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姐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长姐难为-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第五十六章 买地() 
李紫玉带着小山出门的时候已经接近未时中了,李紫玉脚步匆匆的走向村里,心里想着如何措词。

    这次去找老村长,李紫玉像上次那样带上了小山。小山毕竟是家里的长子,将来整个李家都是他的责任,买卖土地的事是大事,他必须跟着才对。其实在村里人眼里,小山才是一家之主。李紫玉再能干也是女的

    ,将来是要嫁人的,李家支撑门户的只能是小山。

    李紫玉其实心里也明白,别说在古代,就是现代儿子也比女儿吃香,为了要个儿子超生的比比皆是。

    李紫玉也曾经想过此时买地是不是好时机,会不会露富引起有心人的觊觎。后来一想,她买的只是荒地和山坡地,并不是良田,应该不会有大的反应才是。就是有人说什么,她也没必要理会。再说,姐弟几人不能总指着院子里一亩地过活。弟弟们一年年长大了,他们要走出羊草沟子村,读书识字参加科举,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撑是不行的。

    虽然手里有几百两银子,虽然有火锅城的份子钱,但就长远考虑还得是土地靠谱。再说火锅城还没开业,也不知赚不赚钱。手里的几百两银子坐吃山空,也吃不了几年。

    而且这几百两银子都是发的意外之财,她不能总指着还能打到好的野物,她可不认为自己总是那么好运。她必需从根本上解决收入问题,买地虽说收入也有限,但她有信心把荒地变成良田,相应的粮食产量也能提高,收入也会增加。

    火锅城也不知开业了没有,菜谱好说,主要是锅底的配料熬制,也不知酒楼的师傅们研究的怎么样了。反正自己会的都告诉了他们,按理都是专业人士,只能比自己弄得更好才是,究竟如何就看天意了。

    还有就是布偶,也不知接下来销售情况如何,过两天得去看看,如果真的卖的好,赶紧缝制下一批。

    此时,冬日的阳光暖融融的,正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时候。这几天没有下雪,前不久下的那场雪也大都融化了。虽然进了腊月,但今天确是难得的好天气。

    李紫玉边走边思考着,不一会儿就到了老村长家。

    李紫玉带着小山推开院门进院的时候,六间房的大院子里静悄悄的,四下一扫,整个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因为小花的二叔家在镇上,所以西边的三间房目前没有人住,小花和他爹娘住在东三间房的西屋里。因冬季没农活,小花爹赵振友每天都去镇上的杂货铺里帮忙,晚上再回来。现在家里也就是老村长老俩口和小花娘俩。

    李紫玉进了院子后,扬声叫了一声:“爷爷,在家吗?小玉和小山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西屋里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小花的声音响了起来:

    “小玉来啦?快快进来!哈,你终于找我玩来啦!”小花的人几乎和声音同时到了李紫玉跟前,满脸的欢笑和喜悦。

    李紫玉抓着小花的手,心里也很高兴:“小花,我今天是找爷爷有事。。。。。。”

    “啊?没事你就不行来啦?还以为你是专门找我玩来啦,哼。。。。。。”小花皱着小鼻子,漂亮的大眼睛使劲的瞪着李紫玉,很是不满。

    这时,小花娘也从屋里走出来,笑着责备道:“你看看你这疯劲儿,也就是小玉受得了你,谁都像你呀,啥事没有就知道玩。小玉,找你爷爷有事儿啊?快进来吧,你爷在屋呢。”

    “大伯母!”李紫玉和小山向小花娘打招呼。

    “哎!”小花娘答应着,率先向东屋里走去,李紫玉和小花手牵着手紧随其后,小山跟在后面。

    可能早就听见了外面的动静,赵清和老伴在东屋正等待着。

    李紫玉进屋时,赵奶奶坐在炕头正在捋线头,赵清拿着旱烟袋吧嗒着抽的正欢,一屋子的烟味。

    “小玉、小山来啦?快坐下。”赵奶奶笑眯眯的招呼道。

    小花娘把放在墙根的两个凳子递给李紫玉和小山。

    李紫玉和小山叫了爷爷奶奶后,就坐在了屋地里的凳子上。

    小花娘见李紫玉姐弟有正事要谈,就拽着小花出去了。

    “爷爷,我今天有个事想跟你打听一下。”李紫玉开门见山的说。

    “啥事儿?”赵清吸了口烟,吐出一口烟雾才缓缓的说。

    “咳咳,我说老头子,你就不能少抽一口,把人都活活呛死。每天睡觉都搂着烟袋,没看见过你这样的。也不怕小玉和小山笑话,真是的!”赵奶奶气呼呼的数叨着。

    “没事儿没事儿!”李紫玉打着圆场。其实她也挺呛得慌,可是也不能明说不是。

    等赵清过足了烟瘾,李紫玉才说:“爷爷,你看我们家现在一亩地也没有,要不是前几次打了点儿野物卖了点儿钱,吃饭都成问题。这不现在手里有了几个钱,我想置几亩地。”

    “嗯,好事儿,是应该置些地,你想买啥样的?”

    “不知现在多少钱一亩地?”

    “照说属水田贵十二两银子一亩,不过咱们这里没水田。好的良田得十两一亩,中等田得七八两一亩,下等田也得四五两一亩,荒地比下等地还便宜,大概一两银子一亩。”

    “那荒田呢?”李紫玉问。

    “你要买荒田?”赵清烟也不抽了,瞪着李紫玉问。

    “是啊,我手里的钱如果买良田,也买不几亩地,就想荒田不是便宜嘛。”

    “荒田便宜是便宜,可一时半会儿打不出粮食来,你不白花钱了吗?”

    “没关系,慢慢养着呗,等养两年地肥了是一样的,我们姐弟吃的也不多,够我们吃就行。”

    赵清把身子靠在墙上,又吧嗒了一口烟问:“你打算买哪里的荒地?”

    李紫玉打量着赵清的神色,试探得问:“爷爷,我看我们房子南边有十几亩地,连同小河一块能用多少钱?”

    赵清一听,猛然坐直了身子,惊讶地看着她:“你想连河一块买?”

    “对!”

    “那河可就贵了,怎么也得一百两银子。你真的想买?”赵清怎么也想不到李紫玉能有这么多钱,后来想到她打过一头鹿,才有些了悟。

    “爷爷,我还想把我们房子后面的二亩多地一块买下,明年开春就用院墙围起来,这样我们住着心里也踏实。”李紫玉索性都说了出来。

    赵清上下打量了几眼李紫玉,又闷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哈哈笑了起来,只是声音有些哽咽:“好好好,好样的!这样我就放心了。这样吧,明天辰时你们还过来,我让你大伯从镇上找个中人,咱们去把地量了,顺便把白契写了,再让中人抓空去衙门把白契换成红契。”

    李紫玉大喜,忙从凳子上站起来:“谢谢爷爷!”

    李紫玉带着小山从赵清家出来,心里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喜上眉梢。

    无论在古代现代,房产地产都是最值钱的,也是一个家族的根本。一个家族要想兴旺,集聚财力是必需的。不论将来几个弟弟走哪条路,没有财力将寸步难行。从古至今,贪官都没有好下场。所以,她一定要让弟弟们做一名清官,她在后面用雄厚的财力支撑着,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弱弱的说一句,亲们手里还有推荐票没?支持一下呗?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谢谢书友140348135223371亲的连续打赏!谢谢亲的平安符!

第五十七章 地契() 
第二天,李紫玉带着弟妹们参加完晨练,简单的吃了早饭,嘱咐了小文几句,怀里揣着一百两整银、一百两碎银就带着小山向赵清家走去。

    昨天回到家,她才想起好像有点莽撞了。如果仅仅是十几亩荒地倒没什么,要是加上小河真的是显眼了,毕竟小河可是一百两银子呢。可她也不能把小河拉下,毕竟荒地在小河的南面,荒地和小河在一条线上就是一个整体,她只能咬牙买下。

    这还不算什么,明年开春她还想砌院墙,这么大规模的动静肯定会引人注意。也不知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只能咬牙向前走,有什么事见招拆招就行了。

    到了赵清家,就见屋里除了赵清老两口外,赵振友陪着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屋地上的凳子上,热络的交谈着。

    李紫玉和小山一进屋,首先和屋里的众人一一打了招呼。

    “爷爷!奶奶!大伯!”

    赵清等李紫玉和小山打完招呼,就指着那中年男人说:“小玉、小山,这个就是咱们石岩镇上有名的中人牛大川。大川,这姐弟俩就是买主。”

    李紫玉和小山叫了声“大川伯”。

    牛大川答应一声,不禁上下上下打量着姐弟俩。

    因为棉衣和外罩都做好了,所以今天李紫玉和小山都穿上了外罩。棉衣还是原来的旧的,等过年的时候再穿。套上外罩也是表示对人的尊重,李紫玉不想穿得破破烂烂的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

    牛大川见眼前的姐弟俩,穿着一身青色细棉布新衣,模样俊秀,眼神清亮有神,浑身透着不俗,一点也不像是乡下孩子。姐姐那双漂亮的杏眼里不时闪动着精明的光,胸有成竹的样子让他不敢小瞧。弟弟倒是长了一双细长的丹凤眼,看着极富魅力,只是还没张开又面带忠厚,眼下就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嗯,这俩姐弟将来都会有出息。

    在牛大川打量李紫玉姐弟的同时,李紫玉也在暗暗打量牛大川。

    牛大川长得比较敦实,个子不高,面带憨厚,李紫玉知道长相只是牛大川对外的保护色而已。一个长期从事房屋、土地买卖的人,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人。毕竟他常年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见人就得说人话,见鬼就得说鬼话,如果头脑真的简单是干不了这行的。牛大川不能说他表里不一,但最起码是个胸中自有乾坤的人。

    牛大川和李紫玉互相打量的时间也就在一瞬间,两人对彼此的印象心里都有了底。

    寒暄完毕,众人就张罗着去地里量尺寸。

    赵振友出门叫了两个小伙子随行,李紫玉一看认识,两人都曾经给她家修过房。一个是村西的郑东旺外号叫嘎子的,一个叫周大壮。

    周大壮双手捧着笔墨纸砚,嘎子双手抱着叉尺。

    这叉尺,李紫玉第一次见到,据说是丈量土地用的。叉尺的形状好似几何梯形,由三根扁平木根组成。上面的木根是两边木根的一半,两边的木根是相等的。相等的两根木棍固定在短木棍上,下面两脚的距离是五尺,也就是一步。

    李紫玉不懂古代的丈量土地的计算方法,忙里偷闲的向赵振友打听,才知道,古代的一亩地计算是,长十六叉尺,宽十五叉尺就是一亩,真的是开了眼界。

    一众七人到了小河附近,沿着小河边缘,向南走去。

    小河南边,是一片相对平展的荒地,荒地四周围错落地生长着低矮的灌木丛,荒地东面就是险峻高耸的大岭子山。因为是冬季,荒地上面长着半人深的荒草,在寒风中瑟瑟的摇曳,显得分外的荒凉。

    嘎子和周大壮在赵振友的指挥下,在荒草丛中不停地挪动着叉尺,丈量着荒地的亩数,赵清和牛大川在一边记录着各种数据。

    因为都是荒草和灌木,丈量亩数很不方便,大约用了近一个时辰,才丈量完毕。

    荒地共有十六亩半多一点,赵清算了十六亩整。

    量完荒地,大家马不停蹄的去了李紫玉家的房后,这里两亩多的山坡地李紫玉也打算买下。

    大家按部就班开始操作,一会就把地量完了。

    这山坡地是两亩半,算了两亩。这也是赵清照顾她们,体谅几个孤儿的不易。

    众人回到赵清家里,牛大川执笔书写了两份买卖土地、小河的契约,赵清和李紫玉每人一份。契约书上写明土地、小河的所有权是李紫山,赵清、小山和牛大川分别在契约书上签了名,摁了手印,这就是所谓的白契。

    白契属于民间性质,官府不予承认。只有把白契换成红契,官府才承认契约的合法性,也才具有法律效率。

    两份契约都交给了牛大川,由他负责去官府办理红契的相关手续。

    十六亩地按一两银子一亩是十六两银子,小河相对于荒地贵了不少,是一百两,山坡地也算了一两银子一亩两亩是二两银子,一共是一百一十八两银子,李紫玉当场付了现银。

    李紫玉另给了牛大川十两银子,刨除办理红契的一切手续费用,余下的算是给他的辛苦费。

    等牛大川离开,李紫玉又给了赵清五两银子,作为此次丈量土地的辛苦费用,其实也就是好处费。她也是昨晚去杨婶家里,向杨婶打听的。杨婶说也就二两银子就行,多了老村长肯定不要。

    今天李紫玉故意给了五两银子,也是想搭搭人情。李紫玉深知,不论在哪个朝代,最基层的官员别看官职小,权力却很大。无论将来弟弟们在家经商还是科举出仕,赵清都是不能得罪的。当然,听说赵清本人还是比较正直的,也并不贪图钱财。可谁又嫌钱多呢?

    赵清接过五两银子,留下了二两,剩下的三两退给了李紫玉:“二两就够了,剩下的拿回去吧。”

    “爷爷!”

    “行了,这都是惯例,我也是参照着别的村收的。一开始我一文钱不要,反而得罪同僚,说我沽名钓誉。唉。。。。。。”赵清摇摇头,叹了口气。

    见赵清说的像是真的,又一想昨晚杨婶的话,李紫玉就没再坚持。

    李紫玉和小山回到家里,小文带着弟妹们正坐在桌前习字读书。

    小文询问的看着李紫玉和小山,李紫玉冲他点点头,小山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小文顿时一脸喜色。

    小武、小虎和小兰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前,认认真真的正在描大字。对姐姐哥哥们的动作视而不见。其实开始读书习字的时候,小虎、小兰都坐不住,小武更甚,好像椅子上长了钉子一样。之所以如现在这样,是李紫玉告诉他们,只有认真读书识字,将来才会有大出息。不然只能挨饿受穷,受人欺负。

    三个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