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大郎新传-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植食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搞清楚了。”

    武松一板一眼的回答着,这次,除了朱武已经神色笃定,在座的花荣鲁智深林冲杨志他们脸色都有些异样了。

    “是童贯告诉你们的吗?”

    武植继续问道,汴京那边武植之前已经派人大力调查了,并没有查到什么,原因只在童贯自己,也只有童贯亲口告诉武松他们,他们才能知道原因。

    “不是,他没有告诉我们什么……”

    武松刚毅的脸上居然挂上一抹喜色,再看花荣他们也一样。

    “因为,我们刚见到童贯的时候,就已经彻底明白他当初为何会不遗余力的举荐我们了!”

    武松声音透露着惊喜,倒是让武植听了这话后,一脸的惊愕。

第432章 来是误会() 
“难道你们之前见过童贯?”武植不解问道。

    “大官人还记得之前的那个张乾吗?”一旁的鲁智深对武植问道。

    “张乾?”

    武植听到这个名字只觉得竟然毫无印象,便追问道:“哪个张乾?”

    武松笑着道:“就是四个小侄满月酒那天,随我一起来喝满月酒的那个张乾。”

    听武松这么一说,武植倒渐渐想起了这么个人来。

    “哦,就是酒席那天那个络腮胡子的大汉,被你从海上救回来的!对对对,他就叫张乾,在汴京太常寺任职的。”

    恍然想到后,武植又疑惑了:“这个张乾,莫非和童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关系?”

    见武植依旧疑惑,武松和花荣等人笑着对视一眼,便说出了让武植目瞪口呆的一句话来。

    “那个张乾,就是童贯!”

    …………

    武植听到这个答案后,何止是目瞪口呆,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地,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

    武松接着道:“我们到了汴京见到童太尉后,也是万分惊奇,后来据他所述,他当时是率领船队出使金国商议联合灭辽的事情的,可是由于第一次出行没有选好航线,船队触了暗礁,又在海上遇到风浪,船只全部沉没,他也是侥幸被海浪冲到了岸边,才被我们救下的。”

    花荣也道:“他当时到不是有意对我们隐瞒身份,只是此次去接触金国,乃是朝廷重要军机,身为使节的童太尉,身份也太特殊,不方便暴露。所以,连沉船的事故,朝廷那边都没走漏消息。”

    宋辽名义上还是兄弟之邦,背后捅刀子的事情确实不好声张。童贯也毕竟是个太监,按照礼制,派太监当一国使者,是有损国家颜面的。

    “而且童太尉在青州养伤住了几个月,刚好住在青州大营里面,自然知道青州大营的兵卒状况。他本人也是久经沙场,有一身好本事,当初在青州秉性就与我等很是相投,我们也都把他当作自家兄弟来对待,所以,这次河北平乱,他不极力举荐我等,那他举荐谁啊?哈哈!”鲁智深开怀大笑道。

    鲁智深说完,林冲也接着道:“当初朝廷派叶良辰挂帅平乱的时候,童太尉就知道此人难当大用,所以他便把武将军也安排在平乱军中,为的就是先让武将军累积些军功,他才方便在朝廷力主武将军挂帅平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终于让武植迷茫了数天的思绪,变的豁然开朗了起来。

    原来,童贯之前如此怪异的举动,居然这样合情合理,而且也并不像武植之前想的那样,有什么阴谋,童贯完全就是真心实意的在提拔武松他们!

    “看来,童太尉也是个心机深沉之人啊!”一旁的朱武在听完这些后,悠悠的道了一句。

    武植明白朱武是在指童贯不顾国家利益,费周折也要为武松争取最大军功的计算,白白赔上了大宋几万禁军……还有坑了叶良辰。

    不过既然是为武松好的,武植也就自动忽略这些阴暗面了。

    “原来如此!倒也难怪,早就听说童贯童太尉奇人异相,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脸络腮胡子,体格粗壮的大汉,居然就是当朝童太尉,啧啧!”

    武植唏嘘了一下,确实,就算知道童贯这个太监长胡子,可是武植也没想到他居然还生的这么威武。

    “看来之前的种种担心都是多余的了,如此这般最好,从此以后武松你们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继续安稳练兵整顿州路军务了,有童贯给你们撑腰我也可放心。”顿了下,武植继续道:“童贯有领兵之才,在军中军功赫赫,根深蒂固,你们与之交好,甚至跟随于他都是无甚问题的。但此人太过贪功,而且为功劳不择手段,到了关键时刻很可能就会害了整个军队,所以你们就算跟着他了,也还要保持独立之精神!”

    武植说的这些就是童贯最致命的缺点,在原先的历史上,宋军攻打燕云十六州的时候,童贯就犯了这个贪功的毛病,在宋西北军溃败被追杀的时候,反而命令西北军不得进城驻守,后来终于拖垮了大宋这支最精锐的部队。

    这也是童贯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大哥放心,我等与童贯只是意气相投,乃是平辈论交,虽然在军中职位上归他管,但是他并没有要插手青州军的意思,在汴京的时候他就说过要我们自行整顿军务,务必为打造两路强军出来

    !”武松道。

    “嗯,你救了童贯,他报以恩惠,看来童太尉倒是个可以结交的义气之人。”

    略变了下脸色,武植对武松问道:“不知童太尉可曾与你说起过我?”

    武松闻言点了点头,他知道武植是在担心之前和童贯的过节。

    “自然说起大哥了,童太尉说之前对大哥你是心存不满的,所以才会扣了你的银钱,并找人提点下你……”武松小心翼翼的看着武植,见武植脸色平静才继续道:“不过童太尉如今已经对大哥你印象良好了,那一车银钱本来这次童太尉是要还我带来青州的,只是汴京人多眼杂,为了保险起见,我就推辞了。童太尉说下次大哥你去汴京,他亲自还给你以示赔罪。”

    武植摆了摆手,道:“算了,一车银钱而已,小意思。童太尉有没有说他当初为什么对我心存芥蒂?我一直在青州,并未做出什么招惹他的事情啊!”

    “这个……”

    武松等人又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在商量要不要告诉武植实话。

    “不用有什么顾虑,直说吧!”

    武植自然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花荣开口道:“说到底还是去年的河北大火事件……”

    “哦?那场大火怎么能让我招惹到当朝童太尉?”

    “是这样的,当时河北大火之后,朝野哗然,大臣们也分为了主战派和议和派,童太尉就是主战派,他认为辽国当时正在经受北方金国的崛起,已经疲于战争,此时大宋借着大火的由头出兵伐辽,必然能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而当时朝廷是赵挺之任首相,他和东府相公们都是议和派,说大宋国库空虚,连年的各种苛捐杂税已经让百姓负担沉重,此时发兵必将拖累国计民生。”

    “后来,官家采纳了赵相公和王黼的建议,并没有借机伐辽,而是敷衍了事。”花荣顿了下,看了看武植继续道:“后来当时已经被罢相的蔡京和童太尉联手,是有机会让官家改变主意的,可是再后来……大官人你就在山东发起了募捐活动,大批民间富商很快就筹集到了赈灾的款项,官家和议和派一看此情景就顺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大官人这个左武郎,还是王黼建议赐予的呢,他主张议和是因为他整日奢侈糜烂,最怕战争。”林冲在一旁补充道。

    闻言武植苦笑了下,原来童贯对自己的记恨是这样来的啊!

    武植毕竟是募捐发起人,童贯自然迁怒武植。

    蔡京和童贯都属于新党成员,最是激进;赵相公属于旧党一派,行事保守。武植现在明白了,国家大事,不能凭借好恶意气用事,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很难断定谁错谁对。

    说到底,和童贯闹出这个莫名其妙的芥蒂,还是因为双方身份地位的差距造成的。

    屁股决定脑袋,武植不在朝堂,很难理解那些大人物们一举一动背后深刻的含义。

    境界不够。

第433章 改革军务() 
有关童贯的一切芥蒂和误会都已经完全消除了,现在童贯在武植心中的形象也彻底换了一个样子。'77nt。cp;   以前,武植对童贯的印象就是个黑了他银子,心理变态,祸国殃民的死太监罢了

    。

    而如今,童贯的相貌武植已经知道,童贯对武松的提拔,还有童贯的种种传闻武植也已经了解到了。

    现在的童贯在武植心中是一位颇有城府的威猛将军形象,之前大宋的几个胜仗都是他打的,他带兵平定了吐蕃,收复了河湟地区,他庇佑着西北军的一大批猛将,他生平最大的错误还没有犯下。

    起码在现在的大宋六贼之中,这位是最有改造前途的了!

    ————

    后面武植和武松花荣等人聊的话题就比较激动人心了,武松新任两路兵马总管,手下一大票嫡系军将,正是大干一场,彻底整顿两路兵马的时候。

    青州军就是武松的牛刀小试,而且成果显著,极为的成功。

    下一步,武松告诉武植,他们打算将青州整改军队的经验推广到各路的州府大营中,每一处大营都按照青州军的方式和经验进行整改和训练,等到各大营的军队整改完毕后,再统一的进行一路兵马的集训整合!

    林冲鲁智深杨志他们都将被武松任命为监军派往各大营监督军队整改,而大名府那边有卢俊义和索超,自然不用担心。

    众将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方案,一直在一旁笃定品茶的武植耐心的等他们讨论完后,才悠悠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整顿军队的方案没什么大问题,我不懂军事,只提一个建议。”

    顿了下环顾众人,武植道:“整顿各州府大营兵马万不可同时整顿,要一个个来,让林教头几人任州军观察使,先在开设有大宋银行的州府进行军务整改,后面的改革跟着大宋银行走,大宋银行开到那里,就在那里整顿军务!”

    武松等人齐刷刷的怔了起来。

    略思忖了下,武植道:“哦,我会让宋大哥配合你们,银行分行最近优先在京东东路和河北东路的两路州府开设。”

    事实上,京东东路的数个州府如今几乎都有大宋银行分行了,只是河北那边由于战乱,还未开设。

    “大官人,这整顿军务,和大宋银行有什么关系?”鲁智深瞪圆着牛眼,一脸不解的问道。

    武松花荣在沉思,林冲杨志在皱眉,只有朱武轻摇羽扇,在微微点头,也不知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懂了。

    武植回答道:“你想一想,当初青州大营为何这么顺利就能整顿成功?”

    “这个……”

    鲁智深还在抓着光头,那边武松已经想通了。

    “大哥,我明白了!你说的对,整顿军务能否成功,关键还得看大宋银行的进程!”起身行礼,武松道:“我行事之前会找宋大哥和吴先生商议的。”

    “嗯,你明白就好,没别的事情就回去吧,回去和鲁大师好好说道说道……”武植摆了摆手,示意散会。

    之所以说整顿军务要依靠银行,其实和大宋军队史无前例的特点有关,这个特点就是军人职业化,外加难民集中营

    。

    大宋的军人都是职业军人,这种军人和所有朝代都不同,古代百姓有“徭役赋税”,其中“徭役”就是指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就算后世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农村一些集体工程还是会无偿征调百姓服力役干活。

    但是军役,直到后世二十一世纪,中国都依旧存在——就是义务兵。

    但是宋代不同,除了收容的难民兵和发配的罪犯兵,几乎都是职业兵,职业兵的军饷钱,自然比义务兵高很多,而且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青壮年当兵就是为了赚钱。

    武松要改革的就是这两点,首先整顿军纪加强思想和体能的训练,提高他们战斗力的同时也把职业化的兵们赋予义务的精神,这个其实并不难,人都是群体动物,并且极易被情绪感染,只要军队军纪上下一致,就能成铁板一块。

    真正难的是如何处理大宋军中的那些难民兵,难民兵身体弱,素质良莠不齐,甚至还有老人和孩子,他们被一股脑收入军中就是为了躲难而已。

    这种兵你压根没办法训练,也没办法编制,所有对军队的办法在他们身上都行不通,但是这些人更不能给他们赶出军队,那样除了大宋政策不允许外,赶出去不好好安置的话,随时都有暴乱的可能。

    宋朝将难民收入军中供养,防的就是这个。

    所以,这是历代军中改革的最大难题,像西北军那样的边防军倒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在大宋腹地的军队,就到处都有难民兵了。

    之前青州大营改革,还不是武植出了一大笔钱妥善安置好了难民,武松才得以顺利改革。

    可是现在改革的范围扩大到两路州府,再依靠武植出钱,武植两天就会破产……但是武植也早就为武松准备好了解决方案,就是大宋银行。

    当然不是让大宋银行出资解决难民安置问题,而是因为现在的大宋银行可是香饽饽,银行开到哪里,哪里就会资本充足,哪里就会商业繁荣,商业繁荣带来的就是各种工场作坊林立,各种工场作坊林立带来的就是大量的劳动力需求。

    到时候外面有着薪水更高的工作等着那些难民兵,恐怕不用武松安排,他们自己就主动脱离军营了。

    …………

    开了这么久的会,武植为了装逼前后喝了几大杯茶,早就想上厕所了……可是现在武松花荣他们已经走了,武植却还装作一副淡定模样,没有去厕所。

    因为朱武这厮还没离开。

    “大官人,您走的每一步棋都太高明了!高啊!实在是高!朱某对您的敬仰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