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个梁山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搬个梁山闯三国-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场满天大火持续了几天几夜。

    ……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虎牢关前的二十镇诸侯大军吧。

    现在的联军营寨里气氛异常奇怪。各镇军马置近在咫尺、防守薄弱的虎牢关于不顾,俱龟缩于自己本部营寨,刀枪在手,凝神戒备却又面露喜色。

    这一切都是封官授爵的功劳。

    当日,数名内侍匆匆至洛阳而来,下得虎牢关,在盟军中军大帐盟主袁绍面前手把书口称诏,将二十路诸侯一一尽做了封赏。

    众人尽皆惊喜不已,无官者封官,官弱者升官,高官者封爵,皆大欢喜。就连最末的两镇诸侯宋江与刘备俱有重封。

    迁寿张县令宋江为东平相,振威将军,秩俸二千石。

    迁平原县令刘备为平原相,讨寇将军,秩俸六百石。

    其实对于官位禄爵,宋时江本来不太懂,入汉以后也没什么时间去研究。幸亏身后有个大儒世族子弟陈宫陈公台,他悄悄给宋时江解释了起来。

    宋江的东平相是正儿八经的郡级官衔,国等同郡,是郡国最高行政长官,秩俸二千石。又封有武职,振威将军,虽是杂号将军,也已有四品了。如此武同授,已是封疆大吏矣!

    刘备也不错了,他本是个三百石秩俸县令。如今右迁县令为国相,当然此国相与宋时江的国相等级不一样。宋时江的国相是王国东平国的国相,而刘备的国相是侯国平原国的国相,所以秩俸六百石。不过也被封了武职,讨寇将军,亦是杂号将军,五品衔。但是也是重重封赏了。

    宋时江与刘备两人分列坐于末位,两人相对而坐,俱是满心欢喜的看着对方。

    宋时江“呵呵”一笑,拱手朝刘备施礼,贺道:“恭贺玄德兄。”

    刘备也是回礼,恭谨微笑说道:“为公明兄贺才是。备只为六百石禄官矣,何能及公明兄二千石。

    宋时江咧嘴嘿嘿直笑,谦虚说道:“一样一样。”其实他内心也是兴奋不已,虽然这一年多来早有心里准备,就是对争霸天下位居极品都有准备。可是,老子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大学毕业没几年的穷教书匠,现在居然他娘的真的坐上了太守兼将军之位,这在后代相当于地区市市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了吧。哇哦,不敢想象不敢想象,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侍立于刘备身后的张飞大笑着,吼叫起来:“如此,宋将军,今夜不若到你营寨一贺?……直娘贼,吃过你家的酒后,现而今吃啥酒都觉得寡淡无味之极。”

    宋时江被张飞的雷般吼叫唤回神来,忙应答道:“张将军,张将军有此雅兴,江敢不答应?今夜但请三位将军一同过来,酒管够……”

    张飞呵呵大笑,叫道:“今夜可得解了你们护卫军的禁酒令。嗯……解了那鲁达兄弟三人的禁酒令就成。某家就想和他三人喝个痛快……”

    一谈到喝酒,张飞立马是眉飞色舞起来,也是忘记了场合时间。刘备听得自家三弟越说越响亮,越说越兴奋,只好“嗯嗯”的干咳提醒起来。

    好吧,最末的这两镇人马于是安静了下来。

    这一安静,却是发现了帐内气氛的诡异。

第七十五章 荀攸来投() 
袁绍中军大帐

    宋时江没有了张飞大嘴巴的隆隆轰炸,终于听得了上面诸侯的对话声。

    上面袁术捋着山羊胡须,皮笑肉不笑的对着第七镇诸侯原山阳太守袁遗说道:“袁伯业,恭喜恭喜,右迁扬州刺史。……但不知如何安排某与台呀?”

    袁遗,字伯业,也是袁门子弟,袁绍袁术从兄也,此次不曾想被朝廷被董卓从一介郡守升迁为一州刺史。他刚听得朝廷如此册封,内心正喜不自已,现在听到袁术这般明着恭贺,实则嘲讽,方悟扬州可是这袁术计划中的基本盘,自己已是抢了他的盘中餐了呀。

    袁遗可不受袁术嘲讽,就算你是袁家嫡子,我也是你本家哥哥呀。他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回道:“公路呀,此次勤王,朝廷可是见得你的好表现,掌管粮草,秉承公心,麾下将士奋勇,那个那个俞涉勇烈无双,遂封得你安西将军。”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两壶不开两壶都提起来哈,袁术的脸霎时变得铁青,几欲大叫起来:“你……”

    袁遗不理袁术面色,继续呵呵说下去:“安西将军,朝廷可是巴望着你紧去洛阳,勤王救驾,扫荡奸佞哇。如何安排,就是如此安排。”

    最上首袁绍刚得偿所愿。本来前面盟军刚聚集的时候,他只是渤海太守,官职可是比众多诸侯小得多,为了坐稳盟主之位,他自封自己为车骑将军。现在朝廷可是遂了他的愿,把车骑将军一职正儿八经的送了过来。他也是内心欣喜难当呀,伟岸容貌益发的神采奕奕了。

    如此情况下,可是很不喜自家的两个兄弟在大庭广众下内讧起来。他皱了皱眉头,威严叫道:“朝廷如此重赏,以酬我等忠义,理应感激涕零才是。若有不足,协调便是,何必如此嚷嚷。”

    袁遗听得盟主如此说来,于是不再说话。可是那边有一人听得袁绍如此说来,站将出来了。

    此人便是冀州刺史韩馥,他双手一挽宽大儒袖,说道:“董卓败亡,指日可见。盟主声望隆重,今又加车骑将军。我冀州地薄民弱,恐难资盟主,但不知盟主日后如何打算?”

    看来这韩馥是见到自家冀州土地上出了一个比他声望更隆,官职更高,兵多将广的袁大盟主,心中也是颇有忐忑呀。今日听到袁绍说可以协调,他马上提了出来,内心是希望袁绍引兵离开冀州,去其他地方。

    袁绍一听,不由得面色一滞,自己已是客强压主,引起主人忌惮矣,主人来送客了。日后如何安置,他可还没打算呢?他尴尬一笑,不知怎么回答。

    突然。

    一个愤怒的声音大声嚷起来:“如今虎牢未下,洛阳未至,勤王未成,董贼未除。你等你等却在这里满足于区区官位。不但迟疑不进,更各怀异心,如此何能成事?操窃耻之!”

    说话的正是陈留曹操,他见到众诸侯一得到高官厚禄,现在没一个想的是进军洛阳,讨伐董卓之事了,俱想的是自己的小九九,于是恼怒异常,愤怒不已。

    他一甩衣袖,怒气冲冲的离开了袁绍中军大帐。

    宋时江在下面竖起大拇指暗暗大赞。后人皆说曹操是大汉的逆贼奸臣,是白面丞相,是篡位奸佞,书上这么写,戏里也是这么演。但是,真的是这样么?也许几十年后他可能有篡位想法。现在的曹操,不可能,他是一个真正的忠义之士。一心想着为国除贼,清正朝纲,他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所以才会有刺董行为,所以才会发矫诏聚义兵,所以才会今日如何的怒气冲冲。

    曹操的离去,宣告着今晚的议事不欢而散。众诸侯都神色复杂的离了袁绍的中军大帐。

    宋时江也带着麾下武陈宫卢俊义等人离开中军大帐,他本以为刘备会跟上来,却看见公孙瓒拉住了刘备,似有话交代,于是向刘备微微拱手,自己先行回到了自家营寨。

    刚进得自家营寨大门,军师吴用已是满面笑容的迎了出来,拱手笑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宋时江只道吴用已是知晓自己右迁东平相之事,暗想消息传得倒是好快呀,人都没回来,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他笑吟吟说道:“如此俱是众家兄弟功劳呀,军师,你知晓得倒是迅速呀。”

    吴用呵呵大笑:“用知晓何事?看来主公这边确实有喜事发生。不过,吴用说的可能可与主公不一样。”

    “哦?”宋时江一愣。

    旁边的陈宫也大笑起来,说道:“主公现在是一脑门想着自己迁东平相之事了,没想着其他呀。”

    吴用大喜,叫道:“主公迁了东平相了?那真真贺喜主公,恭喜主公了。”

    一同跟随宋江去袁绍大帐的除了陈宫外,还有卢俊义赵云花荣等将。卢俊义一捋长须,呵呵一笑,朗声说道:“军师有所不知,还有振威将军一个武职呢。”

    众人皆大笑起来,吴用也惊喜得大笑起来。

    吴用笑毕,说道:“主公,加亮这里也有一个好声息,想必主公听后更会欣喜异常。”

    “说罢,军师别与我等卖关子。”宋时江今天高兴得很,容光焕发。

    “颍川荀攸荀公达前来投奔主公。”吴用笑笑,恭谨说道。

    “什么?”宋时江又是一愣。

    “颍川荀攸荀公达前来投奔主公。”吴用发现宋江每次有听到三国名人字号时,都要愣一愣,他再次重复道。

    “他在何处?”宋时江回过神来,欣喜若狂。荀攸是谁呀,曹操帐下最倚重的谋臣之一啊,不,应该说是谋主。历史上曹操无数次的称赞荀攸这人,他说忠正密谋,抚宁内外,若是也,公达其次也。他又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他还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曹操还说过好多好多,宋时江脑袋举不胜举

    等等,还有,荀攸?那荀家一族是不是都过来了呢?荀氏八龙,各个出名呀。荀爽,现在是在洛阳做司空吧,不会也过来吧。还有,荀彧。对,荀彧荀若,那个被曹操称为“王佐之才”的荀彧呢,来了没?

    宋时江思绪飞扬呀。

    “荀攸正在中军大帐等候主公。”吴用对宋时江的发愣已是见怪不怪了。

    宋时江哪还有其他心思,他急急就往中军大帐跑去。

    身后众人见得主公如此焦急,俱是苦笑着摇摇头,跟了上去。

    “公达!公达!在哪里?”宋时江边跑边大叫着。

    他一掀大帐布帘,急急进去,只见帐中一人正背负双手,怡然而立。此人年约三四十岁,一身宽大深色儒裳,身材瘦削,留一缕长须,面容普普通通看似木讷忠厚,眼睛却是异常明亮犀利。

    宋时江欣喜大叫:“公达!”

    那人闻声转过身子,见到宋时江如此欣喜兴奋的表情,内心很是感动,躬身作揖说道:“颍川荀攸见过将军,将军可是寿张县令宋江?”

    “对,对,某是宋江。”宋时江急急答应。

    身后的卢俊义可是又一次补充了:“如今我家主公已是东平相,振威将军矣。”

    “哦?”荀攸微微抬头,称赞道:“燕青所言不虚。将军果然人中豪杰,一遇风云便化龙呀。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宋时江更是惊喜,问道:“公达,你可见过燕青?”

    荀攸点点头,微笑道:“何止见过,攸正是蒙燕青相救出得洛阳,不若燕青,攸已是为董卓诛杀矣。”

    “哦,为何如此一说?”宋时江颇是好奇。

    荀攸笑道:“如此说来话长。”

    “说来话长就慢慢说,公达既已来某营寨,何愁没个时间听公达说。来人,给公达上好茶。”宋时江朝外叫道。

    他转过身子,抓住荀攸的手,说道:“公达,且喝口茶水,今晚某慢慢听你细说,某太高兴了,见得公达,对公达一切都好奇的很。”

    宋时江的热情让荀攸颇有些不太习惯,他讲究的是人恬然相处,敬之若宾。不过虽然不习惯,可宋时江的激动惊喜,对他的重视,还是让他颇为感动的。

    他不露痕迹轻轻抽出手掌,双手一合,躬身作揖道:“谢过将军。好教将军知晓,当日燕青寻攸说及将军深谋远虑,推算董卓可能迁都、焚城。攸深感痛心,遂聚邀三五好友,计划刺董,阻止此事。不料某识人不淑呀,那好友中竟有贪图富贵者,将我等计划告发。整个洛阳俱张榜捉拿我等,攸遂成为逃亡人也。”

    “忠义人者,荀攸也!”宋时江可不同意荀攸的自称,立马反驳道。

    荀攸笑笑,面色却是更加的柔和了,他继续说道:“又是燕青,他率麾下特务营百十人,不舍昼夜,花费月余,于洛阳城下挖掘一漫长窄小隧道,直通城外。攸方能出逃呀。忠义人者,非燕青莫能算也。”

    “燕青与公俱是忠义人!”宋时江大笑。

第七十六章 三人行() 
宋时江又是紧紧挽起荀攸双手,诚挚说道:“公达,可愿留我处否?”

    荀攸欲双手又往回抽,宋时江死死不放,他急急说道:“公达,你直说罢,不说个明白,某是不放手的。”

    荀攸很是无语,留不留下靠你这死死抓着就能搞定的?其实我人都来了,你说我来做什么?

    宋时江一眼就看出荀攸的肢体语言,但他不管,因为他心急,他还是死死抓着,他嚷道:“公达,某知晓你心中可是笑话某,但某不管了。某处无有高官,某处无有厚禄,然某有一颗求贤若渴的心思。公达大才,某不可错过,错过必悔一生矣。公达,可愿留我处?与我等众人共奋斗?”

    一旁老搭档吴用看不下去了,走上前去,笑盈盈说道:“好啦,好啦,主公,先生乃是谋密之人。主公若可辅,无需主公苦留;主公若不值辅,高官厚禄皆无用,何况苦求乎?”

    宋时江方才恋恋不舍的放手,口中嘟囔道:“某不是怕公达跑了嘛。”

    吴用摇摇头,朝荀攸苦笑道:“我家主公有时率真若赤子,先生见笑了。”继而拱手作揖道:“先生,然凭我多年相随知之,我家主公唯在自己人面前方才如此,放下心思,坦荡赤子,从谏如流,此不正是是我等为谋臣者所求?”

    宋时江听得吴用帮他说话,老脸却是一红呀。他自己的脾气自己知道,还不是因为以前做普通人做习惯了。现在宋江的身份不再担心露陷以后,不再天天深思熟虑,前顾后盼,以前普通人年轻人的那些脾性慢慢回到他自己身上了。宋时江也不想再压抑,娘的,自己一个人穿越又穿越,身躯都不是自己的,再不留下点自己性格,还是自己么?

    我来过,我要留下点啥。我是我,不一样的宋江,我是宋时江。

    哎,宋时江任性呀,莫不是就是所说的有权就任性?他才刚刚做个北平相呀,霸业都没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