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大郎新传-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植说完,武松花荣鲁智深他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大官人说的可是真的?”鲁智深问道。

    “自然是真的。”武植淡淡道。

    卢俊义家中世代经商,发家于百年前宋辽澶渊之盟之后,仗着大名府是宋朝辖领宋辽边境诸州的第一大府,距离宋辽互市的榷场异常之近,卢家先人便做起了边境进出口贸易的行当。

    当然,若是只是正常贸易,卢家也不可能成为河北第一富户,这个贸易过程中,卢家主要干的,是“走私”。

    这种走私和后世走私性质上一样,但是意义却有天壤之别,因为卢家走私的对象,并不是大宋,而是辽国。大宋这边最缺的就是战马,辽国对大宋实行马匹禁运,而卢家和辽国那边的民间商人“勾结”走私的就是马匹。

    这是对大宋极其有利的事情,就像后世从外国走私先进技术一样,国家鼓励还来不及呢,所以卢家和朝廷合作,走私的马匹无论多少,全部算厚利卖给朝廷,再由朝廷分拨给各军营或者补充马场。

    而卢家世代精明运作得力,与辽国商人通力合作走私,无数好马源源不断流入大宋,也为卢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所以,卢俊义一出生就是个地道的富n代,之前那次的捐款,武植这边算上偷黄智的才勉强和卢俊义捐的数额差不多,可是后来武植经过暗组调查得知,卢俊义成家后,一直对他家中的贸易产业不感兴趣,还拱手把卢家手中的大量辽国走私商人的资源白白让给了大名府其他贸易商人,他卢家如今除了吃老本,就省几百亩良田了。

    虽然经过几代人的积蓄,卢家的老本也够卢俊义挥霍几辈子的,可是结合水浒来看,卢俊义并非是故意败家,而是他心中有一腔报国之情,只是一直没有好机会罢了。

    “如此就太好了!久闻卢员外棍棒无双,他手下的燕青亦是人中龙凤,若是肯入我青州大营,必然是两员悍将啊!”武松欢喜道。

    “此事完不可操之过急,只需坦荡结交便可。”

    武松对武植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现在只是执掌青州一隅兵马,实力还是太过弱小,早招卢俊义,人家未必看的上眼。

    朱武抚须笑道:“我听说卢员外和林教头乃是同门师兄弟,一旦时机到来,只要请出林教头,一切便可水到渠成

    。”

    “不错!”武植微笑道。

    林冲已经护送灵儿她们安全的抵达汴京,昨日飞鸽传书,他已经和孙二娘夫妇准备返程回青州了。

    武植正打算让武松他们安心回军营准备,管家老鲍突然急步来禀,将一卷牛皮纸包递给了武植。

    “这是金掌柜刚呈来的飞鸽传书。”

    “嗯。”

    武植接过纸条,青州报社与各处报社之间皆建有信鸽站,负责传递情报,这些信鸽站每日情报由金大坚带人负责收集整理,并及时传达给武植或者报社等集团内相关人员。

    金大坚他们,也已经被编入了暗组。

    看完纸条,武植不由的冷笑了下。

    “大官人,怎么了?”鲁智深问道。

    武植一遍将纸条传给武松他们观看,一边回道:“不出所料,朝廷那边果然没有答应你们的请战,而是派了四万禁军前来平乱,青州这边负责禁军的后勤,旨意过两天就会到青州。”

    武植说完,众人也看完了纸条,虽然早就料到结果,可是他们还是一脸的不快,鲁智深更是猛拍了下桌子。

    “这贼阉厮!气煞洒家!”

    “哥哥稍安。”花荣劝了下鲁智深,继续道:“四万禁军前来平乱,如若平了乱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嗯,不错,从汴京调禁军,总比千里迢迢调西军要快多了。”武松也沉声道,“禁军虽然散漫,可军备优良,如若主将明断,亦可与乱军为敌。”

    “只是不知道这个叶良辰,是何许人也?”

    叶良辰正是飞鸽传书上面写的这次出征禁军的主将,纸条太短,只有这个名字,并没有详细介绍。

    武松花荣朱武他们面面相觑,身处军营,大宋有名的将领他们都知道个大概,可是这位叶良辰,他们确从未听说过。

    武植挑了挑眉毛,缓缓从刚才的牛皮纸袋里面又抽出了一张写满字的纸,交到了朱武手中。

    “这是此人资料。”

    暗组的人办事果然周全,难怪一个飞鸽传书居然要用纸袋装,原来里面还夹着早就搜集好的主将资料。

    朱武看了看资料,对武植敬佩的看了一眼,便开始像众人介绍这位主将了起来。

    “这位叶良辰年方二十有四,之前的军职乃是禁军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这三衙军中的捧日军指挥副使,之所以年纪轻轻就任此要职,是因为他的舅舅是当朝副相王黼。”

    王黼,皇帝的铁哥们,六贼之一,原来主将是他外甥,敢情是觉得乱军只是乌合之众,准备来抢军功的。

    “哼!派这么年轻的衙内过来领军作战,朝廷未免太儿戏!”杨志也愤愤道。

    “别急

    。”武植刚才没细看那资料,便对朱武问道:“此人什么履历,什么品性,之前有无战功?细细说一遍。”

    毕竟衙内也不都是高衙内那样的混账,可是有好多官二代将二代同样一身好本事的,眼前的花荣不就是例子?

    朱武低头仔细看着资料,回道:“这上面说叶良辰平时在汴京整日和禁军厮混在一起,虽然有些纨绔,倒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品性倒也不坏,至于战功嘛……”

    朱武看到下面,嘴角竟然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他是凭蒽荫获得的军职,平时倒也喜欢舞刀弄棒,功劳只有一件,就是上个月,汴京西郊有一伙人偷牛被其得知后……”朱武合上资料,悠悠道:“他带了四千捧日骑军,一路奔袭城外,捉了……那七个偷牛的贼。”

    朱武说完,在座的都表情怪异的笑了笑。

    捉几个小贼居然足足带了四千全副武装的军队,这个叶良辰倒够闲的,只怕那七个小贼见偷个牛居然被军队围追堵截,恐怕肠子都悔青了。

    “好了,不管来的是谁,终归都是为了大宋平乱的,这次你们青州大营虽然只是负责后勤,但是也要全力以赴做好,另外那两千隐军,到时候与卢员外连络好后,也要尽力配合禁军的行动,一切以平乱为主,不许抢功懈怠。”

    说完,武植摆了摆手:“你们回去准备吧。”

    “是!”

    ………

    众人离开后,武植呷了一口茶水,其实他对这次的禁军是没什么信心的,虽然禁军人数上占优势,可是对方只是名字叫乱军,其实就是一支强悍的官方王牌军队,那可是和金人交战过的,即便是有武松暗暗派出的两千军队和卢员外的义军一起配合,即便是这次的禁军主将没有犯什么指挥战术上的失误,想要彻底打垮乱军,也是几无可能。

    能限制这股乱军在大宋境内胡作非为烧杀抢掠,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莫非这是童贯的缓兵之计?故意让禁军来拖延时间,到时候他的嫡系西军就可以悠哉悠哉的赶来。一旦禁军被打垮,那样他的西军再过来打败乱军后,不仅以逸待劳,功劳也势必翻倍!”

    想到这里,武植眯了眯眼睛,一定是这样的,童贯从军多年,有这个手段很正常。

    可是随后几天暗组的情报却又让武植傻眼了,因为京城的禁军已经出发快两天了,西北那边任何调兵或者动员的迹象都没有。

    这明显不对头,莫非童贯真的指望靠一个小年轻带的腐弱禁军打赢乱军?又或者童贯真的愿意把这种平乱的战功平白让给别人?

    还是不可能!

    别人或许不知道这些乱军是什么来头,童贯是军方大佬,他一定知道。所以他也应该知道,禁军不能打赢。

    可是既然他知道,他为什么还不反对派禁军来呢?为什么现在还不尽快调西北军,以便能及时赶来收拾残局坐领军功呢?

    童贯到底在等什么?

第402章 不靠谱的将军() 
过了有十来天左右,林冲孙二娘他们已经回到青州,青州大营也先行派林冲鲁智深率两千人马化作百姓,秘密进入了河北境内。()

    前天武植收到消息,林冲鲁智深他们已经接触到卢俊义,并与其达成一致,两千青州兵成功扮作了河北民兵。

    眼下,这两千人马和卢俊义的民兵与乱军部队打了几次游击,均有所胜出,但是由于乱军主力近来盘踞距离大名府较远的河间府,踞守不出,所以民兵遭遇的只是小股乱军,收获也是不大

    。

    而乱军最近之所以盘踞不出,是因为他们也知道了汴京那边派了四万禁军前来平乱。

    禁军虽然早已腐朽,可是宋辽百年几无战争,在辽人脑子里面,对禁军的印象还是当初太祖太宗与辽交战时期,以及真宗时期澶渊之战时期那种险些将辽军全灭的强悍存在。

    所以,当辽乱军听到禁军来的时候,还是不敢大意的。

    这也是宋禁军对内对外的最大作用——唬人。

    ————

    今天上午,青州城迎来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大概百余人,皆着鲜艳的铠甲,手持红樱长枪,骑着高头大马,为首是一位骑白马年轻将军,一身锁子连环甲,虎头束冠,云纹金靴,身披大红披风,腰佩长剑,左右各有一位虎背熊腰的将军护卫,这行头阵仗着实拉风。

    这位年轻将军便是叶良辰。

    此次出征河北平乱的四万禁军,就由他任统帅。

    对于一些不明内情的百姓来说,年纪轻轻就封印挂帅,统领大军征战沙场,确实是非同凡响,神一般的人物!

    再加上此人卖相还不错,所以自进了青州城后,无数百姓在道路两边不停仰望赞叹,更有年轻女子一脸花痴的将其视为如意郎君,连那上街买菜的老婆子也驻足两眼放光的瞅上那么几眼。

    “多谢大家!良辰有礼了!”

    “谢谢!”

    而那位良辰将军,也十分的平易近人彬彬有礼,无论是百姓对他的称赞,还是少女们的欢呼,只要被他听到,他都会迅速的转头对着赞美处抱拳行礼。

    连那远处的婆子热切的眼神,他都会认真的对视回敬……

    “良辰谢谢各位的抬爱!”

    ………

    如此一位年轻有为的将军,品性居然一点都不狂傲,实属难得,自然是引的两边的百姓们对其好感更甚。

    另一边,武植与谢轩等一众青州的头面人物静静的站在得意楼门外,他们自然是在这里等候那位平乱统帅叶良辰的。

    此时众人虽然尚未见到这个叶良辰,可是心中对其的看法,却是和青州百姓有着很大的出入的。

    武植也是如此。

    这位良辰将军本是不该来青州的,此次四万禁军前往河北平乱,应该是直奔河北诸路的前线中心大名府驻扎,而大名府与青州分别在两条官道上,从汴京过来如若经过青州,便是绕路了。

    事实上,四万禁军并未随叶良辰来青州,这个叶良辰是自己率领一队护卫军校,半路改道特意来的青州。

    四万禁军由其副帅带领,依旧赶往大名府前线。

    军队出征期间,主帅擅离职守乃是军中大忌,且不说容易动摇军心,万一被敌军偷袭,军队没有主帅肯定瞬间就会崩溃……所以,这岂止是大忌,古往今来也似乎没有那位将领敢这么干过

    。

    可是这个叶良辰做了,而且做的堂而皇之,招摇过市。

    看他打马在青州城得意洋洋的游街,似乎来旅游一般,哪里像个出征途中的统帅?

    若他带着一小队人马离开主力部队来青州,是为了什么战术上的策略,倒也能说的过去。再不济,他来青州大营与武松商量军务,也无可厚非。

    可关键是武松早已按照朝廷命令率领三千营兵赶赴大名府了,军部的命令武松青州兵只是后勤,所以只带三千人,其余大部留下驻守青州。而且叶良辰未到青州之前,已经派人飞马通知了谢轩和武植等事由。

    他特意改道来青州,压根不是为了什么军务,而是要来吃一顿饭。

    这也是让武植谢轩等人听到后难以置信的原因,他是因为久仰金莲美厨娘的名声,所以顺便来吃一顿美厨娘亲手烹饪的饭菜。而且他事情做的很到位,不仅提前通知了知府谢轩,还十分正式的派人给武植下了拜帖,言辞恭敬的表达了希望金莲亲自下厨的期待。

    武植哭笑不得,暗暗感觉这位主帅不靠谱之余,也只好无奈提前在得意楼备好酒菜,期望这位年轻主帅吃喝的心满意足后,能尽心尽力的为大宋平乱了。

    金莲已经在得意楼后厨忙活了,她产后身体已经完全恢复,早已能下厨了,何况那位叶良辰如此礼貌,只是一顿饭而已,武植询问金莲后,她自然爽快答应。

    酒楼豪华包厢里面,开胃凉菜刚摆上,武植在门前就看到了叶良辰等一队人马,时间把握的刚刚好。

    时间当然精确,因为那叶良辰还在青州外的时候,就已派人快马来通报了,生怕别人会错过接待他一样。

    “叶将军,我等恭候多时了!”

    叶良辰一行来到得意楼外下马后,谢轩和武植等人纷纷客气的迎上去见了礼。

    “想必这位就是青州知州谢大人了吧,良辰有礼了!”叶良辰倒也谦逊,谢轩穿着绯红官袍他一眼就认出了身份,与众人拱手后,他看着武植,啧声道:“早就听人说武大官人十分年轻,想来这位气度不俗的公子一定是武大官人了吧!”

    “正是鄙人,见过叶将军。”武植微笑着抱了一拳。

    “武大官人和良辰年纪相仿,便在大宋久负盛名,良辰十分佩服!”叶良辰又抱了一拳。

    “哪里哪里,比起叶将军弱冠之年就挂帅出征,在下还是差的远呐!”

    武植这番客气的话说出口,叶良辰只是微微颔首,嘴角上翘了下,看来他内心对于挂帅出征这件事情也颇为得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