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当自强[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少女当自强[重生]-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志强正待发作,就听孙莲接着快速地说。

    “我不是说不上学,我是说提前一年考初中。之前去外公家我问过二表姐,二表姐说我基础还不错,小学其实不难可以自己学。她就是五年级前就学完了小学课本,提前读了初中的课,所以上一中后也比别人走得远。我就想,就算不如二表姐上一中还能考第一名,但要是能提前一年考初中的话,就能少交一年学费。”

    “一年学费,能省将近一千块呢”孙莲眼巴巴地说。

    这些话当然是瞎编的,二表姐并没说过。孙莲不过是借用二表姐在家里人的学霸威信,这样说出的话,孙家夫妇也会觉得有道理的多。

    果然,两口子都被引发了好奇心。

    王桂香想起女儿乱花的钱:“那个试卷”

    孙莲做委屈状:“本来我想先做了,然后拿去给老师看,确定了再跟你们说的。哪知道你们这么生气”她哀怨地说,“我也是觉得能给我爸省点钱”

    “哪轮得到你个小丫头片子给老子省钱!”孙志强说,面上板得严肃,话到嘴边又拐了个弯。“上学哪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跟我和你妈说,自己瞎折腾能折腾出啥来吗?”

    “我怕你们分心。”孙莲弱弱地说,“我听人家说,大人准备生小弟弟的时候不能操心。之前我奶不是说你们要生小弟弟吗?”

    她说的对生孩子一无所知,显得天真又可爱。孙家夫妇对望了眼,都从对方脸上看见了笑意。

    “你懂个什么哟!”王桂香好笑地在女儿鼻尖刮了下,“小弟弟哪有那么快?”

    “小弟弟还没有吗?”孙莲故意问。“那什么时候有小弟弟?”

    孙志强也笑:“你想什么时候有?”

    “嗯”孙莲一脸认真思考样,过了一小会说,“等我考上初中?”

    “为什么啊?”王桂香奇怪地问,“你刚刚不是还很想要小弟弟吗?”

    “因为我今年要学五年级还有六年级的书嘛!”孙莲甜甜地说,“等我考上初中,就能把省下来的钱给弟弟买好吃的了!”

    “这样啊?”孙志强问。

    “是这样!”孙莲肯定地点点头,“而且我要是考得好,以后还能教弟弟读书。”

    “我家小莲以后一定是个好姐姐。”王桂香高兴地对丈夫说。

    “就该是要有姐姐的样子。”孙志强也同意。

    “那是肯定的啊,我要做姐姐了嘛!”孙莲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我今年肯定为了弟弟努力学习!”

    “好好。”王桂香鼓励她,“妈妈第一个支持你!”

22。开学啦() 
孙莲觉得自己在一中书店里的灵光一闪像一场赌博,在父母面前的谎言更是如此。好在她的赌运在重生后似乎真的不错。

    一九九七年的正月十六是星期六,这意味着到周一开学她又能多饶出一天假期。孙莲下午去学校交上寒假作业领完书,回来就把自己埋进四年级下册的教科书里,一埋就是一晚上再带整整一天。

    就像她之前所猜测的,上一世认真读过的书,这一世就像被加强过记忆,拿到眼前满满的即视感。想起来后,就像一分钟前才背完一样清晰。虽然对自己原本就没辙的东西没有任何加成,但仅此一项就为她省去了许多重复学习的时间。

    这样的学习速度自然是飞快。尤其是语文和数学,她上一世在六年级前,两门课都能混个中上等。现在回头再看后加上大人的思维理解,更是粗略读完课本就弄懂了七八成。剩下两三成,孙莲觉得只要她拿去问学校老师,应该也会很快弄清楚。

    唯一头疼的是英语。

    涂县中心小学是在三年级开的英语课,不过乡下学校对它并不重视,甚至没有加入期末考试的主要分数,连寒假作业都没有它的份。这也间接导致了学校大部分学生根本没好好学这门课,这个大部分也包括之前的孙莲。

    上一世孙莲最后考上的是涂县中学――虽然说是考上不如说是只有那里才要她那样成绩的学生――不但入学完全不需要参考英语成绩,平常上学也是集体鬼混,连毕业联考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勉强发出毕业证就好。导致她虽然理论上应该学过初中英语,但也就是记得26个字母的程度。

    因此现在她拿起英语课本,对里面的内容记忆,不说干净得像初次阅读,也至少有一半以上看不懂。

    她隐约记得自己小升初的英语成绩是30多分,离及格线还有一大截。

    如果她初中还是上涂县中学当然没问题,不过她的目标还是考进谯城市内的中学。这样上中学后她就可以选择住校,等母亲生了弟弟她至少有点借口不回去带孩子。

    但市内的学校都要看英语成绩的,虽然不算在总分里,但也是有各自的参考标准的。

    本来那天说笑完,王桂香和孙志强还怀疑女儿是不是一时脑子热,但过年期间就开始用功,还没开学就读了大半书,也让他们不由产生了一点期望。om

    尤其是开学头一天晚上,孙莲让夫妻俩给她抽查语文课本里的一些背诵和数学题。发现女儿基本上都能背出答对,这一点期望便真的像一株小树扎根在他们心里了。

    不过孙莲似乎也就是在家里努力刻苦一点,在学校依旧是原来的样子。

    上学期期末考试她成绩一般,60人的班级里在24名,不前不后不引人注意,新学期的班干部自然也没有她的份。

    班长和学习委员这种肯定还是从班级前十名中诞生,生活委员和体育委员则是班主任比较喜欢的外向性格的学生,或者说是在老师眼里在班级比较吃得开的同学。

    “才怪!”孙莲同桌的毛茜茜跟她咬耳朵,“上学期也是苗鹏当生活委员,结果我们班连小红旗都拿不到。”

    毛茜茜和班主任住在一条街上,说起八卦来特别有可信度。

    “我过年时看见苗鹏跟他爸妈来我们院那边,肯定是寒假给康。师傅送礼去了。”

    康。师傅是班里学生给班主任取的绰号。因为班主任姓康,头发又是一团乱糟糟的自然卷。也不知道是谁最先说班主任头发卷得跟方便面一样,私下传来传去,不知什么时候班主任的代号就变成康。师傅了。

    “也许就是路过走亲戚呢。”孙莲对康。师傅的八卦没兴趣,对小学生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没兴趣。况且班干部还要干杂活,她现在可没有那种闲工夫。

    毛茜茜却不这么觉得。她这次考了第十名,成绩比苗鹏要高出五六名,却没有入班主任的法眼。只勉强得了个收作业的小组长的芝麻官,自然很不服气。

    “平常也没见国他家来走亲戚啊。我们街上谁家有什么事不知道?他要是有亲戚在那,门口人肯定知道的。”

    她说得好有道理,孙莲也一点不想反驳。何况也没时间反驳,她还要忙着背英语呢。

    “你最近都不跟我们一块玩了。”毛茜茜见她不答话,又拿起了英语书,觉得有点不开心。“上次她们喊你跳皮筋你也没去。”

    “有吗?”孙莲明知故问。

    “当然有。”毛茜茜嘟嘴。“你这样,康。师傅要给你评语写‘内向,不团结同学’了。”

    她说的是每学期成绩单后的本主任写给学生的评语,一般是两种套路。平常课间喜欢在外面跑来跑去的就是:“活泼开朗,希望学习时能更加专注。”;总是窝在教室里或者他很少在外面看见的就是:“内向安静,希望能更加积极参与活动”。

    毛茜茜上学期没当上班干部回家哭诉,她爸爸就带着女儿上学校找老师。据说当时班主任给的理由就是成绩单后的评语:“性格内向,不够团结同学,希望能够积极主动融入集体。”说是光成绩好是不行的云云。

    结果就是上学期一学期毛茜茜非常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值日扫除运动会,结果到了期末还是得了个“内向”的评语,把她委屈得不清。这学期又没当上班干部,搞得她对“内向”一词都有了阴影。

    孙莲小时候心思单纯没想过毛茜茜的抱怨,现在一想,八成也就是康。师傅平常走校园里扫一眼得的印象。满校园追逐喊叫的自然大多是男生,于是男生大多给个活泼;女生就是出去玩也就是占据一角跳皮筋之类,平常上课再乖一点,女生大多给个内向就不会出大错。

    至于毛茜茜当不上班干部,想想也知道。班级第十名在县城小学也就是上个普通中学的成绩,不算拔尖也够不着前五名的班长学习委员等高职位。听毛茜茜的八卦,估计她家也没给康。师傅送礼,不上不下够不着第一批次照顾对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康。师傅就是写我活泼开朗也没用啊。”孙莲笑笑,“我成绩那么差,写什么都没用。”

    “是哦”听孙莲这么说,毛茜茜也觉得是这样,“你连前20都没进,苗鹏还考了十五名呢。”

    “所以我得看书啊。”孙莲认真地说。“成绩不好,说什么都没用。”

    “哎”毛茜茜故作老成地叹了口气,“等你能跟我一样考到前十名,就能知道康。师傅有多偏心了。”

    孙莲听懂毛茜茜在炫耀成绩,也不戳破。

    孙莲没有官瘾,对康。师傅的班干部选拔标准没那么多不满,也不在乎成绩单上数字以外的内容。就像她对毛茜茜说的一样,没有成绩其余都面谈,因此不但没有被毛茜茜的危言耸听吓到,反而真的开始“内向”起来。

    她之前在班里不算出众,但也还算有人缘。平常和女孩子一起跳皮筋踢毽子,或者和男孩子一起拍卡片掼泥炮。因此在班里也时不时有人来喊她出去游戏。

    但没俩天大家就发现,新学期的孙莲面对这些邀请,无一例外地全部选择了拒绝。下课时她很少出去活动,不是在班里看书,就是在做题。要不是同路回家时还能说说话,大家都要觉得孙莲变成木头人了,甚至有人私下说孙莲上学期没考好,被她爸打呆了。

    直到第一周的星期五的数学课。

    新学期刚开始时,孙莲上课还会听讲。不过她自己看书回忆学习得更快,很快老师上课说的内容就都是她学完的部分了,孙莲便开始在课前划出自己不懂的部分,如果老师讲到这里就听听,不讲的话她就埋头写习题。

    一开始老师们还以为她在专心做笔记,但很快就发现并非如此。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一个水管放水一个水管出水的应用题,就见孙莲在下面奋笔疾书,本子上的数学算式变换来变换去,怎么看也跟水管子无关。

    数学老师是一个酒糟鼻的老头,脾气古板。孙莲这样在他看来就是蔑视课堂,目无尊长。数学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先是下去抄了孙莲的笔记本,发现她在写课本最后四分之一部分的题目,更是恼火。

    “有些同学,不懂得什么叫循序渐进。上课不好好听,自己做后面的习题,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就是做出来一两题也不是什么值得自满的事情,学习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数学老师抖着练习册,把纸页甩得哗哗作响,“不能自以为有点小聪明,还没学会走就想着跑,还没跑起来就想着飞。”

    “飞也飞不起来,最后就啪叽一下掉地上摔死了!”他把练习册往孙莲课桌上一拍,严厉地说。

    整个班安静了几秒,然后集体哄笑起来。

23。实习老师() 
乔安与何文杰今年都是22岁,是谯城职业技术学院三年级的学生。om

    谯城职业技术学院是当地唯一一所大专院校。在大学生还属于稀缺资源的90年代,考不上本科的高考生,像两人这样选择就读大专院校的,也算是高考后一条不错的出路。

    大专一般三年,最后一学期基本都是根据学校安排出去实习。两人读的都是师范专业,实习单位便被分配到了涂县中心小学。

    两人都是班里比较普通的学生,没门路基本进不去好一点的学校。市里的中学基本上还是要求本科生,有限的小学也不能完全消化他们这些实习生,大多数人就和两人一样被安排进了下面乡镇的小学。

    不过毕竟是国企都在裁员下岗,铁饭碗都保不住的年代。相比之下,教室就像公务员一样,吃得是国家的皇粮,端得算是金饭碗。因此哪怕是下面乡镇的小学,如果实习能拿个好成绩,等毕业了不管是考其他学校还是留在这里,两人都不会觉得委屈。

    涂县中心小学生源就是县城和周边农村,因此学生并不如城里那么多。除了一二年级,其他年级都是两个班。年龄太小的低年级和升学第一的毕业班,学校不放心安排实习生。于是乔安这一批六名实习生,便被化作三组分配到了三四五三个年级。

    乔安与何文杰被分在了同一个组,这意味着他们接下来两三个月里就是彼此的搭档。

    今天是报到日,其他四人都和带他们的老师好好交流过,安排好工作了,因此早一步回宿舍整理东西。om剩下乔安与何文杰,非常不巧的是四年级下午两堂课都是主课,一班的班主任是教语文的康老师,二班的班主任是教数学的黄老师,两人在两个班轮换着上课,一直没抽出空管他们。

    两人便在办公室里整出了自己的座位,在那里受其他老师的盘根究底,终于等到下课,康老师和顾老师才一前一后走进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顾老师就跟康老师抱怨上了。

    “你们班的学生脾气渐长啊,说不得讲不得。”

    “怎么说?”康老师随口问,但却不惊讶。县城里的孩子,调皮捣蛋的多了去。大多数就是来混个学上,家长也不管,他自己也自然只做有选择的管。

    黄老师便把刚刚上课的事情说了,讲到孙莲被骂后低着头一声不吭,不认错也不反驳的样子,黄老师不住摇头。

    “还想心里觉得自己没错,看那个样子还觉得我委屈她了呢!”

    康老师这才有点惊讶了,还以为惹黄老师生气的是班里的调皮鬼。结果竟然是孙莲。

    “那小丫头一直挺乖的啊?”

    乔安好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