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间之绣女的幸福生活-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礼自己仅有两子,可没有一个软儒儒的的小丫头,自己亲妹子生的不就跟自家的一样吗。

    “舅舅,娘亲和舅娘跟你们有急事说。”宁玉瑶最受不了的就是大舅的热情了,而且他还特别恶劣的总是那自己的胡子来扎自己,看到又出这一招,赶紧的跳脱的大舅的怀抱,到惠娘身边站着。

    看到舅甥一家亲欢乐融融的局面,惠娘倒是善意的给宁玉瑶解了围:“大哥,小弟,这次回来是有件重要的事给你们说,不过我先说好大嫂和弟妹,还有爹娘可是答应了的,如果你们觉得不错,就不能够再推辞了。”惠娘特别怕这两人一根筋,不答应呢。

    说完张氏也差不多将蒸热的卤肉拿了出来放在两人面前,示意两人先尝尝试试。两人不知所云的夹起盘子中香气喷喷的卤肉,一入嘴,文世宣和文世礼瞬间被折服了,大老爷们不就最喜欢这种肥而不腻的肉食吗,自然是连连称好。

    等停下了嘴之后,心中略有点猜测,果不其然,惠娘的下句话让两兄弟应证了自己的想法。本来就是这卤肉做法看是复杂,其实只要卤水做好的话,也不算难的了,更何况说做一次卤料可以存放很久,而且历久弥香。

    惠娘也很有自信可以靠这个卤肉改变娘家的境况,自然是不容两兄弟拒绝。等两人答应了下来之后,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哥,二弟,这可是个不错的生意,只是你们看这做卤肉当然缺不了大量的肉,到时候到可以先做一些放在山珍铺子里面卖,打出名号,只是你们也尝过这个味道,知道是不错的了,那可要提前准备好接下来的生肉供应,而且除了猪肉,还有鸡肉,鸭肉,兔肉等等之类的,这样客人的选择*也增大了许多。”

    “恩,妹妹说的是。”文世礼深思熟路之后,也觉得最先解决的就是生肉供应问题,不然到时候供应不够,就麻烦了。

    宁玉瑶在一旁听着,糯糯卖萌的说道:“那舅舅们就自己喂很多很多的猪,很多很多的鸡鸭就好啦,以后瑶瑶就可以不要钱的吃肉啦。”

    文世宣倒是会心一笑的说:“瑶瑶说得对,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干脆直接买幼畜来饲养就好了,不过就是人手问题,家里面就只有娘和大嫂还有秀娥能帮上忙,到时候肯定忙不过来的。”

    “那还不容易,要不直接请几个村子里的大娘来帮忙就好了。”张氏说道。

    惠娘觉得如果请村子里的大娘太过麻烦,毕竟不能够时时刻刻的守着,便提出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说:“大嫂,我觉得要不去牙婆那买几个能做活的妇人吧,这样方便点,毕竟这个是个长期活儿,你们也不能被饲养畜生这件事耽搁着,还要顾及店铺里面的事,有她们的卖身契在也翻不了什么跟头。”

    “就按照惠娘说的办吧。”最后文明德发了话,定了下来,不过有问题又牵扯了出来,窝棚盖在哪,毕竟放养牲畜这些需要宽阔的面积才行。

    “外公,我觉得村子里那个河滩很好的。”宁玉瑶当然是先做好了准备说,那河滩宁玉瑶以前跟着表哥也去玩过几次,觉得那位置很好,鸭子什么的也好喂养,到时候建起了窝棚和栅栏,宁玉瑶心里还有更多的打算呢:“师傅还跟我说过的东西呢,到时候我在跟你们说嘛。”商量大半夜之后,众人才停下了谈话,各自去休息了。

    翌日,文明德一大早的就去找村长将宁玉瑶所指的十亩河滩地买了下来,因为那里种不出什么作物,又因为水不是特别多,也不能拿来灌溉,倒是便宜的就被文明德买了下来。

    宁玉瑶就让惠娘拿着图纸带着给了大舅和小舅,经过她两天的思考,终于规划好了买下的十亩河滩地。一亩半专门用来盖窝棚养家禽,东边养鸡西边养鸭、鹅,中间用篱笆隔开。鸭舍前面河边用木柱和渔网围成方形水池,用来放养鸭、鹅,白天就让它们在河里找食,可以减少饲料用量。

    又打算专门用半亩地,挖成鱼塘用来养鱼,平日鸡鸭的排泄物,就可以直接倒进去喂鱼。鱼塘和麦田之间挖水渠,直接引水到田地里,而且鱼塘也可以多放鱼苗,等秧苗稍微长大些,就可以把小鱼放到稻田里,这样既能肥田也不需要鱼料,还可以消灭稻田里的杂草。其实夏宁玉瑶挖这鱼塘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它当成蓄水池,农业生产最怕干旱,如果遇到旱灾自己养的这些家禽可坚持不了多久。

    惠娘把规划图摊开来,给文家人一一讲解。文家人看到惠娘拿出的规划图都有些吃惊,他们从没想过能在田里养鱼,还把河面网住用来养鸭鹅。

    “这样能行吗?鱼不吃地里的庄稼啊?”冯氏怕养鱼毁了庄稼,到时候全家人就要饿肚子了。

    “不会的,鱼只喜欢吃水稻的嫩叶,我们先养在鱼池里,等变成老叶在把鱼放过去就行。”惠娘解释道,其实之前惠娘也不是特别相信,但是女儿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惠娘又觉得女儿既然这么计划肯定是有把握的,所以也没深究,继续说道:“娘,你不用担心,这都是农书上也的,肯定没问题,你就按我说的做就成。这几天先把养家禽的窝棚盖好,先把鸡鸭养上。”

    “那行,窝棚我们下午就开始盖。”文明德倒是觉得没什么问题,反正女儿是不会害自家的。

    文世礼先一步又去买盖窝棚的木材和围河需要的渔网,冯氏也带着两个二媳妇去了镇上,她要帮忙买鸡、鸭和鱼苗,这次需要的数量比较多,自己挨家收购太麻烦了,而且顺便还买几个人回来。

    等到了市场之后,冯氏依照多年的经验直接去了菜市,讲价买了产蛋期的鸡鸭鹅各四十只,鸡仔、鸭仔、鹅仔各五十只,草鱼鱼苗六百尾,至于猪和兔就不要了,家里面都还有,就算不够,村里也有的是。最后老板看在这是笔大生意,也同意帮忙雇车直接送到文家家村去,冯氏也就提前付了定金。顺便想买几个妇人回家,只是最后下来倒买了两家人,毕竟妇人单笔买卖还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一家子一起,不过想到也是需要劳动力的,买下两个大男人也没什么大问题。

    两天后,文明德就按照计划设计图带着买来的周大和蔡大一家子按照养殖场的的规划,建好小型养殖场,鱼塘也挖了出来并放了水,而卖幼畜的老板也按照之前的约定,把文家需要的家禽和鱼苗都送了来,反正文家现在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倒是让文家村一些人觉得文家人不会是出什么问题了吧,在这个年头基本上养鸡养鸭加上养猪根本就挣不了几个大钱,自家有个铺子和还有一个有出息的读书人竟然还这样瞎折腾,不是没事找事吗。特别是听到说文家要在田里面养鱼更觉得贻笑大方了,觉得这完全是胡搞,就来拿文家的族老都来了一趟跟文明德说道说道一下,只是见文明的不管不顾,照做的样子,愤然离去。

    既然已经开始就不会再退缩,这次文家买家禽和鱼苗一共花掉了四千三百八十文钱,盖窝棚买木料、买渔网又用去一百六十文钱,惠娘又让文世礼从附近的村民家里收购了六百斤麦麸,宁玉瑶跟惠娘和舅娘提到怕最后饲料,又想到前世农户人工养殖蝇蛆和蚯蚓来喂养家禽,不仅能增加产蛋量还能加快出栏量。于是就让蔡大在饲养场一角专门开了一小块地,用石头砌了围边,从附近的田地里抓了大量的蚯蚓回来,用烂菜叶、家禽的粪便加上切碎的秸秆在地里人工饲养。

    张氏和林氏又让周嫂子优先用蚯蚓喂养产蛋期的家禽,好用来增加和稳定产蛋量。文家的养殖场因为直接买的是产蛋期的家禽,买回来的家禽适应了地方后,没两天就恢复了产蛋,因为饲料里面添加了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蚯蚓,所以保证了家禽每日一蛋的稳定产量。到时候孵化之后就能够有大量的鸡鸭鱼肉供应,特别是猪肉,可能到时候还会差一点,需要文明德去附近收购一下。

    这边文明德带着几个人开始见养殖场,而另一边宁玉瑶也在这几天手把手的教张氏和林氏做卤料,毕竟这可是秘方,掌握在自己手上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几个女人在家也是学得如火如荼。而且宁玉瑶又想出新的法子靠卤肉挣更多的钱了,前世用卤肉制菜的方子可真不少,比如说卤肉饭,葱香卤肉,川味卤肉等各种特色的卤肉方子,到时候可以把关于卤肉的菜谱加在上面一品鲜菜单,也不怕卤肉生意不好了。

    宁玉瑶想到自己也不能常在文家呆着,干脆就将自己所知道的一条一条的列了出来,特别是养殖场的事,因为有蔡家和周家两个嫂子打理,销售送货事宜由文世礼负责,宁玉瑶也没多插手,只是养殖场还要继续再生产,所以让鸡鸭抱窝尤其重要,宁玉瑶模模糊糊的记得以前看过的一片文章上说过,母鸡抱窝时的恒定温度是三十七度左右,人工孵化的技术关键就是控制孵化温度。那篇文章上还写了油灯孵化箱的原理,但是宁玉瑶压根没想过自己会有孵小鸡的一天,当时就粗略的扫射了一遍没有仔细阅读,到现在想到都觉得后悔,早知道那时就应该把文章多读两遍才对。

    宁玉瑶回忆了大半天,还是没能想通油灯孵化的原理,只好放弃这个想法,拾人牙慧也是不这么好捡的。既然放弃了油灯孵化箱,她就只能从恒温三十七度下手,结果想了很多保温的方法,都不太现实,最后只有把主意打到卧室里的炕床上。

    最后想了一下跟惠娘在私底下先讨论了一番,惠娘也是极聪慧的,想到孵鸡蛋不就是女儿说的那么回事吗,只要温度上去了,到时候就可以让小鸡仔一茬一茬的顺利出生,高兴得让惠娘抱着宁玉瑶大亲了一口,说是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生了宁玉瑶这个福娃娃。

    惠娘就是宁玉瑶的发言人,将炕床用火升温,能很好的保持温度的想法跟冯氏提了提,然后又吩咐周嫂子和蔡嫂子把秸秆和干草铺在炕席上,把选出的种蛋挨个放好,又盖上一层秸秆,然后倒扣上文明德专门编好的扁竹筐,最后在竹筐上盖一层薄被,人造鸡妈妈就这样做成了。因为古代没有温度计,确定不了三十七度到底是多热,惠娘专门买回一只正在抱窝的母鸡,把鸡窝安放在炕床边,每天做温度对比实验,经过十几天的对比,在宁玉瑶的提醒指导下周嫂子和蔡嫂子基本掌握了大概温度。

    两人都是大半辈子按照传统的养鸡喂鸭模式过下来的,现在看到居然有这么厉害的抱窝模式,简直觉得主人家真是太聪明太大胆了,现在两人已经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小鸡的孵化上,废寝忘食的过了二十一天后,差不多变成斗鸡眼时,第一只小鸡终于破壳而出了。看到那只小鸡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两人心情那个激动,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次文一共使用了二十枚种蛋,最终孵化成小鸡的只有十一只,成功率并不太高,只不过这是文家第一次孵化,就能达到这种水平,已经她让很高兴了,以后再多试验几次孵化成功率肯定能更高。看到蔡嫂周嫂掌握了大概技术后,文世礼就决定迅速地把它投入生产,至于孵化成功率就只有在实践中成长了,当然宁玉瑶充分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文世礼仔细思考过后,还是决定把这个孵化的工作交给蔡家和周家,统筹管理合理分工才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于是文世礼私下将周大和蔡大谈谈说:“蔡大哥,周大哥,我过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这人工孵化的问题,我想让你们两家专门帮我孵蛋,现在已经试过了,只要保证恒定的温度,就能用人工的方法孵蛋,这样就不用等母鸡抱窝,而且每次可以孵化上百枚种蛋。”文世礼在心里大概一算,继续说道:“以后你们家就帮我孵蛋,到了月底就给你们包个大红包。”文家自然也不是苛刻下人的人,只是还是需要恩威并施,这样下面的人才会有动力。

    两人听到主家还要付钱让自家做事,蔡大连忙摆手摇头拒绝道:“主子,你不用再给钱了,本来主人家宽厚,每个月给了这么多工钱,这孵蛋的事本来就是应该做的,还给啥钱啊。”

    周大又继续说道:“主子,这孵蛋的事我们会好好帮你干的,而且我们肯定不会给外人说的。”周大是个人精,来到文家也不长,知道文家人都是说一不二宽厚的人,而且在经过这一个月来一起弄养殖场的事儿,周大早就觉得主家以后是有大境遇的。

    文世礼听到两人表示衷心,直接一摆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接着文世礼又带着两人围着自家土地逛了一圈,鱼塘里小鱼游得正欢,因为有家禽的粪便当成饵料,平日只需要见天撒点麦麸下去就可以了,基本上不用另外再买鱼饲料,这让文家直接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地里的麦子就要收割了,等收了麦子,种下水稻苗长成半高时,鱼塘里的鱼苗差不多能长成一寸多长的半大小鱼了,到时候从鱼塘里分出一大半放到稻田里,在水田里养上两个多月,就能长成大鱼对外销售了。

    宁玉瑶觉得差不多安排好了养殖场里所有的事,才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现在养殖场现在是养牲畜为主,以后倒是要慢慢转变成卖卤肉和蛋相结合,宁玉瑶整理了一下脑袋里的思路,为文家定下一个大概方向。

    而另一边,卤汁是现成的,惠娘又把女儿从空间里拿出的调料又放了一些进卤汁里,加了水,开始小火熬煮,慢慢的,文院子里又飘起了浓浓的香味,这一次因为量多,味更浓,引的整个村子差不多都能闻得到了,才又开始调蘸料,冯氏也带着儿媳开始着手弄明天需要卖的卤肉了,这是第一次试水,所以文家人都是特别紧张,又带着万分期待。

    而且宁玉瑶为了到时候让顾客打包带走,还让文世礼专门准备了油纸,又让文明德去编些细长的草绳,好明天打包用,这样到时候也方便。

    冯氏闻着锅里的肉香味越来越浓,笑眯了眼说:“这味道卤肉的真是没的说,惠娘,你说我们应该准备一斤卖多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