过去看了一圈。黎小阳说:“因为是新地,我跟小刚烧了好些草木灰,沤了好些粪肥,这麦子才能长成这样的。”

    黎小暖发现那些麦苗长得不壮,穗也不高。产量比起前世,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作为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又没有良种培育。在生地里能将麦子种成这样,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因此,她提议道:“等收了麦子,咱在地里种上绿豆跟蚕豆肥田,来年麦子也能长好些。到时候咱也得好好选些麦种,那样麦子才长得均匀。”

    小阳看着长势不均的麦子,也郑重的点头。他解释道:“去年因怕误了麦播时节,我们便没选麦种。”

    旁边的小刚补充:“我们从族长家借的麦子才刚够钟,不能选麦种。”

    黎小暖了然,她安慰两人:“没事,我们从今年开始选麦种也一样的。总之,以后每年都选,麦子就能越种越好。”

    兄弟俩俱都点头,异口同声道:“以后就这么办。”

    姐弟三人看完麦子,就往大山走去。此时的雨丝已经又细了一些,黎小暖想,这雨今日就能停。走了大半个时辰,三人才来到青山脚下。

    这座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山峰虽不至于高耸入云,却也有在千米左右的。有一座山峰甚至有一千五的高度。黎小暖不是猎人,她一般的活动范围只限在外围的两座较矮的独峰,以及周围的山麓。

    这回,她循着原身的记忆,熟门熟路的去了采金银花的地方。因下着雨,不好摘花。所以,姐弟三人就在树林子里找蘑菇。黎小暖找蘑菇时,也注意着可能错过的贵重药草。

    果然,她就发现了不少的鸡血藤、灵香草跟菊三七。可惜现在都不是采挖的最佳时期,黎小暖就没去碰它们。好在,最近多雨,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