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大郎新传-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植闻言却是一惊,他惊的不是这个张乾福大命大,落海还能有一线生机…武植惊讶的是朝廷居然开始和金国接触结盟联合夹击辽国了!

    按照以前的历史轨迹,宋朝和金国最终结盟后,接下来的数年就是金国吞并辽国大片国土,几近灭辽,而宋朝趁机由童贯发兵夺取辽国手中的燕云十六州,然而童贯等贼人用兵时突然脑残,带着几十万大军居然夺不来被摇摇‘欲’坠辽国几万兵力把持的燕云十六州!

    最后大宋最‘精’锐的西军在这场战役中被童贯活活拖死,直到金国人在西线把辽国残存势力打的奄奄一息,回来东线后,才按照宋金盟约帮宋人打下了燕云十六州。

    童贯在这之前是六贼中危害最小的,甚至还颇有些不世功绩,可在这之后,他就是北宋亡国的最大祸首,以至于金军把富饶的燕云十六州洗劫杀戮一空按照盟约‘交’还给宋朝后,半路突然杀回,一直打到了开封城下,最后直接灭了北宋王朝!

    这里面是金人看到了宋朝的软弱,更主要的是大宋的‘精’锐西北军元气大伤,以至于金兵如入无人之地,就算后来把金人打的哭爹喊娘的岳家军,其基础也都是由西北军组成!

    惨痛的历史苗头就在武植眼前,一切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宋朝现在已经开始主动接触金国,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而来,他心中突然涌上一股迫不及待的情绪,因为他现在对于大宋朝堂根本没有丝毫影响的能力,何谈改变历史?

    当然,武植知道一切只是刚开始,不会发展那么快,自己还是有时间的。

    之所以有些焦急,是因为方才在他心中出现了一个人名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国的老大,这人就是个奇迹,近半年来武植总能从报纸上报道的辽国战事上看到完颜阿骨打的消息,当初阿骨打所在的‘女’真部落只不过是辽帝国北方诸多附奴部落中的一支,而且还是生‘女’真部落。

    熟‘女’真就是指编入了辽国户籍,融入文明生活的‘女’真族。而生‘女’真,就是指生活在山林里,过着原始生活的‘女’真族。

    阿骨打之前就是生‘女’真部落的首领,和后世非洲部落酋长一模一样,生活靠打猎为主,完全没有任何手工业农业,连文字都没有,更谈不上文明。

    可就是这样一个部落,这样一个首领,居然带着几千部落蛮兵造了辽帝国的反!辽国可是东亚最强大的军事大国,甚至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帝国,可完颜阿骨打就这样造反了,而且还势如破竹的成功了

    !

    原本凶悍的草原契丹武士经历的几百年的和平,居然在金人面前不堪一击,再加上辽国有脑残领导,和上天屡屡帮助完颜阿骨打……十几万辽军居然被几千‘女’真人打的节节败退!

    事到如今完颜阿骨打起兵近两年,已经攻下了辽国数十座州城,势力比原来扩张了数倍,还神速的从原始部落进化到封建民族,甚至在短时间内发明了‘女’真的文字!

    最让武植恐惧的是此时此刻,报纸从北方人口中得来的最新消息,完颜阿骨打手中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人马!

    两万人马并不算多,此时金国也只是夺了辽国一小部分领土而已,辽国还是有着几十万生力军的……但是武植记得,之前大学历史老师曾经说过‘女’真人崛起时候的一个传说的特点,就是“满万不可敌”!

    原本历史中,完颜阿骨打兵力破万后,正是他一鼓作气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打垮辽国的黄金时期!而明朝后期的‘女’真族(那时已经叫满族)也是以几万兵力灭了明朝!

    现在,用不了几年辽国就会垮掉,前期只有燕云十六州还牢牢控制在辽国手中,金国也会成为一个虎狼军事强国,到那时,武植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势力能不能发展到可以带领大宋收复燕云对抗金国的地步。

    而且燕云一定要抢在金人之前收复!

    若到时候大宋依旧被金国所灭,武植恐怕就是天底下最失败的穿越者了,搞的这些报纸银行什么的,也都是没意义的笑话罢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然而整个大宋担忧的只有武植一人,其余人巴不得辽金打的头破血流呢!最好是金国灭辽宋人才高兴,毕竟辽国是宿敌,而金国刚崛起,和宋朝半点恩怨都没有。

    ………

    “大官人?大官人?你怎么了……”

    武植脸上‘阴’晴变幻,待武松鲁智深他们唤醒武植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失神了。

    “哎!”

    淡笑着摇了摇头,武植发现自己有些多想了,辽国金国什么的不去管他,也管不了,反正靖康之耻可是还有好些年才会发生,这些年足够武植发展了,到时候再和辽国金国周旋!

    张乾这种小京官武植又和他友善的攀谈了几句,便请他随意不要客气自己‘抽’身离开了,对待一个初次见面的小官,武植的礼数什么的都十分周到了,张乾也对武植颔首表示谢意。

    不过武植和他攀谈中,倒是半玩笑的对张乾评价了一句“不像文官,倒似武相。”顿时让武松‘花’荣鲁智深他们齐齐点头附和称赞张乾武艺如何了得了,张乾却稍微复杂的笑了下,并未说什么。

    张乾应该是有些本事的,不然也不可能和武松‘花’荣他们打的这么火热!

    满月酒宴圆满结束后,第二天,武植又收到了一封信件。

    来自青州隔壁密州通判的信件。

    。。。

第378章 孔家千古() 
密州通判就是周敦颐的长子周寿的官职。;最新章节访问:。 。(79小說网首发)

    早在武植决定找周寿来当百家复兴运动的代言人时,武植就开始尝试着和他先通信往来了。

    刚开始自然是武植摆出一副久仰大名,躬身请教文学的姿态和周寿正常结‘交’的,周寿倒也有君子之风,很快便回了武植的信,信里他也表示很愿意和武植这样一位满腹才华的大词人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一来二往,各自马屁不‘露’声‘色’的拍着,周寿和武植神‘交’之下,竟也惺惺相惜了起来。

    两个人一起谈话,如果一人大肆鼓吹自己的某某方面多好多好,立刻就会招致另一人的揭短和嘲讽。反之,一人若是首先说自己哪方面不好不好,那么另一人就会变着法的夸你某方面其实还是不错的。

    武植和周寿通了几封信有些‘交’情后,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在信里提出自己支持百家复兴的想法,并十分尖锐的对周寿贬低自己百家复兴的思想多么多么不好,和周敦颐圣人的理学思想相差十万八千里云云。

    此时周敦颐虽然名望极高,却还没有被人尊为圣人,武植这么一通说,周寿果然中套,连连在信中使用数个谦词,并写了一长篇来主动对武植列举百家复兴之种种实用‘性’的好处,甚至还列举了他父亲的种种学说就是开源于百家的道家……

    宽慰武植,就像在宽慰一个在思想界‘迷’途的少年郎一样。

    武植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既然周寿都说百家复兴和他父亲的理学思想有共同之处了,武植立即抓住这一点不放,和他继续通信聊起了百家复兴和周氏理学的各种有的没的共同之处了,聊到最后搞的周寿真的以为他父亲周敦颐的理学就是容纳百家一样。

    其实也差不多,理学前期就是讲究格物致知的实用,而且其虽然披着儒家的外衣,核心思想就是来源道家,周敦颐最著名的著作就是《太极图说》。

    武植的百家复兴好就好在“百家”二字上了,任何一种学说,武植都能和其攀上亲戚,而且百家复兴复兴的就是实用的东西!

    所以,很快的,二月中旬,武植便在信中给周寿透了透风,暗示他要不要和自己一起在大宋思想界玩一票大的!

    果然,信虽然来晚了一些时间,可是打开信后,武植顿时喜上眉梢,周寿虽然没有直接答应武植什么,却是在信中极力邀请武植会面详谈,这就意味着事情很可能有戏!

    密州就在青州隔壁,来回不过半天时间,信里约定相见的日子是三天后,最近两天武植如今刚好没什么事情了,便在家摩拳擦掌,准备三日后去会一会这位笔友了!

    三日后,凌晨天还未亮,武植便只带着张龙赵虎两护卫和一个随从,快马出了青州城,朝密州方向出发了。

    三位娘子武植早就和她们请示过了,娘子们对于武植此行非常支持,并嘱咐他路上小心,晚上等他回来吃饭。

    灵儿那边武植也已经知会到位了,灵儿表示武植你放心去吧,你家中娘子和娃娃们,她会好好陪她们玩的……

    恐怕是四个孩子被灵儿玩吧,灵儿可是对武植家中四个娃娃喜欢的不得了,每次去都会霸占一个娃娃疼爱的抱在怀里不肯松手……

    晨光熹微的时候,武植一行人已经到了密州地界,此时他们来到了一出岔路口,武植有随从指路,却还是不禁在岔路口勒住了马

    。

    是三岔路口,武植从青州方向而来,其它两处一处是通往密州,而另一处则是通往山东另一座有名的地方,曲阜!

    孔子的故乡。

    孔子后人,孔氏家族就在此处。

    孔家绝对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朝代里面最风光无限的一个家族,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无论天下如何动‘荡’,只要有封建皇权存在,孔家都会享受各种殊荣和优待,荣华富贵连绵不绝。

    孔老二一套儒家思想体系建立后,为他的家族后人赢来了几千年的富贵!

    就算到了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孔家的人依旧地位超然,最起码全国政协委员必须给孔子后裔留个位置。

    宋朝文教空前兴盛,名家大儒更是不计其数,朝廷历任宰相,满朝文官,甚至皇帝本人,谁人都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所以曲阜孔家的地位在大宋有多高就不言而喻了。

    那是朝廷六贼都不敢招惹的存在!

    本来,武植是想着也拉孔子后人加入百家复兴这股思想运动中来的,毕竟百家里面儒家也是作为重点‘门’类的,而且一旦孔子后人都宣传百家复兴了,那全天下的士大夫还怎么好反对?

    可是仔细一想,武植又苦笑着打消了这个念头,儒家一家独大已经几千年了,且不说孔家后人根本不会参与进武植的百家复兴运动,那样岂不是拆他们孔家的台嘛!

    就算孔家的人参与进来了,以他们那种凡事翻圣人语录的‘尿’‘性’,早晚把百家复兴带偏,周敦颐二程他们为何要创立新的儒家学说?就是因为之前的太迂腐,以为通晓了圣人语录,读遍圣人推荐的圣贤书便将天下所有的东西都看通透了。

    殊不知,人类只有明确意识到“未知”,才能不停的格物致知,去探索,去发现!这是武植作为后世人和古代读书人最根本的差别,武植知道未知的东西太多了,可是儒家却认为,只要读遍儒家所有经典,便掌握了宇宙真理,入世治国平天下都不在话下。

    这也是后世近代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根本所在,欧洲人认为他们是无知的,所以他们不停的追寻探索。而中国人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似乎任何东西在书里圣人都有解释,没必要去探索什么。

    于是,就落伍了。

    思量了片刻,武植打马毅然的向着密州方向继续奔驰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刚才为何会涌出那么多思绪,当时很‘乱’,但是这会他脑袋又异常清明了起来,似乎顿悟了什么。

    百家复兴,复兴的是各行各业在人们认知中的重要‘性’,复兴的是实践探索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复兴宋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

    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未知了!有太多太多新奇、震憾、作用巨大的知识等着他们去格物致知了!

    。。。

第379章 三步成诗() 
密州城比青州城要小很多,不过由于临近商业中心青州,密州城同样很繁华。…79…

    得意楼在这里有分店,密州日报也是武植的产业,不过武植来密州后并未去自己的产业视察,而是直接打听好周通判的府邸,奔那去了。

    正是上午时分,武植赶来的倒也及时。

    宋朝的官员工资高福利好,而周寿任职的密州通判相当于密州副市长,所以周寿的府邸很是气派。

    下了马,留下随从牵马,武植带着张龙赵虎走近了守‘门’的两个小厮。

    “劳烦小兄弟禀报一声,就说青州武植来访。”张龙客气的对其中一名小厮拱了拱手道。

    小厮听闻武植的名字,顿时又瞪大眼睛仔细打量了下武植。

    “可是得意楼的武大官人?”小厮确认问道,武植在这山东百姓心中最大的标签还是关乎吃食的得意楼。

    “正是。”武植颔首道。

    小厮闻言脸上顿时挂上恭敬的笑容,对武植躬身相请道:“我家主人今早‘交’待了,武大官人前来,可不必通禀直接请入宅中,武大官人请进!”

    小厮侧着身子请武植进去,而另一名小厮也一脸喜‘色’的跑进屋去通知周寿了。

    武植对小厮客气的点了点头,便大步走进了府邸。

    他与周寿信中约好今日相见的,此时武植刚好出现,即便是小厮不识武植,也不会怀疑。

    进了宅子,护卫们自然有人招待,武植跟着小厮一路走到了一处偏院里,小厮很知礼,不等武植发问,便提前解释道:“前面就是我家主人的书房。”一般待人接客,都是要请到客厅才显得不失礼,往偏房引,就显得不尊重了。

    但是对于书香‘门’第来说,把客人请到书房,比请到客厅的待遇更高,所以小厮怕武植误会,便解释道

    。

    武植笑了下,看来自己这个笔友周寿,很是看重自己呀!

    还未到书房,便见一位穿着圆领儒袍,头戴黑‘色’方帽的宽厚身影疾步迎了过来。

    “来人可是青州武植武大官人?”

    这人长须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