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半个小时后,第一艘交通艇划了回来。带队的一名老海军士官向陆铭报告:他在卡亚俄外海发现了“至少三艘”西班牙船只,由于雾气阻隔他看不清楚那是运输船还是战舰,而且西班牙船只既没有点灯火也没有发出任何动静,但直觉告诉他西班牙人在大举出港,因此便立刻发炮示警。而在他示警十分钟后,南方数百米外的一艘交通艇也同样发出了示警炮声,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判断。

    依照这位士官叙述的方向,陆铭立刻下令船只调整航向,直扑卡亚俄正北方。而在“八月十日”号出动后,“加的斯岩石”号与“东岸主义”号也点亮了船上所有灯火,加大蒸汽机输出功率,紧随其后冲了过去。

    黑暗中很难辨别方向,再加上害怕在不熟悉的海域触礁搁浅,东岸三艘战舰又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小心翼翼地开到了那里,并当场捕获了一艘西班牙船只的身影。西班牙人显然也发现了东岸船只的高大轮廓,此时双方已经靠得很近了,大家甚至都能听清楚对方甲板上船员的呼喊声。

    “开炮!”看到海面上的雾气越来越浓,心急如焚的陆铭果断下达了命令。黑暗中不知道多少西班牙运输船正在飞快地逃遁。他妈的,这帮龟孙子真够狡猾的,竟然挑这么一个机会趁夜突围。这时候海上也看不清,不管了,逮着一条是一条,先往死里打再说。

    “八月十日”号双层甲板战列舰船舷一侧共30门火炮,此时在枪炮长的命令下次第开火,那场景壮美地如同一幅绚烂的油画。一朵朵橘红色的花朵在炮口相继绽放着,呼啸的弹丸打在毫无还手之力的运输船上,制造着一个个恐怖的伤口。运输船上的西班牙水手们一边绝望地咒骂着东岸人,一边用火枪或几门小口径铜炮进行着软弱的反击,只可惜他们的英勇行为注定是徒劳无力的,因为他们发射的弹丸大部分都落在了海里。

    “八月十日”号从这艘运输船一侧掠过后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向前斜插到了右前方,因为她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目标——那似乎是一艘四桅战舰。这个发现令陆铭有些兴奋,西班牙人在秘鲁的众多船只中四桅船只有一艘,那就是秘鲁舰队的旗舰“圣洛伦佐”号!追上去,干掉她!

    “圣洛伦佐”号也发现“八月十日”号的身影,只见原本一直在消极避战的这艘大型战舰此刻没有再躲闪,而是在顺着东南风转向后试图以侧舷火力应战“八月十日”号战列舰。陆铭岂能让她如愿,只见“八月十日”号一个左转舵,轻巧地转向北偏西,航行了一段时间后便冲到了离“圣洛伦佐”号约四五百米的地方,只见右舷的火炮在军官的命令下陆续开火,将“圣洛伦佐”号的船艏打得一片狼藉。

    “圣洛伦佐”号此时只能以船艏两门火炮迎敌,完全发挥不出自身的火力,郁闷得不行。不过纯风帆动力的她在刮着东南风的情况下想要快速转向那是千难万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几乎已经下了大部分风帆的“八月十日”号战列舰慢条斯理地用全部侧舷火炮一遍遍清理自己的船艏。

    二十分钟后,“加的斯岩石”号赶了上来,准备与“八月十日”号一起料理“圣洛伦佐”号,不过陆铭立刻派人乘坐交通艇过去传令:四处搜寻西班牙人的运输船,一经发现立刻进行攻击,敌人若愿投降可派搭载的陆军上船接管,若是不愿投降的全部予以击沉。

    “加的斯岩石”号领命离去后十五分钟,“东岸主义”号也缓缓靠了过来,她刚刚击沉了那艘西班牙运输船,然后便匆匆往这边赶,准备与旗舰汇合。不料在距旗舰仅有数百米的时候,两侧的浓雾中好死不死突然杀出了两艘西班牙船只,其中一艘是三桅战舰,几乎可以肯定就是满载排水量800多吨、拥有40门火炮(多为中小口径)的“阿方索伯爵夫人”号;而另外一艘就很费人思量了,这是一艘双桅战舰,看样子可能是前阵子被东岸人击伤后退回卡亚俄的两艘船中的一艘。

    两艘船此时难得地展现出了自己的勇气,她们没有再退却半步,而是一左一右包夹了过来,然后用侧舷火炮进行射击。“东岸主义”号战列舰的舰长黄杨上尉一看这情况,当即下令右满舵行驶,以优先脱离敌人可能形成的包夹圈,同时用左舷火炮朝那艘看起来较弱的双桅战舰进行攻击,以尽快搞定一个敌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不过这样一来,他们尽快与旗舰汇合然后大肆攻击西班牙运输船的目的却是落空了,这必然会让西班牙运输船的逃跑成功率大幅上升。

    就这样,卡亚俄西北方七八海里的这片海域就在黑夜与海雾的笼罩下陷入了一团混战。东岸人的三艘战舰除装备了44门火炮的“加的斯岩石”战舰未被缠住,尚在四处搜寻西班牙运输船并进行攻击外,其余两艘战列舰均陷入了颤抖之中。虽然他们在交战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却一时半会还无法彻底消灭敌人,这无疑为西班牙运输船的逃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战至凌晨五点,“东岸主义”号战列舰终于顺利击沉了那艘纠缠甚久的西班牙双桅战舰,同时摆脱了紧随其后的“阿方索伯爵夫人”号战舰,在距旗舰以东约一海里处又咬上了一艘满载货物、吃水极深的西班牙运输船。这艘载货吨位不超过两百吨的中小货船此时正以3节不到的航速缓慢行驶着,在被东岸主力战舰咬上并中了十余发炮弹后,他们果断打出了白旗,然后迎接东岸陆军登船接管船只。

    在考虑了一小会,并了解到船上所载的货物全是贵重的铜块后,“东岸主义”号战列舰舰长黄杨上尉决定先护送这艘运输船向旗舰“八月十日”号靠拢,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九章 秘鲁舰队的绝唱(二)() 
已经是11月6日的清晨了。

    今天又是一个阴天,太阳被厚实的云层牢牢挡在身后,因此海面上弥漫了大半夜的雾气在此时依旧没有任何消散的迹象。甚至此时就连海风也与东岸人做起了对来,微弱的海风根本不足以吹散弥漫在战场上空的海雾和硝烟,这使得能见度愈发地降低了。

    早上六点多,在不知道哪里兜了一圈的“加的斯岩石”号战舰回来了,与她一起回来的还有一艘吨位为一两百吨的中型西班牙运输船——当然此时这艘船已经悬挂上了东岸海军的双剑苍鹰旗——这艘船装载的货物也已经粗粗清点出来了:可可、金鸡纳树皮、几乎装满了大半船的骆马毛绒以及一些似乎是当地西班牙殖民者往本土夹带的宝石,天尊保佑,全是东岸所需要的商品。

    “加的斯岩石”号战舰返回后,看到附近也没什么别的西班牙船只在晃悠,再加上海上雾气始终不散,此刻追出去怕是也和大海捞针一般,因此干脆便与“八月十日”号战列舰一起,对西班牙海军秘鲁舰队的旗舰“圣洛伦佐”号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圣洛伦佐”号之前为了挡住杀过来的东岸主力战舰,因此主动迎上了拥有66门火炮的“八月十日”战列舰,此时已经经历了半夜时间的鏖战,巴西红木制造的船体上伤痕累累,不堪入目。

    尤其是其船艏处几乎被全部打烂:艏斜桅整个被击飞到了海里;甲板上方的厨房、储藏室、水手舱室也被打成了马蜂窝,顶层的枪炮甲板更是被整个掀翻,惨烈至极;另外,该船的前桅也整个断裂,第二根桅杆的中帆大面积破损,上帆和顶帆此时正熊熊燃烧着,显然是中了炽热弹而被引燃。

    除了这些地方外,这艘船的艉楼也被重点照顾了一番,顶层舰桥在整场战斗中中了不下五十发炮弹,里面参与指挥的军官多半死伤惨重;中层和下层的船长室、军官休息室墙壁上也满是弹洞和断裂的船板,看得出来受创颇重,不过神奇的是舵轮舱竟然没被打坏,这使得这艘船此刻仍然能够自如地改变着航向。

    “加的斯岩石”号加入战斗后,“圣洛伦佐”号承受的压力陡然间扩大了一倍。此时东岸人也不再追求俘获这条强大的战舰了——经历了大半夜的战斗,陆铭已经明白这是妄想,他们现在的想法很明确,那就是靠上去用最猛烈的炮火朝其水线部位进行攻击,力求快速解决掉这条堪称西班牙秘鲁舰队象征的战舰,然后继续寻找西班牙运输船进行攻击,以尽可能地扩大西班牙人的损失。

    战斗进行到早上九点钟的时候,“圣洛伦佐”号的左舷终于被破开了一个大洞,海水疯狂地涌入使得整条船开始微微倾斜。正在操弄火炮、调整帆桁、打水救火的西班牙水手们顿时乱成一团,很多人在军官们歇斯底里的吼叫下开始拿着大块的帆布去试图封堵那个不规则的破洞。与此同时,一些人力驱动的抽水机械也被运到了甲板上方,水手们在甲板上忙活着,不断将倒灌进来的海水抽掉。

    不过如此混乱密集的人群确是东岸海军指挥官们的最爱,他们命令士兵们往火炮炮管内塞入爆炸弹,然后趁机往“圣洛伦佐”号的甲板进行射击。爆炸率达到了接近六成的炮弹在甲板地面或上空爆炸,四散纷飞的弹片杀伤了大量西班牙船员,甲板上顿时血流成河。特别是那些正在救火或抽水的船员们,他们的大面积死伤使得帆布仍在继续燃烧,其火势甚至开始逐渐蔓延到了甲板上空密密麻麻的缆绳上;而抽水行动的不力,也理所当然地让船只的倾斜度更大了一些,此时似乎已经超过10度了。

    而就在“八月十日”号的舰长陆铭觉得“圣洛伦佐”号基本已经完蛋,准备将痛打死狗的机会让给“加的斯岩石”号、自己准备去寻找西班牙运输船队发财时,斜后方突然又冒出了一艘大型三桅战舰,赫然正是昨晚与“东岸主义”号战列舰短暂交手后又被摆脱掉的西班牙海军“阿方索伯爵夫人”号战舰。

    这艘战舰甫一出现在战场上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已经失速停留在战场中心的“圣洛伦佐”号上更是挂起了一连串的信号旗,看样子似乎是想让其赶紧撤退。不过既然已经出现到了这里,拥有高出西班牙船只一筹的机动性的东岸舰船又怎么会让其顺利离去呢?随着陆铭的一声令下,“八月十日”号放弃了正在蹂躏的对手,然后直接一个令人震惊的小半径逆风转弯,朝“阿方索伯爵夫人”号直扑了过去。至于约翰。斯顿海军中尉指挥的“加的斯岩石”号,则仍旧咬着倾斜度渐渐变大的“圣洛伦佐”号不放,似乎誓要将这艘西班牙海军秘鲁舰队的旗舰揍沉到海底去。

    “八月十日”号在二十分钟后便与“阿方索伯爵夫人”交上了手。这两艘船无论是吨位、航速、还是火力都不在一个级别上,即便“八月十日”号之前已经战斗了好几个小时,自身船体也伤痕累累,但也不是“阿方索伯爵夫人”号这种船只能够轻易对付的,因此从一开始她就陷入了下风。

    上午九点半,就在“圣洛伦佐”号的舰长已经下令弃船时,东岸海军另一艘主力战舰“东岸主义”号终于也带着一艘捕获的运输船抵达了双方交战海域。这艘双层甲板战列舰的赶到令“阿方索伯爵夫人”号战舰的最后一丝生机也失去了,此时她将要面对三艘强大的东岸舰只的围攻,命运可想而知。

    两个小时后,随着“东岸主义”号战列舰二层甲板上发射的一枚炽热弹击中了敌船的弹药舱,猛烈的火药殉爆顿时从“阿方索伯爵夫人”号的船艏内部散发了开来,大团烟雾伴随着橘红色的火焰升腾而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连绵不绝,猛烈的冲击波甚至击碎了近在咫尺的“加的斯岩石”号船长室的玻璃,然后一些随着爆炸而起的杂物还飞越了两百米的距离落到了几艘东岸战舰的甲板上。

    此时三艘东岸战舰上的所有人都停止了射击,大家都用一种复杂的目光注视着正被熊熊火焰逐渐吞没的“阿方索伯爵夫人”号战舰,这艘船的前半部已经被整个炸断,海水正从断裂的缺口处快速涌入,船体也在迅速下沉,可怜的西班牙海军官兵们此时甚至连弃船的时间都没了。脑子还清楚的人干脆抓起身边的木板、圆桶什么的就往海里纵身一跃,而那些被弹药殉爆炸伤炸晕过去的人,则只能悲惨地与船同沉了。

    而在“阿方索伯爵夫人”号沉没之前,西班牙人的旗舰“圣洛伦佐”号也因为船只左侧进水过多而如同一条死鱼般侧翻在海面上,没多久便缓缓沉进了南太平洋的海底,成了本地数量极多的鱼类的共同家园。

    消灭了这两艘西班牙战舰后,陆铭派人向另两艘下令:留下“加的斯岩石”号战舰在卡亚俄港外继续巡弋,其余两艘战列舰分头行动,一路向北搜索追击,并最晚于11月12日晚间到圣克里斯托瓦尔岛汇合,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至于那两艘被捕获的西班牙运输船,则继续待在原地,等待主力船队的返回。

    11月11日晨,“八月十日”号战列舰拖着沉重的身体缓缓开进了巴克里索港。此时这里果然停泊着六艘东岸船只,陆军士兵们也在岸上搭起了临时营地,过起了悠闲的生活。这个时节岛上的气候还是比较凉爽的,再加上这里人迹罕至,大陆上热带地区常见的疟疾这里也一概没有,端地是一处良好的休整场所。

    “八月十日”号开进港内后,“海上工程师”号的随船工匠们立刻对这艘船伤痕累累的船体进行起了抢修。该船在前几天的战斗中几乎鏖战了13个小时,不但海军官兵们死伤了五十多人,就连船体也多出破损,急需进行修理以恢复战斗力,而且船上也有一些伤病员急需下船进行治疗、护理,随军出战的少数军医护士们此时已经做好了准备。

    除了这些之外,“八月十日”号运气着实不错,在秘鲁北部的特路西略港附近海域捕获了一艘中型西班牙运输船,该船船舱内装着大约一万五千张皮革、五十吨蔗糖、一百吨小麦以及铸造好的价值为三十余万元的银币——这似乎是秘鲁地区的西班牙商人往旧大陆本土的汇款。

    当天下午晚些时候,“东岸主义”号战列舰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