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孩子有着自己的一套,不认识不要紧,只要想想那些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可能吃到的零嘴,那没见过的岂不更稀罕?

    小孩子们也不打闹了,除开几个太小不懂事的,直接上手抓之外,剩下的都围着桌子,睁着乌溜溜的眼珠,眼巴巴地望着叶柳和蒋敬之。

    蒋敬之长相温和,孩子们都不怕他,有几个小不点挤不上桌子,干脆围在他周围。

    “吃吧,带壳的别忘了把壳剥掉。”蒋敬之一一为小豆丁们指点,这个是香蕉片,那个是芒果干,哦,那个啊,是干荔枝,干桂圆。。。。。。

    这些零嘴多数他们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一次机会能吃到,几个懂事的孩子都想给家人带点,让他们也尝尝味道。

    “二表嫂,我能带点回去吗?”大姑家九岁的二小子王帆知道连吃带拿的行为有点羞耻,黑黝的脸上泛出点红晕。尽管知道这么做有点难为人,可他还是坚定地问了出来,谁让这些东西阳山县这边远小城根本见不到,错过这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下次!

    “没问题,这一大盘子都归你们。小妹,你帮他们分分,每个人都分点。”蒋敬之不是小气的人,既然已经拿出来了,肯定是任他们吃的。

    新房这边如此,大堂那边也没好多少。大人们原先还算矜持,等叶明溪介绍这些都是何物后,都道是稀罕物,也没当回事,随手就抓几个吃。

    谁知在座中有个有见识的,曾经在亲戚家吃过其中一些:“这些可金贵着,比这边铺子里卖的贵好几倍,只有我朝极南之地才有。你们仔细着吃,别像牛嚼牡丹似的。”

    大堂中坐的都是各家爷们小子,一听到这些干果零嘴这么金贵,自然想让家里的媳妇儿子女儿尝尝,众人你抓一把我抓一把,瞬间只剩下一个空果盘。

    欢闹声中,很快到了开席的时间。这次是正席,九道热菜,三道凉菜,两道汤,一道主食,一共十五个碗。来帮忙的小伙子,将一道道菜端上饭桌。

    整鱼整鸡是最大的两道菜,一开始就上这两道菜,叶家就没打算有剩余。之后上了两个素碗,紧接着就是土豆炖肉、溜肚片和水果羹,跟着上主食。

    酒过半巡,肚里总算有了点油水,众人进食的动作纷纷开始变得稍微斯文一些。等最后一道青菜排骨汤上来时,有些上桌的小孩子摸摸溜圆的肚子,想吃又吃不下,真糟心。

    叶明泽和蒋敬之在菜上一半时,开始挨桌敬酒。几个堂兄弟在后面跟着,等两人支持不住了,就得他们出马。

    两人的酒量都还不错,敬到一半,才有堂兄弟们出马的机会。

    一通热闹下,酒席总算散了。

    新房里很安静,蒋敬之坐在炕上,喝了不少酒,脸上微醺,泛着红润的色泽。叶明泽就坐在他边上,一只手和他十指相扣。

    气氛正好,一对龙凤烛发出嗤嗤的响声,惊醒了沉思中的两人。

    “敬之,睡吧,不早了。”叶明泽边说边脱下外袍。

    “嗯。”既然都到了这一步,蒋敬之也不扭捏。

    很快。两人只剩下亵衣亵裤。本来成亲三天内圆房就可,问题是朝廷派了人监督,只有见到婚契纹样才会走,自然是越早完成越好。想来也是,朝廷不可能留这么大的空子让人钻。

    叶明泽伸手轻抚蒋敬之的眉头,虽说他是自愿嫁人,总归意难平不是?

    “我家没有那么多规矩,只要不太离谱的事,你都可以去做。”叶明泽先给他吃一个定心丸,“你原先那样的生活,我暂时给不了。不过我会尽量让你过的舒服一些。”

    叶明泽亲吻着他的额头,解下彼此最后的衣衫。剩下一室春光,夜色正美。

第6章 出现旱情() 
蒋敬之身体虚弱,叶明泽只要了一次,他就昏昏欲睡,却还坚持着要沐浴。叶明泽只好容忍他的这点小洁癖,打了热水帮他擦洗身体。直到身体舒爽了,蒋敬之才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叶明泽一听到外头的动静就起来,今天还有件重要的事办,不能耽搁了。等他一切穿戴妥当后,蒋敬之睡得还很香甜。叶明泽不得不当个扰他清梦的刽子手,把他从床上挖起来,亲自帮他穿戴。

    看来昨天被折腾厉害了,直到被冷水敷面时,蒋敬之才完全清醒过来。没办法,正是因为大病初愈,身体需要调养,他才会在这里。呵呵,真不经折腾,蒋敬之唯有泪千行。

    两人洗漱完毕,叶明泽叫早就等在门外的秦妈进来。蒋敬之身体没调养好之前,三餐都由他奶娘张妈做好送过来,叶明泽当然是和大家一起吃。

    饭后,一家人赶往祠堂。他们到时,叶氏一族族长和一些德高望重之人也差不多到齐。等所有人到齐后,族长开始主持入族谱仪式。

    嫁人的男子和女子不同,男妻在圆房第二天,族里就要为他单独开祠堂入族谱。女子嫁为人妇后,并不会当时就记入族谱。族里会在年末为她们集体开一次祠堂,当年同族的所有新嫁妇统一上族谱。

    入族谱的仪式没那么繁琐,没多久就完成。蒋敬之很想和炕床来次亲密接触,可惜却不能,他还需要行敬茶礼。

    看着一屋子长辈依次排开,叶明泽有些庆幸,他们只需要跪拜直系长辈,叔伯们只要敬杯茶就行。

    爷爷父亲和叔伯们给的都是红包,除了爷爷和父亲给的红包有点厚,其他人都只是意思意思一下。奶奶和母亲都给了一个银簪,实心的,其他伯娘婶婶和几个姑姑给的都是包银簪子。

    同辈中,除了收获了几个兄姐的见面礼,大多数人都比叶明泽小,需要他和蒋敬之往外掏礼。蒋敬之是按这边的规矩准备的礼物,大的几个,男孩子一律给十来文铜钱,女孩子一人一朵绢花。那些小的,每人给个几文,他们也挺乐呵。

    别看钱给的不多,架不住孩子多啊。这次大姐、大堂妹和两个出嫁的姑姑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来喝喜酒,拉拉杂杂一大堆人。再加上稍晚还要拜见同村五服内的长辈,光是礼钱都要撒出去至少几百文。这对平民新婚夫夫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搞定一切后,叶明泽看蒋敬之脸色不大好,也就没有多待。

    蒋敬之半躺在炕上,看秦妈收走床单,颇有点不好意思。他当了近二十年大少爷,哪会做饭洗衣服。以往,叶明泽的衣服都是叶母和叶柳洗的,现在蒋敬之嫁过来,哪好意思让婆婆和小姑给他浆洗衣物。

    幸亏有林文珏,否则蒋敬之都不知道日子要怎么过。

    此时,小姑叶琴房里颇为热闹。

    “娘,你们去哪找来的二侄媳妇?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身,怎么跳过小弟说给了二侄子?”温氏大女儿叶筝眼皮子有点浅,看蒋敬之穿戴不俗,很是眼热,“衣服虽是棉质的,质量可好,不便宜呢!你看他头上戴的簪钗步摇,都是金子做的,那个可值不少钱,不会是包金的吧?”

    “你二侄媳妇提亲对象就是你侄子,怎么说给你小弟?再说,里面门道多着,则全娶了他弊大于利,也就没给他争取。”温氏把内情讲给两个女儿听。

    “有什么好的,他现在干不了活,还得花银子养着,幸亏不需要公中出钱。”叶琴一边绣着手中的娟帕,一边觉得庆幸。

    “娘不是说了,调养几个月就能好?”

    “二姐,这什么都怕有个意外,万一身体好不了,钱又花没了,可如何是好?”叶琴自己肯定要找个康健的,像二侄媳妇这样的,她看着心里没底。

    “小妹说的也对。娘,你不是说他家被抄家了,那怎么看着他手头还有不少钱的样子?”

    “这我怎么知道,当初做媒的时候没说这个。”温氏挺纳闷,要是让她知道蒋敬之有几百两银子,还有一房下人,估计她就不管什么利弊,定会鼓动小儿子娶他。

    “二姐,你看他一个大少爷,即使身体好了,也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要是他没有什么来钱的手艺,这不是白养一个人吗?”叶琴为人非常务实。

    这时她们还不知道蒋敬之的嫁妆有多丰厚,等哪天她们知道,还不眼热死?到那时,估计她们再也不会嫌弃他不会干农活。

    温氏娘仨聊得起劲,叶母这边也不予多让。

    “二嫂,你们怎么同意明泽娶这么一个人?人看着是个好的,就是美人灯似的,能下地干活?”大姑叶舒毕竟和叶父是一母同胞,对二侄子自然是关心的。

    “你那侄子,主意大着呢!当初我就担心你侄媳妇的身子,没个好身体,在农家可怎么活?”叶母感叹着,“除了身子弱点,其他的都还不错。我看他脾气好着呢!”

    “娘,娶都已经娶了,最要紧的是赶紧养好他的身子。诶,对了,不是说二弟媳妇家产都被罚没了?怎么看他的装扮,不像缺钱的样子?”大姐叶芝现在才发现这个,反射弧有够长的。

    “这我哪知道?问你二弟去。”叶母对此喜闻乐见。

    “二嫂,嘿,我们也算是白操心,明泽精着呢!哪会没考虑清楚?”叶舒每年也就逢年过节才回娘家,见到叶明泽的机会不多,对他的印象却挺深。

    “可不就是?连我这个做大姐的,多数时间都是听二弟的。”叶芝说起这个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大兴朝尊卑分明。

    “大姑子,这是你二侄媳妇给的,你拿些回家。”叶母一拍脑袋,起身翻出几样东西,差点就给忘记了。

    一块细棉布,不大,几样吃食,算是回礼。

    “这布做里衣正合适。”大姑子看来挺满意。

    说着说着,几人换了个话题,重新热火朝天地聊起家常。

    如此又过了几天,该拜见的拜见,该回礼的回礼,新婚期总算过去。由于这段时间农活不多,又恰逢新婚期间,叶父也就让叶明泽在家多陪陪新嫁郎。

    这些天,两人多数时间都在看书,蒋敬之靠在炕上,叶明泽则伏案温书。虽默默无言,倒也温馨。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进入三伏天,蒋敬之的身体逐渐好转。

    今年天热的很,平均气温比往年高了好几度。最近都没有下雨,田地出现缺水的苗头。

    这个时节,正是庄稼挂果的重要时期,叶家村人只能勤浇水,顿时劳动量大增。其他作物还好,种水稻的最麻烦,每天一早一晚,都要排队灌水。时不时还有人因插队引起龃龉。

    几个月下来,叶明泽已把原主的学问融会贯通,他准备加入浇水大军,也不在乎浪费那么几天。

    随着时间的推进,阳山县附近一大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叶家田多,劳力却不是很足,只能全家老少齐出动。这个时候想找亲朋好友帮忙都不行,家家都缺人呢!

    看着一大家子累的倒头就睡,叶明泽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和蒋敬之商量后,决定采取两手行动。

    蒋敬之随张伯去阳山县买了两对年轻夫妻,一看样子就是长干体力活的,正好能帮上忙。

    叶明泽则向叶老爷子建议,除了水稻外,其他作物都起垄,方便引水。这样,只要灌足一次,至少可以休息一两天。

    叶老爷子琢磨再三,觉得可行,便把这个方法告知村长。村长召集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连夜商量,最后决定挨家挨户通知,执不执行,他们也管不上。

    叶家第二天就开始起垄。这种时候大家都不分彼此,一片一片轮着来,没几天就打好了垄。现阶段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河水水位不低,水车很容易就能把水带上岸。

    看着河水慢慢灌进旱田,众人晚上总算能睡个好觉。叶明泽一点也不担心这些旱田作物烂根的问题,天气这么热,太阳这么好,暴晒个一两天立马就干。

    蒋敬之看叶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本是想帮忙的,叶明泽没让。蒋敬之身体还没好全,他怕他一劳累,身体开始反复,那就不划算了。

    这么一来,除了每晚派几人放水之外,叶家其余人就开始闲下来。天太热,白天大家都窝在阴凉地方,晚上早早上床。

    蒋敬之很爱干净,大热天的,没有冰盆,浑身都是汗,老想洗澡。叶明泽只允许他一天洗两次,多了对身体不好,其余时间只能擦澡。

    蒋敬之不怎么爱出去,多数时间都呆在房里,只着里衣,倒也松快不少。

    很快,秋收季节到了。期间下了场小雨,对缺水的田地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叶家村旱情较轻,又采取了适当的措施,减产不严重。

第7章 乡试() 
叶家村这边用水不紧张,只是比起往年水位有所下降。后来全村都给旱地作物起垄,村民只需要每隔几天给垄沟灌水,再人工从垄沟里舀水浇灌作物就行。虽说如此,秋收到来前,叶家村还是几乎人人退了一层皮。

    最先收获的是红薯,这种作物比较耐旱,亩产只比往年少个一二十斤。叶家村到处洋溢着喜悦之情。虽说村子不缺水,但架不住旱情发生时劳力不够。往年这种情况能有个七八成收获就不错。

    一片热火朝天之中,乡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叶明泽和叶则全俩叔侄早在秋收前就已经出发。考虑到阳山县附近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为了生员的安全着想,知县曹大人提议考生统一时间结伴而行,并派了几个衙役护送。

    叶家只有一辆驴车,乡试正好赶在秋收初期。这个时候,正是它使用最频繁的时候。家里原打算让他俩搭车去府城,蒋敬之仔细考虑后,决定把他自己的马车贡献出来。

    这辆马车是从帝都跟着他一起乘船过来的。林文珏当初买的时候就考虑到蒋敬之以后的夫家情况,车厢和马匹挑的都是烂大街的货色,跑在路上一点也不显眼。

    八月份天气还很热,两人准备的干粮不多,只带了一些米面粮油以备不时之需。

    跟随大部队一起出发的,多数都是穷秀才,自己有马车的很少。以致叶明泽叔侄俩那辆普通的马车,也迎来部分秀才们的艳羡目光。

    一路行来,麦浪滚滚,满目金色。原本农人脸上该洋溢着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