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大郎新传-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中最强的武将,林冲本来听了武松的话很谨慎的带着李忠一起对付王寅,不料却还是敌他不过,林冲手臂被其刺了一枪,待花荣来支援的时候,王寅已经向着方腊所在的位置逃去了。

    “不好!”

    见王寅奔向方腊,花荣大惊失色,因为武松正在和方腊酣战,若是此时王寅突然出现帮方腊,那么武松恐怕敌不过二人合力!

    花荣刚欲勒马去支援武松,却见两匹快马从自己身边一略而过!

    “我去支援武将军!”

    异口同声,不同的是,一个声音低沉有力,一个声音清脆嘹亮。

    “韩世忠,梁红玉……”

    王寅刚接近武松,便被武松回身反手劈了一刀阻住了势头,韩世忠和梁红玉刚好骑马追上,二人合力只五个回合不到,便将王寅击落马被宋军乱刀砍死!

    而方腊见王寅被杀,大军即将溃散,也无心再战,拔马掉头就跑,武松哪里肯饶,打马便追,追击的时候手起刀落,砍了方腊肩膀一刀后,便被围拢保护方腊的数千军将阻挡住了。

    “可惜……”

    虽然没有一刀劈死方腊,不过方腊既逃,这场战役已经基本可以胜券在握了。

    此时战场上方腊军已经完全溃败,宋军所向披靡,但还有一处地方,依旧厮杀的难解难分。

    那是花和尚鲁智深和宝光如来邓元觉两个大和尚的战场,两人都是光头,都使一条纯铁禅杖,都力大无穷,武艺也是相当,杀的飞沙走石,宋军没人敢靠近半步。

    不过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宋军的团团包围给了邓元觉巨大的压力,最终他一个失误,被鲁智深一脚踹飞,宋军一拥而上,就欲乱刀砍杀!

    “不要杀!”

    鲁智深大吼一声,宋军生生止住刀刃,但还是将邓元觉生擒。

    至此,宋军战场大获全胜,开始了胜胜追击,杭州百姓们见方腊军大败,便控制住杭州城门不放方腊军入城,方腊只好调转马头,带着残余部队向着深山方向逃去。

    而宋军一边派兵追击方腊,一边十分从容的接管了杭州城。

第617章 家国天下() 
方腊军从杭州一路向西逃窜,朝廷精锐铁骑追了两天两夜,一路不断剿杀方腊军残存部队,最终将其赶到了黄山休宁县一带。

    不过进山的各出口都被朝廷军严密封锁着,深山中虽然不适合大部队进入,但方腊反贼必须要剿灭,朝廷肯定不会就这样任他在深山中躲藏的。

    杭州城内,武植已经来到这里两天了,当天朝廷军打下杭州后,武植就以总领江南各州事务的江宁府尹身份接管了杭州知州的印信,掌管了杭州,这个江南第一大州的政务。

    杭州的情况要比预想的糟糕很多,所以这两天武植忙的不可开交,主要做的工作是推行新政和补偿百姓。即便是在商会银行的帮助下,想要彻底稳住杭州的局势,也至少要半个月之久。

    方腊带着残余部队逃到深山的消息已经传回了杭州,童贯为此苦恼不已,黄山那一带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深山老林,而且连绵数百里之远。方腊几千人逃进那里别说难以搜寻了,就算搜到了他们,朝廷也没办法派军围剿。

    那种深山老林,若是不熟悉地形就贸然进去,只有死路一条。

    可攻克杭州收复江南所有失地的奏折虽然已经上报朝廷,但此次造反的头目方腊或是杀死也要,或是生擒也罢。总要有个结局大军才算彻底完成任务,才好班师回京!

    总之就是,方腊一天抓不到,童贯和他手下十几万大军就一日不得回京,否则留下方腊这么个隐患在江南,朝廷上下没人会安心。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抓住方腊,童贯询问所有手下无良策,只好又找到了已经忙的不可开交的武植。

    但武植又不是神,对于这种事情他也无计可施的深山纵横之深,可以说是一望无际,而且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巨石深渊,想要在这十万大山之中进行常规作战,无异于痴人说梦!

    “看来只能分散大军为小股部队,深入山林之中寻找了!”

    童贯一脸苦涩,把大军分散成小股部队撒网般的撒出去乃是军中大忌,容易被人阻隔击破。但是不这样,他们根本没办法找到方腊。

    “这样……“武植沉吟着,对童贯道:“士兵不要派出太多,但是要把军中所有武艺高强的武将全部派出去,每个小分队最好控制在五十人以下,这样找到方腊的几率大一些。”

    “这样可行吗?”

    “可行。丛林作战不是大规模战场厮杀,更考验个人武力,派太多士兵反而是累赘。而且人少的话,更加灵活,遇到方腊军也能敌进我退,敌走我追,把他们死死粘住,等待支援。”

    后世这种深山中的任务都是交给特种部队的,原因正是如此,深山中作战才是考验单兵素质和能力的时候。

    “好!就依你所言!我去部署!”

    …………

    童贯离开后,武植唤来赵虎问道:“四川那边还没回信?”

    “没有。”

    “嗯,我知道了。”

    武植摆了摆手,却不禁皱起了眉毛。

    自打来到江南后,武植手中管辖的地域就在不断的扩大着,从江宁府,到吴江,到苏州……直到现在接管杭州,武植手底下光一个秦桧已经远远忙不过来了,他必须要再找一个得力心腹帮他处理繁琐的政务,最重要的是能够重新构建江南官场,让江南官场焕然一新,发挥职能。

    百姓们不喜欢大多数趾高气扬的官员,但是事实是,必须有这帮官员干活,国家才能运转,社会才能稳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武植现在急需江南地区的大小官员好好干活,又要将他们归入山东系的官僚体系中,成为自己的势力中的一部分,这个活可不好干。所以刚到苏州的时候,他就给身在四川的吴用传书,要他前往江南帮自己处理安排政务。

    吴用在江南也待过一年多,对这边的情况也非常了解。

    可一直等到现在,四川那边的吴用聊无音信,武植甚至不知道他有没有收到信。

    古代就这点最讨厌,没有手机,没有飞机高铁……

    无奈,武植只有提笔又写了一张字条,他打算把萧让调过来江南辅佐自己。

    关键时刻,武植才终于认识到自己在官场的底子有多薄了。想找个熟悉政务的官员来帮自己都找不到,放眼望去,自己手下倒是一大堆商业奇才,但商人和官员不同,如果调郓哥和蒋敬他们来处理官场的事情,估计他们根本会束手无策吧。

    思来想去,也就一直负责集团人事的萧让能勉强帮到自己了。

    “以后要多培养些像秦桧这样的官场人才方可啊!”

    一边吹着字条上的墨迹,武植一边想着,朝廷的清流们能办事的不多,文唐倒是有些潜力,以后可以提携提携他。还有山东的那些地方官员,武植对他们的能力都不太了解,以后也要多到地方上去走访一下才行,遇到有能力的破格提拔武植也不是做不到。

    “大人,吴先生来了!”

    正想间,赵虎惊喜的前来禀报道。

    “吴先生?哪个吴先生?”

    “吴用先生啊!”

    “他已经来了?”

    武植连忙放下手中字条,急忙迎了出去,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只穿着暑袜。

    “吴学究,原来你收到我的信了啊!”

    武植见到风尘仆仆的吴用后,一把抱住了他,武植第一次觉得,原来吴用这穷酸书生样也蛮可爱的。

    “信?什么信?”

    吴用一脸懵比。

    “你没收到信?那你怎么知道我要找你?”武植不解道。

    吴用笑道:“我知道大官人总领江南各州,是以在朝廷大军进攻苏州的时候,就已经出川蜀前来助大官人一臂之力了。可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我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这里。”

    “哈哈!吴先生神机妙算!我每天都在苦苦想着你啊!”

    武植说的吴用老脸微红,不过武植却毫不在意,拉着吴用的小手:“走,先生一路舟车劳顿,快快进屋好生歇息!”

    …………

    有吴用过来帮忙后,武植总算轻松了起来,他把江南大小官员都归入自己势力下,并非只是为了扩张势力,更主要的是为了快速恢复整个江南大宋经济重心之一的地位。

    只有集权,才会令行禁止,快速推行新政。

    但是江南这些新官员虽然是武植势力下的人,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为非作歹了,因为武植派系下的所有官员,除了武植,还有着更大的一条约束力。

    那就是国法,还有各人心中的良心。

    武植本就不是结党营私的人,他结党只为家国社稷稳定繁荣,然后,他的日子才会安逸有保障。

    有国才有家,这么简单的道理,偏偏历代有无数聪明人看不清看不到,甚至都搞反了,蚕食国家社稷,损公肥私,最后遗臭万年。

第618章 班师回朝() 
秋意浓,满山红。

    但是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山上,树林依旧茂密,除了偶尔一片点缀般的红彤彤外,满山到处依然是郁郁葱葱的墨绿色。

    这大抵就是江南的秋景,不似北方那样满山红叶落叶,而是像一副色彩鲜艳又斑驳的油画。

    宋代西湖就已经是闻名天下的美景了。此时西湖沿岸行人不绝,湖面上也有诸多游船在缓缓飘荡。

    其中有三艘宽大且装点华贵的游船格外引人注目。

    三艘游船中间那一艘,武植和灵儿还有小郡主等人正在围坐在小方桌前,一边吃酒品菜,一边欣赏湖景。

    忙了这么多天,今日难得空闲下来,天气又这么好,于是武植便带着灵儿和小郡主,还有秦桧吴用以及跟着他的忙了这么多天的部下们到西湖游览一番,娱乐放松一下。

    西湖三面环山,一面对城,景色秀美,让人心旷神怡内心宁静。

    “传说西湖有十景,分别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苑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今日一见,确实皆为可观之景,不过在朱某人看来,这十景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这西湖的水,才最值得一看。”

    朱武摇着羽扇开启了装、,逼模式。

    他一个军师倒没跟着武松他们到深山老林里面去抓贼,于是今天也厚着脸皮挤上了武植的主船,和秦桧吴用一起陪坐在武植身边。

    “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南屏晚钟这些我倒是知道,父皇的书房还有一副南屏晚钟图呢,只不过平湖秋月是什么呢?”灵儿拉着武植的胳膊一脸天真的询问道。

    苏轼曾经两次在杭州任职,还当过杭州知州,苏堤正是他建的,西湖之所以那么有名,一定程度上也是沾了苏轼的名气。

    武植对灵儿宠溺的笑道:“平湖秋月就是指:每当清秋气爽时节,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被称之为平湖秋月。”

    “那不就是现在的时节吗?”灵儿满眼亮晶晶的看着武植:“我们晚上一起来看好不好?”

    武植环顾了下周围各自装作充耳不闻的“电灯泡”小声对灵儿道:“这个我们回家再说……”

    “咳,老朱说的不错,这西湖十景包含春夏秋冬和昼夜,想要一天看完也是不可能。但好在西湖的水,比这十景丝毫不逊色,所以无论是谁来到西湖,只要能看看这水,便也无憾了!”

    半天没人应和朱武的装,逼,武植只好接了一句。

    “这水看起来确实别有一番意境,可到底哪里好看又说不出来。”秦桧看了看湖面,摇头喝了一杯米酒。

    “想来老朱是能说出这西湖水的妙处的。”吴用微微一笑,对朱武举起了酒杯。

    朱武尴尬一笑,摇头道:“我哪知道……就是觉得好看……”

    众人汗颜,亏他刚才还一副品的其中妙处的神态。

    “我觉得,这西湖的水妙就妙在湖水柔和,天下间像西湖这样清澈秀丽的湖泊也不少,但没有一个水面如此柔和的。”灵儿看着水面沉思道。

    “公主殿下慧眼!”

    众人齐齐拍起了马屁。

    武植端起船上伺候的渔家清纯小妹倒的一杯米酒,笑道:“灵儿说的不错,西湖的水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澈柔和,像一汪醇酒,更像一池江南的丝绸!”

    听到武植这话,众人立即恍然,连那倒酒的渔家小妹也不禁惊奇的看了看武植。她家就在西湖边上,从小在湖边长大,此时听人道破西湖水的特点后,她突然有种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西湖的感觉。

    “对,就是丝绸!”

    “这水真的和江南的丝绸一样柔软透彻啊!”

    朱武说着,还侧身出船舱,用手在水里划拉了起来。

    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下,武植故作淡定,抬杯慢慢的饮了口米酒。

    杭州西湖他上辈子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了,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敏敏,你怎么一直不说话,来尝尝这道西湖醋鱼,这可是从西湖里面捞上的肥美草鱼哦!”

    见小郡主一直闷坐着不说话,灵儿一边对武植比眼色,一边为她夹了一块鱼肉。

    西湖醋鱼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在汴京金莲按照武植的方法也能做出色泽明亮,味道鲜美的醋鱼,樊楼也有卖。但终归不如在西湖上吃的更原汁原味。

    “还有东坡肉……”

    武植连忙也殷勤的夹了一块肉给小郡主,小郡主是灵儿的妹妹自然也是他的妹妹。

    “没胃口。”

    小郡主一脸无精打采。

    武植和灵儿都知道她是因为花荣不能陪她来风景这么好的地方游玩而郁闷。

    “小花他这次来江南可是有着军务在身的,哪里能整日陪你儿女情长!”武植放下筷子,突然沉下了脸:“小郡主,你可不能任性,要识大体。否则,以后嫁给小花后,叫人如何能放心!”

    见武植看到小郡主心情不好还教训她,灵儿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