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古代之末世求存-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日后山附近还是很安全的,几年都没听说有谁受到野兽袭击,村子里很多小孩子都在后山附近玩耍。自从接二连三发生意外后,后山再不见小孩子的踪影,连大人上山都是好些人结伴而行。

    叶明泽原本就打算把新开垦的荒田都砌墙围起来,只是资金不足,当时就没考虑。现在不得不提上日程。

    现在正是秋收基本完毕,人都闲着的时候。叶明泽钱不够,只好派了些人自己去山上开采石头。他也不甚着急,并不强制他们一天要开出多少石头,只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开多少是多少。

    开出来的石头被运到荒田最北边靠后山的地方,这边危险最大,自然要优先在这边砌墙。叶明泽并不想弄个豆腐渣工程,墙基挖的挺深。这些郎中工匠都是他在阳山县及其附近的县镇上买的,留意了好久才弄到一些。现在都派上了用场。

    由于这些人才不好弄,他手里每个行当只弄到了一两个,因此,人人都带着好几个徒弟。因专业人士少,叶明泽又不想随意凑合,围墙砌的不快,石头倒是越积越多。

    叶家村人也不是无所觉的,但凡有点余钱的,也开始倒腾自家院墙。叶家村多数都是泥瓦房,院墙自然也是泥墙,他们干脆在外面再围一道石墙。既然房子都是泥瓦房,手里余钱自然也不多,当然,那些死握着银子不肯撒手的人家除外。这些人也学叶明泽那样,自己去弄。多数干脆帮叶家出力,再用劳力换取开好的石头。这也算是双赢的方法。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村长和叶氏族长自然想的更多些。两人从近两年的种种迹象中,也悟出一点东西。叶家村只有两个出口,一处是村东的码头,一处就是村南通向阳山县的山道,算是群山间的峡谷。

    叶家村四面环山,靠近村南口的山道,两边山壁陡峭,这段山道不长。过了这一段,两边的山,坡度越来越小,直至出了山区,步入平原。

    村长和叶氏族长同叶家村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商量后,决定先在村南口建一座门楼。村南口处大约有十几米宽,两边按照阳山县那样砌成城墙,中间开一扇大门。

    这事关系整个叶家村,最终决定每户人家出一个壮劳力,全村人都无二话。像叶家这样的自然要多出几个人。叶明泽干脆包圆了砌墙用的石头,砌墙他们就不参与了。

    砌城墙也同样面临叶明泽那样的问题,专业工匠少,也只能慢工出细活。那扇大门更是不容易做,两个木匠光找能做这种大门的木头都费了好长时间。

    村南口的城墙比较显眼,那些来叶家村走亲访友的看了挺稀奇,慢慢地一层一层递进,最终传进了曹知县的耳中。作为一个知县,他知道的信息更多。大兴朝不少地方遭灾严重,出现了小范围的动乱。他所辖的阳山县还算稳定。

    只是阳山县连续两年都粮食减产,虽还没动摇阳山县的根本,毕竟埋下了隐患。要是明年继续这样,甚至遭受更严重的灾难,整个阳山县也会跟着乱起来。在那之前,他必须确保自己所辖之地的安全,排除掉一切人为不稳定因素。他先跟叶则全知会了一声,便派自己的亲信曹冰去叶家村探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冰来到叶家村后,看到正在砌的城墙,不由有些发怔。城墙从两边往中间砌,每边都已经砌了近两米,这些都没有什么,让他留意的是城墙高度,目测至少不比阳山县城墙矮,宽度也类似。

    他没有告知来历,不动声色地打听起来。叶家村人只当他是哪户人家的亲戚,一点防人之心都没有。曹冰听了他们的闲话后,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以防万一,怕被人打劫村子。

    他在村子转了一圈,发现叶家村人行为都挺正常,只是家家户户都在加固院墙。从村民的对话中了解到,这么做是为了防野兽下山袭击人类。这几个月来,叶家村都有好几个人进山时受了伤。

    转到村子北面时,叶明泽家砌起的那段围墙特别显眼。他随口问了周遭的村民,知道一样是为了防止野兽下山。只是他家有人又有钱,不止围了院墙,干脆把开垦出的田地也圈了进来。

    曹冰把打探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告诉曹知县,最后附上自己的分析所得。

    曹知县听后好一番沉思,最终觉得叶家村没有威胁后,暂时放下不提。

    曹知县派人来叶家村打探一事,叶家村人丝毫没有察觉,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很快就到了收获冬菜的时候,其他人家还好,叶明泽那足足六百亩的蔬菜苜蓿,却让他着实头疼。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理这些,干脆一大家子齐思广议。

    “要不卖一些?”叶母自己都怀疑自己的提议。

    大白菜亩产很高,至少比粮食高多了。萝卜之类和土豆亩产差不多。除去苜蓿之类牧草,光蔬菜就能收个几十万斤。这些东西又不值钱,大白菜能卖个一文两斤就不错了,这还是零售价。

    这边除了县镇居户买些蔬菜之外,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光靠阳山县显然消化不了。运到附近县镇的话,蔬菜太占空间,马车根本载不了多少重量,核算一下,发现这么做很不划算。

    “大哥,要不晒成菜干?”叶柳难得发表自己的意见。她这一年多卖中国结也赚了不少私房。

    这方面叶家也就叶母和小妹比较有话语权。叶明泽见其他人都没有意见,干脆采取小妹的做法,留够过冬的新鲜蔬菜后,其他的都做成菜干咸菜酱菜之类。凡是是能长时间保存的,都挨个做一些。

    这个时节晒制菜干比较麻烦,阳光温度不够,不过可以阴干,再不成直接烧炕烘干。

    这段时间,叶明泽一直在家养伤,闲的无聊了才去后山砌围墙那儿看看。

    砌墙的还好些,那些搬搬抬抬的人,劳动强度很大。当初叶明泽知道后,出台了新规定,重劳力的都做半天,歇半天,上工的半天伙食也要提高。

    叶家给下人的伙食都不错,即使干劳动强度如此大的活计,众人脸色都还算好,累出毛病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叶明泽看了比较满意,他可不想干涸泽而渔的事。那是自以为聪明的蠢人才能干出来的事。围墙确实砌的很慢,都快进入十二月了,仍只砌了几百米,连北面的一半都还不到。再过几天就要歇冬,看来只能明年继续了。

    转了一圈后,叶明泽又回家四处看了看。现在家里牲口不少,牛十头,马十匹,驴一头,其他的猪羊之类也有不少。

    起初,叶明泽还担心牲口们暴起伤人。结果留意几天后发现,只要不故意虐待它们,牲口们都很听话,即使它们体质增强后也一样。仔细想想,也能解释的通。藏獒之类猛犬养熟了都能看家护院,以此类推,其它的自然也如此。

    当初起房子时,由于银子不够,一到九号院子,只一号院子和五号院子挖了深井。其他院子都是每天派人去河里取水。还好家里有驴车搬运,不用挑水吃,否则光每天吃水都要分派不少人。今年既没时间也没余钱打井,只能等来年了。算上蒋宅,总共十个院子住了近五百人,有点拥挤,看来明年还得建几个院子。蒋宅的人也要尽快搬到这边,住在一起安全性比较高。

    这些事几乎都得明年再办,叶明泽也就没再想。

    有件事想起来其实挺搞笑,他买了近五百个仆役,结果都让他安排去干各种活计,叶家人自己倒是一个丫鬟小厮都没用。蒋敬之奶娘一家也都被安排去当管事,连蒋敬之身边都没人伺候。今年就算了,等明年一定匀出几人,也让他家人享受一把被人伺候的福。

第27章 大姐() 
又到了十一月末。这天,叶明泽本打算去阳山县城采买年货,临出门前,正巧撞上回娘家送年礼的大姐,看她脸色不是很好,便决定明天再去。

    大姐叶芝抱着小外甥李振,牵着大外甥李薛,一个劲的往前走。俩外甥看自己母亲脸带怒气,不吵不闹,很是乖觉。

    叶明泽看气氛沉重,一把抱起李薛飞高高,顿时笑声频传。李振看了,也嚷嚷着要大舅舅抛高高,奈何他只有两只手,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蒋敬之看他为难,主动抱过小外甥,悠的他咯咯大笑。

    听到两个儿子的笑声,叶芝总算不再板着脸。

    几人到堂屋时,叶母早就在桌上放了一盘子干果零食。一听到孩子的笑声,她就知道女儿回来了。

    叶芝脸色虽回暖一些,叶母还是察觉出了异样:“咦,就你一个?女婿怎么没来?”

    “是我要自己一个人来的。他倒是想陪着我,我没让。”叶芝一说起这个,又怒气上脸,“往常还看不出来,自从去年咱家有进益后,他家除了他二弟一家,个个都想从我这里抠东西。去年还好,到今年更是变本加厉。这不连着两年遭灾,家里吃食紧张,都紧扒着我那点子东西。”

    叶芝婆家没有分家,叶家每年给她的回礼,她都要分出不少给婆家。都这样了,还惦记着她手中的东西,真真是没脸没皮。

    “那女婿是怎么想的?”

    “他倒是没帮着家里人算计自家,只是作为儿子孙子,他还能打她们出去不成?”叶芝很是上火,这种情况实在不好对付。你不给她们,她们也不打你也不骂你,就跟你唠叨自己辛苦养大儿孙,可不就指望他能给点回报?再不就说日子不好过,一家子人勉强混个肚饱,你有吃食,好意思不拿出来?一直磨得她耳朵起茧。听烦了,手一松,给出去点东西,日子勉强安生几天。过段时间又来一次,把她折腾的恨不得把东西全扔给她们。可是这不能,公家给的吃食本就吃不饱,还不就指望这点东西喂两个小家伙。

    来跟她要东西的自然都是女眷,男人们最多在后面煽风点火,直接到她面前要东西,他们还拉不下这个脸。也是,娘家条件好了,唯一出嫁的女儿自然要补贴一点。这还是看在她没有分家的情况下,给的回礼并不是太多。但这也比一般农家要多多了。通常女儿送节礼回娘家,娘家回礼不会有女儿送的节礼多,有些人家甚至都只给一把韭菜,一棵白菜糊弄。

    叶家人听了也很头疼,这情况实在有点恶心人。即使他们知道了,想为叶芝出头都没个由头。

    “大姐,你辛苦了!”叶明溪听了直挠头,大姐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叶明泽也觉得这实在是个麻烦事,闹久了,指不定大姐就闹出点心里疾病。他真佩服她婆家,谁想出来的法子,这完全是心理折磨。

    “大姐,你说你婆家是从我们有些闲钱之后才这样的?”一直没发表意见的蒋敬之突然出声,吸引了一家人的注意。蒋敬之不觉莞而,他只是忍不住往深了想。

    “嗯,就从那时开始的。去年还算收敛,我也就没说。今年确实有些过分了。”

    “我有个想法,你们听了要是不认同,就当我没说过。”蒋敬之提前示意,他的想法不一定正确,“大姐,你说有没有可能,你婆家只是想让你们分出来过,但又不想分一份家产给你们?”

    不愧是侯府出身,即使是个男子,耳濡目染下也获益良多。

    叶家人一开始都没往这方面想,连叶明泽也没想到这个可能。要是叶芝婆家真是这么个想法,那也太隐晦了,弄不好,他们就是做白用功,想领会出这个真有点难度。

    看着其他人都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蒋敬之只好硬着头皮上:“你们看,大姐婆家一直跟大姐歪缠,却始终没有明抢,也没有欺负大姐,这不是看我们叶家不好欺负,不想给我们找上门的理由吗?但我们听着就烦的事,大姐却每隔几天就要经历一回,你们说等大姐受不住回娘家诉苦,我们会怎么做?”

    “要么接大姐回娘家住,可大姐她能舍得放下大姐夫和两个孩子?大姐夫待大姐可不错。只是住段时间,总归还是要回去,那么和离这个办法行不通。那该怎么办?我只能想出两种解决的方法。一种是分家,一种是补贴大姐更多的东西。后一种治标不治本,只有分家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麻烦。而我们主动提出分家,他们就有理由让大姐家净身出户。”

    众人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要是没有其他目的,只为得点吃食,完全不必要这样,应该细水长流才是。他们这么做,只会把叶芝得罪死,继而也就得罪了叶家,叶家更加不会乐意多看顾亲家。李家不敢留下把柄给叶家,就像如今这样,既得罪了人,又找不上他们家,又能让大姐主动分家。

    当然最主要的是,李家认定了不分家,他们能从叶家得到的好处不多。但是一旦分家了,李家能得的好处更少。这么一来,还不如考虑的现实一点,逼叶芝一家净身出户。李家算计的很清楚,他们从叶家得的好处远不如花用在叶芝一家四口人身上的粮食。既省下了叶芝一家的口粮,又不分薄家产,更不用担心叶芝一家过不下去,这不有叶家吗?这算是一箭三雕?

    李家算盘打得乒乓响,可有一点他们想错了。其他都好理解,就这一点蒋敬之找不出理由来。要是换成是他,他只会好好待叶芝一家。这样往近了说,是得不到太大好处,但朝长远看,这样做的好处多着呢!叶芝和婆家关系处的好,即使以后分家,难道还会少了他们的好处?特别是现今这种年景,更应该好好扒着叶芝才对。

    “大姐,你婆家是不是不知道叶家如今的情况?”蒋敬之想半天只能想出这么个理由,这么逼叶芝一家走,简直是在断他们自己的后路。

    “哎,好像是诶。咱家分家前的情况我倒是有说,后来我自个忘了。我还以为我有说过,你这么一问,我才记起来,确实忘了说。”叶芝不由庆幸,叶家村和她婆家的村子往来很少,两个村子像她这样有姻亲关系的更是不多,近两年又忙着生计,走亲戚都是来去匆匆。要不然,叶家进了那么多人,怎么都会好生说道说道。一旦被她婆家知道,这个方案一定会被搁置。然后就会想方设法的拖着她一家子。她怎么觉得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