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彭阳关众多将士,能否坚守到卓一澜大军到达,还是个未知数。

    元帝收到密报,当殿暴怒,下旨彻查西北军情延误的内情。

    楚兰歌看后,脸色凝重无比。

第78章 与我何关() 
时间已经延误了,在战场上瞬息万变,错失良机想挽救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卓一澜将要面对情况,无比严峻,极可能是一番血战。

    再过半个月。

    城外频频出现军中加急快报,直奔进京城,往皇宫。

    西北战起的消息,京中迅速传开,全城哗然。

    巷尾的小合院。

    林嬷嬷上午外出,听到城中议论,回来匆匆讲给了御飞音听。

    下午,楚兰歌从小木铺回来,便见到御飞音在门槛上枯坐发呆,一脸急切和不安。

    楚兰歌问:“阿音,怎么又在门前发呆?”

    “我、我听说西北打起来了!”御飞音紧张道。

    “是不是担心卓公子?”

    “嗯。”他点点头,俊秀是脸上满是忧色,“我听林嬷嬷说,好像……情况不太好。”

    “放心吧,打仗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何况他是将帅,没必要事事身先士卒,在战场上有人会十二个时辰保护他的。”楚兰歌安慰一番,花了一些心思才让御飞音脸色缓和过来。

    他真的很紧张,很害怕,也担忧之极。

    忽然,楚兰歌脑袋中想起一事。

    曾经她上战场,他是不是也这般?

    思之,心中一酸,也微暖。

    御飞音忐忑问:“阿姐,您、您会去吗?”

    “我……”

    楚兰歌迷惘。

    当听到西北又打起来后,她就一直关注着。

    那是父亲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平定的西北,如今再乱,楚兰歌确实有一丝想去看看的冲动。可当目光落在御飞音不安的脸庞,她撇开了视线,果断摇头道:“不了……我不去了。国家兴亡,现在与我何关?”

    说罢,她大步迈进了屋内。

    留下一脸迷茫的御飞音。

    再过数日,楚兰歌生辰,简单的在小合院庆祝一下,便算过了。

    而林嬷嬷开始挑日子请人重新到城外收殓南宫氏的遗骸。再挑个宝地安葬,修上坟头,找个师傅念经做了一场法事。

    等事情忙完,冬天过了。

    春日来临,枯树逢春,枝头上嫩绿的新芽,悄然冒头。

    卓府管家经常会将西北消息告知楚兰歌。

    彭阳关,算是险险地守住了。

    据传言是卓将军从知晓彭阳关之险开始,便亲自带十数万先锋骑兵轻简先行,日夜兼程,不眠不休,生生提前了半个月到达彭阳关,终于缓解彭阳关危机。

    消息传至京都,再算算时日,萧国尾随的大军也应该到达了彭阳关。

    同时,萧国京中变动额大。

    有密报称,北方诸国也蠢蠢欲动。

    若是西北彭阳关失守,北方诸国极可能会借机南上攻打萧国边塞。。。

    于是,元帝在朝中提出,欲派人前去北方镇守。

    而北方是苦寒之地,环境恶劣,京中将领一般不愿过去。

    端王萧轼却在殿上主动请命,元帝准了。

    第一次领兵的端王并不显得慌张,数日后在北城门外,所有人都见到他的稳健从容,极具大将之风。

    元帝不愧是绝世枭雄,懂得唯才是用。

    将京中数员大将,陆续派出,镇守四方。

第79章 陛下之才() 
在胡师傅的小木铺里。

    楚兰歌沉默地忙碌着手中的活。

    御飞音听了这些消息,越加忐忑,复杂道:“陛下派这么多将领出去,萧国的情况是不是很危急?听说京城无一员猛将了,若是有人背叛借机攻打京都,怎么办?”

    楚兰歌闻言微愣,再淡淡抬首,眺望皇宫。

    仅是一眼又收了回来,平静地低声解说:“陛下派人出去是为了防范,并不是指萧国危急。至于,攻打京城的,你忘记陛下是何出身?京城有数万禁卫军,二十万守城将士,有陛下在必然会固若金汤。我父亲曾经感叹过,陛下才是真正的用兵如神,说自己不如陛下之才。”

    眼下,刚平定战乱的萧国,谈不上民富兵强。况且在长年战乱四起的诸国,一国败,其它国家分食,已经是寻常的事了。此刻,萧国和大邑国战起,周边诸国必定会虎视眈眈。

    若萧国西北兵败,朝局不稳,将可能会面临八方邻国瓜分的局面。

    所以,彭阳关一战是关键。

    只是如此重要一战,元帝竟然让年纪轻轻的卓一澜当主帅?

    他是如何想的?

    如棱岁月,似箭光阴。

    冰雪消融,天气渐渐转热。

    楚兰歌数次想开口提出带御飞音回桃源镇,可话到嘴边最终又憋了回去。

    她去年便答应过他的,等天气转暖带他离开,然而如今萧国战火没熄,在京城得到西北的消息最快,回去桃源镇肯定不行。

    这段时间,每月她和御飞音都会收到卓一澜报平安的亲笔信件。

    信上是只字片语,基本是道一句安然,勿念。

    她也会回复信,说声她和阿音在京中一切安好。

    时间匆匆,弹指又是月余。

    御飞音一如往常,见到楚兰歌会浅浅含笑。偶尔在他以为楚兰歌见不到的时候,便会显得无比安静,那不经意间淡淡的忧愁和失落,跃于心头。可他却不知,楚兰歌一直都离他不远。

    当日。

    晚饭间,楚兰歌终是平静开口,说道:“再收到卓公子一封平安信,我们便回桃源镇吧。”

    “什么?”御飞音吃了一惊,“不、不行。”

    “有何不行?我们原本说好了,天气转暖就离京,现在已经初夏了。”。。

    “不,不是这个。待西北的仗打完了,再回也不迟,不差这些日子。我、我答应卓一澜要等他凯旋归来的。若回了桃源镇,怎么等?”御飞音一边说,一边埋头扒饭。不,他没有答应过卓一澜,仅是他清楚她的想法,一心系着西北战事。

    虽然她不去参与,但一定不会想在这个时刻离京。

    楚兰歌眸光敛起,低头轻“嗯”了一声,默默地吃起了东西。

    其实,她心中已经有了决定,等再确认卓一澜在西北平安,便离京。

    前世旧事,该断的,还是早点断了吧。

    然,世事难料,这一等,到月底了,卓府没照往常一样将卓一澜的信送到小合院。

    偶尔差个两三天很正常,差半个月便有问题了。

第80章 重伤失踪() 
楚兰歌稍有疑虑,却没有浮躁,耐心等待。

    余下的时间,她也着手准备离京的事宜,先去辞掉小木铺的活。至于卓一澜赠给御飞音的东西,例如房屋钥匙等物暂时交给卓府管家来照看。生意上的事,依旧留给了慕兰斋的掌柜打理。

    转眼,又过了数日。

    今天清早,楚兰歌刚想去趟卓府问个情况。

    在门外遇到卓府管家下马车。

    “管家大叔,来了。”楚兰歌淡笑相迎。

    管家面带忧色,直言道:“姑娘,卓府安排在西北的人传来消息。说……公子重伤,还失踪了。”

    静!

    这一瞬间格外安静!

    楚兰歌笑容僵住,信件耽误一些时日没什么,竟然真出事了?

    重伤,失踪?

    她不敢想象,西北到底发生了何事。

    从延误军情的事件开始,西北的局势就显得错综复杂。她光靠自己在京城外面道听途而来的消息,也分析不出一个大概。毕竟军中密报,具备详情,仅有皇宫那位最清楚。再者数月前元帝说会彻查军情延误的情况,但如今,朝中都没传出半分消息。

    卓一澜出事了?

    楚兰歌问:“那西北,谁在主事?”

    “姜霆。”这些事,管家还是能打听出来。

    再询问些事,楚兰歌蓦然道:“管家大叔,拜托您一件事,替我照顾一会御飞音和林嬷嬷。再派些人过来,暗中保护他们。……我想去一趟西北。”

    最后一句,她讲得异常艰难缓慢。

    楚兰歌担忧卓一澜的安危。可是,她又答应了陪同阿音回乡。两事再度撞在一起,而她的选择,无疑又一次委屈了阿音。。。

    蓦然,院内有细微声响。

    楚兰歌回首,恰见御飞音一脸呆呆地立在门前。

    “阿音……”楚兰歌莫名心虚。

    “我、我和林嬷嬷去卓府暂住些日子,等您和卓将军归来。”御飞音乖巧地垂眸,低下了头,很是善解人意。

    楚兰歌揪心难言。

    不用再说,刚才的话他显然听到了。

    回去屋内。

    御飞音和林嬷嬷默默开始收拾,原本数日前决定离京,东西已经安置妥当。如今收拾起来,也不用太费事。两个时辰后,东西都搬上了卓府的马车。三个人坐着卓府的马车,略带不舍地离开了居住了数月的小合院。

    到了卓府。

    管家马上在府中精挑细选二十名府卫,安排他们保护楚兰歌远赴西北。

    楚兰歌本想轻简上路,不愿招摇。

    管家却考虑深远,现在的彭阳关很可能戒严。凭她一个人,想进彭阳关不易。若打着京城卓府的名誉过去,到时候想进彭阳关也容易一些。

    晚饭时,楚兰歌和御飞音二人告别。

    林嬷嬷望着自己从小看大的姑娘,越发觉恍惚。

    终于当夜。

    在夜深人静时,林嬷嬷敲起楚兰歌的寝室门。

    楚兰歌本是浅眠,披件外衫,点起烛灯,起身开门请林嬷嬷进来。

    “嬷嬷,怎还没歇息?”楚兰歌问着。

    踌躇良久,林嬷嬷回过神,艰难道:“姑娘,嬷嬷心中一直有些话,想问却又不敢问出来。”

第81章 点到即止() 
楚兰歌道:“嬷嬷有话,但说无妨。”

    “姑娘,您……到底是不是我家姑娘?”林嬷嬷语带哽咽,面露悲恸。

    楚兰歌敛起了眸子,缄口不语。

    一时之间,她也不知要如何回答。

    她早料到林嬷嬷起了疑心,可林嬷嬷不问,她也就当着不知道。

    林嬷嬷确实是很早就怀疑了。

    明明是自家姑娘,可脾性跟往日却一点不像。况且,她家姑娘不懂木工,不会雕东西。还有御飞音和卓一澜,曾经是她们想都不敢想的人物,却突然找上门了,没多久,就和她家自家姑娘很熟稔了。

    在林嬷嬷期盼的目光中,楚兰歌最终轻叹,“嬷嬷,我是你家姑娘,却又不算是。”她扯开衣襟,露出右肩膀上一颗玉痣。

    林嬷嬷颤危危地靠近细瞧,眼泪再度涌出来,喃喃:“这、这个的确是姑娘有的……不像是假,不是假……”

    楚兰歌不想告诉林嬷嬷自己的身份。让她知道,对她也没益处,便含糊其辞再道:“嬷嬷你相信世间有前世轮回么?我生病了,昏迷过去后再醒过来,遗忘了一些事情,可也想起了一些其它的事。”

    林嬷嬷睁大老眼,不可置信。

    楚兰歌是点到即止,没再多言。

    送林嬷嬷回寝室,她经过御飞音窗外,透过虚掩的窗户,瞧到一道朦朦胧胧静坐在床榻旁边的身影。。。

    屋内灯熄,里面的人却没有睡。

    楚兰歌站在窗外,良久,没有进去。

    进去也不知要说些什么,心中有着几分内疚。

    楚兰歌是个重承诺的人,一向言出必行。在记忆中,她还没有失信过谁。唯独卓一澜曾经讲过,她有答应过给他雕像,可这事她没有一点印象。

    眼下,她一再失信阿音。

    一个单纯到为了她差点自绝于墓前的人。不管如何,她都不该辜负,让他一直等了这么久。只是一再发生的意外,让回乡的诺言无限延期,如今她都不知道这趟西北,何时方能归来。

    楚兰歌心中默默说着:阿音!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快些回来。下一次,不管发生何事,都会带你回桃源镇。

    转身,她迈步离开。

    翌日,天色灰蒙蒙。

    楚兰歌穿着一身轻便男装,带上短刀,背上昨晚从卓府库房挑的弓箭。拎起一个包袱,没有与御飞音和林嬷嬷告别。

    一个人到府外,管家牵来一匹骏马。

    她轻捷跃上马背,深深地望着府门一眼,接着,在清晨行人零星的街道上,扬长而去。

    跟在她身后的,是同样骑着骏马的二十名府卫。

    ……

    经过了一个多月。

    楚兰歌风尘仆仆,终于将要到达彭阳关。

    原本跟着二十名的府卫,剩下十七人,有三名在路上病倒或受伤,滞留原地的客栈休养。倒是楚兰歌的身体,经过锻炼好上了不少。

    虽然长途跋涉有些吃力,却意外的没有病倒。

    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只要一个人意志足够强大,便能不断地挖掘出身体的潜能和极限。

第82章 情况有变() 
辽阔的平原。

    十八骑,以楚兰歌为首。

    停在了彭阳关一座城门前。

    雄伟高筑的城墙,厚重斑驳沧桑。多少年来无数将士鲜血洒染其中,一次又一次地让天降雨水冲刷,岁月侵蚀。

    楚兰歌抬头仰望。

    看见墙垛,城楼等,萧国的旗帜高挂。

    一股熟悉的感觉迎扑而来,内心顿时五味杂陈。

    城楼上有守城的士兵探头往下望,吆喝道:“城下何人?报上名来。”

    “京城,卓府。卓大将军府上的府卫。”旁边,有一个府卫大声回应着。

    “有何凭证?”

    “有卓将军往常的亲笔书信,我们有卓府的腰牌。”

    “射上来。”城上的士兵喊道。

    楚兰歌将背上的弓箭取下交给府卫。

    十八个人,仅她带了弓箭,还真有先见之明。

    府卫感叹,取出一支箭羽,麻利地将管家给的书信和自己的腰牌绑在箭头上,拉弓射上了城楼。一个士兵取出,喊出让他们稍等,匆匆离开,应该是拿去报信。一级又一级上报,还不知得等多久。

    不过,仅两刻钟,城门开了。

    护城河吊桥缓缓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