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媳妇丫头的议论声时断时续地传入耳中,蒋敬之不觉莞而。在侯府时,哪有人敢在他面前嚼舌根,这种感觉还真新鲜。

    叶家只有蒋敬之这么一个男媳妇,二奶奶两家也各有一个。三个人碰在一起,那两个就自发聚在他两边。他们俩平时都要下地,身子很是健壮,跟蒋敬之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大兴朝除了从小培养嫁人的,其他男媳妇和普通男子没什么区别。三人间除了见识不同,倒也能聊得来。

    叶明泽很喜欢这一点。他可不想看到一群和女人没什么区别的大老爷们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那对他来说简直就是视觉污染。

    很快就进入十月份,到了收割玉米水稻的时候。叶家村人又一通忙碌,秋收正式宣告结束。每家每户开始算计一年的收成,来年的花销都得提前计划好。

    到了十月,只剩下寥寥几样果子可以采摘,叶氏果脯小作坊暂告一段落。二奶奶两家人拿了银子乐呵呵的的走了。

    叶明泽大略翻了下账本,短短一个来月,一共收了差不多三十万斤鲜果。按每三斤一文收,鲜果成本一百两,人工成本十两,当然自家人不算,再算上白糖之类家里没有的辅料,总成本大概一百五十两。

    得到成品果脯约三万斤,以批发价十文一斤算,得银子大概三百两,扣除成本,盈利差不多一百五十两。

第12章 出海() 
当天下午,堂屋。

    叶老爷子坐在上首,五个儿子依次排开,叶明海和叶明泽坐在最下首。堂上鸦雀无声,叶老爷子不发话,其他人自然不敢吭声。

    “明泽,你跟他们讲讲。”叶老爷子指指桌上放着的果脯收入账本。

    “三叔负责销售,大堂兄负责收购鲜果子,我负责记账。一个月下来,总成本一百五十两,卖果脯得了三百两,最后获利一百五十两。”叶明泽简略介绍了收支情况。

    堂上众人听到短短一个月赚了一百五十两,不由倒吸一口气。

    “这一百五十两银子,我是这么打算的。拿出五十两银子,一家分十两。则全没有参与其中,原本不该分一份给他。他花销大,又还没有成家,你们就当是照顾兄弟。”想来叶老爷子考虑了很久,“今年你们最后照顾他一年,明年他那份田地你们就不用管了。他是自己种还是雇人,都随他。今年年成不好,保不准明年比今年闹得还厉害,粮食我都不准备卖。剩下的银子,五十两以后用来购置宅地。剩下的我先拿着,要是明年情况还不好转,这笔银子就用来买口粮。等则全成亲,咱们就分家。”

    听到分家两个字,原本就听的专心的众人,听得更加投入。叶家一家子人算是相处比较和谐的,闹腾的时候很少,可也架不住人人都有自己的思量。

    看几个儿子都没有出声,叶老爷子反应平静。他也是过来人,自然能够理解。正所谓树大分枝,这很正常不是?家里人口多,房间不够用,是时候分家了。

    大家对叶老爷子的分法都没意见,各自领了银子之后,很快散去。堂屋上只剩叶老爷子和叶则全两人。

    “则全,你把情况仔细说说。”

    “爹,是县学的学正说的媒。对方是阳山县刘县丞家嫡出二女儿,今年十六岁,她好像与儿子有一面之缘。学正和县丞聊天时,无意中说起儿子,两人就起了心思。刘县丞把话一说,刘家二小姐就想起,她曾经见过我,印象还不错,就同意了。之后,学正就问我,这门亲我乐不乐意结。我没有拒绝,说回来问问爹娘的意思。”

    “她是官家小姐,娇气着,会不会看不起我们?她的性格你了解吗?”

    “爹,哪那么快。我这不是刚知道吗!”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叶则全哪会操心这些事。

    “行了,家里已经有一个贵公子,不在乎再来一个娇小姐!之后的事,你别管了。我叫你娘去打听打听,太过离谱的咱家可不要。”叶老爷子回房同温氏商议。

    叶家村这边,十月份温度很低,白天最高温度只有十来度,晚上更是接近零度,十月下旬甚至最低能到零下几度。

    这边一进入十二月便需要猫冬。十月和十一月两个月是一年中最后能出海捕鱼的时间。

    这天,叶明泽让叶父帮忙定制的渔船到了。叶家村有船的不少,能出海的却没几家。多数都是只能坐几个人的小船,随便一个稍大点的风浪就能掀翻的那种。平时,它们只能在离海五百米内作业。

    叶明泽的渔船当然也不大,船身长近十米,宽两三米,设帆和橹,比叶家那条大一倍。这样的船只沿着海岸线跑是没有问题的。

    船大了,自然需要的人也多。光摇橹就最少要四个人,这已经是最低配置,再低估计这船没法走了。叶明泽没想过要雇人,人数不够,蒋敬之的仆役顶上。

    船只第一次出海,还得举行仪式。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吉日,祭祀海神后,叶明泽乘着新船出发。

    叶则文和叶则武开着小船在前面领路,叶明泽的渔船跟在后面。

    这是叶明泽到大兴朝后第一次出海,站在船头,看着水波荡漾的辽阔海面,感觉整个人心胸都变得开阔。

    蒋敬之就站在他边上,身上披着厚实的披风,长身玉立,不像是出海捕鱼的样子。几天前,停了药膳,标志着身体基本康复,剩下的只需要正常进食,时不时补一补就没问题。这次出海,他也跟了出来。毕竟如果他不想做女儿家做的事,那跟着叶明泽,慢慢适应以后将过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船上只有九个人,六个摇橹的男仆,还加上了秦妈。这边对女子上船有所忌讳,但并不禁止。叶明泽没这个顾忌,有蒋敬之在,带上秦妈比较方便照顾。

    在即将看不到海岸线时,前边的小船停了下来。

    “明泽,最远到这里,再远就要迷失方向。”

    渔船没有配备识别方向的设备,他们也不需要,平时他们不会走这么远。叶明泽船上暂时也没有装备。

    两艘船停在海面上,随波起伏。

    最近,叶明泽感觉身体有些异样,五感增强,力量速度都有所提高,幅度都不大,却能感觉出来。除了这些,身体并没有任何不适,他也就没在意。

    古代没有受到污染的海水很清澈,叶明泽集中注意力盯着一个方向,那里漂着一个水母,非常漂亮。看着看着,忽然,原本只能看清十几米深处的视觉翻了倍,一下子扩展到二三十米深。

    恍惚了一下后,视觉定格在二十几米深处。叶明泽神色莫名,这肯定不是单一现象,至少在他认识的人中,叶明海也发生类似的变化。别的不清楚,他的力量速度是有增加的。

    原先还没引起他的注意,这次视力增加如此明显,他不禁有不好的预感。

    这两个月他都窝在村里,却不代表他的消息闭塞。别忘了家里还有个叔叔老往县城跑,他认识的同年上官不少,各地的情况也有所耳闻。

    不少地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情况都不算严重,没有引起逃荒□□,朝廷也就没有特别在意。

    万事禁不起联想。把两件原本没有丝毫关联的事件联系起来,叶明泽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末世。这个可能吗?他在现代都没碰上末世,难道掉到古代还要经历一遭?

    叶明泽这么推论不是没有道理的。灾情,异能,这两样一起往往昭示着大规模灾难的降临。虽说这只是小说上的描述,可他却无法说服自己相信这只是巧合。

    叶明泽仔细思考,发现他现在的状况很像哨兵觉醒时的初期症状。都是五感增强,体质变好。至于再多的,还无法证实,有待验证。

    他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蒋敬之,最近呆在他身边,感觉很舒服,这跟以往两人相处的感觉不大一样。想起哨兵,自然联想到向导,蒋敬之的状况不明显,却也算符合。

    真希望自己想多了。叶明泽甩开脑中的念头,开始选择下网的地点。

    两条船相距不远,沿着海岸线的方向划动。叶明泽经验没有父亲大伯那么丰富,奈不住他视野广。

    一炷香之后,他看到近二十米深处有一个小鱼群,数量不算多,密度也不大。叶明泽让青峰青山两人在指定位置、指定深度下网。下网后,网线固定住。几人继续摇橹,拖着渔网往鱼群前进的方向走。

    这是叶明泽所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拖网,很简陋。因水压和网线质量的问题,渔网做的不大。

    叶明泽一直注意着鱼群的范围,等渔网一脱出鱼群,立即下令收网。

    因渔船不大,船头船尾重量相差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翻船。因此除了把压舱石挪到船头外,也不能所有人都到船尾拉网。蒋敬之帮不上忙,只能站到船头充当压舱石。

    这一网收的费劲,看来收获不错。

    等渔网全拉上来时,船舱里到处都是鱼鳞的反光,晃得人眯眼,却也由衷地开心。

    这第一网少说都有几百斤,大部分都是常见的鲳鱼,还夹带着一些带鱼,秋刀鱼之类。

    蒋敬之忍不住上前观看,这可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捕鱼的过程。他自小生长在帝都,基本吃不到新鲜的海鱼。这次网上来的鱼,有一些他就没见过。除了腥气很重外,其他倒是看着异常新奇。

    叶明泽找了个鱼篓,拉着蒋敬之坐在边上,没说让他帮忙,开始独自分拣鱼类。

    看着蒋敬之保养得很好的细长手指握着一条鲳鱼,放进鱼篓,叶明泽对他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蒋敬之身体已经痊愈,只比正常男子略差点,不影响日常生活,他必须慢慢融入这个家庭。

    叶明泽视觉还不够广,小范围内想再找到一个鱼群,真心没那么容易。

    又过了很长时间,叶明泽看到前面有一大片模模糊糊的影子,太深,已超出他的视野,看不出是什么鱼类。叶明泽果断下网,管他是什么,只要是鱼类就行。他这样已经够得天独厚,比光凭着经验下网不知道要好多少。

    这一网明显比第一网要厚重。等拉上来一看,青峰几人原本正笑着的脸,突然耷拉下来。

    “怎么好好的都拉着个脸?”叶明泽不明所以,一脸困惑样。

    “少爷,这是鱿鱼,只能拿来喂猪。”

    “哦,就为这啊!放心,没事,鱿鱼人也能吃。拉回去再说。”叶明泽来了大兴朝后,还没有碰到过鱿鱼,自然不了解这方面,“接着下网,前面应该还有。”

    又放了两网,叶明泽才下令停船。众人赶紧开始分装鱼类。

第13章 鱿鱼干() 
这三网捞的都是鱿鱼,其他鱼类很少。

    叶父他们下了两次渔网后,就在叶明泽的船上帮忙。看着一船舱的鱿鱼,几人都很无奈。这些都只能自家吃了,新鲜品种,一时半会难以推销出去。

    虽说有点遗憾,叶父一行人仍是嘴角飞扬,欢快地往家划。

    等他们回到叶家村,小码头边已围了不少人。多数都是看热闹的,秋收后,大伙都闲着,哪有热闹人就往哪凑。新船下水,忌讳多着呢。这里的人都相信,第一次出海的情况将预示以后的收成。要是那么大条船,空舱而回,笑话可闹大发了。

    其他那些个头最小的渔船是不用靠码头,能直接拖上岸的。叶明泽这条不行,必须停靠在小码头上。

    这会天冷,白天出海没问题。夏日时光,多数都是在晚上出海捕鱼,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要去镇县卖鱼,否则白天出海鱼非得发臭不可。

    船一靠岸,叶明泽就搬起一篓鲳鱼,第一个走下渔船,后面紧跟着蒋敬之。码头上,叶家多数人都到了,看他们搬东西下船,纷纷上前帮忙。

    叶明泽:“娘,篓子不够,还有不少没装筐,您和弟弟回家多拿些。”

    “哦,哦,好的。”江氏嫁过来二十多年,还没见过哪条船有这么多收获。

    旁人看着一筐又一筐往往外搬,嫉妒羡慕恨,什么样的表情都有。

    “咦,怎么都是鱿鱼?”有人发现后面搬出来的多数都是鱿鱼,心里总算平衡不少。

    “我就说吗,叶林福家今年运道也太好了点,要是这次都是鲳鱼,岂不又大赚一笔?”又一个心理失衡的。

    “就算除去后面的鱿鱼,光搬出来的鲳鱼就有好几百斤,至少值一两多银子,可不就小发一笔?”

    “看这势头,林福家这是要发啊!”几个老头子心里门清。

    “是啊,他家日子过的越来越旺。”说话的老头颇为羡慕,再想想家里,简直不能比啊。

    很快,江氏和叶明溪叶明泽,拿着一叠筐子返回码头。

    这次收获很大,不少和叶家走的较近的人都来帮忙,拉了两三趟车子才拉完。

    鲳鱼拉回叶家,鱿鱼大多都拉往蒋宅,叶家只留下一小部分吃个新鲜。

    叶家村人都很感慨,特别是一些有见识的。这次是运气不好,多数都是鱿鱼,下次谁能保证不是别的鱼呢?种类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能捕到近两千斤鱼。这在叶家村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叶明泽和蒋敬之稍微收拾一下,进房商量以后捕到的鱼该怎么处理。这条船虽然归在蒋敬之名下,但是他们不可能一点都不顾叶家。村里那么多人看着,叶明泽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父母想想。这里不比那些大户人家,媳妇嫁妆补贴婆家是常事,运气不好,碰到比较极品的婆婆,即使自己不愿意拿出嫁妆,她也会想着法子逼你拿出来。常年累月下来,不但没有积攒下私房,拿嫁妆倒贴的比比皆是。

    当然,蒋敬之的状况不同,叶家除了温氏会有些牢骚,几个婶婶心里嘀咕一下,至少明面上没人会觊觎。问题是,在这里,媳妇嫁妆虽是私产,不算在公中,却会算在叶明泽的小家里。村子里,夫妻财产哪能分那么清?他们不拿出一点孝敬家里长辈简直说不过去。

    这种事上,叶明泽夫妻两人都不好主动开口,房里很安静。其实,蒋敬之对钱没太大概念。即使来到叶家村,他也没缺过钱,自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