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大郎新传-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郓哥道:“我们已经打探到了,吏部负责青州兵马总管职位补缺的是三位考功主事,其中一位姓钱的主事今天中午的时候被我们托关系请出来喝了一场酒,据钱主事透‘露’,武二爷本就是青州兵马总管的候选人之一,若是有青州知府通判和原总管统制联名保举,如果没有意外,那升任总管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

    武植点点头,他也知道武松有很大机会能当上青州兵马总管,可是人家主事也说了,是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官场的意外实在是很高发,武植此行过来就是给武松排除意外的。

    “后来我和郓总给钱主事封了一包金子,然后从他口中‘摸’清楚了其他两位主事的底细。”管夏接着道:“那两个主事也都是能用财物疏通的人,只不过其中一个主事不直接收钱,他爱好些古玩字画。”

    “那就买些古玩字画给他送去!”

    武植摆了摆手,对于这样的“雅贪”,武植向来是很鄙视的,贪污就贪污,还搞这么多‘花’‘花’肠子,真是恶心,甚至还不如那些直接收钱的。

    郓哥在一旁点头道:“武二爷这件事情不算什么违规的事情,略微打点一下,那群官吏都很乐意帮忙,只是要想彻底的保证武二爷稳稳当当的坐上青州兵马总管的位置,还有一位官员必须疏通到位。”

    郓哥并没有卖关子,继续道:“这个人就是那三位主事的顶头上司,一个姓马的员外郎,本来对于这种任命地方军队长官的考核他只是最后过目点头的,一般不会驳回属下的决议,不过既然此人如此重要,我想我们也不能疏忽他。”

    “嗯,你们说的很对,这个人绝不能疏忽,不然万一他那里出了问题,我们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武植知道,吏部的高级官员主要就是那些人: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剩下的就是各司主事、令史、书令这些官吏了。

    青州兵马总管本属于兵部任命,但是宋朝重文轻武,路府两级军官由兵部负责,州县以下的军官俱是由吏部负责任免了,员外郎算是吏部最低等的高级官员,打点起来也应该不麻烦。

    “可是大官人你有所不知,我们打听到,这个马员外郎是出了名的正直清廉,自为官以来从未受过别人半点钱财,别人也休想从他那里走后‘门’,你看我们是不是就不要管这个马大人了?免得‘弄’巧成拙。”管夏道。

    武植看了看郓哥和管夏,难怪这二人这么快就跑来汇报,原来是有拿捏不定的事情。

    “你们俩都是和别人打‘交’道的好手,我问你们,什么是人情?”武植不紧不慢对二人道。

    二人对视了一眼,管夏开口道:“人情很复杂,也包罗万象,亲情、友情、夫妻之情和血缘关系等都属于人情,有血浓于水,有萍水相逢莫逆之‘交’,也有相濡以沫……”

    “当然,还有关于利益的人情,比如我们打点官员,就是用钱财买人情。”郓哥补充道。

    武植点点头,两人简明扼要的‘精’辟解释了人情这两个字。

    “所以说,那个马大人,就算他他清廉不假,可是他能跳的出人情吗?万一别人和他攀上了金钱以外的人情,那我们要办的事情,就会功亏一篑。”

    武植说完,郓哥和管夏都慎重的点了点头。

第200章 君子欺之以方() 
武植说完,郓哥和管夏都慎重的点了点头。。   “可是这个马大人毕竟是个清官,那我们怎么笼络他,让他觉得欠我们人情呢?”郓哥不解道。

    “送财物肯定是不行的了。”管夏也道。

    武植淡淡一笑,心说你们俩在我面前到底还是太嫩了啊,这天底下的官员只有我武植不想笼络的,还没有笼络不过来的……毕竟咱的出发点是为了这个国家好,手段什么的细节就不要在意了。

    “所以我常常对你们说有空要多读书…”武植对二人提点了下,悠然道:“这种打点人情的事情,孟子他老人家千年前就告诉过我们了,所谓‘小人‘诱’之以利,君子欺之以方’,那个马大人不是个清廉君子吗?那么咱们就欺他以方

    !”

    “怎样欺他已方?”

    郓哥和管夏两人的眼睛都是一亮。

    “你们贴耳过来。”

    武植勾了勾手掌,郓哥和管夏都小心的凑了过来,武植一番云云过后,两人看武植的眼神立刻又充满了火热的崇拜。

    其实武植也没出什么特别的笼络马大人的方法,就是吩咐郓哥和管夏在疏通了三位主事后,然后把马大人请到得意楼,并以得意楼的名义为汴京城里一些生活困苦的人送温暖,送的东西可以是豆油,也可以是钱财……就让姓马的亲自主持这次送温暖活动!

    商铺举办慈善活动,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官员过来是件很正常的一件好事情,姓马的绝对不会拒绝,因为拒绝会有损他的名声,而答应下来,非但不会有任何问题,还会更加被人冠以清廉君子的名声的。

    在大多数清官眼里,一个好名声有时候比身家‘性’命还要重要,正是因为有着对名声的追求,才会让他们成功克制住了贪婪。

    到时候得意楼的物资钱财都经由他的手发放给那些穷苦百姓,虽然马大人一点都没有贪污得意楼的钱财,可是说到底他还是欠了得意楼的人情,因为这次得意楼的慈善活动,又为他增加了不少好声望。

    所以,到时候武松升任青州兵马总管的决议摆在他面前的时候,就算同时有别人托关系给他打招呼选别人,他也不会再改变主意了。

    ——武松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得意楼里面的那些人,嗯,很会来事嘛!

    武植的主意不算高明,但是胜在因人而异,这种方法,用来拉清官的人情,无疑是最有效的。

    其实说到底,古往今来之所以有人行贿官员,说白了就是为了跑个人情出来,而对于两个陌生人来说,金钱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拉人情的介质……人都是贪婪的,自制力强的人不多,贪官就多了。

    渐渐的这也就在人们意识里形成了一道固化的观念,认为拉人情,就要送钱财。

    然而武植早已看穿这一切。

    所以,在武植眼里,天下就没有他拉不上人情关系的官员,有时候清官往往比贪官更好拉关系,对于拉人情来说,贪官的弱点就是贪,清官的弱点就是“清”字,投其所好,便有人情。

    当然,这些都是保证在不要干伤天害理事情的前提下,若是拉人情为了杀人放火、持强凌弱,那么就算再会拉人情,有些人也是绝不会买账的。

    纵观历史长河,正义这两个字,无论什么时代都不曾泯灭过。

    公道自在人心嘛!

    ————

    武松的事情想必很快就能办好,武植来汴京总算了了一件要紧的事情,接下来就要重点去办酒坊和林冲的事情了,酒坊的事情比给林冲洗刷罪名要急的多,可是奈何还要再等两天的情报

    。

    就在郓哥和管夏准备离开的时候,武植却叫住了他们。

    “郓哥,你来汴京有一段时间了,明天一早让掌柜的给我查两件事情,一是打听下最近汴京城有没有什么高官或者富贵家族突然衰败落难;二是查清楚汴京的‘花’‘花’太岁高衙内经常在什么地方出没,有什么喜好。”

    郓哥认真的听完,也没有多问什么,只是郑重的点头道了声“我记住了”,武植便让他们俩离开了。

    武植这两件事情打听起来并不算麻烦,只要在汴京城里经常走动的人都能回答上来,更别提酒楼掌柜了,他们可是整个城市消息最灵通的一群人之一。

    周掌柜一五一十的将他所知道的消息告诉了武植,关于高衙内的消息还好,这厮和后世所有流氓恶少差不多,都喜欢去人多热闹的大街去逛,而汴京最热闹的大街很多,规模最大的莫过于大相国寺那边的地段了,那里也是得意楼另外一家分号的所在处,据周掌柜说,自打得意楼开业后,高衙内每天都去那里吃喝。

    樊楼这里靠近皇宫,来的都是勋贵大富,一些年轻的富家子弟自然不喜欢在这里‘露’面,而大相国寺那里属于市井街区,自然深受年轻人喜爱。

    知道了高衙内出没的地点,武植接近起来就方便多了,剩下的就是找一个理由和高衙内“‘交’朋友”了。

    而关于武植另外一个问题,周掌柜的回答就让武植十分不解了起来,因为据他知道的消息,最近几个月来汴京城并未有什么权贵人家遭受过什么大变故,要说变故最大的,无非也就是朝廷上两个党派之间的明争暗斗。

    宋朝文官争斗虽然也很‘激’烈,但是却一点都不血腥,因为宋朝不杀士大夫,高官们被政敌打败后,最多就是被贬官到地方而已,别说杀头了,连流放都很少……之前王安石大张旗鼓的搞的那变法,让包括司马光欧阳修在内的多少人恨的牙根痒痒,可是最后变法失败,王安石依旧安然无恙的享受宰相待遇告老还乡而已。

    武植听掌柜说,最近朝廷里面只是被贬了几名大臣而已,并没有什么权贵户遭遇大变故……朝廷大臣被贬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说不定今天被贬了,明天又招回来位居高位了。

    党派斗争都这样,算不得什么大变故。

    这武植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既然最近没有什么权贵世家落败,那小七这个落魄小姐的出现是怎么回事呢?

    难不成她是被某个大权贵家族赶出来的不受姨娘待见的小姐?

    嗯,想来是这样,毕竟古代大户人家勾心斗角的事情多了去了,小七很可能本来是嫡系的七小姐,可是后来母亲被父亲新娶进‘门’的恶毒姨娘暗地里害死,然后小七‘性’格泼辣,为了给娘亲报仇从而中了恶毒姨娘的圈套,从而一步步的被陷害的赶出家‘门’,又被官府追拿……

    武植脑补了半天,总算是合情合理的猜测到了小七的凄苦身世,毕竟这种事前世电视剧里面都是这么演的……

    想到这里,武植对小七又多了几分同情,多单纯的丫头,她怎么斗的过那些恶毒的‘女’人呢!

    只是武植为难的是,不知道小七的背景,自己就帮不了她了啊,只能以后‘混’熟了,找机会问她自己了。

第201章 蹴鞠() 
凡是在俗世中建立的寺庙,基本都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所以容易形成集市

    。。 更新好快。

    后世大城市的步行街,也有很多都近邻着寺庙,或者干脆就以寺庙命名。

    有寺庙的地方不一定有庙会,但是有庙会的地方,其发源之初,就一定有寺庙,许多地方一年一度或者一年几度的庙会直到后世还依然是当地每年最热闹的狂欢盛会。

    后世外国有狂欢节,咱们中国各处的村落小镇也有许多的庙会,只可惜外国的狂欢节越办越举世瞩目,中国各处的庙会,基本都落没的差不多了。

    大相国寺坐落在汴京城南偏西,寺庙所在的大街,其实就相当于汴京的步行街,而大相国寺每年两度的庙会,就是汴京全城的狂欢节。

    自宋朝开国以来,大相国寺就是皇帝平日观赏、祈祷、寿庆和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它历经多次扩建,地位也日益提升,早已经成为了大宋第一大寺庙,是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更是全世界佛法的‘交’流中心。

    不过大相国寺并没有因为地位的日渐崇高而变的让人高不可攀,相反,大相国寺虽然是皇家寺庙,可是却极为的亲民,只要没有皇家来举办什么重大的活动,平时都是对百姓开放的,百姓们可以像皇帝一样来这里观赏游玩,纳签祈福……

    而且,不收‘门’票。

    正是因为大相国寺的这种亲民,也使的寺庙周围的街道力压汴京城其它繁华地段,成为了汴京最热闹的街区。

    大相国寺左边街道的对面,店铺酒楼林立,其中一家被绿荫环绕,独栋独院的宽高酒楼,便是得意楼。

    与樊楼的尊贵奢华唯我独尊的建筑风格相比,这里的得意楼古朴典雅,又不失名酒楼的气度,就这么低调的屹立在这里和大相国寺的大雄宝殿遥遥相对,并俯视整个街区,就像在寺外的一尊大坐佛一样。

    武植就坐在此处得意楼的顶楼品着小米酒就着开胃小菜,每家超过三层的得意楼,其顶楼和大厅一样,都是不设包厢的,为的也是方便客人们欣赏窗外高处的风景。

    这家店里面没人知道武植的身份,武植身边只跟了一个小厮,是周掌柜特意派在武植身边,帮武植认高衙内的。

    武植之所以来这家得意楼,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等高衙内出现,好与他结‘交’一番。

    今天天气有些多云,好在是夏季,上午的空气带着些许清凉,在这顶楼上,微风徐来倒也让人心旷神怡。

    武植悠哉小酌没多久,顶层不远处的楼梯口便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只见两个端着酒壶托盘的小二一脸笑意的规矩躲在了两边后,一帮点头哈腰的随从簇拥着一个衣着光鲜的年轻男子大摇大摆的闯到了顶楼。

    “去去去!”

    轰走最好座位上的一帮客人后,那年轻人的随从们便清理干净了桌子,还不忘用袖口擦了擦座椅,这才扶那衣着光鲜的年轻男子坐了下去。

    武植抬眼看了看那年轻男子,只见这男子长相奇特,粗眉尖鼻,半眯着眼睛,嘴角向下撇着,时不时邪笑一下,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

    “大官人,这人就是‘花’‘花’太岁高衙内。”

    武植身边的随从低声道明了此人的身份,其实不用随从提醒武植也能大概猜出这货就是高衙内了,汴京城的公子哥们大多都十分有修养,毕竟汴京不同别处,爆发卉少,都是诗礼传家的大户子弟

    。

    整个汴京有权有势又拽的这么高调的,也就只有这位一夜之间傍上高俅,成为官二代的土包子高衙内了。

    暗暗吩咐了小厮一句,武植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