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姐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长姐难为-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紫玉笑眯眯的听着,顺着华庭街,熟门熟路的去了日日红酒楼。

    酒楼门口,小二花生仍旧在迎来送往,热情的声音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看到李紫玉,花生热情地迎了上来:“小姑娘,你可来了。我们掌柜的把眼睛都盼蓝了,您快里面请。”

    李紫玉暗暗点头。从小二花生的身上,足以看出酒楼背后老板不俗的经营眼光。虽说她不懂做买卖,但她是顾客呀,而且还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在有钱人眼里低贱的顾客。面对破衣烂衫的自己,小二的眼睛里没有歧视,只有同情。说明酒楼背后的老板,人品上是个很正的人。

    此时,酒楼三层一个豪华包间里,一个十几岁的男人,不,应该叫男孩才对。男孩优雅沉静的端坐在凳子上,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披在肩上,穿着一袭绣着绿纹的紫长袍,五官轮廓分明,古铜色的皮肤,一双深邃的眼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可小觑。酒楼掌柜的吴凡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任逍航左手摩挲着一只紫砂陶茶杯,茶杯里是新沏的普洱。右手轻轻的敲击着桌面,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无形中让屋里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度。

    “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吗?”

    “暂时没发现。”吴凡恭敬地答道。

    “不要掉以轻心!近几年辽国动作频繁,暗地里向我朝渗透了不少奸细。虽说拔掉了不少,但也有隐藏深的,特别是在这边陲重镇,要时时刻刻保持警醒。”

    “是!”

    “好啦,你下去吧。”任逍航摆了摆右手。

    吴凡暗自松了口气,鞠了个躬,轻轻地退出了房间。

    任逍航坐在三楼,无意识的向下望去,正看见李紫玉和小山往店里走,不禁眯了眯眼睛。吸引他的不是两人破旧的穿着,而是那女孩子沉稳、干练的气质。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这样的女孩子?看样子家境并不好,却仍有这样从容的气度,嗯,有点意思。

    李紫玉正往酒楼里走着,忽然感觉到异样,机警的向上看去,恰恰好任逍航向下看来,两人的目光对个正着,彼此都是一怔。

    李紫玉感觉到的是一道穿透力极强的目光,犹如在暗处窥探的猎豹,让她感觉到了危险。不过又细一想,目光并不邪恶,也就没放在心上。也是,她现在有啥让人惦记的,一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对谁能有威胁?

    任逍航对李紫玉的感觉却像是一条机警的猎犬,警惕而敏感。看她进酒楼的样子,像是卖东西的,也许吴凡知道是啥情况。

    李紫玉带着小文刚走进酒楼,吴凡就从二楼下来了。两下一见面,吴凡就惊喜的连连说:“小姑娘,我正念叨着呢,你就来了,这次有什么好东西?”

    李紫玉带着小文向吴凡行礼,并介绍:“小文,这是吴叔叔,是这家酒楼的掌柜。吴叔叔,这是我三弟。”李紫玉也是从那份合约中知道了吴凡的名字。

    小文礼貌的叫道:“吴叔叔!”

    “哎哎,好孩子。这么小就出来帮你姐忙,真是好孩子。”

    李紫玉有些抱歉地说:“吴叔叔,这次没啥好东西,就打了两只野鸡、一只野兔。您看。。。。。。”

    “不错不错,这野物来得正是时候,叔叔一定给你一个好的价钱。走走走,咱们去后面。。。。。。”

    李紫玉他们刚来到后面,闻着风的吴胖子、赵头儿就从厨房里双双跑出来,把李紫玉围在中间。

    “小丫头,又拿了啥好家伙?”

    “我看看,野鸡?好好好,我今天就来一个小野鸡炖蘑菇。”

    “你就知道这一道菜,我的才是招牌菜,清蒸人参鸡。”

    “你知道什么呀,我这才是招牌那,那什么,兔子归我了啊。”

    “凭什么呀?你也太霸道了。。。。。。”

    。。。。。。

    李紫玉惊奇地看着这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像俩个小孩似得吵个不休,而旁边的吴凡似是习以为常,招呼旁边的一个叫小四的过称。

    两只野鸡,一个三斤二两,一个三斤五两,算是四十文一斤一共是二百六十八文。野兔算五十文一斤,八斤四两,四百二十文,共计六百八十八文。

    吴凡将铜板装在了一个荷包里,递给李紫玉:“诺,拿着吧。以后有了野物,记得先给吴叔送来,保证给你个好价钱。”

    “嗯嗯,谢谢叔叔,小玉记下了。”

    姐弟俩礼貌地告别了吴凡,走出了酒楼。

第十一章 修房啦() 
吴凡送走了李紫玉姐弟,就见从角落里出来一个穿黑衣的男子,对着他往上指了指。吴凡点点头,转身上了三楼的“紫云斋”。“紫云斋”是专门为任逍航装修的,地板和桌椅采用的是低调的暗银红色的小叶紫檀。木地板上铺着几何图案的波斯地毯,角落里是一盆常春藤。常春藤枝蔓细密,长长的枝叶或攀援而上或垂挂而下,姿态优美,任逍航非常的喜欢。

    吴凡走进了屋里,恭敬的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任逍航问:“刚才那个小丫头是谁?”

    吴凡愣了愣,马上回答:“李紫玉。”

    “哪里人?家里情况如何?父母是干什么的?做何营生?”

    “大概是附近村里的人,好像是猎户。。。。。。”吴凡被任逍航问蒙了,他不知道任逍航为何对李紫玉起了兴趣。李紫玉虽说五官长的还算清秀,但干干巴巴的还没张开呢。大人要问,他只好尽力查清。“大人,在下这就去查。”

    任逍航沉吟了一下,摆摆手:“算了。。。。。。”

    李紫玉带着小文走在大街上,看着才七岁的弟弟已经收起了初进城里的雀跃,懂事的跟在她身边,心里很不是滋味。

    “小山,走,姐带你去买煎饼。”

    小文听了不自禁的吞了口口水,却懂事的拒绝说:“姐,不要买,我不想吃,留着修房子吧。”

    “不光给你吃,”李紫玉脚步不停的往前走,“咱们一人买一张,也尝尝白面饼啥滋味儿。”

    此时,华庭街上人流如织,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李紫玉留心观察,卖干货的不少,什么核桃、榛子、大枣、花生、松子、瓜子等,竟没有发现卖板栗、蘑菇、木耳的,这让她隐隐有些兴奋,是不是说明这个朝代这些食物还没发掘出来?不知是能吃的?她身后可是守着大山呢,找找也许能找到。而且,卖菜的也很少。有几份卖白菜和萝卜的,还贵得离谱。也不怪李紫玉家里连咸菜都没有,有限的土地只能是种粮食,哪里还有地方种菜?腌咸菜盐就用不起,再说也没菜可腌。也许她可以试试冬天种菜,前世她家里就有几个蔬菜大棚,可想想前期的投入,她压下了心底的兴奋,带着小文到了煎饼摊子前。

    “煎饼多少钱一张?”

    “三文一张,小姑娘要几张?”

    “给我来六张。”

    “好叻。你等会儿,马上就好。”

    摊煎饼的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穿着干净整齐,腰里系着一条围裙。煎饼摊子上,李紫玉意外地看见了葱花。刚才一路走来,她都没看见卖葱的。忍不住就问:“婶婶,你这葱是自己家的还是买的?”妇人一边忙活着一边回道:“哪里买去呀,这是我家里院子里自己种的。种的多了没吃了,就存下了。”李紫玉点点头,葱在冬季里是最好保存的。

    其实,所谓煎饼,不过是白面里搁了盐、葱花再加上水,稀稀的摊在锅里,翻个个就成了。很快,六张煎饼就煎好了,李紫玉接过用油纸包好的煎饼放到怀里,数了十八个铜板给了妇人,带着小文离开了煎饼摊。

    李紫玉没再闲逛,带着小文直接去了“老家杂货铺”。上次来时,铺子里只有一个小伙计。这次进来,那个小伙计还在,旁边却有一个四十来岁掌柜模样的人。铺子里货物吃的用的品种挺齐全的,李紫玉买了五根蜡烛,花了十文。买窗户纸时问需要几张,那个老掌柜的答道:“窗户有大小,我这里纸张都是一样的。小姑娘看看纸张估摸一下。”说着就拿出一捆窗户纸。这个时候的窗户纸都是薄薄的、暗黄色的,真的是一戳就破的那种。也有好的油纸,不怕雨雪的纸,可李紫玉囊中羞涩,只能买这种。

    李紫玉摊开估算了一下:“买六张吧。”她们家的窗户尺寸都是一样的,五张不太够六张使不了,就只有买六张了。想想盐不多了,又买了一包盐。让掌柜的算了算,六张窗户纸一文一张花了六文,一包盐比较贵花了二十文。李紫玉边付钱便问掌柜的:“掌柜伯伯,你们这里有菜籽吗?”

    “小姑娘要什么菜籽?”

    “你们这里都有哪些菜籽?”

    “那可多了,白菜籽、萝卜籽、韭菜籽、葱籽、菠菜籽、芹菜籽、黄瓜籽,小姑娘要哪种?”

    “每样来二两。除了这些,还有吗?”

    “没有了。小姑娘,你买这么多按理我是高兴的,可你这还得明年用呢,是不是早了点。”

    李紫玉笑了笑:“伯伯,我手里正好有闲钱,先买下。早晚都的用,我也不算白花钱。”

    老掌柜刚想算账,就听铺子外面有个声音喊着:

    “福掌柜的,我让你给我收的皮子收了没有哇?”

    福掌柜的忙迎了出去,示意伙计算账,边向外走边哈哈笑着:“收了收了,收的就都是生皮子。。。。。。”

    这时,一个二十左右岁的男子从外边走了进来,这男子身穿靛蓝色漳绒长袍,外罩绒圈锦棉衫,脚蹬一双鹿皮靴。这男子洒脱的向福掌柜拱拱手,以示恭敬,福掌柜热情地引他去了后院。看着两人背影,李紫玉皱皱眉,感觉很怪异,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只好不去想了。

    这时小二算好了账,各种菜籽一共是了一百零四文,给算了一百文。李紫玉付了帐,把窗户纸、蜡烛、菜籽放到竹筐里,和小文出了杂货铺。

    从杂货铺出来,李紫玉去了“百姓粮铺”,她得买点高粱米,明天熬米汤得用。“百姓粮铺”里,那两个伙计还认得李紫玉,见她进来,忙迎上来。

    “小姑娘,你又来啦?这次买点什么?我们这儿粮食最齐全了,你看看,这米多亮堂,这都是新米,你闻闻多香?”

    李紫玉“噗嗤”笑了起来:“两位小哥哥,米香不香得做熟了才知道香不香吧?”

    “这小姑娘一听就不知道里面的道道,我告诉你,买米得首先看色,有亮光那就是好米,没有那就是陈米。还有还有。。。。。。”

    “小哥哥,给我称五十斤高粱米。”

    “好嘞,一会就得。”

    五十斤高粱米八文一斤花了整整四百文。把个小文心疼的直咂嘴。

    李紫玉把高粱米放进了她背的竹筐里,在两个小二殷勤的招呼声中,转身向城外走去。

    回去的路上,因雪停了,已经踩出了一条道,稀稀拉拉的也有几个行人。姐弟俩匆匆往家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小山是因为买了煎饼,可以吃煎饼而兴奋。李紫玉是因为买了菜籽有可能种出青菜而高兴。等他们到家时,已经接近巳时中了,小山已经煮好了高粱糊糊。

    李紫玉把东西从竹筐里拿出来,菜籽、窗户纸都放到了箱子里,蜡烛放到了箱子上面。小文笑眯眯的看着姐姐的怀里,神秘地看着大家。大家看他神色怪异,不知是咋回事,还以为进城看见了啥稀罕事。李紫玉忍不住笑着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了还热乎着的煎饼,放到了炕上。立时,煎饼的香味四散开来,钻进了大家的鼻子。小武首先大叫了起来:

    “哇,好香啊!”

    坐在炕上的小虎和小兰直奔煎饼包,小武也从地上爬到了炕上。小山看着打开的油纸包,也有些激动:“大姐,你买了煎饼?”李紫玉嗯了声:“大家吃吧,一人一张,就这糊糊,快吃吧,再不吃就凉了。”小山想说什么,终是什么也没说,拿起一块煎饼咬了一口。现在手里有了几两银子,已经不是像过去吃不饱肚子了。李紫玉每顿饭都放足量的面或者米,她绝不再让弟妹们饿肚子了,就算是米面差点也得填饱肚子。这顿饭大家吃得饱饱的,小虎撑的直打嗝。

    吃完饭,李紫玉刷了盆碗。就从箱子里拿出了装钱的荷包,哗啦一下,把荷包里的钱倒在了炕上。“哇,这么多钱啊。”大家欢喜的围了上去。

    李紫玉知道两个大的识字还识数字,包括自己都是识字的。只是现在家里条件不允许买笔墨纸砚,这也是压在她心底的痛。她的弟弟妹妹都是好的,都有着聪明的头脑,她早晚一定要让他们上学,她不能把他们耽误了。

    今天,她准备算算账,点点钱,看看还有多少家底。让几个小的认认银钱,也顺便让大的帮着数数银钱,带带几个小的。今天卖野鸡、野兔卖了六百八十八文,高粱米、蜡烛、菜籽、窗户纸花了总共五百四十八文,剩下一百四十文。上次卖狍子肉剩下五两七百文,还有家里压箱子底的五十三文,总共现在家里还有银钱五两八百九十三文。

    数完钱,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好一会儿,才欢呼一声:“耶,发财啦!再也不用饿肚子啦!”

    李紫玉心里此刻异常的温暖,她把装银钱的荷包放到箱子里锁好,转身去了西屋。明天就要修屋子了,西屋还没收拾,她得赶紧收拾出来。小山和小文也帮着她收拾,竹筐、麻绳、镰刀、锄头、铁镐等都暂时搁到东屋里。正收拾着,李紫玉在一个破竹筐里看见了袍子皮,惊奇地说:“哎?我怎么把它忘啦?谁搁在这儿的?”小山看了一眼说道:“我搁的,我看你卖狍子肉没带它,以为不值钱,就顺手放那了。”李紫玉哈哈笑着:“好东西,等我鞣好了,给你们做袍子。”说着,赶紧拎到了东屋里,挨着箱子放好。

    一通收拾,虽然房顶漏着风,几个人却是笑容满面的。收拾完西屋,李紫玉从箱子里拿出做好的鞋底、鞋面和针线笸箩,决定用下午多半天时间,将两双鞋缝上。于是,李紫玉闷头做着针线,孩子们团团围坐在四周,静静地看着,谁也不说话。头上房顶依然漏着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