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的圣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候站在主炮塔里露出上半身的德军车长也带着炫耀的情绪回头开口了:

    “这个嘛,我倒是听上级聊天时说了一点内情,其实啊,那些土耳其人已经在和俄国人作战的时候使用过了这种坦克车,也的确摧枯拉朽的突破了俄军的很多坚固阵地。 '800'

    不过据土耳其人的说法,因为这坦克车的车身重量较大,加上俄国那边的道路实在是太差劲,结果让投入使用的坦克车有不少都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行驶,实际作战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现在土耳其人就不再考虑给自己的军队继续装备这种大家伙了。

    而咱们上头有几位将军通过情报交流,知道了土耳其人发明的这种坦克车可以轻易突破坚固设防的阵地,而且通过了实际测试,证明只要不是俄国那么糟糕透顶的路况,就不会对坦克车的行驶造成太大影响,便通过谈判从土耳其人手中买到了这坦克车的相关生产技术,结果首批组装出来的就是这二十多辆坦克车了。

    正好最近奥地利人那帮人昏了头,居然想要单独同英法俄谈和,咱们上头为了震慑一下他们这些不知道轻重的糊涂虫,顺便看一下这种坦克车实际使用的效果,就让咱们这些已经接受过基础操作培训的人出发过来了。”

    希特勒一脸了然的点点头,很是愤然的说道:

    “奥地利人干的这件事情现在谁都知道了,真是一群不知道顾全大局的家伙,居然敢背弃和我们伟大的德意志签订的同盟协议,必须用严厉的手段让他们知道厉害。”

    德军车长饶有兴趣的看着希特勒:

    “不过这位兄弟,我听你的德语口音不是很标准的样子,倒是有点维也纳那边的味道,而且看外貌你也挺像一个奥地利人的。”

    希特勒顿时涨红了脸,大声分辩道:

    “我只是在奥地利那个地方出生和生活过,但我父母和祖上的血统都是纯粹的德意志日耳曼人!所以别拿我和那群混血的杂种混为一谈!”

    激动起来的希特勒嗓门喊得特别大,德军车长也没想到一句简单的话会让人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只能摇头笑了一下就不再理会,而其余的德军士兵也下意识的离突然有些神经质表现的希特勒远了点,希特勒喊完了以后也没继续坐在坦克上,转身就跳了下去,一脸阴郁的走进了路边的人群中。

    这些坦克就是肖狩之前故意暴露,然后转让生产技术并提供了第一批的零配件,交由德**方组装出来的重型坦克了。而这种被德国人命名为战象的重型坦克,其原型则是苏俄的t35重型多炮塔坦克,虽然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有着机动性差,可靠性低和装甲薄弱的诸多缺点,但用在此时还没有像样反装甲火力的战场上,倒也算得上是一项极为犀利的武器了。

    当然为了让德**工厂能够进行组装和后续生产,这些坦克的主炮塔将76毫米口径榴弹炮换成了德制的75毫米口径,配件也没有使用巨石基地的一体化工艺来生产,仍然采用现在工业生产常用的铆接工艺,连焊接工艺都用的很少。

    并且为了减重以降低悬挂系统的负载,坦克的装甲板厚度从原型的35毫米厚度降低到了25毫米,还取消了前后四个副炮塔中的两门45毫米口径火炮,将四个副炮塔全部统一换成了20毫米口径的机炮,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让战象坦克的全重从原型的50吨大幅度降低到了41吨。

    不过在大幅度减重的同时,战象坦克的发动机也从原型的500马力缩水成了300马力,让战象坦克的最高时速跟着降低为28千米,比原型还要慢了2千米,而且为了尽可能延长悬挂系统的使用寿命,经过一番实际测试后,最高车速还被限制在了24千米以内。

    但就是这个在肖狩眼中已经很慢的龟速,也足够让验收的德军将领欣喜若狂了,要知道此时全副武装的普通士兵,全速奔跑进攻的时速顶天了也就十几千米,而且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奔跑速度,所以开上一段时间之后,战象坦克24千米的最高时速就足够甩普通步兵一大截了。

    而且两年欧洲大战的经验已经证明,士兵集群进攻时一旦遇到敌军阵地的铁丝网和机枪扫射火力,攻势就毫无疑问的会被阻截瓦解掉,除了白白死人外根本毫无用处。

    但战象坦克却可以用拖带车厢的方式,在后面挂上二十名左右的士兵一起冲锋。即便是出于行驶稳定性的考虑不拖带车厢,也可以用降低行驶速度的方式,让战象坦克在步兵集群的前方保持距离,充当钢铁盾牌吸引敌方火力,碾压突破敌方阵地的铁丝网等障碍物,从而掩护后方的步兵集群跟随占领敌方阵地。

    其实说白了,这种多炮塔坦克就是原时空历史上英国人“陆地巡洋舰”的设计思路,而肖狩之所以要给德国人提供这么一种思路产物的坦克,除了想让德国人能把英法在西线打的更惨更痛之外,还希望能借此把交战中的欧洲列强国家都带进坑里。

    只要让这些列强国家被多炮塔坦克看似强大的表象震慑吸引住以后,就必然会在这一条歪路上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单炮塔坦克的正确发展路线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从而延缓列强国家对单炮塔坦克的研发进度,延长肖狩在坦克发展方向上的优势时间。

    不过肖狩也没有想到,当德国人在伪装成专业工程师的生化人指导下,将首批战象坦克组装完成并通过测试后,第一个用来对付的目标居然会是原本为盟友的奥地利人,只能说卡尔约瑟夫这倒霉孩子太不关注盟友的军事动向,而且运气也实在是太差了。

    闲话不必多说,战象坦克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行驶在奥地利境内的公路上,一路上遇到的奥匈军队官兵无不被这种庞大的钢铁怪兽吓得不知所措,当德军坦克炮手操纵着火炮打了几发炮弹进行威慑后,少数机灵点的家伙立刻掉头逃跑,而更多彻底吓坏的奥匈军队官兵则是选择向着这些涂有德军铁十字徽记的怪兽举手投降。

    很快雪片一样多的坏消息就飘向了维也纳的皇宫里,看到德国人不顾脸面的直接派兵过来,而沿途的奥匈军队却连基本的抵抗都没有,反倒是成建制的向着德军投降。至于那些被马肯森元帅混入德军士兵训练的精锐奥匈军队倒是没有投降,而是迅速加入了德军编制,成立了一个德意志奥匈方面军,干脆利落的彻底脱离了奥匈帝国的管制。

    这急转直下的局势让卡尔约瑟夫再也顾不上自己的那点小算盘了,只能无可奈何的拉下脸亲自跑去找赫岑多夫,请求这位老元帅出面同德国人和土耳其人交涉,结果赫岑多夫在耐心的听着卡尔约瑟夫颠三倒四的说了一大串话后,只给了这位年轻皇帝一句话:

    “发电报给威廉二世提出德奥合并的倡议吧,尊敬的皇帝陛下。”

第232章 奥匈愚行…4() 
卡尔约瑟夫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赫岑多夫,像是完全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于是赫岑多夫又重复说了一遍:

    “请陛下发电报给威廉二世,主动提出关于德奥合并的倡议……。'77nt千千小说'(wuruo。首发)”

    这一次没等赫岑多夫说完,卡尔约瑟夫就激动的大喊起来:

    “德奥合并?!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因为现在帝国眼前的这点困难,就要我这个哈布斯堡的继承人,卑躬屈膝的去向德国的那群普鲁士暴发户低头?而且还是主动要求让他们来吞并这个先祖传承下来的王朝领土?就连德国人现在都不会说出这种话来,赫岑多夫你是不是疯了!”

    等到年轻的皇帝喊完了,赫岑多夫才平静的回答道:

    “我并没有疯,而且我也知道德国人不会说出这种话,因为现在的德国还没有吞下帝国的胃口,但这并不代表德国人不会这么想,毕竟在帝国的官方通用语言中就包含有德语,同时使用德语的德意志人口也占到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帝国境内使用德语的是奥地利人!”卡尔约瑟夫咬牙切齿的打断了赫岑多夫的话。

    赫岑多夫对卡尔约瑟夫的话无动于衷,也并不同他争论这个话题,而是继续就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野心话题说了下去,随着赫岑多夫的话语,卡尔约瑟夫脸上的表情也像是万花筒一样变幻不定,最终凝固成了满脸绝望的青灰色。

    沉默了许久,卡尔约瑟夫声音苦涩的问道:

    “难道除了这么做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赫岑多夫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趁着德国人还没有彻底控制住帝国全境的局势之前,由您主动提出这个倡议的话,还能够从中找到机会来平息国内目前混乱的局势,也可以让德国人碍于面皮而有所顾虑,不好真的动手吞并,从而争取到一点保留帝国的机会。

    要是再这么拖延下去,让德国人控制的地区随着时间而继续膨胀下去,就难保他们不会对帝国真起了吞并的念头,真到了那个地步就很难有转圜的余地了,至于那些鼓动陛下同英法和谈的家伙们,难道您就没有发现最近几天都变得安静了很多么,这还不能证明实际上这些人是在利用陛下?”

    几个小时过后,告辞离开的卡尔约瑟夫浑身上下都是极度消沉的气息,这位年轻的皇帝终于认清了一个现实,那就是他从老皇帝弗朗茨手里接过的帝国,并不像自己原先所以为的那么强大,而是一个内部矛盾严重,腐朽程度和沙皇俄国差不多的一个国家,不过在外表上还算光鲜亮丽而已。 '800'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情况也如同赫岑多夫所说的那样在发展着。德军和土耳其军队都在迅速的占领攫取着原本属于奥匈帝国的大片领土,尤其让卡尔约瑟夫感到胆寒的是,从双方军队的行军动向来看,德国人和土耳其人明显是达成了某种协议,沿着多瑙河沿岸平原和巴尔干半岛山脉的分界线,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区进行占领。

    但不管是被哪一边军队占领的地区,不光沿途的奥匈守军没有做出任何反抗,就连上头换了人的当地居民,也对这些侵略者没有太多敌意,尤其是被土耳其军队占领的那些地区,在短暂的混乱过后,其治安反而变得比原先还要好不少。

    这倒不是被占领地区的当地居民对土耳其军队有什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心理,而是土耳其人所占领的山区地带,人口组成基本是奥匈帝国内的非奥匈族裔,一直以来的生活都过的较为贫穷困苦,而土耳其军队到来之后,首先就用充足的生活物资来安抚占领区居民施恩,而对少数想要趁机作乱生事的人,也毫不留情的予以逮捕枪决。

    这一软一硬两种手段综合使用下来,生活水平比起被占领前不降反升的当地居民很快就对被占领的事实无所谓了,毕竟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天大地大,还是自己的生活最大,只要日子还能过下去或者过的更好,上头管事的是谁有哪个会在乎。

    至于德国人占领的那些平原地区,居民基本是奥匈帝国内的奥地利和匈牙利人口,因为地处奥匈帝国的主要工农业生产区域,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本身就比较良好,而且日常使用的语言也包含有德语,文化氛围也对德意志文明有着相当的认同度,同样德国人也是希望能把这些地盘给尽可能完好无损的吸收下来,军队军纪约束的相当严格,自然也没有遇到什么抵触和反抗的事情。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快速挺进的德军前锋已经距离维也纳只有不到一百五十公里了。

    面对不断恶化的局势,那些原先鼓动卡尔约瑟夫同英法和谈的贵族都成了哑巴,深感受到背叛出卖的卡尔约瑟夫虽然极为愤怒,却也拿这些贵族毫无办法,年轻的皇帝不得不采纳赫岑多夫的建议,对德皇威廉二世发出了一份公开电报,而电报的内容正是关于德奥合并的倡议。

    然后这份电报立刻在奥匈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就连原本政治态度亲近德国的奥匈贵族,也被这份倡议电报给震撼的不敢发声,而那些原本鼓动卡尔约瑟夫进行和谈的贵族则纷纷跳了出来,大肆指责卡尔约瑟夫的这一行为,这些贵族或者骂软骨头或者骂丧权辱国,气势汹汹的大有对刚登基没几天的卡尔约瑟夫进行逼宫的架势。

    维也纳皇宫的会议厅内,卡尔约瑟夫一个人坐在皇位上,被一群反德派系的贵族们给团团包围,独自忍受着这些贵族乱哄哄的吵闹嘈杂声。

    “皇帝陛下,现在收回电报倡议还来得及,只要陛下您出面声明之前的电报倡议作废,我们必然会坚定的支持陛下与英法进行和谈结束战争,请陛下不要再这样对德国人低头下去了!”

    “德国人的野心是永远不知道满足的,现在陛下应该立刻宣布解除同德国的盟约,联系英法来对德国人进行施压,不然帝国数百年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陛下!”

    “陛下……”

    不过任凭这些贵族们说出什么话来,身边连个卫兵都没有的卡尔约瑟夫都只是铁青着脸一声不吭,坐在椅子上既不反驳也不做出任何回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越来越激动的贵族们要做出更激进的举动时,皇宫会议厅的大门外却突然传来了几声枪响和人的惨叫声,接着大门被猛的推开,一群穿着德军军服的士兵拿着枪径直冲了进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明显把在场的贵族们给吓到了,所以也就没人注意到原本脸色铁青的卡尔约瑟夫,居然在看到这些德军士兵后露出了一个满是快意的笑容。

    面对着德军士兵们举起的步枪,没有一个贵族敢于用自己的性命去赌一把对方是否会开火,只能被士兵粗暴的推搡着站到了一旁,而有眼尖的贵族这时看见其中一个人脱掉了遮挡身形的斗篷,正是穿着元帅制服的赫岑多夫元帅,在他身边还簇拥着同样穿着德军军服的十几名军官,贵族们见此情形纷纷大叫起来。

    “赫岑多夫,这些德国人难道是你带来的,你这是要串通德国人发动政变?难道你忘了弗朗茨一世和帝国对你的恩德不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