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件事情,兵部尚书孙承宗复出,依旧是镇守辽东。”

    杨廷枢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这些都是朝廷之中的事情,告诉郑勋睿有什么必要。

    看见了杨廷枢脸上的神情,杨成微微叹了一口气。

    “好了,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其他方面,不需要问那么多,距离乡试不足九个月时间了,你的主要经历要放到学业方面了,乡试若是不能够高中,我饶不了你。”

    杨廷枢不敢再说什么,连忙退出了房间。

    回家之后,洪欣瑜拜见了郑富贵、马氏和孙氏等人,认识了郑凯华,也很快弄清楚了郑家的基本情况,他万万想不到,郑勋睿居然是应天府的小三元,这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晚间歇息的时候,洪欣瑜来到了郑勋睿的卧房。

    “欣瑜,回到家中之后,不用那么客气,这里就是你的家了,日后你每月的工钱,和郑锦宏一样

    ,也是十两银子。”

    “小的能够跟随在少爷左右,就很满足了,不敢期盼那这么多的银子。”

    “这事不用争议了,前些日子,你到我的身边很匆忙,一时间有些事情没有想那么细,如今想起来了,有几件事情,我想问问你,你要如是回答。”

    洪欣瑜点点头。

    “第一件事情,你们的家乡遭遇了三年的灾荒,想必是连续三年的颗粒无收,还要上缴赋税,故而让你们都难以支撑,出门找寻生路的,是这样的情况吗。”

    “是的。”

    “第二件事情,既然你们家乡遭遇到了如此之大的灾荒,那想必就不是你一家是如此之情况了,肯定整个的村镇都陷入到其中,当然,除开那些士绅富户。”

    “是的。”

    “第三件事情,说说你们村子有多少户,遭遇灾荒的有多少,被迫离开家乡的有多少,越详细越好。”

    洪欣瑜看着郑勋睿,发现郑勋睿的脸色很是严肃。

    “回禀少爷,小的家乡叫做洪家堡,一共有一百一十七户,其中一百一十五户都姓洪,全部都是习武的家庭,三年灾害下来,原来储存的粮食都吃完了,家家户户都无法承受了,很多人都出门去想办法了,其实出门也不行,没有路引,官府就要追查,弄得不好性命都丢失了,小的家人若不是得到少爷的帮助,也不知道是什么结局。”

    郑勋睿微微点头。

    “这是我考虑不周,当时没有想到,这样吧,你明日回去,告知老人家,让洪家堡一百一十七户全部都搬迁到江宁县谷里镇,就在我家租种土地,这灾害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长的时间,若是明年还是遭遇灾害,岂不是都没有活路了,江宁县的气候好一些,在这里来种地,总是能够想到办法的,虽说此举让洪家堡的人都离开了家园,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洪欣瑜瞪大了眼睛,看着郑勋睿,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一百一十七户全部都搬迁到江宁县来,那可不是小事情,郑勋睿可没有义务帮助洪家堡的人。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如此多的人户,想要官府开出来路引,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徐州距离江宁县千里之遥,路上至少需要二十日以上的时间,你给每家带去十两白银,这样能够应付路上的所有开销,到了江宁县之后,每家再行领取十两白银,用于搭建房屋,维持生活,至于说日后怎么安排,下一步再说。”

    三天四夜的时间,洪欣瑜几乎没有歇息,赶回了洪家堡。

    看见骑着阿拉伯马回到家的洪欣瑜,老婆婆的脸色不好看,不过洪欣瑜说出了回来的理由之后,老婆婆陷入到沉思之中,仅仅半天的时间,老婆婆就要求洪欣瑜,请来洪家堡几位有声望的老人。

    老婆婆的神情,和遇见郑勋睿等人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拿着黄金白银,她没有仅仅顾全自家,而是****了五十石粮食,回到洪家堡,将大部分的粮食都分到各家各户去了,如此情况之下,绝大部分的人都纷纷回家了。

    老婆婆的声望,瞬间升上去,加之以前就有一些权威,如今说话更是算数了。

    “诸位乡亲,老身说到的事情,你们都知道,这些粮食从什么地方来的,你们更是知晓,洪家堡之人,都是习武之人,习武之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郑公子乃是洪家堡最大的恩人,更是考虑到洪家堡之未来,让所有人户都搬迁到江宁县,小三儿带回来了一千多两白银,每家十两白银,就算是不愿意搬迁之人户,拿到十两白银之后,郑公子也不勉强,到了江宁县之后,每家还要给与十两白银,安家落户,这样的恩德,老身不知道该如何报答,老身之意见,所有人户全部搬迁到江宁县。”

    老婆婆的眼睛里面,射过一丝的光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郑公子肯定是有所想的,但想到路上遇见郑公子的情形,看看洪欣瑜得到的待遇,老婆婆相信郑公子。

    没有谁反对,连续三年的灾害,让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搬迁到江宁县无所谓,习武之人四海为家,祖上都是这样,如今再次搬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

    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家里没有多少的东西,按照统一的要求,十二月二十四之前必须要赶到江宁县,老弱妇孺悉数乘坐马车,青壮则是徒步,就当作是平常的练习。

    洪家堡的人口其实不少,延续下来的习武之风,让绝大部分人的身体都很是强悍,加之前些年这里的条件不错,嫁进来的女人也不少,故而这次的搬

    迁,拒只有一百一十七户,但阵势还是不小的。(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x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ead微信公众号!)

    。

第五十三章 搬迁() 
ps:看明末****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多建议,关注起点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父亲,孩儿早就计划好了,洪家堡的一百一十七户人家,若是全部都到江宁县来了,就耕种家里的耕地,这些耕地,全部都是制种地,要求完全不一样,每户人家能够种植三亩地,就算是很不错了,原来的佃户,每户同样是三亩地,一定要种好。”

    “这三亩地,必须精耕细作,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从播种的那一日开始,就不能够出现丝毫的差错,孩儿计算过了,全程的精耕细作,产量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至于说制种田之种植办法,孩儿已经写好,各家各户按照这个要求耕种,必然没有问题。”

    “至于说收益,孩儿也大致计算过了,种植两百亩甘薯,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二十石,其中可以用来制种的至少达到十八石,每五斛售价十两白银,可以收入七万二千两白银,种植三百亩的玉蜀黍,产量达到五石,其中可以用来制种的至少达到四石,每亩田需要两斗五升玉蜀黍种子,售价为二两白银,可以收入九万六千两白银,两者相加,十六万八千两白银。”

    “制出来的种子,甘薯能够种植两千亩,玉蜀黍能够种植五万多亩,仅仅能够满足谷里镇和陶吴镇的需要,销量是绝对不愁的,再说明年诸多的士绅富户种植了玉蜀黍和甘薯,得到收成之后,肯定会抢着要种子的。”

    郑福贵看着郑勋睿,脑子有些眩晕,今年收入达到了五万两白银,他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想不到来年可以达到近十七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土地里面能够有这么多的收入,亘古未有。

    “开支方面,孩儿也算过了,所有佃户,必须要定下奖惩措施,所有种植的甘薯和玉蜀黍,悉数都要上缴,每家佃户保底的收入为一百两白银,甘薯产量达到二十石,或者玉蜀黍产量达到五石,结算时给一百五十两银子,如此计算,满打满算,一百七十户佃户,需要二万五千五百两银子,算上其他的开销,开销三万两白银,收入还有十三万八千两白银。。。”

    郑勋睿说完之后,郑福贵没有丝毫的犹豫。

    “好,就听你的,我马上来安排,原来的佃户,每户保留三亩地,其余的全部腾出来。”

    说完之后,郑福贵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清扬,我打算继续租赁一些土地,你看如何,这样收入岂不是更高了。”

    郑勋睿微微摇头,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目前还不是扩大经营规模的时候,不是他不想赚钱,而是难以保住秘密,只有等到洪家堡的人户来了,训练出来一支强悍的准军队之后,他才敢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尽量多的赚钱,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想要笼络洪家堡的人户,需要时间,不能够过于着急。

    “明年再说吧,制种也是非常辛苦的,父亲怕是到时候忙不过来的,孩儿要参加乡试,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的。”

    “好,好,听你的,明年再说。”

    “父亲,孩儿说的阿拉伯马,不管多高的价格,明年九月份一定要****五百匹,孩儿有用的。”

    “清扬,我不是心疼银子,五百匹阿拉伯马,最多不过五万两白银,没有问题,关键是被官府发现了,会问罪的。”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明年九月之后,相信就没有多大问题了,此外今年要大量****燕麦和黄豆,从四川和湖广等地****,价格便宜很多,骏马尽量少喂草料。”

    郑福贵倒吸一口凉气,五百阿拉伯马,算上喂养的费用,开销不小,不过和每年能够赚取到的银子来说,这又不算什么了,再说五百阿拉伯马,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洪家堡的搬迁,在洪欣瑜回到家乡两天之后就开始了,出发的时间是腊月初四,计划腊月二十三赶到江宁县。

    因为有银子了,洪家堡的人家,雇佣了大量的马车,因为雇佣的马车多,价钱方面也便宜一些,从洪家堡到江宁县,每辆马车十两银子,雇佣了三十辆马车,老弱妇孺全部都在马车上面,至于说家当,几乎没有什么了,该要变卖的,低价变卖了,携带随身的衣服和必须的生活用品就足够了,但每家每户的刀剑长矛,全部都包裹好了,这是习武之人不能够少的东西,绝不会变卖的。

    临走之前,老婆婆将三个儿子全部交到了跟前。

    “娘敢断言,郑公子是要做大事的人,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这是你们父亲留下的嘱咐,郑公子是洪家堡的恩人,没有郑公子,洪家堡怕就要灭掉了,日后不管郑公子有什么要求,你们都要照做,洪欣瑜已经在郑公子身边,洪欣涛、洪欣贵,你们两人日后也跟随在郑公子的身边,洪欣瑜每月十两银子,这工钱太高了,娘不知道怎么说,洪欣涛,你是家中的老大,要做出榜样,郑公子今后就是你们的主人,明白吗。”

    三人全部都跪在了老婆婆的面前,点头答应了。

    “洪欣瑜,你骑马赶快到江宁县去,告诉郑公子,洪家堡一百一十七户,一千四百零四口人,全部都到江宁县,你要特别告诉郑公子,一千四百零四口人之中,十五岁到四十岁的青壮有八百人左右,至于说洪欣涛和洪欣贵的事情,不需要工钱,就在郑公子的身边。”

    搬迁是悄无声息的,夜间出发,习武之人能够吃苦,老弱妇孺全部都乘坐马车,不需要耗费什么气力,粮食方面有充足的保证,这就能够保证队伍的速度。

    看着风尘仆仆的洪欣瑜,郑勋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洪家堡全部人户都搬迁来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特别是说到一千四百零四口人之中,有近八百的青壮,他对老婆婆的印象瞬间改变了,这位老婆婆不简单,知道自己肯定是有想法的。

    习武之人,历经风波,能够看透很多事情,若不是连续遭遇到灾荒,洪家堡的人也不可能离开家园,也许继续留在家乡,想想中华武术能够代代传承,习武之人若是不能够明白世事艰难,不能够巧妙的规避风险,几乎不可能将武术传承下来。

    老婆婆将三个儿子全部安排到他的身边,这也是表示忠心的体现,郑勋睿是不会拒绝的,他的身边有了洪家三兄弟,安全能够得到最大的保证了。

    郑勋睿很果断的表态,洪欣涛和洪欣贵都来到他的身边,每月同样是十两银子,一钱都不少,这点银子郑家还是拿得出来。

    耿直的洪欣瑜,看着郑勋睿,说不出话来,只是眼睛里面,迸射出坚定的光芒。

    郑家开始****大量的木材,这是建房必备的材料,同时,在耕地的附近,也****了五十亩山地,洪家堡的人户来了之后,将在这里统一构建房屋,山地不是很值钱,再说郑家有种子****,别人也是愿意****的,结交好关系之后,能够顺利****种子。

    郑家的佃户齐上阵,腊月没有什么事情做,他们开始整理山地,除掉一些大石块,集中放到一处地方,当然建房的事情,只有等到洪家堡的人来了之后,才可能开始的。

    这些佃户的耕地虽然减少了,但是得知东家每年给与的报酬之后,感激涕零,要是有了那么多的银子,那就可以顿顿吃上白米饭了,绝不用担心生活了。

    带着感激的心情,他们格外的卖力,再说少爷的本事,他们也是知道的,应天府小三元,这不是天上的文曲星是什么,跟着少爷做事情,肯定不吃亏的。

    腊月十八,五十亩的山地全部被整理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划分每一家的宅基地,这个事情难度不是很大,每家每户占据的宅基地,都在四分地左右,足够大了,洪家堡的人,对住宿要求不是很高。

    洪欣瑜每天都跟在郑勋睿的身边,看着佃户每天整理山地,他知道这里是用来建房子的,随着大量的木材被运到山地附近,洪家堡的人眼看着也要到了。

    腊月二十三,午时。

    三十辆马车全部都到了。

    腊月二十四午时,所有的青壮全部都到了。

    郑家开始忙碌起来,就连马氏和孙氏,也帮着厨房做饭。

    老婆婆带着两个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