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沉默了一天的时间之后,罗汝才、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经过了一次激烈的争议之后,决定展开最后一次的进攻,若是这次的突围依旧不能够成功,他们就需要坐下来商议最后的解决办法了。

    厮杀开始的时候,峡谷进口和出口的尸首都没有来得及处理。

    更加惨烈的进攻开始了,这不能够算是战斗,只能够算是一边倒的屠杀,就连陈奇瑜和卢象升都于心不忍了,这样规模的屠杀,是他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的战斗模式。

    同情归同情,厮杀起来绝不会手软。

    两天两夜的战斗下来,流寇在出口和进口的方向,丢下了四万多人的尸首。

    堆积如山的尸首,已经开始让人感觉到恶心了。

    绝望的战斗,能够持续三次,接连八天的时间,这已经算是奇迹了,换做其他的军队,这个时候早就崩溃了。

    再次清理队伍的时候,剩下的不足四万人了。

    进入峡谷的时候,大军的认识十五万,如今不足四万人,这是否预示着流寇已经走到了绝路上面,不可能冲出车箱峡了。

    最后的商议终于到来了。

    陈奇瑜等人不会想到,拒说流寇损失惨重,可那些战死的流寇,接大部分都是临时加入到队伍之中的流民,真正精锐的军士,是没有参与这等****式的进攻的,流寇大大小小的首领,也不会让精锐的军士参与到进攻之中去。

    就在这一次最为重要的商议之中,李自成麾下的顾君恩提出了建议,采取诈降的方式,随机应变,离开车箱峡。

    这个顾君恩是李自成麾下的谋士,多次给李自成出谋划策,几乎每次都取得了成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

    虽然经过了一番的争议,可是陷入绝境的罗汝才等人,最终不得不采纳顾君恩的建议。

第196章 功亏一篑() 
“嘭。。 平板电子书。”

    郑勋睿手里拿着车箱峡方面的战斗情报,一拳打在了桌上,他的脸色铁青。

    徐望华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看着郑勋睿,有些不知所措。

    车箱峡战斗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了郑勋睿的手中,徐望华、郑锦宏和杨贺等人也从郑勋睿这里得知了战斗的情况,他们都是非常高兴的,一方面郑勋睿的分析是精准的,另外一方面也是流寇要被剿灭了。

    可面对大好局势,郑勋睿为什么会突然有这样的表现。

    郑勋睿将手里的信函递给了徐望华,徐望华看的很快,虽说脸上有了一些吃惊的神情,但也没有特别的反应,迅速看完之后,他开口了。

    “大人,流寇二十一万人,如今只剩下三万六千人,这个时候选择投降,怕是无奈,属下认为流寇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不可能嫌弃多大的风波了。”

    郑勋睿摇着头开口了。

    “徐先生可知痛打落水狗的道理,这恶狗落水之后,精疲力竭,可一旦上岸之后,很快就能够恢复,到时候一样是要咬人的,所以面对落水狗,不管其如何的悲鸣,必须要斩草除根,切不能仁慈,否则吃亏的最终是自己,陈大人昏聩啊。”

    徐望华的脸色变化了,郑锦宏和杨贺等人的脸色也变化了。

    “我可以断定,流寇选择投降,绝非真心实意,崇祯三年已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了,当时的三边总督杨鹤大人,也是被流寇的诈降迷惑,最终的结局如何,流寇得到喘息之后,全部反叛,往事历历在目,难道陈大人不清楚吗,身为五省总督,全面负责剿灭流寇事宜,如此大好的机会,却错过了,陈大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啊。”

    众人更加的吃惊了,在他们看来,二十一万流寇,最终只剩下了三万六千人,可见是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不可能有多大的战斗力了。

    杨贺的性格直爽,忍不住开口了。

    “少爷,流寇已经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选择投降,后果怕是没有那么严重吧。”

    郑勋睿的神情愈发的严肃,看着众人开口了。

    “郑家军日后也会遇见这样的情形,但决不能够出现这等幼稚的错误,你们都知道,经过了血与火铸造的军队,才是真正强悍的军队,二十一万的流寇,经过异常惨烈的厮杀,最终剩下三万六千人,这三万六千人,可谓是精华,是流寇绝对的中坚力量,这些人是在惨烈的厮杀之中幸存下来的,他们能够坚持到最后,说明了什么。”

    屋子里迅速沉默下来,众人的脸色也微微变化了。

    “看来陈大人马上就要步杨鹤大人的后尘了,流寇选择投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谁都知道崇祯三年发生的事情,这流寇肯定是串通了陈大人身边的人,所以陈大人才能够允许流寇投降的。”

    “大人,属下看陈大人收缴了流寇的所有武器,将其编成了三百六十个方队,每队一百人,押解到原籍务农,巡抚衙门是不是提前做好准备,免得这些人回到延安府之后闹事。”

    “徐先生,你以为这些人会回到延安府吗,你们来看。”

    郑勋睿的手指向了地图,上面依旧有他画出的标记,只不过这个时候,郑勋睿已经在上面重新做出来了一些标记。

    “将这些投降的流寇押解回原籍,路线是很明确的,从金州的方向,经过汉阴、石泉、子午镇,汉中府,从陈仓山的方向进入到凤翔府,一旦过了陈仓山,也就是走出了南栈,前面就完全是开阔的地界了,这个时候,就是他们再次造反的时候了,这些流寇可不会等很长的时间,他们投降就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的。”

    “我可以断定,他们会在凤翔府境内就反叛,最好的地方就是麟游,他们拿下了麟游之后,东面可以进入西安府,拿下永寿、淳化、耀州和白水等地,西面可以进攻凤翔府城,凤翔府和西安府遭遇大旱大灾,流民无数,这些流民不知道被无辜斩杀了多少,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

    “罗汝才、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经历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他们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日后的作战能力将更加的强悍,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屋里异常的安静,没有人怀疑他的话语,前面已经有精准的分析,一丝一毫都不差,这一次的预计也绝不会出现错误的。

    “大人,是不是给陈奇瑜大人写信,告诫一下。”

    郑勋睿看着徐望华,脸上露出苦笑的神情。

    “徐先生,你认为我能够写这样的信函吗。”

    徐望华稍稍愣了一下,也跟着摇头了。

    “大人,不能够写这样的信函,都是属下思考不周,陈大人击败了流寇,让流寇悉数投降了,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刻,这个时候大人写信去泼冷水,无疑是得罪了陈大人和诸多的将领,陈大人绝不会重视大人的信函,反而会对大人心生埋怨的。”

    郑勋睿的神情重新变得严肃了。

    “延绥各地基本都是稳定的,流寇若是敢进入延安府和庆阳府,那就不要想着能够离开了,我估计他们不会进入到这些地方,不过还是要做好必要的警戒事宜,巡抚衙门迅速给延安府和庆阳府发出紧急文书,宁州、正宁、宜君和中都等地,必须要做好戒备,若是流寇敢进入到这些地方,郑家军就必须全歼敢于**扰的流寇。”

    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勋睿的手指滑向了西安府和凤翔府的方向,脸上露出遗憾的神情。

    徐望华是明白这神情的,郑勋睿是延绥巡抚,没有朝廷的圣旨,不能够插手其他地方的事情,否则就是僭越,就要遭受到弹劾,拒说郑勋睿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却因为权力的问题,望洋兴叹,根本无法出手,这样的惆怅的确是难以彻底消磨。

    郑锦宏和杨贺等人,跟随郑勋睿的时间很长了,他们早就明白其中道理了。

    “少爷,郑家军一万五千将士,按照您的要求,划分为十七营,其中骑兵营十二营,每营一千人,神机营两营,每营一千百人,亲兵营五百人,斥候营四百人,执法营一百人。”

    “很好,训练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鼓励每一个郑家军的将士,他们都是最好的,不管是流寇还是后金鞑子,在他们的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他们身上的责任很重,也许不要多长的时间,他们就要上阵厮杀了。”

    “骑兵营的装备充足,不过神机营的装备还是有问题的,特别是火炮不足。”

    “我知道,郑锦宏,杨贺,你们记住,不要老是盯着红夷大炮,红夷大炮的威力虽然很是强大,可是过于的笨重,根本不适合野战,最好的还是弗朗机,野战之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神机营的训练,还是以拼杀的训练为主,以鸟铳射击训练为辅,鸟铳的威力虽然也是不错的,可遇见了阴雨天气,就是烧火棍,没有丝毫的作用。。”

    郑锦宏和杨贺都低下头了,这样的话语,少爷说过不止一次了,可两人都觉得红夷大炮的威力最为强大,神机营至少要配备足够的红夷大炮,弗朗机、虎蹲炮等等也是需要的,但那只是次要的配备。

    郑家军的几次战斗,都没有使用火器和火炮,所以郑锦宏和杨贺等人,不知道火炮真正的适用范围,他们只是听榆林总兵刘泽清说到了红夷大炮的威力,很是向往。

    如今最大的问题是,郑家军的神机营,尚无一门红夷大炮,这是他们不甘心的。

    “好了,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总是听刘总兵说到红夷大炮的威力,我知道红夷大炮的威力,可那是在攻城拔寨战斗之中的作用,野战的时候是难以发挥出来威力的,神机营火炮配置的问题,你们暂时不要操心,这些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说到这里,郑勋睿的神色有些严肃了。

    “你们要清楚,郑家军若是不能够立下战功,就得不到更多的火炮,一旦我们能够打出来漂亮的战斗,就可以配备红夷大炮和更多的弗朗机、虎蹲炮了,刘总兵曾经给兵部写了奏折,要求大量配备火炮,榆林边镇的防御任务很重,按说兵部是知晓的,可为什么没有答应,无非是榆林边镇的战斗力羸弱,兵部认为没有必要配备,你们看看大同边镇,军士的装备就完全不一样了。”

    “兵部这是偏心。”

    “杨贺,话不能够这样说,不要以为兵部什么都不知道,兵部尚书张凤翼大人,知道各地的情况,榆林边镇主要是防御蒙古草原部落,辽东和大同边镇,主要防御的是后金鞑子,如今后金鞑子正在蒙古草原征服各个部落,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杀入到关内啊。”

    郑勋睿说到这里的时候,郑锦宏和杨贺都低下头了,他们知道目前的局面是难以改变的,若不是少爷想尽办法,郑家军根本无法维持。

第197章 望洋兴叹() 
七月初六,投降的流寇反叛了,这时候距离他们投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流寇杀死了安抚官,还有押解的五千余官军,重新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他们选择的第一个攻打的城池,就是凤翔府辖下的麟游。。。 。

    郑勋睿的分析是完全准确的。

    流寇拿下了麟游县城,得到了粮食和装备之后,兵分两路,一路朝着南面,杀向西安府所辖的永寿、淳化、耀州和白水等地,一路向西直接杀向了凤翔府,当然流寇作战的重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们的主力大都是在南面,北面只是围困凤翔府城。

    告急文书迅速到了五省总督陈奇瑜的手中。

    看到了文书,陈奇瑜的脸色发白,身体颤抖,几路大军悉数都撤回去了,车箱峡之战,缴获了流寇大量的金银珠宝,这些金银珠宝奖励给了几路大军,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回去了,出来作战这么长时间了,谁都想早些回去。

    再次召集几路大军作战,可能性是不大了,一旦撤军之后,战斗气息在短时间之内难以积聚起来,再说流寇已经进入到相对平缓的地方,而且是兵分两路作战,采取四面合围的方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唯有采取追击战的方式,可除开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有着这样的能力,其余几路大军缺乏这样的能力。

    再说派遣的押解流寇的五千大军,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打败了,可见流寇的战斗力是非同一般的,也就是说车箱峡之战,流寇的精锐没有遭受到什么打击。

    想到流寇走出车箱峡的时候,蓬头垢面,和流民完全一样,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其实流寇是保存了实力。

    任何一个人遇见这样的局面,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大军迅速去围剿,至少需要做出样子来,可惜指挥了车箱峡战斗的五省总督陈奇瑜,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幼稚的错误,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卸责任。

    陈奇瑜如此处理事情,有很大的过错,但也不能够将责任全部都推到他的身上,朝廷对这方面的责罚是非常厉害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不讲原因的,陈奇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保,这也算是正常。

    可人的精力有限,陈奇瑜将重点放在了推卸责任方面,自然就忽略了如何迅速召集军队剿灭流寇的事宜。

    朝廷接到奏折之后,大为震惊。

    如此好的剿灭流寇的机会失去,谁都会生气,皇上也不例外,盛怒之下处理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皇上暂时顾不上处理陈奇瑜,因为后金鞑子开始进攻宣府和大同一带了。

    后金鞑子进攻宣府和大同的时间是七月初八,距离流寇再次造反仅仅两天的时间,这让朝廷陷入到两面作战的窘境之中,相对来说,后金鞑子的威胁更大,故而皇上和朝廷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宣府和大同一带去了。

    三边总督洪承畴驻守在大同,他麾下最为得力的将领就是曹文诏了,故而大同主要的防御事宜,都是曹文诏直接负责的,曹文诏固守怀仁,这里距离大同不到七十里地,是大同城池最为关键的防御地点。

    曹文诏不负众望,守住了怀仁,后金鞑子进攻没有得到好处,开始在大同其他地方劫掠,七月十五,后金鞑子攻陷大同得胜堡,让京师震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