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嫡妻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宠之嫡妻归来- 第1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们不去,姑娘就会不高兴,哭闹,还伸出短胖还有白白的手指着外面,真的就是一只小花生,像是知道一样,霸道不减。

    两位小公子看到姑娘一天天的变化,变得白白的,尤其是每天都来,算是亲眼看着姑娘长大,变化。

    开始不相信,后来相信了太医说的,妹妹会长得更好,他们便更有兴致天天跑来了。

    有小公子们在,也热闹。

    姑娘也喜小公子们这位两哥哥,一看到小公子们来就高兴,手舞足蹈的,姑娘果真就不是那种斯文的。

    ------题外话------

    和亲们说下,儿子又发烧了,反复发烧,不知道是不是肺炎,昨天打过针,今天没有,药也没吃,晚上让他吃了一道,睡着了,才耽搁到现在更新。

    明天还要去春游,望天,明天要是好了就地,不好还要去看病。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翩翩少年(四更)() 
担心又放心。

    小公子们看姑娘高兴,喜欢他们来,他们也高兴更喜欢姑娘,尤其姑娘爱找他们玩,他们一边嘴里嫌姑娘小,嘴里嫌弃姑娘,一边又问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和他们一样,一起玩。

    陪着姑娘,哄着,说等姑娘长大了带姑娘出门逛街。

    兄妹三人很是友爱,看着人心暖。

    百日,再到半岁,姑娘更是聪明了。

    会啊啊叫得大声了,声音变大,会拉扯你,会看着你,想去哪就去哪,还知道爬动,站起来,想要走。

    比小公子们以前都来得快,不管是什么,公子们来得更勤,四爷也抱着哄姑娘,郡主都无奈,只是老夫人那边也是一样样的好东西送来。

    到了姑娘快一岁,性子里的霸道一点也没有少,一点没有改变,展露无遗。

    等到姑娘快抓周。

    站起来了,一个人也能站着,也要出国丧了。

    姑娘的抓周可以办一场,国丧中,姑娘什么也没有,出了好歹可以好好办,郡主和四爷商量过也定下来。

    到时候送帖子。

    国丧一年让多少人什么都不敢太过……一个个都憋着,憋住了,不知道是不是憋坏了,一出了国丧,所有人都焕然一新,很多国丧期间不能做的都能做了。

    京城可以说是一下子整个鲜活了起来,以前是沉沉的,现下就不同了,就像黑白色上了彩色,不管是宗亲勋贵,世家大族,还是一般的小家族,亦或者是平民百姓都一样。

    各家也都开始例行走动,一天一天热闹了起来,而在这个时候,在姑娘抓周之前,七巧冬菱两个大丫鬟,看得她都不想再看的要配人了。

    她们原就要配人,什么都定好,准备好了,就配出去办一场喜事就是,由于国丧在郡主身边多呆了快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天天看着,也没多少长进,除了成熟一点,倒是把小丫鬟教得更好了点。

    就只是这一点让她还算满意。

    看在这点份上,她才不想再耽搁,干脆就提了,她们想来也想,恨不得嫁呢,她没问她们,和郡主说了。

    请郡主一出丧第一件事就是把她们配出去,郡主一听,也想起来,马上就准备。

    叫了七巧冬菱,见了问了她们,她们倒是还有良心,想再等下,觉得刚出国丧怕郡主需要人。

    特别是姑娘抓周。

    郡主说了没事,让她们成亲后再回来服侍,她们同意了,两人脸都红了。

    就像上一次。

    赵嬷嬷一直记得回京后郡主提过一次,七巧冬菱两个丫鬟都是这样红着脸,待到七巧冬菱配了人。

    姑娘的抓周还没到,帖子刚发出去,由于国丧又留下来的三老爷还有三夫人终于可以带着人从外地回到了京城。

    三老爷没有先回府,三夫人带着人回来了。

    一家人长长的马车,装了很多东西。

    到了府外面,老夫人是早就得了消息,府里也都知道,都很高兴,迎了三夫人,三老爷也回来了。

    然后一家子团聚了一番,老人人格外的开心,也是,三老爷三夫人外放好些年,都没有再回过京城,老夫人怎么能不想。

    只是面上没有表露出来,每年团聚的日子老夫人都会提一下,只是以前没办法。

    这一下三老爷三夫人回来,老夫人开心很正常,四爷大老爷二老爷也高兴。

    尤其三房的两位公子,三老三夫人不在京城的时候,三房没人,两位公子一位跟着老夫人。

    当然是嫡出的盛公子。

    另一位就跟着身边的嬷嬷丫鬟,三房庶出的也一样,包括那位三老爷他们外放后生的哥儿,还有那位姨娘,茂公子一个庶出的,歪得不行了。

    盛公子由老夫人亲自看着,因为是嫡出,是三老爷三夫人的命根子,由老夫人看着,不仅没有长歪还好着。

    如今开心了。

    三夫人想来该高兴,老夫人看着,教养着,完全就不同。

    三房别的庶出的,老夫人从来不管,就和三房的女人一样,都关着,可以说不见天日好多年。

    不知道还有没有胆子出来见人。

    三老爷三夫人回来倒是可以见人了。

    听说三房好多天前都开始收拾,尤其是三房的女人,不过她没看过,不知道是不是一说。

    那些女人还想争宠?

    那位章姨娘都成什么样了,躺在床上下不来了。

    三夫人肯定不想见这些人,茂公子也是,一个个应都不想见,三夫人可能也怕这些人把三老爷拉走了。

    最重要还是章姨娘。

    章姨娘必竟受宠过还生了两位,三老爷倒是没提,可……

    以前的三夫人不在意,现在不同,好不容易回来,和三老爷在外面夫妻单独过了那么久。

    也没有别的人,她听人说了三老爷身边光着,没有一个妾,还有通房。

    这几年不知道是三夫人本事见涨,还是三老爷变了。

    反正各种原因让三老爷就只有三夫人。

    还生了一位小公子,看起来也不复当年,关系好着,哪里耐烦应付这些。

    说起三夫人又怀了身子,生下来的小公子,比她们四房的小公子还要小,老夫人那个疼啊,一看到就揽到怀里,一直问着,舍不得放手,三老爷三夫人也不说什么,脸上带着笑。

    也时第夫人喜欢着。

    可能是这位小公子从生下来就没回来,在外,老夫人没有看到过,就是通过信,因而那种宠。

    各种东西送给这位小公子。

    这位小公子倒是看着禛公子和她家的小公子,三老爷明显也疼着,更不用说三夫人了。

    比起来,盛公子就要差一些了,是三老爷三夫人曾经关系不好时生的,这几年又没在一起,加之养在老夫人身边。

    没有父母在旁边,老成了许多,就算是三老爷三夫人亲生的,跟着长大几岁,还是疏远了。

    看得出来。

    也许过一阵子就好了。

    也许。

    长时候父子分离,可是那么容易消除的,还是在有了幼子的情况下,盛公子好在大了,懂事。

    没有嫉妒羡慕,她特别看过。

    赵嬷嬷没多在意,这不是她能关心的,是四房的事,她忽尔又想到三夫人才回来好像就问起了盛公子,盛公子也是高兴的,看着喜欢弟弟,过后离开宜园回三房一家人才是真的团聚。

    三夫人三老爷回京,三房有了人,不再空着,有了主子的三房接下来不知道会怎么样。

    三夫人会怎么处置三房那些人?

    老夫人没有多留三夫人和三老爷。

    早早就让他们回去了。

    一路周车劳顿的,休息好有的是时间,还要放三房一家去说下话。

    老夫人挥手,大家也散了,四爷四夫人二地从等和三夫人三老爷约好了时间。

    三老爷外放多年,这次回京是想看下能不能在京中补缺,要是不行,再找个离京城近的。

    现在暂时还要看,会留在京城,短时间内不会离开。

    三老爷三夫人一行能这么快回府还是四爷和皇上提了。

    皇上下了旨。

    不然啊。

    都是四爷功劳。

    三老爷三夫人回京的事过去,姑娘的抓周到了,三夫人三老爷知道说倒是回来得巧。

    可不是吗。

    姑娘的抓周,是姑娘出生后第一次办,办得大,很热闹,四爷和郡主和老夫人说后,老夫人不想再委屈姑娘,当时都来了,宫里也有赏赐,让人侧目。

    姑娘抓周礼上抓了胭脂水粉。

    还有绣花针。

    可是乐坏了人,也让人有点意外。

    还以为姑娘会抓刀剑。

    “这样比抓刀剑好。”萧菁菁道。

    纪尧抱着女儿乐。

    赵嬷嬷听着。

    抓周后的姑娘会站起来,会跑会走了,也会叫人,也有了大名,草长莺飞。

    小公子们长成了真正的翩翩少年。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年少风流(一更)() 
突然之间就长大了,成了十几岁的少年郎。

    姑娘也大了。

    快成大姑娘了,不过比起小公子们还是要小得多,她看着郡主,郡主永远是那么年轻好看,瘦了很多,京城可是都传着郡主美名,郡主身边的就是姑娘,姑娘乖乖坐着,一张小脸圆圆的跟郡主一个样。

    圆圆的眼晴,白皙的皮肤,小小的嘴,俏俏的鼻,秀发梳了起来,看过来,一身嫩黄的小襦裙,拉着郡主的手,看着乖得很,当在她眼中还是乖,可身体总是忍不住移来移去,坐不住,想要看外面。

    眼神活络得很。

    也灵动得很,她看了看姑娘,再看郡主,郡主一直不让姑娘动,不然啊,她掀着马车布帘,看了小公子,发现姑娘也在看,姑娘。

    她收回目光,恭敬的。

    “郡主,前面就是了,快要到了。”前面就是郡主要去的地方。

    “嗯。”

    萧菁菁应一声也看着。

    姑娘则是马上就看过来,糯糯的:“嬷嬷到了?”

    叫得赵嬷嬷心软得不行。

    “嗯。”赵嬷嬷道。

    “小公子们看看——”

    赵嬷嬷此时带着人陪着郡主带着姑娘去街上。

    两位小公子今天也是难得的没有读书,休沐,四爷倒是没空,他们一起陪着郡主还有姑娘。

    再看一眼外面的两位小公子。

    两位小公子骑在马上看着前方,赵嬷嬷不再看了,放下马车布帘。

    小公子们因为长得似四爷,长得格外的出众,她听到不少人说小公子们比当初的那位大公子,还有四爷以前还好。

    这是当然,她家的小公子怎么可能比不上当年那位大公子,小公子们可是四爷的儿子。

    只要出门,参加诗会宴会花会什么的,就会有不少小姑娘围着她家的小公子们,也不知羞,小公子们还会收到不少小姑娘送的香包,只是小公子们从来都不收。

    只因两位小公子心思不在这上面,而且一向自傲。

    根本不把这些小姑娘们送的东西放在眼里,所以——她太了解她的小公子们了,她的小公子们也从来不在意是不是被人誉为什么京城第一美男子。

    对了还有第二美男子。

    小公子们是两个人,也没有把大家觉得他们长得比四爷好有什么。

    禛公子不在乎,小公子一向知道自己长得好!

    两位小公子总是让人不由想起那一句用烂了的,但也只有这一句最能形容少年的风流挺拔了。

    用在两位小公子身上最恰当,别的她一时找不到好的,也许别的人行,她一个婆子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以前形容过别的人,比如那位不知去向的大公子。

    虽说让人觉得腻歪,可是,算了。

    当然主要是前面几句,最后的几句小公子们还小,还没有到成亲的时候,亲事还没有订。

    还早得很。

    更别说什么妾似将身嫁与了。

    郡主和四爷是不会这么快让小公子们成亲的,定亲,不说小公子们的亲事很重要,要慢慢看,小公子们还要科考,等科考了再说。

    京城的好姑娘不少,但也不是好姑娘就行的。

    还要看家世,和小公子们配不配,合不合得来,还有八字匹配不。

    两位小公子是从小看大,不过禛公子比起小时候更稳重了,没有那么跳脱了,如青松,小公子斯文俊秀如修竹。

    两位小公子站在一起,就是青松和青竹。

    没有人会不注意。

    整个京城找不出两个比得上小公子们的,也难怪有人觉得小公子们是京城第一美男子。

    小公子们还是第一才子呢。

    这是她心里想的,郡主却不让她太高调,让她低调一点,不要她说出来,怕弄得大家都知道!

    小公子们长得好,又有四爷这样的爹,郡主这样的娘,从小读书读得好,就没有读不懂的。

    也不知道小公子们长的是什么脑子,可能就像有人说的,像足了四爷吧。

    只要学堂教的小公子们就知道,有时候甚至学堂没教他们就知道了,和小公子们一起上学的还差得远,小公子们已经学会了。

    小公子们哪怕有点自傲,也很正常不是吗,像小公子们这样,没有什么不好的,当然要有一些骄傲,也是傲气。

    这没有什么不好,除了四爷会提一下让小公子们注意下,郡主提一提,四爷郡主老夫人都没觉得有什么。

    以小公子们的出生就该如此,四爷空了也会抽查两位小公子,两位小公子学习进度很快,有时候四爷都不得不看着小公子们,小公子们不听话,四爷也找不到罚小公子们的。

    两位小公子的心思也都是一直放在科举上,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最重要,别的都只是消遣还有娱乐一下。

    不像有的人,明明就不够聪明也不知道好好学,只知道玩耍,仗着出生还有身份,自觉自己出身好,不怕担心别的。

    看不上别人,觉得自己一辈子就是躺着吃也吃不完,仗着身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