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当自强[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女当自强[重生]-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然对孙莲怒目而视了一下午,放学时突然发现没人再问他“为什么叫你变形金刚?”了。等骑车到家,这才有点隐约回过味来:虽然被笑做幼稚,但他似乎不用再纠结这个把柄了。而且这么一来,他又可以坦然面对自己心爱的变形金刚了。

    而且这么一想,变形金刚这个绰号有点帅?

    第二天郑然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新绰号,并且开始在男生里洋洋自得。

    可惜好景不长,这个绰号很快由四个字被缩短成了两个字“金刚”,又不知被谁引申成“猩猩”,接着大家一致认为猩猩对当事人来说太壮了,于是最终版绰号被莫名被修订成了“猴子”。

    这个绰号的发展史,大概用了一周。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来临之前,经过各班委准备工作中的活跃,逐渐在男生中取代了郑然的名字。

    当然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一中运动会时的校风一点都不严肃,广播里放着灌篮高手的音乐,主席台上的稿件也是五花八门。于是当郑然报名的200米冲刺跑开始时,不知道是哪个调皮鬼写了一张加油稿交给了广播台,而且不幸地(大概是故意的)被选中了。于是当郑然开始冲刺时,全校都听见喇叭里传出播报员激昂到几乎要笑场的声音:

    “来自初二一班的稿件!猴子!祝你像齐天大圣一样冲出重围,逃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

    全校人都笑跌了一大片,初一二班更是全体笑得前仰后合。而当事人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

53。阶段考()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

    运动开了四天,接着没有休息就是周一。om本来因为校园活动兴奋不已的学生突然发现,这个周一可以说是疲倦至极。而且可能是一直在操场上挥洒青春的关系,大家一时半会还有点静不下心。

    整个周一班级里的话题还没从运动会中抽离,下课时大家叽叽喳喳诉说谁谁在哪天异常勇猛,哪天谁谁看起来特别帅气,又哪天看见谁谁跟谁谁偷偷在单杠区后面的小树林说话。

    “哇!”有人低声叫起来,“是表白吗?”

    “听说是初三的。”有人消息灵通。

    “初三的?不想好了吗?”有人为别人担心前程。

    “长什么样啊?”当然更多的是八卦心理,“拒绝了还是接受了?”

    孙莲听着就觉得自己真是太天真了。还以为早恋是前世那个混混中学的特权,没想到堂堂一中的学子们也对此兴致勃勃。说起来这群初一生今年平均也不过才十二岁,是不是太早熟了点?

    不过好在也都是在八卦高年级的学生,大家本身倒还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快班即便是课间,埋头读书的也不在少数,若不是这场运动会,可能班里的集体气氛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立。

    孙莲在这场话题里是配角中的配角,本来她就比班里的学生要小,因此也没人寄希望她能为班里夺取什么名次。因此孙莲也只是响应了体育委员重在参与的号召,报了个立定跳远的项目――简单、省力、快捷!

    不过这阵散漫的气氛到下午班会时便一扫而空,所有人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班主任杨老师在班会时宣布:“下周一开始全年级要组织一次模拟考,检验一下大家前面一个月的学习成果。”

    “啊”下面即刻便有低声的哀嚎传出。即便整个班级都是精挑细选的学霸,遇到年级联考这种小怪兽,依旧会有人心里没底。

    不过杨老师显然不打算体谅某些人的不安,紧接着放出的消息把下面的不安又推上一层新高:“要知道我们的进度要比其他班要快一点,因此这次考试,我们一二班和其他班的试卷会有一些不同。”

    不用细说,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快班与其他班级用的两套试卷,难度和考点都不可同日而语。om

    这下班里才算是正式炸开锅了。如果是普通的年纪联考,班里大多人的卷面怎么看都不会太差,但若是老师针对性地出题,那结果就很难说了。

    孙莲吃完晚饭从食堂回来,就发现教室里坐了一大半的学生。

    一中虽然有晚自习,但初一的晚自习并不强制。虽然每天会有老师巡逻,但并不会趁着晚自习加课。因此大多数走读生是从不参加的。但今天孙莲却发现班里多出了好些不常见的面孔,书桌上堆满了七科的课本与笔记,更有甚者已经在做自己额外购买的习题了。

    显然每个人都非常重视一周后的考试。之前大家进班的分数拉得并不开,排名靠前的能不能保持,掉尾的能不能补上,都要看这一战了。

    孙莲之前在班里排了个中等,也打算在这一战试试自己的实力。

    这一周里,老师们继续教学后续课程,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大家复习。按照老师们的说法:“这次考试的重点难点,我们平常上课都说过。如果大家上课有注意听,回去也有好好复习,那么基本上都没有问题的。”

    于是大家只好一边努力吸收新知识,一边又拼命巩固旧知识,学习量硬生生比往常提升了一半以上。

    中途孙莲给家里打了一次电话,王桂香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回家一趟,她才发觉自己离家近一个半月了。她完全沉浸在了校园生活里,除了上个月中存折里收到家里一笔生活费打款,月底去陈嘉宇家吃过一顿饭,竟然没和家里人有太多联系。

    “你这孩子,在外面玩的心野了啊。”王桂香埋怨道,“我听说人家孩子出去住校,没几天就哭哭啼啼打电话回来说想家,你这一出去连音都没了。”

    王桂香说的自然是大多数人的情况。比如刚开学那阵子,孙莲就经常在半夜听见薛小雪或者黄凤缩在被窝里哭。黄凤更是每周都雷打不动地回家,薛小雪也差不多两三周就回去一次。

    孙莲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心情,不过那是在上辈子外出潮东的时候。那时她还会经常想着给家里打电话,哪怕每次电话里都是母亲叮嘱她多多寄钱回去,她也始终甘之若饴。

    不过后来哭多了,眼泪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哪能哭啊,我一哭你跟我爸不担心吗?”孙莲在电话里撒娇说,手指一圈一圈拨打话筒的连接线。她盯着蓝色的电子屏里跳动着计费数字,一句一句为自己解释。“而且我真的好忙的,最近学校还有活动。你都不知道一中学生都多用功,那些城里学生本来就比我起点高,我天天想着怎么赶上人家都绞尽脑汁了,哪有心思去哭呢?”

    她这样说,电话那边也不好打击她的积极性。王桂香便转而叮嘱她要照顾好自己,又问:“那这周末有空回家吗?”

    孙莲想了想:“下周末再说吧。等星期一有阶段考呢,老师说给我们快班是额外出题,可能特别难。周末来回跑不如多复习一会。”

    “那你在学校好好考。”王桂香说。

    两人之间没有太多话题,孙莲又与母亲不咸不淡说了点闲话,便挂了电话回去温书。

    这次年级考试的分数跟分班考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分班考只需要应付三门,而这次却有足足七门。而且试卷结构也与小学不同,三门主课的满分是120分,其他几门则都是100。初次面对总分760的战争,大家对自己都不是特别有底。

    连薛小雪这几天也不玩她的各色占卜学了,并且考试的也不是只有初一。不管班级还是寝室这几天都弥漫着浓厚的火药味,只待周一正式降临,战斗一触即发。

    星期一上午的考试一结束,班级里就哀嚎一片。

    如果说考语文时,大家还只是普通抱怨知识点太散;那么考完数学,班里的气氛简直就像在集体哭丧。

    薛小雪抱着孙莲的胳膊就差痛哭流涕了:“怎么办怎么办,数学后面两大题我都没答出来,我会不会不及格?”

    孙莲回想了下最后两大题有三十分,忍不住就恨铁不成钢地想摸薛小雪狗头:“你怎么会没答出来呢?我记得那两题上课都讲过啊?”

    “有吗?”薛小雪茫然,“复习时,书上没看见类似的啊”

    “三线八角时有例题啊。”孙莲拿出自己的笔记翻给薛小雪看。“你看,就把这两条移个位置,然后加一条辅助线”

    薛小雪盯着笔记,感觉更加崩溃,好像世界都突然失去了色彩。

    “我死了”薛小雪生无可恋地说,“我明明见过这道题,怎么变了个样我就不认识了呢”

    她这样说,又勾起了临近几人深有同感的悲鸣。孙莲只好安慰她:“没事啦,你看大家都在哀嚎。考得不好大家一起不好,没关系吧?”

    “你看起来考得就挺好。”薛小雪趴在桌面上装尸体,“我看到你跟陶涛他们对答案了,你们肯定都写出来了”

    孙莲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样。陶涛那边几个班委考得都不错,郑然好像也都做出来了,刘云对完答案也是一脸笑容

    虽然拿里面好几人考前都哭丧着脸说自己完全没复习怎么办,但看他们考完的样子,哪怕嘴上说着好多没写,但脸上的表情却是完全另一番样子。

    这就是传说中“学霸的虚伪”啊!孙莲心中产生一股明悟,并为自己有一天也能用上这种虚伪而充满期待。

    下午继续考了地理和历史,第二天上午考英语、生物,下午考政治。

    孙莲感觉自己考得最好的大概是数学和地理和历史,不过其他几门大概也在基准线内。

    考完后杨老师又给大家开了个简短的班会,跟大家说了成绩大概出来的时间。听说周五大概就能改完试卷出排名,所有人都理解了学校残忍的意图――若是考的不好,周末回家都不好过啊!

    事实上果然如此,甚至周五没到大家就开始面对现实。

    周三下午生物卷便被发下来了。生物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自己为了能早点给大家讲解,连夜批改了试卷时,简直是一副在邀功求夸奖的表情。

    不过这时哪里会有人去管老师的辛苦。对下方的学生来说,老师基本属于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老爷,只有直面这些分数的自家才是品尝欢喜忧愁人间百态的凡人。

    凡人孙莲看着自己卷面上那个红色的94分,心中充满欢愉。她觉得就看这个分数自家也不会太差。不过她还是忍不住向四面张望,对比自家与其他人的分数。

    她实在很想知道,这个94分在班里能占到哪个位置。

    “这次生物,我们班平均分是82分,比一班要高一分半。”生物老师在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

54。成绩()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

    第一名被一班夺去在班级里掀起一波骚动。om

    虽然生物老师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开始讲解起了试卷,但依旧没能消除课堂下的暗流涌动。

    孙莲也很好奇最高分,不过更好奇的是自己与对方的差距。而了解这一点的最快途径,就是认真听课。

    生物老师虽然年轻,讲课却不青涩。一堂课下来不但仔细把整张试卷完整剖析了一番,更是在试卷基础上指出了大家在做题时容易走进的思维误区,更是借此向外衍生扩展了几种出题陷阱,让孙莲听得连连咋舌。

    她这才知道自己那六分扣得好不冤枉,不但如此,有些阴差阳错避开的陷阱根本就是运气。快班的老师显然对各种出题思路了如指掌,孙莲之前自己以为准备得毫无差池,这时才明白还是太过天真。

    这样一来,一班那名满分的同学,厉害程度就不是区区六分可以概括的了。

    理解到这点的学生显然不是孙莲一人,一下课就有学生溜去了隔壁教室打探情报。不过一班上一节是微机课,这会下课正从实验楼往回溜达。又正逢周三,小半学生更是直接背着书包从微机房直接放学,因此打探情报的同学也好是花费了一点时间。

    本来下课后不做值日的学生就可以早早走了,今天为了见识一下满分学霸,教室里硬是滞留了大半人。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情报还是送到了二班众人眼前。大家一看这个名字,好几个人都直接跳了起来。

    “又是这个陶文华!”有人大叫道,“他是不是上次分班考的第一名啊?”

    “我记得联考榜单上也是他第一位。”有人应和道,“这家伙是不是人啊?”

    “我听说这人分班考时被扣了0。5分,是因为卷面上有一处涂改,老师意思下给扣的卷面分。”还有人拿出了独家八卦。

    所有人一阵唏嘘,还有相熟的同学趁机互相打趣:“我说语文课代表,同样姓陶,你和人家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陶涛这次生物考了92分,离满分尚有一段距离。但即便如此,被人打趣也必须反驳:“我又不是生物课代表!等明天看语文成绩啊!”

    语文必修是他最擅长的科目。om

    于是大家又想转去磕碜生物课代表,但一瞧生物科代表的小姑娘拿着98分的试卷在暗自神伤,大家就有点不好意思在人家伤口上撒盐了。

    第二天语文成绩果然也下来了――或者说,今天课表上有的课程都下来了。于是从上午开始,数学、历史、英语,再到下午的语文,每堂课都让众学生尝遍人生悲喜。

    孙莲几门课考得都在预料范围内。最好的的确是历史:96分。其次是数学:虽然只有110分,分值比例上和生物差不多,但在一半人都没上100的情况下,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分数。

    接下来就是英语108分,语文105分,两门课的主观题部分都被扣了不少。

    等到第三天早读时,连下午才有课的地理和政治试卷都提前下发了。孙莲这两门一个91一个88,算下总分也有692。

    从周围人的卷面分数来看,她应该在班里的排位还算靠前。不过应该离最顶尖那波人还有一段距离。

    比如陶涛的语文果然很厉害,拿到了117分的高分,据说作文就只扣了一分。还有郑然的英语,拿到了119分,扣除的一份据说就是传说中的卷面分。还有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