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的圣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这帮人天天让工人工作十几个小时,恨不得把工人当成永动机来使唤。现在居然跟我假惺惺的说什么怕工人会累死在我这里,看我怎么用合约打你们的脸吧。”

    表面上肖狩还是不动声色的示意一旁生化人随从拿出一份合约交给了卡尔罗比,然后说道:

    “这是关于贵国来我方工作的人员的工作合约,其中有说明我方会保证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八个小时,每周还会给贵国工作人员提供一天的休息日,同时会通过医疗措施保证贵国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如果贵国工作人员在我方工作期间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致残,我方也会提供足够的抚恤措施来保证贵国工作人员至少三十年的日后生活。怎么样啊卡尔罗比先生,这样的条件应该足够保护到贵国的宝贵人力财产了吧?”

    快速翻看完手上的合约后,卡尔罗比再次瞪大着眼睛看向肖狩问道:

    “我说圣徒先生,您这样的条件简直是连当年欧文那样的慈善家都要自愧不如了。如果您的这份合约可以切实无误的做到,只怕我们国内的人员都没有人敢于过来:因为这一切看上去太美好了,美好的就像是魔鬼说出的谎言一样,任何一个在工厂里待过的人都不会相信如此优厚的条件。”

    肖狩很肯定的回复道:

    “这一份合约我方既然敢提出,就绝对可以做得到,对于这一点,贵国完全不必有疑虑。至于如何消除贵国工作人员的不信任态度,那就要看贵国的官方工作能力了。我相信贵国政府为了我方提供转让的技术,应该能够轻松的完成这三千人数的征集任务吧。”

    咬牙切齿的看着手中的合约又看看肖狩,卡尔罗比心里面的念头开始转动着:

    “这个家伙真的舍得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就为了让三千名德意志的熟练工人为他工作五年?唔,如果这么优厚的条件真的能够做到,五年后这些工人八成是不愿意回国了。可若这就是他的图谋也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哪有花费了这么大代价就为了坑掉三千名熟练工人的,以这家伙之前的表现不应该干出这么愚蠢的事情啊。也不对,这家伙之前不就干过用那种神奇药物换一万多低贱华工的事情么。

    ……对了,华工!我明白了,这个家伙是打着那些华工的主意!他八成是想用这些华工来充当工厂劳动力,要来我们德意志的熟练工人是为了教会那些华工操作机器。真是个愚蠢的家伙,那些华工虽然干活卖力但都是愚笨的文盲,何况在语言上还有着交流障碍。就算让最好的技师去教,他们也永远学不会复杂的大工厂作业,你就等着后悔自己的莽撞吧!”

    自以为想明白了肖狩的目的后,卡尔罗比试探的问道:“我冒昧的问一句,圣徒先生,您的这个合约是否和华工运输的合约有着什么关联呢?”

    有点惊讶于面前胖老头的敏锐,肖狩很干脆的点头答道:

    “不错,华工的勤劳能干我早有耳闻,所以我认为他们经过严格的培训后一定可以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而贵国的工人技术水平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有着贵国工人的教习想必这些华工很快就能成为工厂中未来的支柱劳动力。”

    卡尔罗比听到肖狩如此正经的回答差点噗嗤一声笑出来,勉强忍住笑意后胖老头憋红了脸迎合道:

    “没错没错,那些华工的确是非常勤劳能干的,当初美国建设铁路可用了不少华工去劳动,他们的那种忍耐力我们德意志也是非常欣赏的啊。圣徒先生您能想到训练华工实在是一个绝妙的主意,真的是太妙了,哈哈哈哈……”

    开怀大笑了一通后,卡尔罗比很痛快的就跟肖狩敲定了之后的合约细则,双方很顺利的就签下了这份工厂建设合约。

33。皆大欢喜定合约() 
一个月后,德国使团完成了所有的谈判事项,胖老头卡尔罗比带着合约和丰硕的成果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土耳其。使团中的德国人大多都是喜笑颜开,因为他们认为通过谈判从肖狩这里捞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在亲眼见识了特种军用药物的神奇效果后,德国使团和土耳其官方签订了为期五年的独家供货合约。土耳其官方承诺在这五年内每年都会为德国提供不少于二百万人份的药物量,而且只对德国提供这种军用药物,绝对不会售卖给第二个国家。

    关于被德国人惊叹不已的玻2双翼双座教练机,为了它德国使团和土耳其官方签订了一份数量庞大的供货合同。合同规定土耳其要在一年时间内为德国制造提供三百架玻2飞机,用以替换德国的旧型号飞机。

    肖狩更是承诺对这批玻2飞机实行一年的损坏无偿更换服务,也就是说这批玻2飞机如果供货后在一年内出现了影响飞行的损坏,土耳其官方将会无偿为德国更换新的玻2。同时肖狩也同意了卡尔罗比的要求,将玻2飞机相关的所有技术对德国进行毫无保留的全面转让。

    这些德国人眼中肖狩简直就是一个大傻瓜,如此重要的特种军用药物轻而易举就同意了对德国的独家售卖,而且还被人力运输项目抵掉了特种军用药物合约的一年货款。

    还有工厂建设的合约,德国人看来肖狩也是够笨的。工厂建设什么的且不去说它,每个规模都在五千人以上的大中型工厂,居然才要了三千数量的熟练工人,还妄想用连德语都听不懂的华工去跟着学习工厂工作,真是笨的无可救药。

    当然了,自认为占了大便宜的德国人在肖狩眼中只是自以为是的傻瓜。肖狩很清楚所谓的特种军用药物是什么玩意,就算被掺了淀粉降低毒性,长期服用后也会产生轻度药物依赖。药物依赖后不嗑药虽然不至于捶胸顿足的难受,却会让人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从而因为期盼服药后精力十足的感觉而继续用药。

    一旦产生了药物依赖,哪怕开始只是轻微的症状,也很快就会加重变成越来越明显的药瘾。到了药瘾症状明显出现时,那些嗑药的德国士兵就再也离不开这些药物了。而且在尝到了用药物催化士兵战斗力的甜头后,德国高层就算知道药物有害也只能咬牙认了,到了那时候何愁财源不来?眼光放长远才好做生意啊!

    这种药物上瘾的情况肖狩已经在神圣协军的士兵们身上发现了征兆,因为在战斗中服用的药量较大,现在已经有数千人的神圣协军士兵出现了明显的药瘾症状。平时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做,这些神圣协军士兵也要领取药物服用,稍微迟了点服用就会变成一群浑身无力的弱鸡。那种种不堪的模样,看在肖狩眼里简直触目惊心,也越发坚定了他用药坑人的决心。

    至于玻2飞机换工厂和熟练工人的合约,肖狩觉得自己通过交换可以得到德国的三千熟练工人就已经赚大了。

    因为肖狩想要往土耳其的地盘上大量移民华人,慢慢的对西亚地区进行汉化。就必须给这些移民来的华人以稳定工作,并且要让这些华人形成有力的武装组织,才能让华人在这里真正的扎住脚跟繁衍下去。

    而在打完了意大利的远征军后,虽然巨石基地的黑长直获得足够能量修复好了基础生产模块,也解锁了新一批的100组生化人供肖狩使用,但这批生化人都是只有军事技能的士兵,并不具备进行工业生产的技能。

    建设工厂很容易,有着基地提供的1941年水平苏制工程机械,和不限量合成的工业原材料,肖狩已经具备了建设大工厂的物质基础条件。

    可是把华人转变为产业工人的目标就很困难了,虽然肖狩已经决定采用大工厂的生产模式来改变移民华人,通过工厂的协作劳动把原本是小农的华人变成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工人。但是这个改变需要有一批在大工厂工作过的熟练工人,作为培训的教师和种子,所以肖狩的唯一选择就是用足够分量的条件跟德国人交换来这三千名熟练工人,作为自己工厂计划的启动人力。

    将移民华人转化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后,就可以通过生化人士兵的军事化培训来提高这些移民华人的战斗能力,将原本软弱的华人培养成一批既能工作又能战斗的武装移民。

    只要培养出了第一批合格的武装华人,就可以滚雪球一样带着后面加入的移民华人不断壮大,以生化人士兵为核心军官组成一支肖狩嫡系的强大力量。有了这支可靠的力量后,肖狩也就可以逐步摆脱现在这种单纯利用嗑药炮灰部队的尴尬局面。

    德国人眼中的语言沟通难题,在肖狩这里压根算不上麻烦。现在基地提供的生化人别看还是一副死人脸,但他们都是精通多种语言的家伙,不要说把德语实时翻译为汉语,就算翻译成汉语中的各类方言土话也不成问题。

    ————————————————————————

    除了这些被双方都各自认为占了大便宜的合约外,肖狩和卡尔罗比还敲定了一项军事合约。这份军事合约的主要内容为德国牵头,联合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三方在巴尔干地区举行一场总数为十万人规模的军事演习,预定演习时间为1912年7月。

    之所以要搞这么一场军事演习,肖狩的目的在于压迫巴尔干地区的其他国家。在英法俄的怂恿支持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这几个巴尔干国家,开始对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产生了瓜分的野心。而在肖狩带着神圣协军消灭了意大利的远征军后,这几个巴尔干国家都被神圣协军的强大战力吓住了。

    一时间消退了瓜分野心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都表现的十分谨慎,原本对于土耳其巴尔干属地的渗透和破坏也消停了下来。可这几个巴尔干国家老实下来了,肖狩却不乐意了:你们几个不想挑事打原本的巴尔干战争了,我还上哪里找自己啃得动的国家去刷能量啊?

    加上巴尔干地区还是原本一战的重要导火索,要是巴尔干地区这个火药桶热度消退炸不开来,互相敌对的欧洲列强们还不知道会在什么不可知的情况下开打。而肖狩最恨的事情就是不可知,为了让一战在自己可以了解的状况下开打,肖狩果断决定给巴尔干火药桶加把火。

    既然这几个国家怂了怕了不敢主动挑事了,肖狩就决定通过三国联合军事演习去挑衅来施加压力,逼得这几个国家蹦出来开片。而打败了这几条走狗后,他们背后的主子英法俄一定会下场拉偏架,巴尔干地区的矛盾必然会如原来一样激化,重新变成一个燃烧中的火药桶引爆一战。

    对于军事演习,德国人当然不知道肖狩正在打着利用他们去挑衅巴尔干国家的主意,他们还在为得到这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窃喜不已。

    在德国人看来,肖狩提出联合演习,是想借助德意志和奥匈帝国的力量威慑巴尔干地区的独立势力,从而巩固土耳其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而德意志则可以借着这次的机会正式将自己的触角伸入巴尔干地区,光明正大的将军队部署在巴尔干的沃土上。

    这些德国人想的很好,既然合约上是土耳其请了我德意志的军队来你的巴尔干属地,也保证在这期间的所有物资供给都由土耳其负责。那么我德意志的军队就干脆在演习期间故意惹事,去挑衅那几个巴尔干国家,最好是搞的你们双方开战,逼着你土耳其出让利益求着德意志援助,演习部队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远征军去抢地盘了。

    可以说德国人的设想和肖狩的计划不谋而合,都是闹事挑衅的想法。双方就这么抱着互相挖坑的打算,皆大欢喜定签订了包括演习在内的所有合约。其中最重要的一份合约,就是土耳其同意加入德奥同盟的阵营,这个消息则是在联合演习后进行公开。

    ———————————————————

    对于这些合约的签订,德国使团中也有人带着疑虑。这就是随团的德军少校参谋冯·胡蒂尔,身为一个在德国总参谋部就职的高级参谋,这次访问土耳其的任务还是冯·胡蒂尔主动要求的。

    冯·胡蒂尔对于特种军用药物的作用感到惊叹,但惊叹后弗里德便旁敲侧击的询问了这种药物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并强烈要求由德方挑选人员进行试用。只是在肖狩的刻意控制下,弗里德只能看到药物提升人员精力和耐力的效果,对于药物的危害性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观察到。

    即便如此,冯·胡蒂尔在向国内递交报告时,还是坚持提出了自己对药物可能存在副作用的怀疑。不过国内的回电让冯·胡蒂尔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总参谋部批评了他这种过分谨慎的态度。同时总参谋部指出士兵在战场上就是用于消耗的,就算长期服用后有什么副作用,也很难有士兵能活到副作用出现的时候,从而认为冯·胡蒂尔的担忧根本就是多余。

    虽然对总参谋部漠视士兵生命的态度有点不满,但冯·胡蒂尔还是服从了总参谋部的另一个命令:在土耳其停留两个月,期间观察其对军用飞机的使用方式,从中学习可用的经验汇报国内用以参考。

    收到冯·胡蒂尔参观飞机训练的请求后,肖狩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因为肖狩考虑到将来一战中至少要保证德国不会战败,所以一些必要的强化是少不了的,既然有德**方的人主动提出要学习军用飞机的正确用法,肖狩也乐得拉德国佬一把好在将来坑协约国一下。

34。飞行员培训计划() 
伊斯坦布尔城的武器试验场中,在几个生化人士兵的陪同下,冯·胡蒂尔站在地面高台上,通过望远镜全神贯注的看着天空中演练模拟空战的三架玻2。

    在这场模拟的空战中,前方两架玻2先是组成了双机疏开队形在一千米高度的空中飞行,这时后方一千五百米高度的一架单机玻2借着云层掩护直扑袭来。遭到突袭的两架玻2在后座观察员提醒下,立即各自向外左右分散。

    面对着分散开的前方玻2双机,后方突袭的单机玻2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直愣愣的从前方双机让开的空隙中冲了过去,结果反而被向左侧飞行脱离的双机玻2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