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专门经营来自中东和近东的商品比如生丝、驴皮、马匹(土库曼马、阿拉伯马、拉斯切克马)、骆驼、椰枣、葡萄干、香料等特色商品,生意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得不承认,这个年代的亚美尼亚商人是极具闯劲的。居住在伊斯法罕近郊祖尔法的亚美尼亚商人几乎垄断了整个波斯的商业,他们经波斯来到了印度河、恒河和孟加拉湾一带、来到了葡属果阿,甚至翻越喜马拉雅山来到了拉萨。他们同时还去过西属菲律宾群岛,但他们的根基始终在广阔的奥斯曼帝国及其邻近地区(莫斯科、波斯、摩洛哥等地),他们是这个年代犹太商人和意大利商人(至于阿姆斯特丹市场上活跃的所谓“荷兰”商人,其实大多数都是入了荷兰籍的犹太裔和意大利裔商人)的强劲竞争对手。

    也正是注意到亚美尼亚商人这个群体巨大的能量,东岸人才借助与霍尔尼西安家族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邀请他们到东岸来开设商馆,同时极力说服他们利用自己的商业网络将波斯、旁遮普、克什米尔地区的生丝贩卖到东岸来。东岸人甚至还许诺,如果他们船只不够的话,东岸共和国将派出运输船和战舰前去运输。

    如今随着以热那亚为代表的意大利丝织业资本逐渐开始将产能转移到新大陆来,欧洲的丝织业开始逐渐没落,生丝的销量也逐渐下滑。历史上1649年亚美尼亚商人还大批量贩卖生丝到马赛呢(当时一支法国舰队在马耳他附近海域拦截了一艘英国船,该船从士麦那出发前往土伦,船上装了四百包生丝,分属乘坐该船的64名亚美尼亚商人)。但在这个时空,亚美尼亚商人开始逐渐将销售对象转向了目前拥有全球最先进丝织业技术的东岸共和国。他们在士麦那港口与东岸商船队进行交易,甚至于在东岸人的鼓励下,他们准备通过雇佣阿拉伯商船将波斯和印度西北部的生丝运输到新华港区交易。这种大手笔生意都做了,那么来东岸开设个商站又算得了什么!

    酒馆内除了这两位亚美尼亚商人外,还有大量来自其他各国的商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格兰人、意大利人、北德意志人、丹麦人、瑞典人甚至西班牙人(这些勇敢的商人显然是搭乘了其他国家的船只)。随着去年第一届青岛秋季商品博览会的顺利召开,今年更多知悉消息的外国客商开始云集青岛港,摩拳擦掌准备五月份开幕的第二届商品博览会。

    据说今年东岸人将在博览会上接受客户关于药品(主要是阿司匹林)、豆饼、针织花边纺织品、机制精白面粉、新规格钢条、肥皂等多种新商品的大批量订单都是以往不曾敞开出口的好货,因此今年吸引了大批量的欧洲客商前来参加这场商业盛会。

    而大量外国商人的涌入也给东岸带来了大量货物(前来的商船船舱内总不能空着)和金钱,据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今年前三个月,从外界流入拉普拉塔银行和青岛商业清算银行的现金及票据(由包括商业清算银行在内五家银行组成的联盟开具的票据,简称“银联”票据)就已经超过了七十万元,更别提他们带来的那些正在逐步变现的海量货物了。今年的青岛秋季商品交易博览会,必然会在往年的基础上刷新出一番更加灼热耀眼的经济数据!

    库艾特船长很快狼吞虎咽吃完了自己的晚餐,然后在码头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跑到青岛商业清算银行,购买了由他们代销的一万元南铁公司十年期债券,票面利率6。5%。这是他为小儿子准备的礼物,他准备这两年就要退休了,然后他的长子将继承他主要的财产和事业,这一万元的债券,是他为自己所疼爱的小儿子准备的唯一财产了。

    按照南铁公司最新推出的促销手段,这笔债券到期后,债权人可以选择以现在的股票价格(南铁公司总股本20万股,每股价值50元)进行债转股,即库艾特船长的小儿子可以选择将这一万元转成南铁公司0。1%的股权前提是经东岸政府审核批准。

    做完这一切后,库艾特船长便回到了船上,然后静静等待着5月1日青岛秋季商品博览会开幕。(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尘埃落定() 
清晨的科尔多瓦下了一场小雨,但这并没有让这座建立超过百年的城市变得更加干净整洁。这座顶峰时人口超过一万五千(绝大多数是克兰迪人)的枢纽城市,如今在东岸大炮的轰击下已经化为了一片断壁残垣;曾经富庶的物资库、银行、粮仓、商店等建筑,遭到了东岸军人有组织的洗劫;曾经趾高气昂地行走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西班牙人如今就如同过街老鼠般躲在角落里瑟瑟缩缩,惶惶不可终日。

    城外一字排开的绞刑架上挂满了随风晃荡的尸体,这些都是在东岸人占领城市后仍在对东岸军队展开敌对行动的西班牙人当然也有少许入了天主教的克兰迪人。东岸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新晋陆军少校江志清对待敌人一贯是冬天般的严寒,因此对于整肃治安行动中抓获的西班牙残余抵抗分子一概是持坚决镇压的态度。

    科尔多瓦是我大东岸军队牺牲了近四百名军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死于一场流行病)才得到的战果,如今战利品尚未转运完毕,城市上空尚未天高三尺,岂容这些西班牙宵小上蹿下跳?你们没看到你们的主力部队已经在东岸军队的猛烈火力下不支退却了么?你们没看到你们的国王已经不想打下去了么?你们没看到你们几乎再也拼凑不出一支像样的援军来救援拉普拉塔了么?

    在这样一种劣势下依然还袭击作为占领军的东岸军队,那么只能说明你们的智商有问题。对于智商有问题的人,江志清少校从来不会有任何手软。

    今天已经是4月1日了。东岸人已经占领这座拉普拉塔西部南下北上、东西转运的节点城市超过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间。六千名东岸士兵几乎将科尔多瓦整座城市都拆了个遍。然后在近郊修建自己的临时军营和野战工事,并成功击退了西班牙人发起的三次反攻。

    在这三次战斗中,他们以逸待劳,利用数量众多的火炮和占优势数量的骑兵(五个骑兵连及部分鞑靼雇佣军),牢牢占据了战场主动权,并且在战斗中打死打伤了超过一千名西班牙军队士兵(超过三分之二是秘鲁印第安人和克兰迪印第安人),几乎令附近的胡胡伊、图库曼等西班牙城镇再也拼凑不出任何一支野战机动力量,只能被动防守。并紧张注视着屯驻在科尔多瓦的东岸军队的动向。

    如今的形势由不得他们不紧张,盖因如今智利地区在东岸海军的封锁下已成孤岛,和秘鲁断绝了大部分联系。人心动荡、物资奇缺之下,要不是当地西班牙殖民官员统治得法的话,智利地区也许已经陷入彻底的混乱之中了。

    而且,东岸海军太平洋特遣舰队前阵子也派遣了大量陆军士兵在智利中南部地区登陆。他们在当地带路党(阿劳坎游击队)的指引下,从毛林河流域一路向北推进,先后攻占毛林、巴里奥斯港、奥索尔诺等城市,另外还在海军的配合下二度侵占了查考、科拉尔、瓦尔迪维亚等城镇,西班牙人在智利的统治秩序几乎面临着全盘崩溃的危险。

    智利地区既然吃紧。那么来往于安第斯山众多山隘间、转运物资补给的羊驼队伍便大为减少,圣地亚哥将军已经和秘鲁断了联系。手头的物资根本不够他们坚持几次战斗的,因此自然无余力支援拉普拉塔地区了。

    更何况,他们如今更应该担心的是东岸军队发了狠心,会不计伤亡代价强行攻打圣地亚哥这座名城。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小,毕竟这是一座极具象征意义的城市,谁知道这帮异教徒发了疯后会怎么想呢?

    智利地区兵败如山倒,拉普拉塔的西班牙人也已经习惯了溃败。龟缩在胡胡伊、图库曼两地的众多西班牙残兵败将如今可谓是缺医少药、士气低落,战无战心,也无补给;守无守意,亦缺粮饷,真的是进退两难,如同丧家之犬。

    这个时候江志清若是胆大,派出部分主力部队北上攻击图库曼的话,保不齐那些被一连串失败击垮了士气,且饥肠辘辘、弹药不足的西班牙残兵就一哄而散了。只可惜东岸人此时限于漫长的补给线,基本上攻势也到了尽头,只能先进行一段不短时间的休整,等待后方补给送上前线恢复战斗力后再图他处。

    只是,也许他们已经没有太长的时间来进行补给以恢复战斗力了。4月1日当天,执委会特派员戚汪平在两名陆军部高级参谋的陪同下,来到了已被东岸军队经营成一座大野战工事的科尔多瓦城。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常驻首都东方县的西班牙特使劳尔。布拉沃男爵。

    戚汪平先向全体士兵重申了战利品发放原则不会改变,同时对大家这段时日的英勇战斗也勉励褒奖了一番,让一众官兵们的士气顿时爆掉了顶棚。在说完这些后,戚汪平代表执委会向在场所有人正式宣布:经华夏东岸共和国、西班牙王国友好协商,双方已于去年12月初在巴拉多利德签署和平条约。也就是说,现在东岸和西班牙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已经终止,双方应停止任何敌对行动,正在交战的部队也应各自退回自己的出发地点。

    戚汪平强调,依照双方签订的和约,目前拉普拉塔地区被东岸“侵占”的科尔多瓦、圣菲、科连特斯、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城市应尽快归还西班牙王国,东岸人有义务发还战争中夺取的财物,同时在西班牙人接收城市前尽量维持这些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戚汪平说完这些话后,看着陆军官兵们略显平静的脸庞,心里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刚才是真的担心这群丘八们不买账,要和西班牙人死磕到底,那样他可就下不了台了,毕竟身边还有一位西班牙人的特使在看着呢。

    好在似乎大家也都厌烦了这场持续了快三年的战争,又或者是眼前的这些胡子拉碴、邋遢无比的东岸士兵们都已经赚饱了钱,总之大家对这场战争的结束丝毫也不意外,也非常平静,似乎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样。

    戚汪平当众讲完这些后,又拉着江志清、安达十五等陆军将领到了城内一处秘密地点交谈,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劳尔。布拉沃男爵。戚汪平在此向江志清出示了执委会和陆军部的双重命令,要求江志清即刻摸清楚在拉普拉塔活跃着的克兰迪起义军的详细信息,然后协助西班牙人出兵剿灭这些印第安叛乱武装,以迅速平定拉普拉塔的局势。

    毕竟,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甚至智利的武装力量都遭到了东岸人的重创,此刻暂时无力解决掉拉普拉塔愈演愈烈的多股克兰迪起义军,因此急需外国武装力量的支援。而根据东岸与西班牙王国签署的和平协议,作为东岸获得在南巴塔哥尼亚地区筑路等特权的义务,东岸军队必须协助(关键时刻自己单上)西班牙军队镇压起义的克兰迪人,恢复当地的殖民统治秩序。

    如今西班牙人行使了这个权力,而东岸人自然无法拒绝条约里规定的东西。因此,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原则,正带领着军队在拉普拉塔作战的江志清便被执委会和陆军部选定为了镇压克兰迪人起义的指挥官,而作战部队也多是他手下的这帮人。

    说实话,江志清一百个不愿意帮西班牙人镇压克兰迪起义军。要知道,其中相当部分的起义军军官、首领还是江志清及他的前任常开胜扶持起来的呢,而他们起义作战所需的相当物资补给也都是东岸人提供的,双方在共同打击西班牙人这方面合作得还是比较愉快的。但如今竟然要东岸人出兵镇压这些克兰迪人,这让江志清于心何忍。只是军令难违,这个时候再是不愿意也得捏着鼻子执行命令。

    因此,1649年4月12日,江志清想办法召集了附近相当部分的克兰迪起义军首领们来科尔多瓦开会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东岸人以前经常用这种方式向克兰迪人指派教官、提供补给。

    在会议上,江志清首先询问这些克兰迪首领们是否愿意与西班牙人和解,得到的回答自然是不愿意了;随后,他又问起了这些人是否有意带领部众前往南非、新华夏或澳洲,结果依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沉默了半晌后,江志清随即离开了开会地点。而在他走后五分钟,安达十五上尉便指挥着全副武装的陆军第106连及一个县民兵大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了过来,然后将在场的克兰迪起义军首领和中层军官全部击毙当场。

    在四一二事变发生后,科尔多瓦的东岸骑兵也开始大举出动,他们挥舞着军刀,冲进尚对变故一无所知的克兰迪起义军军营,手起刀落,将这些尚未明白发生何事的克兰迪人全部斩杀。

    而在4月12日以后,分散驻扎在拉普拉塔多个地区的东岸军队也开始频繁调动,图库曼、胡胡伊等地的西班牙残兵也开始整军南下,与东岸人一起,对起义的克兰迪人展开了残酷的镇压。(未完待续……)

第一章 政治任务() 
“莫,我已经找到了二十一艘船,他们都已经赶来了萨洛尼卡。..不过,现在还有个小小的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一下。嗯,他们需要你们先期支付一点定金,以便让他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迪迪埃。弗洛雷斯站在萨洛尼卡港的码头上,愁眉苦脸地说着话。

    奥斯曼帝国拖欠法兰西人巨额海运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也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这些来自马赛、土伦等地的法国运输船船长们如今各个都是愁眉不展的。奥斯曼人拖欠了他们运输费,他们拖欠了船厂维修保养费、拖欠了犹太商人的物资补给费、拖欠了船员的工资,陷入了三角债漩涡的法兰西船长们被逼得几乎想跳海。

    他们实在无法想象若是再讨不回积欠已久的海运费用的话,他们也许就会被愤怒的船员们包围起来,然后船只也被拖欠了大笔费用的修船厂厂主和犹太商人们扣押,这无疑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事情现在已经很严重了。一些犹太人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