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大郎新传-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画圆柱体不是很难,很多学生画的都不错,而谢清画的圆柱体乍一看也没什么特别的,可小谢清毕竟是“关系户”,武植难免拿他的画纸细看一下,这一细看武植不由的发现了不凡之处。

    别人第一次照着实物画,就算画的再认真,画的再像,可画出的线条难免生硬粗深,包括武植刚才在讲台上画的,也是微微用力压着铅笔画出的。

    可小谢清画纸上的铅笔线条流畅飘逸,像是随手涂描,铅色浅淡,圆柱体在纸上浑然天成,只有铅笔的色泽,却根本看不出一丝铅笔在纸上的印痕。

第405章 酒仙子() 
翌日,得意楼外设起了一座台子,台子上支着简易的蒸馏设备。

    扈老太公等人悉数到场,太公白须白发,穿着宽大的布袍,一身盛装的三娘和金莲分侍左右,几位叔公也俱是大富大贵之姿态,干练的扈成与小扈天一丝不苟的站在末位

    。

    台子中央,是雪儿温婉贤淑的靓丽身影。

    雪儿盘着柔顺光亮的头发,上饰着金钗步摇,一身锦缎的华裙,象牙色打底,桃红色花面,上面用苏绣手法刺绣着朵朵祥云牡丹。这一身正派富贵妇人的行头,衬托着雪儿小家碧玉的气质,丝毫没有半分违和,反而更显的俊俏迷人了。

    雪儿如此俏美,不仅惊艳了台下的百姓,一旁的武植也暗暗心满意足……自己的老婆真是上等的佳人!

    自得意楼酿酒产业交给扈家庄后,雪儿就很少下酒窖亲自动手制酒了,黄金得意酒也早已交给扈家庄,所以雪儿俏酒娘的名号反倒渐渐销匿了,不比金莲美厨娘的名声大,人们只要去得意楼吃菜,就盼望着能吃到美厨娘亲手做的。

    而且在人们的印象里,这位俏酒娘平时极少出门,即便是偶尔逛街也都是和一群女眷们一起,再加上小家碧玉的气质自然不如美艳的金莲和英气的三娘远远就能引人瞩目,所以平日里这位酒娘倒是很难被人意。

    然而今天,当报纸上报道俏酒娘今日要亲自公布得意白酒的制作方法后,人们开心之余也猛然想起俏酒娘与驰名天下得意白酒之间的关系,那白酒正是俏酒娘发明的啊。

    如今,酒娘居然慷慨的要亲自公布制酒方法了,这种善良大方的美好形象立刻在人们心中扎根,再前来一看,原来俏酒娘也是如此的清纯美丽,顿时,雪儿的形象立刻在人们心中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瞬间甩了武大官人几条街……

    从古至今,这个社会都是看脸的社会。

    ………

    公布独家秘方,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件极其稀罕的事情,而且还是公布畅销产品的核心秘方,这次自然引的无数人争相前来瞻望。

    台下已经人山人海,雪儿先是转身对着身后的扈太公他们福了一福,又对台前的无数百姓们执了一礼,便对着台上蒸馏设备旁边的武植和郓哥示意了一下,武植和郓哥便屁颠屁颠的开始操作起了设备。

    自家娘子设台开“科普发布会”,这打下手的自然不能是一般人。

    “诸位,这白酒的制法,称为‘蒸馏法’,所谓蒸馏之法,就是……”

    台上的雪儿没有半分紧张,十分从容的按照着武植和郓哥的操作流程对着台下的百姓们娓娓道来,每一个步骤都讲解的十分详细易懂,待一套流程讲解演示下来后,雪儿又轻捻袖口,在武植的配合下,夫妻二人又为百姓们演示了一遍。

    台下的百姓们一丝不苟的看着台上的教学,直到大部分人都理解个七七八八后,人们都不禁的恍然感叹了一句,原来得意白酒的制作方法如此之简单!

    但是人们也明白,这方法虽然简单,可是一般人是很难摸索出来的,谁能想到把酒加热后,那股股白汽也是白酒呢?

    ………

    最后,当雪儿把白酒的勾兑比例,蒸馏的温度标准,以及温度计的制作方法都教给大家后,这场“科普发布会”才算结束。

    普通白酒的勾兑比例已经公开,以后得意楼可就只勾兑黄金得意酒了。

    不过武植也知道,虽然公布了白酒制作方法,可真正有实力批量勾兑生产的,还是那些大小酒坊,寻常百姓,就是多一个见识罢了

    。

    而公布之后,各种白酒品牌肯定会如雨后春笋冒出,但是“得意酒”这个品牌已深入人心,无论出来多少白酒,得意酒永远是大宋国酒级别的存在,只要保证质量如一,那以后再无别的品牌可撼动了。

    “科普发布会”圆满结束,在无数人的道谢和称赞声中,雪儿微微对众人笑了下,便乖巧的贴近武植转身离去了。

    感受着台下无数人羡慕的目光,武植也暗自得意,他觉得自己穿越来这宋朝后,最珍贵的并不是那些后世的观念和知识,而是自己家的三位老婆。没有雪儿,武植的产业不可能起步的这么快;没有金莲,得意楼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名声;而没有三娘……武植早死好几次了!

    而且三位娘子肚子又那么争气,一下给武植生了那么多娃,这简直让武植不知该如何报答三位娘子了!

    哎!其实仔细想想,都是一家人,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幸福的过日子就比啥都好。

    ————

    秘方公布后,官方和民间的酒坊行动迅速,原本是稀罕物的白酒也在这几天内,变得随处可以买到,价格还极其的便宜。白酒市场的突变,首当其冲的就是得意楼白酒的销量,短短两天下来,白酒销量降低了一半,若不是武植提前吩咐过卖不出去也不降价,恐怕酒价也一落千丈了。

    对于这种状况,武植一点不担心,他除了下令不许降价外,还让扈家各处分酒坊的工作状态放缓了下来,之前抢占市场紧张劳碌了近一年,也是时候缓下来休息,整顿了。

    还有那些卖不掉的酒,统统储存到酒窖里面。

    这就是卖酒的好处,永远不担心货物会积压,积压了就窖藏起来,过个三年五载,起出来卖还能翻好几倍。

    其实在配方公布之前,酒楼早就已经只卖黄金得意酒了,这也是武植不降价信心的来源,他的黄金得意酒本就是定位高端的,哪能轻易降价?何况得意酒口感和质量比原得意酒好上几个档次,以后过了这段白酒热的时期,大家还是会把得意楼的得意酒奉为佳酿。

    ………

    最近整个山东的民间似乎都沉浸在白酒的醇香之中,而让武植没料到的是,雪儿俏酒娘的名声,也跟着水涨船高,进而升华了起来。

    事情还是源自大宋人民最喜爱的遍布街头茶肆的说书行业,说书,也是除了报纸外,各种传言故事集中的发源地。

    某日,武植听郓哥提及,说是青州东街头二拐路的那个茶酒肆中老谢头和他的孙女,已经把雪儿公布白酒秘方的事编成了整整两话本的故事,每日都说上那么几段,挺玄乎挺吸引人的,大家都爱去听,每天一到点,茶酒肆里面都爆满。

    那个老谢头武植知道,说了一辈子书,他儿子却买扑到了官府的酒引,做起了酒水买卖,之前武植家也从他儿子那里批过酒。老谢头晚年安福,可他却闲不住,领着十几岁生性活泼开朗的孙女,每天都会在茶酒肆说上那么几段对口评书。

    就是祖孙二人一问一答,孙女红儿负责在关键时刻或提问,或惊讶,一来带动观众情绪,二来方便爷爷卖个关子继续说下文。

    ……

    爷爷:“人人都说俏酒娘美若天仙,心地善良,还发明了制酒手艺,却不知道这其中也有一段良缘呀

    !”

    孙女:“噢?听爷爷的口气,莫非知道一二,这段良缘想来是和武大官人了,可与白酒又有什么关系呢?”

    爷爷:“你有所不知,正是与武大官人结的良缘,才使得醇香白酒能流传于世!”

    孙女:“一段良缘,一种美酒,这故事必定引人入胜,爷爷快说吧!”

    爷爷:“好好好,今日大伙都在,我就与诸位说道说道……”啪!惊堂木一拍,“话说当年,俏酒娘苏雪儿还是天上王母娘娘身边掌管玉液琼浆的酒仙子……”

    ………

    具体传说武植从郓哥口中也听了大概,就是说雪儿是王母娘娘身边的酒仙子,因为某次下凡到阳谷县附近的谷山采摘酿酒果子的时候,被一条千年老狐狸设计困住,就在老狐狸欲加害酒仙子时候,刚好被偶然经过的武大官人所救。

    而武大官人为什么能救下酒仙子呢?因为武大官人是天上的紫薇星承业力转世呢,所以老狐狸不敢造次……后面说是武大官人救了酒仙子后,又加以悉心照料,酒仙子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于是化作苏雪儿嫁给武大官人,并辅佐武大官人建立起了庞大的产业。

    末了,老谢头还暗示观众,武大官人本来过的很清贫,就是遇到了酒仙子后,才开始发家的。

    ………

    武植听了这故事后哭笑不得,他现在算是明白古代那些传说以及神话故事都是怎么来的了,古人的脑洞也不小啊!

    只是身为当事人的武植可是知道,这里面哪里那么多稀奇古怪,雪儿全名叫苏瑞雪好吗?不过武植救下雪儿是真的,开始雪儿确实也是报恩的,得了雪儿帮助起家……这也是真的。

    别说,民间的传说有时候也是空穴来风,有些根据。

    总之,现在酒仙子的名号已经传开了,故事更是火了,不仅被各处说书的津津乐道,据郓哥说,老刘头正在编下文,不仅有武植和雪儿,连金莲和三娘都编了进来,还都有个天仙的出身,和武植都有一段凄美的故事……

    连那个老狐狸也成了大反派,被大书特书,各种出场各种手段……最后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都出场了。

    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天上有名的神仙基本都有龙套跑……

    话本的名字也已经定了,叫《酒仙奇缘》……

    武植那个汗颜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这若是让他们继续写下去,那估计家***生时候祥瑞满天的四个娃娃也躲不掉。

    对于这个,武植也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人们评说,反正只是编成故事,又没抹黑什么,不管了。

    最后,武植吩咐郓哥私下里给老谢头送几坛黄金酒去,不管怎样,人家写的是武植一家的美好故事,身为当事人,怎么也要意思一下。只是意思意思,个中内涵,大家心照不宣。(本书目前正在被网站屏蔽中,再过几日就会放出来,大家稍安勿躁,古力也很急,最近更新不稳定,等放出来后就会稳定更新。)

第406章 童太尉(书终于解封)() 
大宋汴京城,这所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处处洋溢着繁华盛况,房屋楼宇鳞次栉比,街道沟渠纵横交错,绿树鲜花遍布点缀,人流车辆来往不息。

    童贯的太尉府坐落在汴京城的西坊,那高大的门第,那威武的守门府兵,在达官聚集的西坊也是数一数二的气派了。

    不过这太尉府虽然是当朝权宦童贯的府邸,也异常气派,可因为童贯乃是太监一枚,所以府里除了几个使唤小厮丫鬟,就是一队队巡逻的府兵,倒鲜能见到别的人影了

    。

    自之前的高俅刺杀案过后,朝廷便建制对汴京各高官们加强了安保力量,童贯又是掌军权的太尉,府中兵丁护卫自然是超规格的。

    童府正厅,数位身披鳞甲的将军和几位绯红袍官员分列两旁,对着首座上的一位身穿黑水麒麟袍的男子毕恭毕敬,那男子一脸络腮胡子,刀眉盾额,太阳穴突起,看起来大概三十来岁,生的粗枝大叶体阔腰圆,一双微突的圆眼精光内敛。

    此时他用手肘斜撑着太师椅,正在侧身品茶,看起来随意却带着几分霸道。

    这个人,就是童贯。

    童贯太监的身份是确定无疑的,而他长着络腮胡子,生的体壮如牛威风凛凛,也是确确实实的。这一点,满朝文武都和当朝皇帝陛下早已见怪不怪了。

    这想必就是人们常说的奇人异相吧,无论如何,童贯在历史上确是一位奇人。

    “太尉大人,西府刚得到消息,河北平乱的禁军首战失利……”一位官员出列对童贯禀报。

    宋朝中央权力机构分为东西两府。东府就是中书门下省,是宰相副宰相办公的地方,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西府就是枢密院,枢密院的老大枢密使总领全**务,相当于后世的**************。(s。 )

    ——主席自然是皇帝陛下。

    两府的负责人,都是大宋官场顶级的存在,都是宰相的待遇,只要入主过两府,哪怕后来被贬官被流放,别人也会恭恭敬敬的称一声“相公”的。

    不过这两府首脑历来都是只能文官担任,自太祖开国以来,只有狄青以武将身份出任过西府的枢密使,最后还被文官们合伙整的郁郁而终,童贯一个武装太监,就算军功再高,也是万万不敢染指枢密使这个职位的。

    虽然他不敢当枢密使,可是毕竟是掌握实际军权的大太监,枢密院如今已经完全被他架空了,他的这个太尉府,才是大宋各种重要军务军令的集中收发地。

    ………

    听到河北禁军失利的消息,童贯冷笑了下,道:“哼!王黼这次可算给他外甥抢了一份倒霉差事!”

    如今的大宋朝局,完全被“六贼”掌控,蔡京是东府首相,百官之首。王黼是东府副相,童贯是太尉兼任西北三路军指挥使。政权,财权,军权,三人各自瓜分。宫廷里面有梁师成把持内政,民间又有李彦和朱免大肆搜刮,这整个大宋朝廷,果真是奸臣当道。

    不过在现在的朝堂奸臣里面,也是派系分明,明争暗斗的。

    朝堂中蔡京深得皇帝宠信,势力也最大。童贯和蔡京井水不犯河水,关系还说得过去。不过副相王黼和蔡京就是貌合神离了,他一心想算计掉蔡京,接任帝国首相的位置,蔡京前一次罢相就是他从中作梗。

    奈何蔡京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罢相才短短几个月又重新回归首相位置。王黼无奈只能拼命找机会在朝中培植亲信,倒也得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