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上位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师上位记-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医说太子过不了……”今晚那两个字怎么也说不出口,黄小将军叹了口气,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少女点头:“我知晓。在五度关时,药王孙公曾为太子诊治过,估摸的就是今日。”顿了顿似是感慨,“孙公果然厉害。”估摸的时日分毫不差。

    黄小将军脸色微变,他虽不太懂宫里朝堂的人情来往之事,但这件事的严重性还是知道的。孙公都说如此了,那殿里头的两个又能如何?

    靠扁问和秦越人妙手回春么?显然不可能。

    “朕要一个好端端的太子,不然朕要尔等何用!”

    天子发怒,殿下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地的太医。

第四百五十七章 谏言() 
油尽灯枯,久病成疾……这些消息明宗帝根本无法接受。他忍了那么久为了什么?亲生母亲被掳,他忍;儿女被掳,他忍;被一个毒妇拿捏在手,他忍;忠臣被杀,他还忍。能忍下去是因为他坚信自己此举是忍辱负重,所以他的母亲、儿女归来了。

    结果甫一归来,就要面对生离死别。他暴怒,为儿女、母亲的遭遇所痛惜,但更多的却是怒自己的忍并没有带来应得的结果。

    他怒的不止是太子的身体,还有自己过往的隐忍,这代表自己过往的隐忍变成了一个可笑的笑话,他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于是忍了多年,终于爆发了。

    所以天子一怒,则伏尸百万。

    虽说这句话十分夸张,但跪了一殿的太医连同两个阴阳司的小天师都心如死灰。

    上头站着的是君,虽然以仁德著称,但不仁德时想要取走他们的性命,也不过皆是君王口中一句话而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已是五月了,蚊虫也开始出现了,虽然不多,但总有那么几只早早的就有了。黄小将军以及一帮侍卫在殿外喂蚊子,只敢借着衣袍轻轻的挠一挠。

    黄小将军虽是个武将,而且自小摸爬滚打的练武,皮糙肉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惹蚊虫喜爱。站了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多了好几个包了。

    他有些不自在的动了动,转头看向一旁,而后看到那奔波了几个月,依旧白白净净的少女从袖口扒拉出一张空白的符纸,尾指沾了点不知道哪里摸出来的朱砂。目光平视前方,手指却十分灵活的在符纸上划拉了一会儿,而后贴在了腰上。

    他正看的认真,目视前方的少女却突然回头,朝他望来:“要一张么?免得喂了蚊子。”

    黄小将军连忙点头,要了一张,贴在身上,继续站着。

    站在殿外虽然喂蚊子,但总比殿内随时掉脑袋来的好。

    两人继续站着,少女低头打了个哈欠,听着殿内传来的陛下的怒吼声。

    老实说太医署的太医还当真倒霉,主子一个不顺心,被牵连到的太医们脑袋就要搬家。所以说还是孙公精明,直接不见踪影,他今日若在场的话,一定是首当其冲倒霉的那个。。。

    仁德与残暴不过一念之间,满殿的太医们被押了出来,最末尾的是阴阳司的扁问和秦越人,看来这些人今晚要送命了。

    消息传的很快,天子盛怒之下做出如此举动,早有重臣闻讯禀报请求入宫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左右二相,虽然朝堂上,左右二相政见不合,但此时却出乎意料的站在了一起,前往谏言。今日,若是没有劝住陛下,当真作出残杀太医、小天师的举动来,陛下先前多年的仁厚声名将毁于一旦。

    不管是谁,就算贵为高堂天子,相比于善行,更容易记住的是恶行。所以,今晚,天子一旦当真砍下了这些人的脑袋,这名声就做实了。以往所做的也就没有了意义。

    ……

    ……

    王家祖宅的院子里灯火通明,夜灯如长龙一般环绕着整座园子,热闹非凡。

    戏台上的戏子在咿咿呀呀的唱着,王老太爷兴趣满满,时不时的拍手叫好。

    管事从一旁穿过人群来到了王老太爷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王老太爷挑眉:“哦?都去了?”

    管事应道:“是。不少大人在殿外跪着帮忙求情。”

    “这样啊!”王老太爷若有所思的想了片刻,其实相较于这些人,崔王谢三家的消息要早上不少时候,所以,太子病重归来,陛下发怒这些事情,他早已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时间掐的那么准,一回来便遇到了此事。

    “她有没有做什么?”

    管事愣了一愣,但能爬到这个位子的自然是人精,是以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摇头:“不曾听说。”

    “那就是在看热闹。”王老太爷拍了拍手,站了起来,“这个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要指望她来劝谏陛下。”顿了顿,又道,“时间差不多了,不能再拖下去了,老夫也要去殿外跪着做忠臣了。”

    “夜寒风冷,多穿件衣裳的好。”

    ……

    ……

    夜幕下的大殿外跪了一地的臣子了,时不时有臣子过来,跟着跪了下来。

    站在一旁喂了大半夜蚊子的卫瑶卿和黄小将军回头,看向满地跪下的臣子,有一品大员,也有清贵小官,甚至史官也插了一脚,跟着跪了下来。

    从他们的角度望去:真真是声势浩大,密密麻麻的一片臣子,放佛走上了朝堂金銮殿之上,才有这样大的阵势。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是臣下的呼声。

    这一跪就是大半夜,直到阴沉着脸的天子总算现身了。

    “朕是天子,拥有天下;但朕身为父亲,却救不了我儿的性命,尔等告诉朕,朕该如何?”

    全场鸦雀无声,这种时候,谁出声,一个不小心那可是要丢掉性命的。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谁敢猜?不要命了吗?

    “陛下!”

    有人出声了。

    咦?跪在地上的百官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齐刷刷的向着出声的人望去,说话的人站着,站在一旁候命,是个年纪很小的少女,一身钦天监官员的官袍。若是今天以前,大概没有多少人认识。但过了今天就不一样了,长安城中清道游街,贵人们不便露面,她作为露面的那个人,眼下正在长安城百姓的口中口口相传。

    聪明、美丽、勇敢的少女。这是百姓口中她的样子,毕竟,她会的东西这般神奇,又确确实实的做到了人所不能。如此一而再再二三的超出人们的意料,眼下风头正是最盛的时候。

    对于这个少女,百姓们喜欢以此作为谈资,权贵们却还在观望,毕竟长安城中昙花一现的人太多了,这个少女能维持多久?昙花一现之后是泯然众人,还是再一次高调的出现在人前这都有待观望。

    但是,谁也没想到,她居然这个时候出声了。

    是嫌命太长了么?

    所以说,还是年纪小,不懂事啊!不少人只是看了她一眼,便低下了头。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成() 
想谏言也要看时候,否则那就当真是提着脑袋在谏言了,就譬如眼下。

    众人在一旁围观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引去陛下的注意了。

    站在一旁的黄小将军已是一脸震惊了,她出口的速度太快,快到根本来不及阻止,已经喊出了声。所以,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一眼少女,复又低下了头。

    有人想要富贵险中求,他根本拦不住。

    “陛下!”少女抄手行了一礼,在满场如临大敌的紧张中有种莫名的优雅淡然和智珠在握。虽然这个年纪,并不适合这两个词。

    她所做的,在大部分人眼里看来都是少女沉不住气,要跳出来的表现。

    “臣有话说。”少女说道,“请陛下容臣上前。”

    明宗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半晌之后,出声:“准!”

    “是。”少女上前,跟随明宗帝走入殿内。

    天子一走,周围紧张的气氛放佛蓦然松了不少,甚至还有人低声窃窃私语了起来。

    “你们说,她会说什么?”

    “不知道啊!”有官员感慨了一声,眼底有些复杂,“真是如此大胆!不过想想她敢孤身独闯南疆,这件事情她会做也不奇怪了。”

    “到底行不行,一会儿就知道了。”

    “诶!不过,她这一跳出来,倒是让我等好了不少。”

    “若是当真劝住了陛下,必是一件大功吧!”

    “你这语气听起来阴阳怪气的,是嫉妒了?”官员冷笑,“富贵险中求,你不怕死的话,也能上啊!”

    被说的官员不由自主的瑟缩了一下,不说话了。

    富贵谁不想求?可如此危险的富贵当真是不求也罢。

    ……

    殿内的氛围虽说有些紧张,却也没有殿外百官想象的那般紧张。

    “陛下不该如此自责,会有今时今日只是时势造化弄人,有小人从中作梗罢了。”少女俯首说道,“陛下万万不能用小人的错来怪罪自己。”

    “朕知道。”明宗帝沉默了片刻,开口道,“但朕贵为天子,居然保护不了皇儿,是朕之过错。”

    “陛下,太子殿下仁孝,生死有命,不管是太医还是符医都无法做到逆天改命。”少女声音不卑不亢,“臣亦凡人,力有不足。但愿为陛下效仿昔年诸葛武侯续命。但臣能力不比武侯,只能替太子殿下续上七天阳寿。”

    “七天?”明宗帝抬头看她,“七天又有何用?”

    “若无七天,太子的命星今晚将落。”少女语速极快,还不等明宗帝的面容开始扭曲,就飞快的说出了接下来的话,“臣知此话大逆不道。但不愿欺瞒圣上,今夜太子命星黯淡,摇摇欲坠,但凡稍懂相命之术的人都知如此,只是无人敢说。”

    “臣不是恃功而骄,惟愿不欺瞒圣上。”

    “臣这一路同太后娘娘、太子殿下、公主殿下走来,深感陛下为此谋划良多。但人力有尽时,臣愿为太子续命七天,便是生死有命,也足够告诉太子,陛下心里是顾念着殿下的,一刻不忘。”

    明宗帝久久不语,半晌之后,站了起来,叹了口气:“朕是天子,有诸多顾虑,并非不爱母后,不爱儿女。”

    这就是明宗帝的心结,盛怒,不止因为痛惜,更因为心结。所以谏言也要对此而谏。

    “陛下是仁厚之君,天下皆知。”

    “起来吧!”明宗帝打量了她片刻,“倒是不知道你为何小小年纪,如此敢说。”

    “因为臣知陛下是贤明之君,听得忠言,所以不惧。”真话假话,只要天子相信,那就是真的。

    “满朝文武,你虽年纪小,却是个明白人。朕心里有数。”明宗帝点头,心头压着的石头被搬到了一旁,“那续命之术是诸葛武侯所用?”

    “是,此术名为禳星之术。先时武侯能力远胜于臣,能尝试延寿一纪,但是并未成功,臣能力有限,只能延寿七日,”少女说着似乎又有些欲言又止,“不知几位天师可会……”

    “他们若是肯做早已出头了。”明宗帝冷下脸来,“说到底,不愿出头而已。”

    “卿很好,小小年纪该当如此。”明宗帝想到了什么一般,脸上神情柔和了不少,“如此,朕便准了,你所需一切,朕都会替你备下,放手去做吧!这朝堂之上,需要卿这样的臣子。”

    如此,便成了。

    也不是很难。

    她伏地而跪。

    明宗帝需要的是一个理由,一个补偿的机会,她给了他这个理由,这个补偿的机会,此事自然就成了。

    少女的脸藏在臂弯里,眼神却是一片清明。

    ……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少女从殿内走了出来,径自去了便殿。

    一旁的天子再出来时,虽然仍不见半点喜色,但暴戾之气明显已去了不少。

    “尔等回去吧!昨日之事,是朕冲动了,不该怪罪在诸卿身上。”明宗帝这一句让群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被绑了大半夜的太医同两个符医一直绷紧的身子终于松了下来。

    “陛下圣明!”百官声音隆隆,起身。还有不少人目光向偏殿望去,昨日的转折系在一人身上,但那人出来后,却径自去了偏殿,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劝服盛怒之下的陛下的。。。

    但即便好奇,也是无人知晓。

    陛下离开了,群臣也该退了。

    有官员眼疾手快,拉住了前头一个正欲离开的中年官员。

    “中书令大人!”

    被人拉住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中书令卫同知,会被人拉住的原因却与他本人无关。

    “何事?”卫同知回头,笑了笑,看了眼偏殿的方向,“问卫某本人的事情,卫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若不是的话,那便不要提了。因为卫某也不知。”

    “卫大人何必谦虚?”有官员朝他挤了挤眼,“卫监正小小年纪,胆识不凡,如今长安城中风头无两,更是陛下身边的红人……”

    “你要说的,卫某都知道。”卫同知摊了摊手,作出一副无奈的模样,“但卫某此前也没有过这样的后辈,还是第一次见到家里有这样的后辈,没有什么经验,也不知道小辈在想什么……”

    这话说的就赖皮了,什么叫此前没有过这样的后辈?谁家里有过这样的后辈?几个围住卫同知的官员暗忖。

    不过管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官员哈哈大笑,勾住卫同知:“不知卫大人今日可有空与某喝上一杯?”

    但是不管如何,结交一番卫家的人总没有坏处。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用() 
罢朝七日。

    这个消息一出便引起了一阵哗然。

    虽然陛下未说为何要罢朝七日,但金銮殿内动静太大,来往诸多宫人所见,消息还是传了出来。

    听说陛下爱子深切,为了太子殿下,不惜用禳星之术来为殿下续命。能为一国储君行禳星之术的除了金銮殿还有哪里?一时,不管是朝中权贵还是民间百姓无不感动陛下爱子情深。

    ……

    ……。。

    金銮殿内的七星灯阵已经摆起来了,站在主灯位置的是一个穿着钦天监官袍的少女,面容之上还依稀有几分稚嫩,眼下却十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