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见慢慢走过来的少爷,脸上和头上都是灰尘,衣服上面的灰尘更多,荷叶着急了。

    “少爷,奴婢和玉环妹妹帮着您拾缀,玉环妹妹,帮忙给少爷打水。”

    荷叶和郑勋睿之间有肌肤之亲,所以动作自然亲切很多,她拉着郑勋睿朝着屋里走去,给少爷找换洗的衣服。

    郑勋睿一边走一边嘟嘟囔囔,不知道说些什么。

    收拾完毕,来到堂屋的时候,院子里早就站满人了。

    郑福贵、马氏和孙氏坐在上首,郑福贵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马氏眼睛微微有些红,显然是哭过了,孙氏的脸上,同样带着泪痕,这么长时间过去,她完全信服了郑勋睿,郑勋睿取得功名,郑凯华也一样能够得到巨大帮助的。

    郑勋睿走进堂屋,对着坐在上首的郑福贵、

    马氏和孙氏稽首行礼。

    “孩儿拜见父亲、母亲、二娘。”

    “清扬,为父真的是高兴啊,想不到你成为了县试案首,厨房已经在准备酒宴,酒宴之前,我带着你去拜祭祖宗,这是祖宗显灵。”

    郑勋睿的脸上没有特别兴奋的神情,这倒不是他轻浮,而是心思依旧在制种方面。

    “孩儿记下了,不就是县试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殿试高中才是真正的本事。”

    郑勋睿这句话说出来,堂屋里面瞬间安静下来了。

    迅即,郑福贵哈哈大笑了。

    “好啊,好啊,我儿有志气,为父等着你金榜题名。。。”

    五里之外的赵府。

    哭丧着脸的赵洪泉,低头叹气,一边的婆娘眼圈通红,喋喋不休的埋怨。

    “。。。都是你,退什么婚,清扬是县试案首,你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女婿,这么好的女婿,被你给撵走了,你要奴家和女儿怎么活啊。。。”

    说着说着,婆娘眼泪再次出来了。

    “好了,我怎么知道清扬会成为县试案首啊,你就不要大声嚷嚷了,周遭都等着看笑话,这个时候,家里人都不要出门了。”

    后院,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孩子,站在房檐下,默默的流泪,她就是郑勋睿曾经的媳妇,可惜父亲已经退婚了,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式了,今后她恐怕成为谷里镇的笑话了。

    不一会,婆娘来到后院,看见宝贝女儿正在默默流泪,连忙上前了。

    “女儿不要多想了。。。”

    “母亲,女儿想出家为尼。。。”

    “女儿不要这样,你这是要娘的命啊,都是你那个天杀的父亲,做出这样的事情,丢死人了,呜呜呜。。。”

    郑氏祠堂。

    郑勋睿的大伯郑福禄、二伯郑福寿、三伯郑福海和四伯郑福南都在这里等候,看见郑福贵带着郑勋睿过来之后,郑福禄迎上来了。

    “清扬,你考中县试案首,这是郑家的荣耀啊,我听说你不在乎,金榜题名才会高兴,有这份志气是很不错的,但也不能够妄自菲薄,今日来拜祭郑氏祖先,你一定要许愿,让祖先保佑你,日后金榜题名。”

    “清扬记下了,感谢大伯教诲。”

    郑福禄高兴的点头,摸了摸山羊胡子,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郑家的老大,父母去世之后,他就是最有威望的人了,家族出现了县试案首,这是巨大的荣耀,也是开始腾飞的标志,拒说荣耀在郑福贵家里,但兄弟之间是一定能够得到照拂的。

    拜祭仪式是严肃的。

    祠堂不准女人进入,只有家族的男人才能够拜祭,一般来说,拜祭仪式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进行,譬如说春节期间,其次就是家族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郑福禄、郑福寿、郑福海、郑福南、郑福贵和郑勋睿五人,低着头走进了祠堂。

    几十个牌坊摆在中间,正中间挂着三张硕大的画像,他们是荥阳郑氏的祖先和创始人,被称作郑氏三公,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郑恒公姬油,郑武公姬掘突,郑庄公姬寤生,这三人的图像,在任何一个荥阳郑氏家族祠堂都是要挂上的,这是家族的荣耀,延续千年的荣耀。

    面对祖先,要行两拜六叩的大礼,这是谁都要遵守的,就算是不爱下跪的郑勋睿,也要老老实实做,这也是他应该做的,前世的时候,过年上坟,在坟墓面前,也是要跪下磕头的,这是中国人的礼仪。

    恭恭敬敬磕头之后,郑福禄将三支香递给了郑勋睿。

    这次的拜祭,有资格上香的只有郑勋睿。

    此次拜祭的仪式,不是特别的隆重,若是郑勋睿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了,回到家乡之后,拜祭仪式就不一样了,郑家所有的族房都要赶过来,都要参加拜祭仪式。

    郑勋睿的神情很是专注,点燃了香,轻轻椅,让香的明火熄灭。

    走到了烛台的前面,郑勋睿再次抬头,看了看图画之中的三人,将三根香插在了香炉之中,也就是这个时候,一股豪气突然从心头冒出来,我也要向郑氏三公一样,名垂千古,让子孙后代,甚至是天下人都来拜祭。

    离开祠堂的时候,郑勋睿恢

    复了平静,拒说酒宴已经摆好了,拒说长辈都给他敬酒了,可他愈发的冷静,县试的确不算什么,县试案首不能够代表什么,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为基础的一步,今后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努力,自己不能够自得,不能够漂浮,更不能志得意满,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要知道自己是生活在崇祯这个年代,风起云涌的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

    (和收藏,求读者大大给与动力,拜谢37033、小舞弥的打赏,谢谢了。)

    。

第二十二章 教训和教诲() 
进入县城的时候,郑勋睿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了,不过是一次县试,拒说是江宁县的县试,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按照后世的学制来计算,县试不过就是小学升入初中的考试,考了第一名,有什么值得得瑟的,必须要低调。

    马车在县学前面停下来,郑勋睿刚刚下了马车,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就传来了。

    “哎呦,了不起啊,县试案首来了,是来拜谒教谕先生的吧。”

    刘荣出现了眼前,脸上带着笑容,可是笑容的背后,藏着觊觎。

    郑勋睿当然能够看懂这样的表情,几十年的公务员生涯,察言观色是基本的本事。

    “原来是刘兄,也要恭喜你,通过了县试。”

    “不敢不敢,哪里敢和案首比较啊,我这些天还在后悔啊,若是去岁也在秦淮河遭遇痛打、也遭遇到退婚的事情就好了,那样就能够考得更好了。”

    刘荣这话很是歹毒,暗讽郑勋睿得到了同情,或者是背后有动作,否则声名狼藉的郑勋睿,怎么可能得到案首,再说刘荣一直自诩为公子,自视学识不凡,拿到案首不在话下,却被平日里根本不重视的郑勋睿拿去了,肯定是不甘心的。

    郑勋睿淡淡笑笑,这个刘荣也太沉不住气了,这么快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没什么,刘兄还有机会,找个时间到秦淮河去,遭遇一顿痛打,同时咬牙休掉未婚妻子,置之死地而后生,府试的时候,一定能够通过的,我是拭目以待啊。”

    “清扬,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要我也去做那伤风败俗的事情吗,我可不会。”

    “哈哈,我可没有这样的意思,有些事情,你就是想去做,也没有资格。”

    “你、你算是什么东西,不就是县试的案首吗,咱们走着瞧。”

    “呵呵,的确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值得你如此气急败坏,对了,我有一个段子,说给你听听吧,话说这野兽对人的意见很大,纷纷埋怨了,驴子说,明明是人蠢,却说蠢驴,老鼠说,明明是人没有远见卓识,偏偏说鼠目寸光,你说这野兽冤不冤啊。”

    郑勋睿说完之后,扭头朝着县学而去。

    刘荣一时间没有明白意思,回味过来之后,满脸通红,朝着郑勋睿追过去。

    “哈哈,清扬兄弟的典故真的是经典啊,在下是第一次听见,绝了。”

    一个年轻人走过来了,神采飞扬,很是有风度。

    刘荣看见此人,缩了缩脖子,连忙站定了,准备和年轻人打招呼,谁知道年轻人看都不看他,径直朝着郑勋睿走过去。

    “恭喜清扬兄成为县试案首,在下备下了酒宴,清扬兄一定要光临啊。”

    “原来是淮斗兄,恭敬不如从命,在下这就要去拜谒先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淮斗兄说出来,在下一定到。”

    “不用不用,在下在这里等候。”

    郑勋睿笑笑,杨廷枢肯定不是猛然出现的,不过人家在关键时刻出现了,帮自己免去了争执,至少免去了恶心,自己肯定是要回报的,只是他没有想到,杨廷枢愿意在外面等候,这就不是一般的结交了,两人之间的身份还是有差距的,杨廷枢已经是禀生,他不过是童生,中间差了一个档次。

    很多的想法,电石火光一般闪过脑海,郑勋睿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南京兵部尚书杨成,杨成是杨廷枢的爷爷,所以说杨廷枢的眼光是很高的,也是非常爱惜自身名誉的,为了秦淮河的事情,专门到家里去道歉,就能够看出来。

    杨廷枢这样的做法,明显就是想着结交关系了,同党这个词,在大明一朝都是不陌生的,崇祯年间可以说更加的厉害,这由不得郑勋睿不小心。

    对着杨廷枢稽首行礼之后,郑勋睿朝着县学而去。

    大门居然没有关,推开大门,郑勋睿看见了满面笑容的教谕先生。

    教谕先生居然在院子里,郑勋睿的脸有些红了,刚才在外面和刘荣的交谈,教谕先生肯定是听见了,自己也是没有想那么多,对付刘荣这样的小人,自己是不会客气的。

    “清扬,不错啊,你那个段子,为师也是第一次听说,明明是人蠢,却说蠢驴,明明是人没有远见卓识,偏偏说鼠目寸光,有趣,真的是有趣啊,为师没有看出来,你教训人的功夫,也是炉火

    纯青啊,这典故为师一定要记下了。”

    “学生满口胡言,慌不择言,让先生见笑了。”

    “不,不,你说的真是不错,如此的典故,脱口而出,为师自愧不如,对付刘荣这等人,应该如此,他居然怀疑你的才智,真的是好笑,自身是鼠目寸光,自身如蠢驴,却想着攻击他人,没有出息啊,可惜的还不自知。”

    郑勋睿第一次听见教谕先生评价自己的学生,他从怀里掏出了束蓨。

    “学生成为县试案首,都是得益于先生之教诲,这是学生的一点心意,先生一定笑纳。”

    教谕接过了信函,放进怀里,这是规矩,没有什么扭捏的。

    “清扬,为师听说,你对县试案首不是很在乎,在家中的时候,说出县试没有什么,金榜题名才是真本事,有这回事吗。”

    “确有其事,这是学生的胡言,先生不要当真。”

    “清扬,你谦虚了,为师为你叫好,县试的确不算什么的,不过是刚刚开始,若是自此就志得意满,飘飘然了,那才真的是没有出息。”

    看见教谕的神情很好,颇有些神采飞扬的样子,郑勋睿有些奇怪,忍不住开口了。

    “先生的教诲,学生记下了,学生看见先生如此高兴之样子,莫非先生遇见喜事了,学生定当恭喜先生的。”

    教谕看了看郑勋睿,目光有些犀利。

    “清扬,你真的厉害啊,为师以前怎么没有看出来,不错,为师明日就要离开江宁县了,吏部的敕书已经到了,为师就要到浙江去了,出任知县。”

    “学生恭喜先生了。”

    教谕微微摇头,看着郑勋睿,面容变得严肃了。

    “清扬,为师虽说学识一般,可看人是不错的,为师认为你前途不凡,也希望你能够大放异彩,为师有一些感悟,说来你听听,期盼你不要遭遇太多波折,为师有一些学问,当年也是自视甚高,满腔抱负,可是遭遇颇多打击,为师没有从自身找到问题,却怪罪老天不公,如今想来,还是太幼稚了,过于的自大啊。”

    郑勋睿低着头,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可不是插话拍马屁的时候。

    “你低调沉稳,十五岁的年纪,不亢不卑,文质彬彬,待人接物拿捏准确,为师都要向你学习了,你此次县试写出来之文章,为师是写不出来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譬如说刘荣这等人,到处都是存在的,有些时候,逞一时之快,不能够想出解决之道,往往留下巨大隐患,最佳之办法,就是彻底打倒对方,让其没有翻身之处,这样才能够保护自身之平安,小人无处不在,你一样会遇见,为师从你之文章之中,已经看出你之抱负,为师不愿意你被小人暗算,那样太可惜了。”

    “少年得志,往往神采飞扬,难以把控情绪,结果是招致更多的嫉恨,其中不乏小人,小人不会在乎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算是你谦恭低调,一样会遭受到算计,这是身不由己之事情,所以在面对小人之时,以其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是上策,不可心慈,不可手软,否则倒下的是自身,你年少,不一定完全明白其中之险恶,为师专门提醒你注意。”

    “淮斗的学问是不错的,人品尚佳,这等的朋友,大可多交往。”

    。。。

    郑勋睿内心有了很多感慨,教谕先生的这些话,是真知灼见,若不是真正看好他郑勋睿,绝不会说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诲,金玉良言。

    “清扬,为师就说这么多了,本来昨日就准备出发的,就是等着你来,为师这些话,不吐不快啊。”

    “清扬,为师的名讳,你一直都不知道,为师今日告诉,为师陈洪绶,字章侯,整个江宁县,知道为师名讳的,也就是知县大人了。”

    郑勋睿面容严肃,对着陈洪绶,规规矩矩稽首行礼。

    “先生之教诲,学生记住了,学生祝愿先生一路顺风,前途似海。”

    看着陈洪绶慢慢朝着学堂的方向走去,郑勋睿内心满是感慨,穿越大半年时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