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的圣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巴尔干的圣徒-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赫来意味深长的说道:

    “现在的战况已经让帝国和沙皇开始走向了失败的结局,可是只要你和其它的士兵还在战场上作战,也就是变相的在帮助帝国和沙皇延缓失败。

    如果你真的想活着回去见到你的冬妮娅,就必须让帝国和沙皇再也无法约束你,和无数和你一样的广大普通士兵,让帝国的这场战争无法延续下去,否则只要在这个战场上多呆一天,就多一天的可能会战死。

    何况只有这样做,才能让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老爷们从云端坠落,一旦离开了被他们毫不在乎的普通士兵,就会让他们落到极为无力弱小的境地,而普通士兵迸发的怒火,又会将这些贵族老爷们连同沙皇一起烧的焦头烂额。

    既然阿列克谢你是如此唾弃痛恨沙皇和那些贵族,想必你也会很期待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对不对?”

    这下子阿列克谢到没有忙着回答,而是仔细的看着朱赫来,像是第一次才认识他一样,过了好一会才问道:

    “朱赫来大叔,你既然说出了这些话,再加上刚才少尉那个遮遮掩掩的小心样子,你应该是和这个有关系的吧?”

    看着阿列克谢比划出来的锤子砸东西的动作,朱赫来点点头笑道:

    “你小子一点也不傻啊,‘挺’机灵的嘛!没错,大叔我就是布尔什维克党员,以老兵的身份留在帝**队里,就是为了发展你这样对现状和战争不满的小家伙成为同志,为了推翻帝国和沙皇的暴虐统治,为了让俄罗斯能够获得新生,穷人不再受欺压而努力。怎么样,听了这段话以后,你是不是更加佩服我了啊?”

    阿列克谢翻了翻白眼:

    “我对大叔你的脸皮厚度的确是更加佩服了,哪有人这么自吹自擂的。”

    朱赫来笑了一下,紧接着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现在能说的我都已经告诉你了,现在该你给我一个回答,是不是同意加入我们的队伍,来为了共同的理想奋斗?”

    阿列克谢没有立刻开口,低头想了一会后答道:

    “我一定要活着回去,现在的我只能给大叔你这么一个回答了。”

216。再战东线…9() 
扎尔基就在一旁听着,脸上一丁点的表情变化也没有,等到阿列克谢和朱赫来的话说完走过来了,扎尔基才在朱赫来擦肩而过的时候冷不丁问道:“这么快你就把这个傻小子给说服了?布尔什维克的嘴皮子功夫够利索啊。'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最新章节访问:。 。”

    朱赫来一脸笑嘻嘻的表情道:

    “如果不是沙皇陛下把帝国折腾成现在这个破样子,搞得到处都是怨声载道,我也不可能这么几句简单的话就说服成功,你说是不是啊,少尉同志?

    话说少尉你这几年经历的事情也不少了,因为自己的家族政治上失势,就被赶出士官生学校,从原本前途无量的年轻贵族,来到前线充当一个小军官,和我们这些普通的小兵一起在战场上拼死拼活。

    可就算这样,在发现了我的布尔什维克身份后,你这个前贵族不也一样被我给说服了,可见这并不是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嘴皮子够利索,而是太多人对现状感到极为不满罢了。”

    “别随便就叫我同志,我可没有被你们布尔什维克的那一套给说服,也没有成为你的同志,我只是想对那些该死的家伙复仇……”扎尔基立刻反驳道。

    “是啊是啊,你说的没有错,我也没有指望现在你就能赞同我的信仰,这么快就能成为同志。”朱赫来倒是很痛快的承认了扎尔基的话。“阿列克谢其实和你想的差不多,他也只是想活着回去见可爱的小‘女’友和亲爱的家人。

    可问题是只要帝国和沙皇存在一天,你的愿望也好,阿列克谢的愿望也好,都注定是无法被实现的。所以为了实现你们的愿望,就必须同我们布尔什维克一起去推翻帝国和沙皇的统治,难道不是这样么?”

    这时候通信兵的声音从不远处响了起来:

    “来自邓尼金长官的命令,全体士兵加快阵地建设进度,在干完规定工程量之前所有人一律不许休息!到了今天日落还没有完成的人,一律‘交’由军法队皮鞭行刑!”

    朱赫来耸了耸肩。对扎尔基摊开了手:

    “看来没时间闲聊了少尉先生,我们得赶快把剩下的防炮‘洞’给掏出来才行,要知道我可一点都不想吃军法队那帮人的鞭子。'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在堪布尼查的俄军因为集团军司令官布鲁西洛夫搞不清楚奥匈军队的真实目的,便只是这样布防加固工事,并谨慎的防备着奥匈军队可能发起的进攻。's。就爱读书'

    可如果布鲁西洛夫能知道在南边大约三百千米外的布勒伊亚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许就会明白奥匈军队奇怪动向有着怎样的内情,并要做好跑路撤退的准备。而不是在原地布防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一地区的奥匈军队指挥官在一个月前已经换人。从德国来的马肯森元帅接替了布鲁曼上将的指挥权,并毫不犹豫的中断了赫岑多夫元帅对这里的遥控指挥。

    而马肯森元帅在仔细的视察了一番奥匈军队的状况后,认为以奥匈军队目前的状况相当糟糕,虽然步枪和机枪等轻武器还算充足,但在火炮数量上却显得不足,尤其是15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寥寥无几。所以马肯森元帅认为,以奥匈军队的现状,并不足以单独发起进攻作战,随即在他的强烈建议下。德国总参谋部从西线‘抽’调来一个德军集团军‘交’由他指挥。

    随后马肯森元帅将这个德军集团军的编制打散,以连排为基础单位掺入到奥匈军队中,并用德国的军官取代了原本的奥地利军官,来方便马肯森自己进行由上到下的指挥。

    马肯森元帅的目的,就是用这些有着严格军事训练,并接受过西线残酷战火考验的德军官兵在奥匈军队中起到骨干作用,来尽可能的提升奥匈军队的组织力和战斗能力。

    当然这个提升并不是说把德军人员掺进去。然后就简单的完工了。因为奥匈帝国的军队在训练上远不如德**队那么严格,两者结合到一起后,之间必然还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让两支军队互相适应并达到战斗力的提升作用。

    加上奥匈军队中有着来自不同民族的成员,这语言也是有好几种,即便对于现在充当指挥者的德国官兵来说。只需要让奥匈军队听得懂最简单的命令,可以在作战的时候顺从的顶在前面,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办到的事情。

    在马肯森元帅的预计中,经过两至三个月左右的整训磨合,到了7月份的时候,这支掺杂了德军官兵的奥匈军队应该就可以提升到自己需要的程度,之后就可以动用接近九十万数量的部队向着俄军发起进攻。

    配合着在敖德萨地区登陆的将近四十万土耳其军队。马肯森元帅有足够的信心将俄军总数一百五十万左右的西南方面军重创击溃,并完全夺取乌克兰地区,断绝俄罗斯的这一重要粮食命脉,为‘逼’迫沙皇俄国退出战争获取足够份量的筹码。

    可就在这些奥匈军队渐渐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战况的发展却显得越发紧迫,让马肯森元帅不得不提前发起进攻了。

    向着土耳其军队驻守的敖德萨防御圈发起进攻的八十万沙俄军队,虽然其中有近一半都是缺乏训练的新兵,但这一次在后勤供给上却做到了相对充足,让两个俄军集团军可以在发起进攻之前,用总共三百多‘门’火炮对土耳其军队的防御工事进行了一次火力打击。

    虽然俄军的这三百多‘门’火炮中,口径最大的也不过是180毫米,‘射’程上更是远不如土耳其军队在敖德萨防御圈布置的火炮,但炮击发起的当天,俄军却运气极好的遇上了浓雾天气,雾区内的能见度还不到50米。

    而土耳其军队则是因为疏忽,没有在战前进行空中侦查以发现俄军的火炮阵地。结果在浓密的大雾遮蔽下,遭到炮击的土耳其军队根本无法测定俄军火炮阵地的方位,也就无从发挥火炮‘射’程上的优势对俄军火炮进行反制了。

    另一方面,俄军炮兵却可以按照事前侦察到的方位数据,对敖德萨防御圈的固定工事进行盲‘射’炮击,虽然这样一来,以俄军炮兵的‘操’炮水平,在‘射’击‘精’度上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但却胜在不用顾虑土耳其军队的反制炮火去转移阵地,可以放心大胆的撸炮。

    当天的大雾天气足足持续了五个多小时,而俄军炮兵只是用四十多分钟,就将积攒的数万发炮弹发‘射’一空。

    只能干挨打的土耳其军队即便是躲在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内,也有百余个机枪暗堡被炮弹命中炸毁,加上极少数倒霉的土耳其士兵因为俄军的炮弹落在了防炮‘洞’的入口造成了死伤,使得土耳其军队在对俄军的作战中,首次出现了接战前就有过千人员伤亡的情况。

    炮击刚刚结束了几分钟后,敖德萨防御圈的东西两端就几乎同时遭到了两个俄军集团军的步兵进攻。前沿阵地的土耳其士兵在生化人军官的大声喝骂中,从防炮‘洞’和坑道里灰头土脸的钻出来,趴在阵地的沙袋上各就各位端起枪瞄准,却只能看见眼前一片浓重的白‘色’雾气,除了远处隐约传来的脚步声和枪炮声外,连半个俄军士兵的人影都看不到。

    对于在大雾遮蔽下进攻的俄军士兵来说,前后左右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让后排的俄军士兵根本不知道周围是什么情况。

    虽然最前排的俄军士兵时不时的就有人被打中扑倒在地,但在后排俄军士兵茫然不知的推搡下,这些前排的俄军士兵即使有人因为害怕想要转身逃跑也根本做不到,只能无可奈何的随着人群继续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督战指挥的生化人军官可以利用自身的红外观察能力,看见远处密密麻麻涌过来的俄军士兵,却无法将自身视野同普通的土耳其士兵共享。

    阵地上的土耳其士兵只能按照生化人军官的命令朝着大致方向‘射’击,至于机枪暗堡里的机枪手则只能是瞎打一气,而光凭着这些土耳其士兵手中的步枪‘射’击,对俄军的拦阻效果显得相当之差。

    当差不多已经挤成一团的俄军士兵在大雾中前进了数百米后,终于抵近到了土耳其人阵地前方四五十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俄军士兵总算看见了对面土耳其阵地的大致轮廓,而阵地上的土耳其士兵也可以从原本白茫茫的雾气中,看见了影影绰绰的密集人形。

    随着俄军士兵的继续前进,距离的进一步缩短让两边都可以更清楚的看见对方,此时不用军官发出命令,双方士兵几乎同时开始端起枪朝着敌方‘射’击,一时间整个战场都充满了暴风骤雨一样的密集枪声。

    对进攻的俄军来说,只要冲过眼前这四五十米的距离,就可以和土耳其人进行‘肉’搏战,从而发挥俄军在数量上的优势,撕开土耳其人的阵地防线。

    但对防守的土耳其军队来说,即便不能用步枪‘射’击把俄军拦在这四五十米的距离外,已经服用了“神‘药’”的他们也感觉到了体内涌出的强大力量,这些感受到了“神‘药’”好处的土耳其士兵相信,就算俄军士兵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自己绝对能够在‘肉’搏战中打败他们。

    于是俄军的拼命突进很快就越过了这一小段距离,随后嗑‘药’的土耳其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嗷嗷叫着对近在眼前的俄军士兵冲了上去。

217。再战东线…10() 
太阳的光芒一时间也无法驱散这浓厚的雾气,反而让白茫茫的雾气将这片战场笼罩的像一个超大的‘露’天澡堂,只有最前面的俄军士兵才能看见不远处土耳其人隐约的身影,当双方短兵相接时,枪声,惨叫声,刺刀入‘肉’声,‘乱’糟糟的响成了一片。( 网址访问

    背后是其余俄军士兵朝向前的刺刀,四周除了人影就是浓雾,这种看不清周围具体环境的状态,让位于前面几排的俄军士兵在感受到恐惧的同时,也因为无路可退的绝望被‘逼’着爆发出了勇气,他们用大声喊叫的方式来互相壮胆,端起手中上了刺刀的步枪迎着冲过来的土耳其士兵对撞了过去。

    这种集体‘性’的癫狂状态,对于身处其中却还算清醒的俄军皮洛霍夫下士来说,却是种让他感觉要发疯一般的折磨。

    在皮洛霍夫的周围,穿着灰绿‘色’军装的俄军士兵们基本都在用变调的声音嘶吼着,扭曲的面庞像是发疯了一样,有的人只是一个踉跄摔倒,就被后面的人立刻踩在下面,再也没有爬起来的力气和机会。

    皮洛霍夫毫不怀疑,如果自己不小心摔倒了也一定会像那几个倒霉鬼一样,除了发出几声微弱的惨叫后被活生生的踩死。

    “我绝对不能这样憋屈的死掉,至少也要‘弄’死几个土耳其人才行!”

    抱着这样的想法,皮洛霍夫用在心中默念的方式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在保持和周围人一样的行进速度时,还小心的注意着脚下,免得被什么地上的障碍给绊倒。

    “牲口们!你们为沙皇陛下和帝国死战的时刻到了,用刺刀‘弄’死这帮土耳其杂种!乌拉!!”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督战队军官声嘶力竭的吼叫和手枪声,紧接着皮洛霍夫前面的俄军士兵像是被‘抽’了一鞭子似得,从‘乱’哄哄的大步走变成了快跑,原本挤得密不透风的人群也迅速变得稀疏起来,让被挡住了视线的皮洛霍夫终于看到了前方的情况。

    雾气让皮洛霍夫看到的东西都显得影影绰绰,但和戴着灰绿‘色’军帽的俄军士兵比起来。土耳其士兵有一个很显眼的特征,那就是头顶的钢盔上有着一圈红‘色’的条纹,即便是隔着三四十米远,也可以让皮洛霍夫透过雾气看见这些红‘色’的线条在‘激’烈的晃动着。

    紧张的向前跑了十几步远,前面一名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