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姐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长姐难为-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肆!你以为你是谁?你知道辽军有多少人马吗?你知道咱们大叶朝有多少人马吗?你就是再厉害。能抗得过十五万兵马吗?听话,现在只要你们都好好的,你爹和我就都放心了。”傅夫人苦口婆心的劝道。

    “傅夫人说得对!傅少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明显就是敌强我弱,我们不能拿鸡蛋往石头上碰,那不能撼动辽军的任何根基。我们现在要避其锋芒,不要硬拼,打不过,我们就走。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就是要牺牲,也要牺牲的有价值。到必要关头,这座镇子都可以放弃,都转移到深山里。那里辽军不熟悉地形,咱们就可以和他们兜圈子,寻机消灭他们。。。。。。”

    “说得好!”

    李紫玉话还没说完,就被院外傅云章的声音打断了。

    李紫玉扭头一看,见傅云章和县衙的其他同僚一起走了进来,这么多人一下子占了半院子。

    傅云章欣赏的看了李紫玉一眼,对跟进来的下属们说:“大家都听到了吗?告诉所有的百姓,马上转移进深山,如果等天亮怕是来不及了。还有把青壮年都组织起来,护卫着百姓转移,让熟悉山里地形的向导带路。”

    “是,大人!”

    有两名属下急匆匆领命下去安排去了。

    “唐云生回来了吗?”傅云章环顾了一下人群问道。

    “大人,我刚刚回来。”唐云生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接口道。

    “你去北城门告诉沈参将,如果敌众我寡,在百姓们都安全转移的情况下,就迅速撤离,保存住有生力量,才能有望收复失地。”

    “是!”

    这时,主薄莫焙深走了过来说:“弟妹,你们赶紧转移吧,现在整个县衙就剩你们还没行动呢。”

    傅夫人关心地问:“其他家属呢?都走了吗?”

    莫焙深说:“早就都走了,就剩下你们这里了。”

    傅夫人这才恍然,为什么丈夫和县衙里的同僚们一起都过来了,原来如此。

    傅夫人立即对院子里的丫鬟仆妇说:“把细软和贵重物品能带就带着,不能带的就留下,所有人都一起跟着我走。。。。。。”

    傅夫人忽然想起什么似得,扭头看着李紫玉问:“这么些人,你家住得下吗?”

    李紫玉看着院子里惶恐不安的丫鬟仆妇们,点点头说:“没问题,都一起走吧。”

    傅云章诧异的问:“不是回京城吗?”

    傅夫人就把李紫玉邀请去她家避难的事情说了,傅云章知道李紫玉家新建的宅子是怎样的,因为曾经有人提过好像有违制的地方。

    与其让妻儿奔波一百多里露宿在城外,还不如去李紫玉家暂时避一下。

    于是,傅云章郑重地对李紫玉施了一礼,说道:“打扰贤侄女了,谢谢贤侄女危难之中伸出援手。本官万分感激,拜托了!”

    说完,傅云章给李紫玉深施了一礼,表达自己心里的感激之情。

    谢谢wangjun1016打赏的月票!谢谢michuel的评价票!谢谢心心妞的平安符!

    非常感谢云起书院和本站的广大读者们,因为篇幅有限,不能一一感谢,希望亲们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山城保卫战(一)() 
“傅大人放心,我会尽力保证大家的安全。”李紫玉郑重承诺道。

    傅云章看着傅冲说:“傅冲,到了李家,你要一切听从李小姐的吩咐。我只能给你十人,这十人要配合好李小姐的行动,不得有任何异议,记住了吗?”

    这一刻的傅云章浑身散发着一种威慑力,以前赖以伪装的书生之气一扫而空,让人不由自主的臣服在他的威压之下。

    “是!奴才记住了!”傅冲单膝跪地,大声应道。

    “夫人,辛苦你了!”傅云章看着妻子,强自压抑着不舍,重重的拍了一下妻子的双肩,说道。

    傅夫人眼睛倏地潮湿了,她紧紧凝视着丈夫,哑着嗓子叮嘱道:“夫君,你答应我,你一定要活着!”

    傅云章郑重承诺:“好,我答应你!一定活着!”

    傅云章又叮嘱了儿女几句,就让傅冲护着前后五辆马车驶出了县衙后院,向着石岩镇南门快速奔去。

    李紫玉临出门时,把手里的五颗手雷都交给了傅云章,并详细解说了一番如何使用,威力如何大等等。

    她只是不想傅云章这样的人才死于非命,也不希望傅小霜、傅英杰失去父亲,但愿这五颗手雷在关键时刻能救他一命。

    此时的石岩镇里到处是人挤人人挨人,各种叫喊声、孩子的哭叫声混杂在一起,使整个镇里弥漫着一种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氛。

    镇上的百姓在县衙捕头和镇上青壮年有秩序的组织下,正在向南门推进。

    李紫玉、步九、傅英杰和傅冲带领的十人卫队,行走在队伍的两侧,也在走出后门的时候加入了南行的行列。

    当走出南门的时候,李紫玉往北看了一眼,也不知现在白山城里是个什么情形。

    。。。。。。。。。。。。。。。。。。。。。。。。。。。。。。。。。。。

    而此刻的白山城,却刚刚经历过一场残酷的生死搏杀。

    白山城,是大叶朝与辽国之间最后的屏障,不算边境驻军,拥有常驻人口五六万。

    虽然是大叶朝最后一座城池。但近几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所以,整个城池各种商铺林立,经济很是繁荣。

    自从辽军屯兵压境。作为守卫白山城最高军事长官的任长青,就和白山城的知府方战墉、府丞裴昊远商议,把城里的百姓尽快的转移出去。

    因为涉及到好几万人的迁徙,再加上城里百姓过惯了安逸日子,对迁徙到陌生的环境很是抵触。

    不过。也有条件不错的人家知道北边的辽国兵强马壮,战争的前景不容乐观,所以,就早早地携家带口的去了相对安全的城市。

    这一部分人带头一走,大部分人就都慌了,于是也纷纷跟风,到处投亲靠友的走了相当一大部分。最后无处可去的一部分人躲进了深山。这让任长青松了一口气,心里的压力也减轻了一半。

    此时,暮色暗淡,残阳如血。夕阳的余晖洒在白山城北边高大厚实的城墙上,似在安抚刚刚为守城死去的英魂。

    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厮杀。自从昨天夜里辽军差一点偷袭成功,这已经是辽军第三十次的攻城了。

    城墙上到处是喷溅的鲜血、折断的弓箭、剑戟和来不及抬下去的士兵的尸体,四周弥漫着阵阵血腥味和糊焦味。

    一些士兵和穿着百姓服装的青壮年,正在登城马道上来来回回的奔走忙碌,清理战场,抬走自己兄弟的尸体。

    每个人脸上虽然都很疲惫,但表现出来的却都是斗志昂扬的精气神。

    不为别的,只为大将军每次都冲杀在第一线。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以一当十。大将军的行为,把大家隐藏在身体里的血性都激发了出来。人人奋勇杀敌,丝毫不顾及个人安危。

    所以,尽管辽军气势如虹,在人数上占了优势,但他们却以逸待劳,和对方杀了个旗鼓相当。

    此刻。在一人高的城垛口,站着一位年约四十余岁、身材高大、神采英拔,眼神锐利,身穿大将军服的英挺汉子。

    此人浑身上下污迹斑斑,连头上的铁盔都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那身大将军服,也即是银色盔甲,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他浑身散发着摄人心魄的杀伐之气,一双深沉漆黑的眸子正紧紧盯着对面辽军的驻地。

    他,就是大叶朝三品昭武大将军任长青,也是任逍航的大伯父。

    现在任长青正暗自观察着远处辽军的情况,思索着辽军突然攻城的原因。

    此次辽国的兵马大元帅是大皇子耶律洪真,此人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心狠手辣,在兵法上也颇有建树。

    他身边有两个得用的军师,为他出谋划策,在辽国拥有不小的势力。

    二皇子耶律洪贤,惯于做表面功夫,哄得老皇帝耶律楚机对他另眼相看,很是得老皇帝的欢心。

    这次耶律洪真领了帅印,耶律洪贤却负责前线的粮草。难道是辽军内部出了什么问题?

    这一次之所以辽军差一点偷袭成功,是因为辽军在白天佯攻了一天,到了傍晚才消停下来。

    守城的士兵以为夜里肯定不会再攻城了,就都松懈下来。没想到半夜时分,辽军却架着云梯攻上了城墙,杀了大叶朝士兵一个措手不及。

    若不是正好任长青带着人按例巡视发现了情况,恐怕辽军就攻进来了。

    辽军攻城以后,他已经用八百里加急把消息送去了京城,请求朝廷增兵。

    这里距离直隶守军只有一天的时间,不过,没有朝廷的兵符谁也不敢发兵。从这里到京城一刻不停的骑马最快一天一夜,朝廷的兵符到达直隶也得一天一夜,而直隶到这里也是一天一夜。

    也就是说,他只要坚守三天,朝廷的援兵就能到来。

    可是,经过三十场残烈的守城攻坚战,不仅损失了大批士兵,兵器折损也非常严重。

    怕就怕朝廷不按时增派援兵,到那时,白山城破,自己也成了千古罪人。

    自己倒是不惜这条命,没了就没了,就怕连累家里父母双亲和诸多的兄弟儿女。

    他现在体会到了当初欧阳靖德宁愿冤死也不愿造反的原因了,实在是家里的老老少少都在皇帝手心里攥着呢。那么多的亲人,他可能做梦都没想到皇帝说啥就都杀了吧?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的信任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这份信任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成弑你的利器,令你防不胜防。(。)

第三百章 白山城保卫战(二)() 
任长青左边站着一名三十余岁、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黑红脸膛上一双大眼炯炯有神的环视着四周,紧紧地护卫在任长青四周。

    他身穿一身副将的战袍,正是任长青的左副将伍定远。

    伍定远是任长青一手提拔起来的,在边境大大小小的与辽国的摩擦之战中,任长青曾经救过伍定远两次性命。

    伍定远的家就在白山城里,不过家里已经没啥亲人了。曾经娶过一任妻子,也因为难产去世,倒也无牵无挂。

    家里仅存的三间房子也因为无人居住而荒废着,就在白山城的西南角。

    任长青的右边同样站着一位副将装扮的人,此人和任长青年龄差不多,面庞清瘦、一双细长的眼睛偶尔闪过神秘莫测的精光。

    此刻,他薄唇轻抿、神情略冷,寡淡的目光也在注视着对面辽国的军营,一双清冷的眸子里不时闪过一丝阴鸷。

    这个人叫孟庆伟,是当朝兵部尚书孟荻权的亲侄子,也是孟家在军中的代表人物。

    十几名亲兵成拱形护卫在他们三人周围,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一切动静。

    任长青收回视线,扫视了一圈城墙上新换上来的严阵以待的士兵,转身走下了城楼。

    两位副将和亲兵紧紧跟在了后面,城墙上的士兵们,纷纷向任长青恭敬的行着军礼,表达着他们的仰慕之情。

    任长青并没有把全部兵力一次性的都投入进去,而是采取轮换方式。这样既可以减轻士兵的伤亡,又保存了士兵的体力。

    面对数倍的辽军的进攻,每次他只安排了一万兵力在城墙上面对面的和敌人交锋。

    可尽管如此,伤亡还是很大。因为辽军采取的战术和任长青是一样的,而每次派出的士兵都是大叶朝这边的三倍。

    虽然辽军伤亡的比朝廷士兵要大得多,但架不住辽军兵多将广啊,长此以往,根本就挺不住。

    任长青边走边问:“这次损伤多少?”

    “死了三百多,伤了五百多。其中重伤三百多。”伍定远黯然的回道。

    重伤意味着没有了一点战斗力,甚至于生命都无法保证。

    现在军营里的军医已经都快忙不过来了,还是城里各大药铺、医馆都派出了大夫、学徒,在军营里义务帮忙。药材也在源源不断的远送过来,这才使受伤的士兵们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三十场战斗下来,已经消耗了将近一半的兵力。按照最快的时间估计,还得要在坚持将近两天两夜的时间。

    也多亏城里不少青壮年自愿的加入了进来,运送伤员、打扫战场、烧水烧饭。

    在城里挨家挨户的搜寻没有带走的各种油。烧成滚热,在辽军攻城的时候,冷不防浇下去,烫的辽军鬼哭狼嚎,损伤了不少战斗力。

    可是,武器却消耗的太厉害,弓箭、长短刀、戟损耗的最厉害,有的已经都卷刃了,根本就没有杀伤力。

    城墙上安置着数台投石车,旁边堆放着一堆堆石块。只是在这之前的战斗。双方都没有使用投石车。

    “伍副将,你派人把附近的石头全部运到城墙上,速度要快。”任长青看了看城墙上的石块,吩咐道。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说完,对身后跟着的士兵一挥手,马上就有一个士兵跑步传达命令去了。

    三人走下城墙,进入了城墙边上的行军大帐。身后的亲兵立即散在四周警戒起来,并没有跟进屋里去。

    这座大帐是昨夜打退辽军偷袭之后,任长青要求搭建的,城里的官邸自从出来后就没有回去过。

    任长青在辽军偷袭之前已经把所有机密信件都销毁了。包括边境城防图。他不能让辽军在攻破城池的时候,还利用城防图大做文章,他可不想犯欧阳靖德犯过的错误。

    “任将军,你先眯会吧。有情况我叫你。”伍定远轻声说道,眼里闪过一丝心疼。

    自从昨晚辽军偷袭,任长青就没合过眼。其他人都在轮换的间隙偷偷眯一觉,就是伍定远和孟庆伟也都抽空眯了一觉。

    任长青也确实有些疲惫了,就答应休息一会儿。

    伍定远和孟庆伟见任长青要休息,就都退出了大帐。回到了自己的军帐。

    伍定远在自己的军帐绕了一圈就出来了,他想去看看军营的每个环节,是不是都万无一失。在这关键时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