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诸天万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诸天万界-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陆云只是想了片刻,就淡然笑道:“我自南方来,要到北方去!”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友请进!”

    老者听闻陆云话语,想了想,抬手请陆云入书院。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个地方,挺好!”

    陆云站立在书院大门前一丈之处,笑道。

    这个书院,有大玄机。

    郭嘉进得。

    荀彧进得。

    荀攸也进得。

    陆云却进不得。

    因为,整座书院其实是一道阵。

    一座大阵。

    应当是水镜先生自己设计的……杀阵。

    水镜先生的杀阵,历史上并未有什么记载,不过他教出了诸葛亮,一道八阵图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由此可想水镜先生自己的厉害。

    而事实上,水镜先生不仅教出了诸葛亮,还有庞统,徐庶诸人,他的学问,他的阵法,决然不可小瞧。

    陆云眼前的书院,便看似书院,实则是一个个小阵法组成的大阵。

    大阵包小阵,隅落钩连,曲折相对,总共八大阵,六十四小阵,与《周易》别卦六十四卦相合。

    又有奇正之法,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穷,循环无穷。

    冒然进入,只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也没有必要。

    他在门外,郭嘉总会出来的。

    荀彧也会出来的。

    他们又不住在书院……

    “儒家的话,你道家莫非也信?”

    老者见着陆云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入书院,觉得有些好笑,不由问道。

    “我是道人,但我更信真理。”

    陆云悠悠道了一声。

    什么是真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在没有以天眼洞察清楚书院种种大阵前,他不会进入。

    “……”

    老者噎了一下。

    能将因阵法而不进入书院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这道人真是头一个。

    却在此时,他听到身旁郭奉孝喃喃,便觉得有些不好。

    “我是道人,但我更信真理……”

    “但我更信真理……”

    少年时代的郭嘉,听着这句话,目光亮起,有如小儿找到了心爱的玩具。

    “但我更信真理……”

    “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郭奉孝突然不由吟出这么一句话来。

    场中顿时一静。

    便是连陆云也不由的一怔。

    这位鬼才,思维似乎转的有些快,说出了西方某位哲人的经典话语。

    但这句话,落在守礼的荀攸耳中,未免太大逆不道了些。

    他知道奉孝不喜礼仪,不过这一次,似乎有些太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早有的规矩。

    若来一句“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岂不是破坏了礼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一次奉孝破坏了规矩,理应受到责罚。

    他便想惩罚奉孝。

    但有老师在前,哪里有他做主的机会。

    所以,他又站立不动。

    “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老者轻吟,想了想,感叹道:“这句话听起来,比‘我是道人,但我更信真理’要好多了,不过什么是真理,道友可愿论道?”

    “有何不敢?”

    论道这样的事,无非说些废话而已。陆云来大汉的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

    他说了许久,无非几句真理。

    “民以食为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临了,陆云又来了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诱导少年郭嘉与他一道游学。

    少年郭嘉虽然很心动,恨不得立马随道人一起游历,但他还是很不好意思的告诉陆云,游历这样的事,他得告诉自家母亲。

    陆云便有些遗憾。

    少年郭嘉还是没跟自己走。

    荀攸与荀彧更不会跟他走。

    这一次有些失利。

    不过,下一次他来的时候,就不一定了。

    与老者论道的过程里,他以天眼洞察了书院之中的大阵。

    共有八大阵。

    第一阵为天阵: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第二阵为地阵: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於阳。

    第三阵为风阵: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第四阵为为云阵: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第五阵为龙阵: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第六阵为虎阵: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第七阵为鸟阵: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第八阵为蛇阵: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他洞察了书院阵法。

    他却没有动。

    因为,书院里还有一个老者。

    ……

    待陆云离开,郭嘉,荀彧,荀攸皆回到书院之内,水镜先生幽幽一叹,身影也消失不见。

    下一刻,他出现在书院一处院中。

    “德操,他不曾入内?”

    院中有另一老者开口。

    “若此人入内,你我联手,定可留下此子!不过……”水镜先生微微有些疑惑。“他似乎修习了与我阴阳家阴阳神瞳一般的法门,看透了我布置的阵法。”

    “如今的道家,已然玩火自焚,我们又何必入此泥潭。德操,这天下将乱,颍川也不是久居之地!还是与为兄往荆州去罢!”老者劝道。

    “也好,尚长兄!”水镜先生点了点头。

    ……

    这一年,陆云访颍川书院,水镜先生受庞德公庞尚长之邀下荆州……

第一百一十二章东海事() 
第一百一十二章东海事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阴阳家的事,陆云并不知道。

    颍川书院另一老者是庞德公的事,陆云也不知道。

    不过有一点他知道,下一次他来颍川书院的时候,恐怕不是他一个人。

    大汉的局势越发不稳,黄巾的准备愈发充分,朝廷就算是不想动黄巾也不由他。

    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开始上书朝廷。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在这样的背景下,陆云既然拐带不了少年郭嘉,那就算了。

    他御使符车,疾驰东海郡,第一次到了他的治所。

    对于当地诸多势力的拉拢,陆云懒得理会。他到了东海郡,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设立招贤馆,不仅招揽识文断字的人才,还招揽武将。

    此举在氏族门阀横行的汉末,也算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要知道诸多寒门学子因为没有背景与门路,绝了为官的道路。

    而陆云设立招贤馆,便是要广招天下英杰。

    多撒网,多捞鱼。

    青州之地,想必还是有些人才俊杰的。

    这样的举动,可能激怒世家大族,不过黄巾起义即将爆发,陆云根本没有兴趣理会世家大族的想法。

    第二件事,则是投了大笔金银去买地,雇佣凡是因天灾流离失所的流民,将他们安置妥当。

    陆云向来不差钱。

    他以金钱开道,不到一月,东海郡的大事已定。

    不仅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住所,招贤馆的事也有了些成效。

    招贤馆里,来了几个人。

    一个人,是田丰。

    田丰其人,历史上是袁绍部下谋臣,为人刚直,能力十分出众,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可谓良臣跟了庸主。

    史书记载:田丰天姿朅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待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

    弃官归家,终究抵不住陆云的招贤榜。

    隐居只是逃避,于天下苍生无益,他还是想做一些事情,便因着招贤榜而出世。

    虽投陆云麾下,却只是来考察考察。

    这个年代,主择谋臣,谋臣亦择主。

    让人才来了并不算什么,能不能让他们留下才是本事。

    陆云知晓田丰的本事,请他担任别驾,全力负责东海郡的事。

    田丰便感激涕零,决心效劳。

    这个年代,能如此信任臣下的,实在不多。

    就算是后来的曹操,谋臣武将众多,大权还是由曹氏家族的人尽数把握,至于外臣与谋士,并没有什么大权。

    外性将军有权就变坏。

    只有自家的人,才值得信赖。

    陆云将东海郡诸事托付田丰,是对田丰最大的信任。

    田丰无以为报。

    他便投效。

    除却田丰,来投效陆云的,还有一人。

    田畴,田子泰。

    也是位有才人。

    历史上,幽州牧刘虞招募人才,田畴受荐,封为从事。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刘虞厚待田畴,田畴因此誓死追随刘虞。

    他被派去出使朝廷,朝廷拜田畴骑都尉,他拒绝了。三位公府联合举荐,他也拒绝了,只愿为刘虞门下。

    只可惜,他回到幽州的时候,刘虞已为公孙瓒所害。

    一臣不事二主,刘虞被杀后,田畴无心仕途,领着一批百姓隐居深山,躬耕劳作,收徒讲学,将一个山村发展成了世外桃源,救活了近万人。

    袁绍听闻他的名声,数次遣使者招募,田畴不往。袁绍死后,他的儿子袁尚又征辟,田畴依旧不往。

    直到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征辟田畴,田畴才愿往,为大军带路,使曹操大军大破乌丸。

    不过功成之后,曹操欲封他为亭侯,又被田畴拒绝。

    这样的一位忠臣来投陆云,陆云自然欢喜,封了田畴为主簿,协助田丰处理政事。

    二田在手,政事不愁。

    至于军事,有五虎上将在,各自领一队人马,积极训练。

    没有士卒的将军不过是蝼蚁。

    这句真理,已经经过多次验证。

    纵然是脾气暴躁者如张飞,也不得不压下脾气与士卒共患难……

    他上一次被黄忠打的没了脾气,只希望在五军大比中争一口气!

    武艺是武艺,军队是军队,不是一个概念……

    文事武事都有人去做,陆云这位太守反而闲了下来。

    他开始领悟天书第三幅图,偶尔也去洛阳逛逛。

    时间是路程与速度的相除,当速度快到了极致,时间便是个很小的数。

    陆云御使符车,不到几个时辰至洛阳,与蔡邕论道。

    蔡琰小姑娘虽然是陆云的徒儿,但也是蔡邕的女儿,时间长了,也得去见见……

    洛阳,蔡府。

    陆云与蔡邕下着一场棋。

    二人身旁,小姑娘蔡琰静静站着。

    除了小姑娘,还有一个人,身材并不怎么高,但眼里却散发着神采。

    除了以蔡邕为师,讨教学问的曹孟德,又会是谁。

    “哎!”

    某刻,蔡邕突然叹了一口气。

    “蔡道友为何叹息?”陆云微微出声问道。

    “如今的朝政,哎……”蔡邕眉头深皱,叹息连连。“太乱了,太乱了!”

    “朝堂之中发生了何事?”陆云好奇道。

    什么样的事,让蔡道友这么无奈?

    莫非又是汉灵帝想出了什么昏招……

    “太荒唐了!”

    蔡邕叹息连连,说出了当今皇帝的一些荒唐事。

    自当今皇帝开启了卖官鬻爵的制度后,天下的官员职位已经是可以用金钱衡量,吏治腐败到了极点。

    但令众臣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皇帝又玩起了新的花样。

    不仅买官需要钱,甚至是做官,也得掏钱。

    若没有钱,就不能做官。

    这样的政令一出,不知惊呆了多少人。

    前不久便有一个廉洁正直的官员自杀了,因为他没有做官所需的钱。

    所以他自杀了,还留下一份遗书,痛陈当局。

    今日皇帝上朝听了,若有所思,立马改正。

    却不是正向改正,而是更往反面去。

    皇帝下令,往后做官交钱,不用一次支付,可先支付一部分,分期付款,直至缴清。

    整个朝堂又静了三静,被皇帝的奇招震得不知所以。

    这就是朝堂当局。

    便在此时,有下人来报:“卫公子来了。”

    陆云目光微眯。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战将起() 
第一百一十三章战将起

    卫公子来了。

    卫公子,是哪个卫公子?

    莫非是河东大族的卫仲道?

    陆云心意一动,神识散开,便看到了一个病态少年,吃力走来。

    他想了想,开了天眼。

    陆云开天眼的次数并不多。

    不过今日,他开了天眼。

    他想看看这个少年。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里,这个少年是要娶蔡琰小姑娘的。

    娶了蔡琰小姑娘,他没过多久便死了……

    陆云如今身为蔡琰小姑娘的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自然要观察观察少年。

    这个少年有病。

    陆云以天眼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个少年,表面有病,身体也有病。

    从内到外,他都有病。

    若无大宗师出手相助,只能活三年。

    一个将死之人,又如何娶他的徒儿?

    陆云已经将此人排除在外,静坐当场,看着蔡邕与卫仲道说话。

    卫仲道是以拜访大儒的名义前来,说了一会话,请教了几个问题,他便离去。

    蔡邕面带得色,问陆云道:“陆道友看此人如何?”

    “蔡道友是要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