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大郎新传- 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问题?”

    武植岚影秦桧异口同声问道。

    宋巩皱了下眉,沉声道:“我检查到,孩子尸身其它各部位均无异样,只不过在gag/门处,却有糜烂之状,此处为人体隐秘,一般只有****才会在此处生病症,孝是绝不会如此的。”

    武植也紧锁着眉头,道:“难道是………”

    “世间有各种牛鬼蛇神,也难免有那好娈童之癖的。”秦桧叹气道。

    “不错,孩子生前必定是受此虐待,才会心病突然发作,以至于死于非命。”宋巩说完,便沉默不语了。

    “而好娈童的多为那些大富大贵,生活荒yi无度,以至于腻倦了世间男女情yu的权贵之人。”岚影恨恨道:“想来应该是某位好娈童的权贵害死了这孩子,然后孩子父母郑开夫妇为讨回公道,找到了名声在外的孙大人,这才引出了一系列的惨案!”

    而武植此时异常愤怒,却又异常的冷静,他知道,案件这次算是彻底有眉目了,不过推论归推论,眼下最重要的是按照线索追查下去。

    如此才能还所有枉死的人一个公道!

    “如此说来,那南郊县的马知县和上河村的李保长之前肯定对我们撒了谎!”武植冷冷下令道:“秦桧,将二人带上来,即刻审问!”

    —————

    ——古力写这些已耗尽了几百万脑细胞,求票票安慰。

第561章 娈童() 
很快,那南郊县的马知县和上河村的李保长便被带到了武植的签押房里,武植喝退所有捕快,只是自己与岚大人秦桧宋巩四人来审问此二人。

    案情刚有眉目,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而有岚大人在,武植若想对马知县和李保长用刑折磨一下,也是不难。

    “郑开夫妇还有那孝的尸身我们已经重新验过了,现在我给你们二人重新说一遍的机会,就看你们能否把握了,别等到本官翻脸不认人的时候,说我没给你们机会!”

    武植冷冷的威胁着二人,岚大人他们也都一脸阴沉,无形中给站在中间的两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武大人,您要我们说什么啊?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绝没有半点隐瞒啊!”马知县战战兢兢道。

    李保长也不停的对武植拱手拜道:“武大人您可要明鉴啊!小人只是一介草民,什么都不知道啊!”

    “嘴倒是挺硬啊!”

    武植端起茶杯,见杯中水已凉后,又缓缓放下,继续审问道:“好

    !下面本官问,你们一个个回答,不许插嘴,若是有一处欺瞒,就用刑一次。”

    武植说着,那边岚大人十分配合的抽出了腰间的宝剑,以剑尖指着二人,缓缓放到了桌子上。

    “咱们武大人仁慈,我可不会留情,撒谎一次在身上割一道口子!”

    岚大人身上自带骇人杀气,他声音平缓,却吓的两人发起了抖。

    “好!马知县,我且问你,你说郑开夫妇乃是思念爱子跳河自尽,那么当时你接到此案时是如何处理的?又是如何断定为自尽?”武植问道。

    马知县看着那泛着寒光的宝剑,紧张的回忆了片刻,回道:“大人啊!卑职当时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就带着捕快到了上河村勘察,后来也检查了下郑开夫妇的尸体,尸体当时肚子里面都是水,明显是溺水而死啊!而且谁会在冬日里溺水呢?所以我就断定为跳河****了!”

    “只是带着捕快去看看就如此草率的作出了论断?没有带仵作?”一旁的宋巩气愤道。

    “对于自尽者,所有县衙都是这样处理的啊!”马知县弱弱道。

    “没有彻底验尸,如何敢断定就是自尽?”宋巩怒斥道。

    “小宋不要冲动……”

    武植无奈摆了摆手,这种不是明显谋杀的案件,官府一般都是走个过场,即便是让仵作验尸也验不出什么,因为这个时代的避讳太多了,讲究死者为大,验尸的时候除了检查一些要害部位,连死者衣服都不脱,更别提像宋巩那样开膛破肚的一探究竟了。

    而郑开夫妇确定是被人谋杀的关键点在后脑勺和大腿部的绳索痕迹,古人不剪头发,后脑勺淤青根本不可能被查出来,至于大腿处的绳索痕迹,仵作更不可能检查出来,因为他们不会脱死者的裤子,何况还有一个女性死者。

    所以说,法医不是那么好当的,像宋巩这种具有后世那种专业精神和胆识的法医,纵观中国整个封建历史,只有两位,一位是宋巩,还有一位就是宋慈!

    “马知县所说的是不是真的?”武植又对李保长问道。

    “是的是的!当时还是小人带领村民将尸体打捞上来的!”

    “打捞上来的?你们是怎么发现尸体的?是郑开夫妇刚不见就发现尸体了吗?当时尸体旁边有没有别的东西?”

    “当时郑开夫妇已经失踪一天了,后来是村民路过河边看到他们夫妇的尸体的。当时我第一时间就过去了,尸体旁边并没有别的东西。”李保长如实回道。

    闻言,武植和岚大人他们对视一眼,无奈摇了摇头。

    “那孩子死的时候呢?你们县衙是如何验尸的?”武植对马知县问道。

    “这个……”马知县苦着脸,回道:“孩子因为是夭折,所以我们并没有派人过去查看………”

    “没去看?!”

    武植瞪起了眼。

    “大人啊"子夭折常有发生,一般村民们不来报案,我们官府是不会多管的

    。”马知县连忙解释道。

    “哼!”

    武植等人唯有报以冷哼,确实,民间的情况就是如此,都说人命关天,可有时候人命真的不算什么。

    “那你们当时又是如何发现孩子的尸体的?”武植又对李保长问道。

    “这个……”李保长犹豫了一下,道:“孩子的尸体是郑开夫妇从河边抱来的。”

    “岚大人!”

    哧!

    武植一声令下,岚大人剑光一闪,那李保长手臂上立即多出了一条血红的口子。

    “哎哟!”李保长捂住伤口,面色抽搐的叫了一声。

    孩子乃是心病致死,又经人摧残过,而且郑开夫妇似乎知道他们的儿子是因什么而死的,所以很明显的,这个李保长刚才那话是谎话,有言在先,武植自然不客气。

    “继续说,说的详细点。”武植对李保长幽幽道。

    “是是是!小人该死,小人这就说!”那李保长畏惧的看着那剑,道:“孩子的尸体是如何被发现的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是那个管家把孩子尸体抱给郑开夫妇的。”

    “管家?”

    武植等人来了精神,连忙追问道:“什么管家,和郑开一家什么关系?快快给我一五一十的道出来!”

    “是这样的,去年有一天我们上河村来了一个自称汴京富户管家的人,要到我们村里给富户人家招书僮,只要六到九岁的孩童,最后挑中了郑开家那眉清目秀的小娃。于是郑开家的小娃就被管家领回了汴京当了书僮,可没过多久,那管家就把郑家小娃的尸体给带来了,说是郑家小娃和他们主人家的蝎子一起在河面上滑冰,掉进了冰窟窿,都淹死了。”

    在古代,给富贵人家的孩子当伴读小书僮,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可以算是一项有着大好前程的绝好的出路,不仅生活水平一下提升到很高的档次,而且可以免费读书,得到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教育,关键还能和大户人家的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将来无论如何都不会混的太差,可谓是一步登天的好出路。

    那被武植搞死的高俅,不就是靠着给苏轼当书僮才发的家当年苏轼被贬官后,特意托人给高俅谋了个好出路,所以高俅才会认识还不是皇帝的赵佶,以至于以后的平步青云。

    所以有人来农村招书僮,村民们自然是争着抢着把自家孩子往外送,送出去孩子还是自家的孩子,每年随时可以见到的。

    “可知那管家是汴京城内哪户人家的?”武植问道。

    “这个倒不知道,那管家只来过我们村两次,从未和村民透露什么,而郑开一家似乎和管家约定好了,对外也不透露主家的消息。”

    武植和岚大人他们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一丝欣喜,虽然不知道那管家身份,但只要他出现就已经够了,翰林画院的素描画技可不是吃素的。

    “郑开儿子的尸体被管家送来后,郑开一家可有什么异样?有没有对人说起过什么?”

    “郑开儿子尸体送来后,他们夫妇当然是整日以泪洗面,只不过郑开倒三天两头的往汴京跑,估计是找那大户人家要些体恤呢

    !”

    “那你刚才为何撒谎?”秦桧问了一句。

    “小人怕那富贵人家报复………”

    武植这样隆重的调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郑开夫妇是被人害死的的,这李保长也是害怕自己也遭不幸,但他又吃不了岚大人的剑……只好说实话,反正这些武植事后问村民也能查出来。

    “你倒是精明!”

    …………

    现在情况已经大致清晰了起来,应该就是岚大人方才推测的那样,郑开家的孩子因为被娈童的人所害,郑开知道那人家乃是权贵人家,报县衙没用,所以才会找到孙家老管家的关系求助嫉恶如仇的孙鑫大人,而那权贵人家显然也十分忌惮官稠见愁孙鑫孙大人,知道事情败露必会身败名裂,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将孙家上下以及郑开夫妇全部灭口!

    “你们可以退下了!先住开封府,明日各自回家!”武植摆了摆手,然后怒视着马知县道:“这个渎职之罪以后再和你算!”

    这个知县只不过无能了点,倒和案件无关。

    “大人教训的是………”

    ……………

    “你们怎么看?”

    两人离开后,武植对岚大人秦桧宋巩问道。

    “目前看来,孙家灭门案乃是一个连环案无疑了,剩下的就是排查汴京有娈童之好的权贵,以及派人再去一趟上河村,将那管家的画像给描绘出来。有了这两条,凶手必将昭然于朗朗乾坤之中!”秦桧铿锵有力道。

    “秦大人所言甚是!”宋巩赞同道。

    “好!你二人明日便开始着手调查汴京城内有多少好娈童的**!一个都不许漏!”武植吩咐,二人自然认真答应着,想了下,武植又对岚影问道:“岚大人,据你所知,汴京城那些人最可疑?”

    “这个……娈童之事乃是隐秘,在下也知之不多,我只知道传言朝中的庆国公似乎有这个癖好………”

    “看来好这一口的人不在少数啊!“武植抖了抖浑身的鸡皮疙瘩。

    “岚大人,明**再去找画院的武副院长,你们去上河村走一趟,哪里很多人都见过那个管家,务必要全部询问一遍,将那管家的画像尽可能完美的画出来!”

    “遵命!”

    “好了,劳累了一天了,大家都各自回去休息。”

    武植摸了摸手臂上的伤痕,伤虽然轻,可毕竟破了那么长的口子,回汴京后武植就一直忙里忙外,到现在伤口都还没有上药医治。

    回去一定要好好在娘子们面前矫情一番………

    …………

第562章 一言止兵戈() 
第二天,武植遇袭受伤的消息就登上了汴京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不过由于开封府并未对外说说武植遇袭和案件有关,所以舆论的关注点仅仅只围绕着官员遇袭这件事本身,而不是案件。

    都不用武植刻意向汴京日报那边打招呼,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把关注点放在了官员的人身安全上,大家都在议论,大宋的官员什么时候成为了高危职业了?

    先是前禁军殿帅高俅高太尉一家被贼人屠戮满门

    !又是新晋刑部侍郎孙鑫孙大人一家被人防火灭门!这会又轮到大宋都城开封府的长官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围堵行刺?!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所以,报纸消息一出,大宋社会各界人士都议论纷纷,连朝廷官员们也都十分没有安全感,已经有很多官员准备写奏折建议朝廷对官员再加大安保力度了。

    而在汴京太学院一处教舍内,正聚集着无数学子,学子们最中间一名身着太学生白色儒衫黑色儒帽,但五官成熟的学生无疑是全场的焦点,他正慷慨激昂的对众学子说着什么。

    “真是大快人心!六贼近来都收敛了很多,唯独这个第七贼武植分外猖獗,大宋西北有西夏人重兵压境,他居然建议陛下只下一道圣旨对西夏人辱骂?如此小儿伎俩焉能用于军国大事?西夏人最是凶暴,这一骂必然会为我大宋招惹战祸,又有无数士兵要战死沙场,又有百姓要遭殃了啊!”

    大揭武植罪恶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最有名的“公知”,率先定义大宋六贼的愤青陈东。

    陈东顿了下,环视周围同样义愤填膺的学生们,继续道:“好在天道诛恶,那武植祸国殃民,此刻终于遭到了报应,只可惜那些刺客没有将此人除掉,若是除掉此人,我大宋又能少了一个蛀虫啊!”

    陈东嫉恶如仇,对于贪官污吏恨之入骨,更别提武植这样被他定义为“贼臣”的人了,正因为他有这种性格,又颇有胆气,敢于批判朝廷弊政,敢于公开声讨以蔡京为首的“七贼”,也让他在大宋学子中成为了偶像级别的存在。

    无数热血青年都对他趋之若鹜。

    “陈东!你休要胡言!我师父他是为了追查孙家的灭门案件,才招致贼人刺杀的!”

    突然,一声嘹亮且激动的声音在教舍的拐角响了起来,众人循声一看,原来是太学院最小的学生谢清。

    只见小谢清涨红了脸,指着陈东坚定反驳道:“我师父不是坏人,你在污蔑他!”

    众学子听闻他为大奸臣辩解,都鄙夷的看了看他。而小谢清形单影只,面对众人的白眼,只是红着脸,咬了咬嘴唇,但还是毫不畏惧的直视着中间的陈东。

    陈东冷笑一下,反问道:“他不是奸臣?我污蔑与他?我问问你,对西夏人的那道圣旨是不是他怂恿陛下颁的?他是靠什么获得如今之官位的?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