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唉,南明兵将暗弱,稍有挫折便士气低落不堪战。要是自己率领的是纵横辽西时的那帮老部下,又或者是孔有德、沈志祥、吴三桂等人的人马,怎么会让黄衣贼轻易占了扬州这种天下有数的名都!想到这里,石廷柱就有些气闷。

    “主子,该撤了,再不撤就来不及了!”包衣奴才牵来了一匹神骏的战马,轻声提醒道。

    石廷柱看了看远处尚在激战的几处战场,又看了看正用殷切眼神看着他的奴才,有些犹豫。此时满清刚刚开国,军法是严苛无比的。像石廷柱这种提督级别的大将,若是丧师失地,很有可能就会被朝廷严惩,即便他石廷柱资格老、从龙早、关系硬,死罪不至于,但也难免被一撸到底、下狱问罪。当然了,凭着他石廷柱的关系,若是四处打点一下也不是不能脱罪,只是这要花的银子可就是海量了。

    “主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包衣奴才仿佛是看出了他的心思,低声劝道:“黄衣贼才多少人,必然不能久占这扬州城,掳掠够了自然就会退兵。到时候主子再率军杀回来,将一些知情人的嘴堵紧,再四处打点一下,未必就不能化险为夷了。主子万金之躯,何必轻掷于此呢?”

    石廷柱先是默然,片刻后终于下定了决心,翻身上马,转头看了一眼正处于乱战中的园林区。那里有自己的宅子,还有自己新纳不久的几房小妾,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让他感到心痛,他最心痛的是藏在他宅子里的那二十万两银子啊!那都是他近半年时间搜刮来的,还没来得及运走,如今只好便宜那帮黄衣贼了。

    心痛一番后,石廷柱终究别过了头去,在一帮亲兵的簇拥下悄悄离开了书院大门,朝城外撤去。而在他之前,已经有千余汉军旗士卒打前站先撤了。他撤走后,殿后的两千多汉军旗士卒并四千名绿营士兵也相继撤离,整个撤离行动持续了大半夜。

    黎明前,几名江西籍绿营将领来请示石廷柱下一步方略,没想到竟然扑了个空。明白石某人已经溜了的他们顿时破口大骂,大骂一番后也带着自己的三千多部下溜之大吉。当然他们还算有良心,撤退之前还通知了下友军。

    石廷柱临阵脱逃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城内蔓延。原本就抵抗得不是很得力的绿营士兵闻听此言顿时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他们要么无头无脑地朝后溃散逃跑,要么就是钻进左右民居内大肆抢劫杀戮,当然还有少部分干脆就是联络黄衣贼直接投降了。

    总之,到了5月15日天明时,原本扬州城内的两万八千名清军已经烟消云散,除了大约一万四五千人先后逃走了外,其余要么死伤在与东岸大军的战斗中,要么被东岸人俘虏,要么就是还藏匿在扬州城内的民居内,但他们毫无疑问已经失去了建制,对东岸人已经不复威胁。

    在派出骑兵联队对逃跑的清军进行搜索追击后,莫茗莫大帅在众军的簇拥下住进了已经打扫干净的扬州府衙,然后下令城外的军夫们拆除营寨,然后开进城内。与此同时,封闭扬州各城门,并派人在城内大索,搜捕躲藏起来的清军士卒;后勤参谋开始清点战利品、情报参谋开始审讯俘虏,而随军的罗天生罗科长则开始在城内张贴安民告示,嘱咐百姓各居其所,不得随意走动;最后,他还派人通知正在江面上游弋着的海军,嘱咐他们严密监视江南尤其是南京那边的动向,清军一旦有北渡的意向便立即进行骚扰拦截,同时迅速通知江北的陆军。

    而自从4月下旬东岸船队出现在江面上的那天起,从镇江往北经运河前往北京的漕运系统就已经事实上中断了,而在东岸大军攻打扬州前,也派了少许军夫队军夫持矛封锁了大运河,这样这条输血动脉就彻底被截断了。只不过在这个年代,满清还没有形成仰赖江南米粮的习惯,大运河被截断固然会对他们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从5月15日开始的五天内,莫茗便一直安稳地坐在扬州城内,等待麾下儿郎们在城内搜刮、清点、运输战利品。毋庸置疑,打下扬州这种有名的繁华都会收获自然不会小。据目前粗粗统计,城内共缴获库银(包括府库、县库和盐转运司库未及上缴的税银)三十多万两、敌产(带路党指认的清军将官家产现银)七十余万两、米粮二十九万石、骡马一千余头、布帛丝绢茶叶瓷器什么的就更多了,此外还有大量不好估价的书画古董之类的物件,总之这一仗是大大地赚了。

    只不过当后勤参谋用颤抖激动的嗓音向莫茗报告斩获时,莫茗却犹不满足。然后在他的暗示下,扬州城内的富商们顿时倒了血霉,被东岸人勒索后联合“捐助”了八十万两银子的茶水费给东岸大军,莫茗这才作罢。这些人这两年着实是流年不利,先是被多铎大军抢劫勒索,然后又被石廷柱等人敲诈,现在再度遭到黄衣贼三度洗劫,十停家财已经去了七八停。不过这些人豪富无比,钱多的是,平时买个燕窝就动辄几千两、包个红牌妓女日费百两简直眼都不眨,现在虽然看起来倾家荡产,但其实在外地多半还藏有大量余财。

    这还不算,扬州城内有产业的殷实人家也被东岸大军挨家挨户敲门收钱,这又收了一二十万两银子。除此之外,一些商铺、钱庄、妓院、茶肆什么的也被联合派捐了二十余万两银子。这几项累计下来,此战收获的银子已经突破了二百三十万两,一举收获了接近三年的军费,这令莫茗大为开心。

    几天前率军追击清军的骑兵上尉杨明阳也率军返回了。他们于5月15日晚些时候追击逃跑的石廷柱部正白旗汉军至仪真县,对于黄衣贼如此之快追来始料未及的清军不敢停留,再次弃城而逃,似乎是往北方的高邮州方向而去。骑着骡子跟随石廷柱部逃至此地的四千绿营兵见状也大部一哄而散,少许留在仪真城内的士兵干脆出城跪地请降。

    杨明阳懒得理他们,在分出五百人监督这一千多降兵押运着大批仪真县内缴获的钱粮牲畜往扬州方向而去后,他又率领麾下两千骑兵从仪真沿路返回江都,并在途中截获、击溃大量清军绿营部队。这些清军都是从扬州城内逃出来的,此时急着逃命,部伍不整、兵无斗志,往往被东岸骑兵一击而溃,四五天时间内,大约有四千余绿营清军被杨明阳部骑兵砍倒在地,其余也不知所终,跑散得到处都是。

    可怜石廷柱部直领的二万八千余兵马经此一战后,只余不足万人成功遁逃,其余人马均损失殆尽。而且就这逃走的将近一万人中,超过一半器械、装具全部丢失,所有人更是士气全无,惊惶不定,不经过长期的整训看来是无法再度走上战场了。若是南京的洪承畴脑子够清楚的话,还是让石廷柱部到南方去对付南明以重新找回信心为妙,放在江北,那也就是一万头猪而已,他们已经没有勇气再度对阵黄衣贼了。

    杨明阳部返回后,5月20日,海军急报,清军在南京、镇江一带集结大量船只,似欲北渡;而泰州、高邮州一带的清军似乎也得到了增援——很有可能来自淮安府——目前其前锋开始试探性地南进,已经与治安队发生了小规模的斥候战。

    面对这样的形势,本来意欲率军北上进攻泰州以扩大战果的莫茗顿时改变了主意,他下令全军放弃扬州城东撤。目前船队正在靖江一带装运缴获的战利品,莫茗决定先率军撤到那里去再说。经过这一阶段的扬州会战,东岸大军损失也不轻,前后死伤1200余人:其中,翟从谔部死伤500余人(该部在扬州附近又拉了千余名壮丁补兵力损失)、黑八旗损失100余人、挺身队损失260余人、东岸陆军损失30余人、军夫损失300人。东岸军人也不是铁人,他们目前也需要休整一番。反正以现今的态势来看,他们似乎已经成功地调动了清军,江南的清军主力意欲北渡就是明证。既然已经初步达到了目的,那么不如先东撤与海军靠拢,然后再观望风色。

    5月28日下午,浩浩荡荡的东岸大军毫无阻碍地东进到了常州府靖江县,守城的清军弃城而逃,莫茗率军进驻了该城。而在东岸大军携带大量战利品撤离扬州后,石廷柱立刻以最快速度进占了扬州城,同时对外宣称其部经“苦战收复”扬州,大破黄衣贼斩首若干云云。(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应(七)() 
1647年5月30日,在得悉海军炮艇送来的清军最新动向后,莫茗不再迟疑,准备见好就收,开始率军进攻靖江东面的如皋县,准备顺着长江一路杀到黄海边上去。

    此时扬州府的清军已经在石廷柱的调度下渐渐集结在了扬州、泰州一线,兵力已达二万之众;此外,淮安府亦有少数兵马南下,这个消息是从被东岸斥候截获的一名清军信使那里拷问来的,但具体数量不知,似乎是马队;而坐镇南京的洪承畴闻知漕运不通、水师损失惨重后,不敢白天组织人马渡江,而是在夜晚从南京上游往北岸的江浦县分批渡了三万人马,其中满洲八旗兵近五千人,不可谓不重视江北严峻的局势。

    这三万人马渡江后,东岸人便失去了他们的踪迹,不过可以想象得出他们会先前往高邮州、泰州一带就食。如今江都、扬州一带已让东岸人抢成了一片白地,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供养得起数万大军的消耗,因此他们势必会前往这两地获得补给,然后才能尾追东岸大军。

    至于另一路从淮安府南下的清军,目前根据东岸人掌握的情报,其主力似乎还在海州、沭阳一线,只有区区四千余绿营筹集完粮草而先期渡过黄河南下,但离长江的距离还很远。总之,清军似乎是准备从西、北两个方向进行重兵围剿,一如一年多前一样。战线漫长、兵力吃紧的他们始终无法拿流动作战的东岸大军有什么办法。

    陆军撤离后,装满了银子、粮食、牲畜和部分人员的18艘中型渔船在四艘风帆战舰的护送下,拔锚起航,顺着水流离开了靖江江岸。进入黄海后,她们便升起了风帆,然后在东南风的吹拂下一路向北而去,她们的目的地是黑水港。至于剩下的9艘蒸汽机帆船、4艘运输船,则仍然在靖江以东江面至出海口附近游弋,且不时派遣炮艇送人上岸与陆军取得联系,以不断确定各自的方位。

    6月2日,舍去大批辎重轻装前行东岸大军迅速进展至泰州如皋县城下。在发了数发炮弹后,如皋城内发生变故。团练首领带着数百名乡兵擒杀了要坚持抵抗的县令,然后打开城门迎接东岸大军入驻。莫茗带千余人入城,先是勉励了一番率军“反正”的乡兵首领吴守忠,然后又将坚持抵抗东岸大军的县令、主簿等官员的妻女,与石廷柱的小妾一起编入女子挺身队,以飨士卒。

    6月3日,治安队斥候来报,6月1日清晨数千清军八旗马队从仪真县城出发,兼程而行,目前应当已至泰州左近。如皋县就是泰州辖下,离州城不过百余里,这个距离纵马一日便到。但清军马队从江浦连日兼程赶至泰州,此时应当也是人困马乏、急需休整,不然根本无法进行有效作战。黄衣贼又不是那些弱鸡的明军,若不调理好状态,这数千马队搞不好还真是上去送菜的呢。

    得知清军消息的莫茗依旧没有任何惊慌,不过是几千骑兵而已,自己这里战兵近万,各兵种齐全,怕个毛?因此,在收集完如皋县城内的钱粮牲畜后,他便让孙守忠带着三千余名百姓先行(都是反正的团练兵及其家属),然后亲自督率大队人马大摇大摆地往通州方向而去。一路上甚至根本没有遮掩行踪,任凭潜伏在乡野里的清军探子将自己部队的信息传递出去,状似不可一世。

    6月7日,就当东岸大军行至通州西北不到五十里的白蒲镇时,这支清军马队终于远远出现在了东岸人的视线内。这个时候这支清军的真容终于也完整暴露在了东岸人的面前,他们大概是满蒙八旗混编,共三千人出头,身上穿着泡钉棉甲,一人双马,看起来士气也颇为高昂。此刻远远地缀在东岸大部队之后,似乎正在犹豫要不要上前进行骚扰性攻击。

    不过还没等他们做出决定,莫茗莫大帅已经决定派遣骑兵联队并治安队尚存的约2700名骑兵向他们发起试探性攻击。在看到人数还不如他们的黄衣贼骑兵竟然主动发起攻击,这帮八旗兵显然大吃一惊,不过他们也正好想试试黄衣贼的斤两,因此双方将近六千骑兵便在白蒲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展开了大规模厮杀。

    骑兵之间的交手是短促而激烈的,不过短短半个小时,双方便脱离了战斗。东岸方面,大约有三百余名骑兵堕马而死,其中包括十余名精锐的治安队斥候,此外还有百余人受伤,伤亡率在六分之一左右。而作为他们对手的“骑射无双”的八旗兵将,因为武器、装具都不如对方,死伤反而更重一些,一共约死伤了五六百人,不知道其中又有多少是正宗的满八旗兵丁。

    不过这个伤亡已经足以令他们印象深刻了。几乎20%的人马伤亡,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难以忍受的数字。因此,双方在又狠狠地对视了一个小时后,这帮八旗兵调转马头,消失在了远方的树林边。而同样疼得龇牙咧嘴的东岸骑兵也没有进行追击,此战他们损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波兰老兵以及骑术精熟的鞑靼骑手,并不比那帮鞑子好受多少。

    咬得最紧的这支清军马队被击走后,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有清军大队追上来袭扰了。这次他们死伤了几百个满蒙八旗兵,这件事的严重程度几乎可以上达天听,带队的清军指挥官多半没有勇气再拿宝贵的满蒙八旗拿来和黄衣贼拼消耗,即便是汉军旗也得省着点用。看来不等到绿营大部队赶来,清军是不会再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了。只不过就凭那帮行动迟缓、士气低落的绿营兵将,他们能够赶上黄衣贼大队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6月9、10日两日,当东岸大军花费两天时间终于攻克了通州城后,以绿营为主的西路四万余清军主力才堪堪从泰州城出发。这还是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