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螅洞σ丫幸恍┫褚蹲右谎笮〉拇坏巧狭四习墩蚪赜颍恍┫裥『诘阋谎那寰麓唬诼浇ⅰD溃蚪萋渚驮谇昕碳洌蚪耍暇┗疽脖2蛔×恕

    眼见已没有便宜可占,东岸人干脆一路向东,然后在目前已处于清军控制下的靖江县沿岸登陆。清军在此地没有驻兵,东岸人掳掠一番后又强逼着全城百姓五千余人登上了塞得满满的船队,然后顺江而下,准备与差不多已经抵达长江入海口外的后续船队汇合,然后返回大泊港。(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与航运(一)() 
“呜……”短促的汽笛声响起,清塘军2号挖泥船缓缓驶进了现代特种船舶厂的码头内,准备接受例行的维护保养。

    该船厂如今有五个船台,其中1…4号船台上各有一艘半成品船只正在建造,而5号船台则是专用的维修保养船台,定期为工作小时数到了的船只进行维护保养,又或者为损坏的船只进行紧急修理。

    清塘军2号是该厂生产的第二艘挖泥船,目前正在疏浚两湖运河。两湖运河是沟通南方伊河——米林湖水系和北方鸭子湖流域水系的唯一水道,作用极为关键。不过这条水道包括沟通的两个湖泊的水流均较为平缓,泥沙容易淤积,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清淤。

    目前该河道的清淤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中心航道的水深已经达到了四米以上,足可通行目前国内的任何一艘船只。这条沟通两个澙湖的关键河道疏通后,下一步就是要在北方鸭子湖内清理出一道能够通航大型运输船的航道出来。鸭子湖由于特殊的构造关系,其西半部是浅水区,多芦苇鳄鱼等动植物,只能通航内河汽船或小炮艇;而东半部的水深在这几年来的努力之下基本也测量清楚了,大部分地方的水深在5米以上,不过其中还是有大量断断续续的浅水区,很多甚至只有两米深,这使得大船航行时很容易搁浅,因此需要继续加深。

    好在这片湖底都是淤泥卵石,用现代厂生产的挖泥船就可以完成这一任务。不过考虑到现今国内仅有两艘挖泥船,其中一艘(清塘军1号)还在疏浚极其重要的伊河水道,只有清塘军2号可以动员,这得疏浚到猴年马月才能使得鸭子湖能够通航大船啊。

    也不是没有令人安慰的消息,今天已经是9月份了,再过两个多月,第三艘挖泥船清塘军3号就将完工。届时将有两艘挖泥船可以一南一北同时工作,疏浚航道的工作必将大大提速。而说到挖泥船,就不得不说如今的现代厂繁重的造船任务。

    该厂现有的五个船台,除了5号是维修专用的船台外,另外4个船台一年到头都在生产着各类船只。每一批船只完工,接下来各单位(主要是各用船单位)对这些船台的争夺就会趋于白热化。鉴于如今远东移民的极端重要性,其中2个船台已经固定用来建造1200吨排水量的“短跑冠军”级移民专用船。而另外两个船台,既要接受一些船只的蒸汽化技改任务,又要建造捕鲸船、挖泥船之类的特种船舶,现在上头又提出要建造大型拖船和驳船,简直让现代厂的全体职工们要忙到天边去。

    “船只需求量大,熟练水手的需求量更大。”现代特种船舶厂的厂长韦华,站在自己在厂区内位于二楼的办公室前,望着外面正在忙碌的船台,说道:“统战部每年都在加勒比招募海盗,但数量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甚至只有几十个,太少了!我想那边的西班牙人应该会极为感激我们,是我们使得托尔图加岛顶峰时期聚集的五千名海盗的数量,在十年内成功下降到了只有区区两千多人,各类袭击运输船的恶性海盗事件也降低了三成。呵呵,都让我们拐来了,海盗也不想一辈子窝在小岛上醉生梦死啊!”

    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培训水手的机构——罗洽港的海员进修专门学校已经开办了两期了,每年大概能为各单位提供约200名实习水手。这数量看起来不少,但比起每年18…20艘船下水所需要的将近400名水手的需求量来说,差不多只能填补一半缺口。即便再加上统战来的几十名海盗、经长期考察后合格的少量马来水手,这缺口仍然有100名之多。不得已之下,交通部只能尽量将熟练水手安排到重要船只上,同时下放权力,让那些不重要的商船船长们自己招募实习水手。

    因此可以说,目前华夏东岸共和国航行在大西洋上的17艘笛型运输船(隶属于南海运输公司),以及航行在印度洋上的4艘笛型运输船(隶属于东非运输公司)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合格年轻水手。今年6月份,一艘南海运输公司的笛型船不慎于东方港外海沉没,其原因就是水手操作不当导致船只意外触礁。

    在这个悲剧发生后,交通部立刻挤出了一些资金,同时到联合工业信贷银行那里闹腾了一番,让他们拨了一些贷款,然后用这些钱专门到大鱼河海军造船厂订造了一艘小型训练舰。他们准备接下来将罗洽海员进修专门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一倍,争取每年能够提供400名正规实习水手。而招生规模上去了,这训练舰自然也得相应增加,目前该校仅有一艘海军转给他们的250吨级“东岸之鹰”号做训练舰,招生规模扩大后自然是不够用了,急需新造一艘。

    “水手问题哪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坐在他办公室内抽着烟斗的萧百浪说道,“现在有经验的水手都被安排了跑澳洲和远东航线,他们甚至把家都安到新华夏和黑水去了,国内剩下的自然都是些歪瓜裂枣。你也别着急,问题总得慢慢来,水手数量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增加的,总要有个过程。”

    “我急个毛啊。”韦华笑了,嘴里吐出了一个浑圆的烟圈,转身朝萧百浪说道:“我只负责造船,至于开船的水手从哪里来,那关我毛事啊?该急的是交通部和执委会,我操那门子心干嘛!每月才拿了一百多块钱工资,还管那么多事我累不累啊!”

    “嘿嘿。”萧百浪一笑,“听说现在国家放宽了对内河小汽船的生产限制,已经允许私人资本逐步进入这个行业了。我看也是由于这个市场需求量太大的缘故吧?我看你们的那种72吨级内河小汽船都是直接在滩涂上建造,造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拉到船台上进行动力系统的安装以及最后的舾装程序。技术含量也就那样嘛,普通人就能造,我看你们5号船台的工人们平日里也比较闲,上次说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有兴趣吗?”

    萧百浪说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想办法开办一家自己的船厂。为此,他甚至已经考察过了河口乡附近的地形以及水文信息,并初步选定了未来的厂址。目前缺少的就是人员和资金了,资金的问题好解决,他自己以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的积蓄,再加上从联合工业信贷银行搞一些贷款,差不多也就够了。但技术人员就比较令人挠头了,国内文盲率太高,各种技术人员少,而且都集中在各大国营企业之中。而他们想搞的造船厂又是有一定技术含量要求的企业,不是随便拉几个文盲农夫来就能搞定的事情,这想来想去只能去各大船厂挖墙脚了。

    萧百浪和现代厂的厂长韦华私人关系不错,因此他第一个找上的就是他。韦华本人对此也比较动心,但穿越众自己开办工厂本来就是比较敏感的事情,如果再从自己担任厂长的厂子们挖墙脚损公肥私,韦华还真怕自己被军部那帮疯子们拿枪顶在脑袋上。不过开办自己的船厂的念头又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给国家干了好几年了,虽然工资待遇很高,每年东岸公司的分红也不少,自己按理说不应该缺钱花,不过这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总不是个事。恰好萧百浪来找到自己合伙开厂,说厂址、资金都能搞定,代理人也已找好(国家干部不得直接经商),就差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了,这使得韦华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现在国内35吨级的老汽船和72吨级的新汽船算在一起,也不过才五十多艘,而需求量起码是一百艘。而且随着35吨级小船的逐步退役,接下来几年的需求量还会更加庞大。按照我们目前的出厂价,一艘1200元,利润率起码在20%以上。看市场这么火爆,即便卖贵一点肯定也会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真的是极好的。”韦华狠狠吸了口烟,然后说道:“不过再等等吧,过了今年再说。5号船台今年也很忙的,几个月前刚刚完工了两艘‘阿穆尔河’级内河浅水支援炮舰,刚随上一批前往远东船队过去。马上下半年还要继续建造几艘,那边催得很急,还要给别的船做保养,没那么闲的。我看你还是加紧在欧洲招募技师,政府不是一直在招么,你可以搭伙一起嘛,交通部挑剩下的你就拉回来,造一些民用船怕个什么?”

    韦华说的“阿穆尔河”级内河浅水炮舰是由现代厂设计定型生产的,该船长约55米,宽8。2米,吃水0。8米,标准排水量250吨。动力系统使用2座大力水手…2改进型(70马力)蒸汽机,2座燃煤锅炉,航速9…10节,是国内设计的纯蒸汽动力航速最快的船只了,这得益于她强劲的动力(140马力)以及双轴双桨的推进系统设计。

    该船武备为船艏两门8磅短管榴弹炮,以及两侧八门4磅榴弹炮,火力只能说马马虎虎。本来海军准备要求设计一款类似Coles炮塔结构的旋转铁甲炮塔,后来考虑到该船吃水浅、吨位小,便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新颖设计,改为传统火力布置。这种船在内河近距离支援作战中威力极大,且是全蒸汽动力,航速快、吃水浅、机动灵活,适航性强,是一种理想的内河伴随支援炮舰。现代厂首批共生产了2艘,即“阿穆尔河”号和“辽河”号,目前已经前往东方。

    “也是,不急在这一时。”萧百浪看到韦华这么说,便点了点头,心里开始寻思怎么托人在欧洲招募造船技师。(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船舶与航运(二)() 
“呜……”又一声汽笛响起,一艘72吨级内河小火轮缓缓驶进了镇海港码头内。

    “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轮到,这效率也太低了。”文图拉船长喋喋不休地从船舱内走了出来,如今他的那艘35吨级小火轮已经正式退役了,被内河运输公司转卖给了某穿越众。如今这艘新船下水不过一年多,编号为“河运…007”。文图拉船长非常爱惜,每次出航前都会和水手们一起将甲板擦得干干净净,就连锅炉房都会好好打扫一下。

    “码头泊位不够,船又太多,只能排队了。”一名码头官员熟练地在文图拉船长递过来的发货清单上写了几下,然后开始招呼手下的码头工人们开始卸货并清点。

    “镇海港早就该扩建了,这都快十年了吧,还是以前的老样子。甚至就连最后的那一段木质栈桥都没拆除,每年修修补补的还在用,不知道上头在搞什么。林副科长,要我说你们镇海港务局就应该集体向上面写报告,要求扩建新的码头泊位。”文图拉船长仿佛是继承了意大利人爱抱怨和大嘴巴的天性,挥舞着手臂夸张地说道。

    “呵呵,你这个文大嘴。”码头官员林副科长瞄了他一眼,笑嘻嘻地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们没向上面提这个要求?你看看那边,对,就是西面,那里不就在建设新的码头泊位么?”

    林副科长所指的区域正是位于镇海港老码头的西侧,那里此时正有一艘大型运输船停在那里,船上的水手们正在使用滑轮吊杆将一包包碎石子扔进海底。而在岸边,更是有十余辆重型货运马车在来回开动着,将一包包从远方拉来的碎砖、碎瓦片、碎石子等建筑垃圾倾倒入海,看样子是在准备填出一条码头栈桥兼防波堤(同时防淤塞)出来。

    毫无疑问,这样的海事工程是极为浩大的,特别是在缺乏必要的人手及工具的情况下。文图拉粗粗看了看,岸边的工地上除了一千多名南非劳务工在搬运沙袋之外,就只有大约四五百个持临时身份证明的瓜拉尼人、意大利人在辛苦地挖泥取土了,人手看起来完全不足。

    也许是看出了文图拉的疑问,林副科长随即又解释道:“这只是先期人员。薄县长召开过会议了,接下来三个月内将会陆续从别处调来大约一千名南非劳务工,而到了年底以及明年年初,将会有大批东方移民到来,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将会补充到这边的工地。薄县长预计,到了明年年初,总计将会有超过五千人同时在这里工作。到了那时候,镇海港的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就能步入正轨了。”

    镇海港二期扩建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耗用大量人力物力的海事工程,该工程包括在镇海港城区以西新辟一个码头区出来,然后还有随之而来的港务部门行政大楼、码头仓库、疏港公路(铁路)、蒸汽吊车、永固栈桥(兼防波堤、防沙堤)、照明灯塔等设施的建设。此外,由镇海造船厂提请、执委会批准,一起加入此项目的还有镇海造船厂新增船坞(面积1。5平方公里,方形)工程,用于替代原本已越来越不敷使用且淤塞严重的旧船坞。

    镇海造船厂是如此的雄心勃勃,以至于他们想将目前的造船产能继续扩大一倍以上。新船坞的完工年限不得而知,但预计两年内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投入使用。而整个大船坞(包括大型水闸、排水水道、堤坝、船台、建筑设施等)的完工期限,以目前国内劳动力的紧缺状况来看,预计十年内将很难看到这一天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着眼于未来的计划。

    “灯塔的修建是怎么安排的?要知道,我可是很讨厌在漆黑的夜晚行船的,但有的时候遇到中长途运输任务时你又不得不如此。每一次我都小心翼翼,生怕偏离航道然后触礁或搁浅了,这种感觉真的是糟透了。”

    “新增的灯塔很多。”林副科长一边记录着手下们从船舱里卸下来的棉质帆布数量,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巴瑟岛及其水道对面的镇海港陆地边将新增2座灯塔,目前巴瑟岛上的那一座已经完工并已点燃灯火了。镇海港西面湖里的岛上以及对岸香山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