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调查,直接就下了圣旨,这说明有人承担了责任,至少是担保了。
要知道皇上疑心太重,要是没有合理的解释,一定会怀疑的。
至于说刘泽清出任榆林总兵官,应该不是什么值得揣摩的事情,按照资历,刘泽清出任总兵官是没有问题的,看上去很是正常,唯一不同的是,刘泽清是有着不错战功的,朝中肯定是有人赏识,所以派遣到榆林边镇,他们认为刘泽清能力很强,所以期望刘泽清能够好好的帮助自己。xh118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般的嗅觉()
腊月很快到来,一年的时间眼看着又过去了。
延绥各地很是平静,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拒说山西闹得不可开交,三边总督洪承畴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围剿流寇了,率领关宁铁骑到关内来协助剿灭流寇的曹文诏,因为有功,被升迁为总兵,节制陕西和山西的卫所军队,协助洪承畴剿灭流寇,可紧靠着山西的延安府各地,很是平静。
郑勋睿的预料是准确的,进入到腊月,延安府各地的流民数量增加,不过好在庆阳府知府董功明扎实做事,功不可没,得到五万石粮食之后,硬生生的稳住了庆阳府各地的情况,流民基本没有出现过了,而且一些庆阳府的流民,得知家乡的情况好转,也陆续返回,这让延安府各地的压力减轻了一些。
也就是说,郑勋睿留给杨廷枢的粮食足够了。
冬小麦全部都播种下去了,延安府和庆阳府的播种情况都不错,庆阳府学习延安府,也开挖了大量的池子蓄水,保证来年春旱的时候有水灌溉农田,至于说延安府各地的百姓,早就习惯了,自家就开始挖坑蓄水,人力有的是,诸多的流民都是可以雇用的。
总体来说,情况不错,如此乱哄哄的年代,在延绥巡抚这个敏感的位置上面,能够获得短暂的平静就算是了不起了。
十二月初十,距离春假还有十天,郑勋睿甚至产生了想法,是不是春假的时候,回到江宁县去看看,毕竟太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了。
清涧的驿站送来了一封情报,郑勋睿刚开始没有在意,可很快露出震惊的神情,仔细分析这份情报了。情报的内容不复杂,说一个叫做王小二的村名,鼓足勇气到县衙去禀报情况,说是他的堂哥准备过年的时候回家,因为王小二的堂哥是流寇,不过知县李攀龙没有在意,陆续回到家乡的人多了去了,巡抚大人和知府大人都不追究,县衙更不会追究。
情报中说,这个王小二的堂哥,是流寇之中的骨干,身份和地位都不低的。
郑勋睿刚开始也没有在意,可他瞬间想到了山西剿灭流寇的战况,九月的时候,流寇高迎祥、罗汝才和张献忠等人,齐聚山西,形成了第一次意义上的联合,众人承认了闯王高迎祥的地位,兵分几路开始了进攻,接连拿下了不少的州县,导致朝廷震动,派遣大军剿灭。
曹文诏率领的关宁铁骑,在此次的战斗之中,立下很大的功劳,杀的流寇丢盔弃甲,原来的联合作战很快不存在,流寇在遭遇打击之后,开始朝着北直隶、河南、山东以及湖广等地发展,当然一部分的流寇选择回到陕西。
王小二既然鼓足勇气到县衙去告发,那就是掌握了一定的情况,可惜李攀龙没有在意,也没有仔细的询问,这不能怪李攀龙,另外王小二毕竟是百姓,见到知县大人,肯定是紧张的,有些话也就不敢说了。
郑勋睿不敢继续朝着下面想了,万一这是重大的情报,被忽略了,那就是巨大的遗憾。
清涧县距离延绥镇三百三十里地,距离不算是很远。
事情重大,郑勋睿马上找来郑锦宏。
“郑锦宏,交给你一个任务,迅速赶赴清涧县,驿站传来消息,一个叫做王小二的村民,到县衙告状,没有引发重视,我给你三天时间,将王小二带到延绥镇来,直接带到巡抚衙门,此事要绝对保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也不要惊动王小二的家人。”
十二月十二日,戌时,城门即将关闭的时候,郑锦宏亲自带着清涧县村民王小二,进入了延绥镇,没有谁注意到他们。
见到郑锦宏的时候,郑勋睿大为吃惊,本来是给郑锦宏三天的时间,没有想到两天的时间,人就带来了,而且看见王小二的刹那,郑勋睿脑海之中的预感更加的强烈。
王小二来到巡抚衙门的时候,脸色苍白,身体微微发抖,被带到厢房,见到郑勋睿的时候,情不自禁的跪下了。
郑勋睿没有去扶起王小二,他早就看出王小二不简单了,郑锦宏等人能够在两天时间在延绥镇和清涧县跑一个来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可跟着来的王小二,居然没有表现出来特别疲劳的情况,这就不简单了。
王小二见到他之后下跪,这是一种本能的表现,百姓见到官员之后,总是有些畏惧的。
“王小二,你不用紧张,本官询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小的没有做坏事,小的一定如实回答。”
郑勋睿看了看郑锦宏,略微显露出来苦笑的神情,看来日后还需要提醒郑锦宏,做事情需要灵活一些,王小二显然是被吓住了。
“本官听说,你离开家一段时间,今年九月回到家中的,可有此事。”
王小二连连点头,。脸色愈发的白,身体也开始再次的颤抖了。
“十二月初九,你到县衙去告发堂哥,可有此事。”
王小二有些承受不住了,开始磕头。
“小的回到家里之后,真的没有做坏事情,小的什么都没有做。。。”
郑勋睿察觉到自己问话有些严肃了,导致了王小二的进展,他让郑锦宏将王小二扶起来,坐好之后,倒了一杯茶,让王小二缓和一下情绪。
“王小二,你不用紧张,本官只是询问几个问题,你如实回答就可以了,若是回答的好,本官还有奖励的。”
王小二连连点头,端着茶杯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你到县衙去告发的堂哥,说是春节准备回家看看,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告发啊。”
“小的堂哥在闯王、不,流寇的队伍里面做事情。”
郑勋睿的脸上带着微笑,。但眼睛里面的笑容已经消失了。
“若是本官预料不错,你也曾经在流寇的队伍之中,这些本官不会计较,只要愿意回家老老实实的种地做事情,就没有事情了,你能够回来,为什么你的堂哥不能够主动回来。”
“堂哥和小的不一样,他在流寇队伍里面很有地位,当初小的回家的时候,他还劝小的不要走,要不是小的偷偷溜走,还不能够回家的。”
“哦,你的意思是你堂哥地位不一般,绝不会主动离开流寇队伍之中,既然说春节准备回家,那肯定就是有事情要发生了,看来你很聪明,想到情况不对,就禀报官府了,王小二,听仔细了,本官接下来的几个问题非常重要,你好生回答。”
王小二再次点头,脸上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你堂哥为什么会告诉你春节回家看看的消息。”
“小的回家之后,一直都是悉心照料伯母,堂哥自幼丧父,和伯母相依为命,堂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知消息,对小的很是感激,所以托人给小的带信了。”
“你到官府告发,帮助你堂哥带信的人,可否知道。”
“不知道,小的将他灌醉之后,才偷偷到县衙去告发的。”
“你堂哥在流寇队伍之中是什么身份,跟着谁做事情。”
“堂哥在闯王高迎祥的手下,原来是亲兵队长,小的离开的时候,听说他被封为将军了。”
郑勋睿的瞳孔迅速收缩了。
“你堂哥春节回来的具体时间,你可否知晓。”
这一次,王小二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给你带信的人,是否有离开家里的意思。”
“这个倒是说过,还有几天时间就要出去了,小的准备劝劝他,留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安心种地。”
“好了,最后一个问题,本官问你,你为什么想着到官府去告发。”
这一次,王小二略微思考了一下。
“小的回到家乡,看见家里的变化很大,有粮食吃了,也可以种地了,小的不想家里再次出现变故,以前那样的生活,小的不想过了。”
郑勋睿一直看着王小二,发现王小二虽然紧张,但说话很自然,是真心的表露。
“王小二,本官给你一个任务,你那个带信回家的同乡,就不要劝阻他留下了,留得住人,留不住心,没有什么作用的,你可以请他给你的堂哥带信,就说在家里等着他,说他的母亲很是思念他,询问他究竟什么时候回家看看,好做准备,你记住,一定想办法询问到具体的回家时间,在等候回复的这段时间,你不要有任何异常的表现,也不要出门,就在家里等候,做好了这件事情,本官让你进入郑家军。”
王小二迅速站起身来,郑家军在清涧县的名气很大,谁都想着进去,待遇优厚。
“小的一****好。”
“郑锦宏,连夜送王小二回去,记住,千万不要暴露,不能够让任何人知晓,事关重大,你亲自去做,到了清涧县,奖励王小二十两银子。”
郑锦宏带着王小二离开之后,郑勋睿有些激动,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应该说是肯定了某种可能性,这与山西的情况是符合的。
因为警惕,因为对历史的分析,他竟然发现了一个异常重大的情报。xh118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力排众议()
拒说郑勋睿问的非常清楚了,而且理解也是非常清楚了,可是郑锦宏、杨贺、洪欣涛等人的认识,还是不一样,他们认为王小二的堂哥回来过春节,肯定是因为延安府各地的情况出现了好转,更多的流寇愿意回到家乡,甚至包括闯王高迎祥麾下的亲兵,甚至高迎祥本人都是愿意回到家乡安塞县去的。
郑锦宏等人有这样的认识,也不能够算是奇怪,毕竟他们的认识,还是局限在能够活命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更多的野心,因为他们有自知之明。
郑勋睿当然不会如此的幼稚,他是历史系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历史还是有着自身的认识,首先说流寇的首领,包括最为出名的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流民,造反的时候,身份不是农民,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而是想着过上更好的生活,其次是流民造反之后,愿意真正的平静生活的人是不多的,环境是能够改变人的,流民一旦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特别是受到重用之后,权力**会提升,通过厮杀获取到钱财的意识会深入骨髓,这些人之前从未体味过这样的生活,深入其中之后,难以自拔,这就和抽**一样,是有瘾的,难以戒掉的,最后就是这些流寇的首领,一旦沾惹上权力之后,舍不得放弃,可是投降朝廷,他们得到的权力有限,而且是遭受各方的压榨个白眼,这是他们不能够承受的,远远比不上他们之前一呼百应的态势,他们难以忍受,再次造反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说王小二反应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体现出来一个信息,那就是闯王高迎祥会杀个回马**,会率领大军杀回陕西,而且是杀回延安。
延安各地的情况开始好转,高迎祥等人不可能不知道,加之洪承畴和曹文诏等人在山西的拼命追杀,让流寇难以承受,他们会选择转移阵地,能够选择的地方不是很多。
进入北直隶,可能遭遇到更加惨烈的围剿,进入到河南,河南等地遭遇黄河决口,老百姓生活困难,能够立足的地方不多,进入到山东,朝廷的大军正在剿灭莱州的叛军,力量强大,进入到湖广等地,路途有些遥远,要说最好的地方,就是返回陕西休养生息了。
这等最好的机会,自然是让给闯王高迎祥,其余的各路流寇,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发展。
开始这些原因,郑勋睿是无法解释的,也是不能够明白说出来的。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过于的超前了,就被人家视为妖怪了。
王小二被送回去之后,争论随即展开。
郑锦宏、杨贺、洪欣涛、洪欣贵和洪欣瑜等人,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认为王小二的堂哥春节回到家里来看看,不过是个人的行为,不值得引起重视,再说传统的认识,过年的时候回到家里看看,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唯有郑勋睿一人的认识不一样。
上下齐心,才能够百战百胜,而且作战也能够有着更加充足的准备。
预料到有一场大战的郑勋睿,也不是特别的着急,这一次他没有强行的发布命令,而是出人预料的请来了延安府知府杨廷枢。
杨廷枢本来是准备春假回到吴县去的,一个月的春假,他回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肤施县距离吴县两千五百里地,来回路途上消耗的时间最多半个月,可以在家里呆上半个月的时间,再说出任了四品的知府,也应该是回到家乡去的,至少应该庆贺一下的。
可惜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的打算全部泡汤了。
腊月十八,杨廷枢来到了延绥镇。
一次真正的大讨论,在延绥巡抚衙门的厢房展开了,参与讨论的人员,是郑勋睿绝对信任的心腹,是保证消息不会泄漏的心腹,而且这一次的讨论,事关重大。
郑锦宏首先介绍了王小二反应出来的情况。
郑勋睿首先看向了杨廷枢,来到延安府有五个月的时间了,对延安府以及延绥各地的情况,基本都是了解的,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杨廷枢从未经历过这么大的事情,对于郑勋睿斩杀不沾泥张存孟、神一魁以及紫金梁王自用等事情,也只是听说,所以在开口说话之前,经过了好一会的思考。
看着厢房中间的沙盘,杨廷枢终于开口了。
“我认为,王小二反应的情况,应该是引发重视的,不管是不是王小二堂哥一个人回到家里看看,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