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君歌(重生宠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悦君歌(重生宠文)-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知他并非处处留情之人,也惯然不会口是心非,能对她这般表态,实是难得。恍惚便叫她觉着,前尘似梦,往昔苦难都成空。她跋涉千山万水,泪流日日夜夜,或许,便是为了期然与他相遇。

    遂她长发为他绾,待一走近,对上他那仿佛摇曳着火光般的深情眼眸,上前便搂住了他的腰腹,倦入了他的怀中,手爬在他紧实的背上,闭着眼睛,长长吐出口气,轻轻地说道:“愿你我情久意长,自绾发以来,迄于白首。”这话,是收回那日的气话,也是道明她对他的情谊。

    却王玉溪低低一笑,垂首贴向她的额头,望着她,清俊平和的眉眼慢慢软化,就这么盯了周如水一会儿,直叫她被看得不自在了。才不疾不徐,低而专注地说道:“此言差矣!阿念怕是不明,待汝之情,日月有尽,吾心不息。”

    暗娼楼之所以暗受推崇,久灭不消,便是因这其中私妓,不光色艺双绝,更大都出自落魄名门,是往日里那些个布衣富贾可望而又不可即的。遂,暗娼楼不同于旁的妓馆,虽龌蹉至极,行行种种却又极尽风雅,得入其门,更是难上加难,又有吹嘘作耀之嫌。

    遂王玉溪以重金换得门贴,也不过入得偏席,待丝绢屏风一遮,帷帘低垂,他们只能遥遥见着室中舞池,倒不如舞池左后两侧那帘后高席视野俱佳。

    却二人坐于席中,因着屏风遮蔽,虽在欢场,却一时又如置身于外,实有几分隐秘幽静,倒还真似高门宴饮。

    因晓得四周多有耳目,周如水乖巧倚在王玉溪身侧,待得娇沥沥的曼妙歌声自暗处响起,才抬起脸来,悄悄打量起四周局制。

    彼时,夜幕降临,云气收尽。

    铺满素色锦缎的室内灯光依次黯去,舞池中屏风四遮,只见美人影,只闻美人歌,却不见其人。堪堪种种,倒在故弄玄虚中,衍演出了一副美人阁中坐,堪只露衣角的魅惑之态,比之平常欢场的露骨低俗,实是风雅高姿了不少。

    却她的视线也只在那舞池中停顿了一瞬,须臾,便不动声色地盯向了舞池左右那帘侧高席。只可惜,帘幕后人影虽是若隐若现,却实在看不分明。

    她心下一冷,却见王玉溪的眸子微微一眯,其中嘲讽有之,冷厉更甚。但这情绪极快,一瞬就淹没在他沉如子夜的眸光之中。

    见状,周如水视线一划,又朝舞池望去,眺着那密实屏风也遮不尽的风流体态,低低笑道:“夫君可是瞧入了迷?竟连妾也不瞧了!妾往日唱的曲儿,真会比她差了不成?”

    她这般言语不过掩人耳目。却王玉溪听了,低低一笑。

    他直就将她搂入了怀中,声音温柔愉悦道:“阿念声声如天籁,旁人如何可比?”说着,他微凉的指尖亦轻抚上了周如水的手背,惬意地看了她一眼,才凑近她耳旁,谎作**般地低声说道:“我方见那左侧帘后,有人腰坠指骨。”

    腰坠指骨?

    这话一出,周如水直是一怔,视线在他面上一顿,半晌都未作声。

    周人皆知,蛮人喜虏,性暴好武。往年烧杀滋扰,常以夺人头颅为乐,更有的,会生剥活人手骨配做腰饰,以示夸耀。若那帘后之人腰配指骨,多半便是蛮人无疑!

    如此,不谈他们来此为何,便谈两族之间血海深仇,蛮人如何能入得周境?又堂而皇之至于邺都?更又到来此地?这各中关机,无一经得起细想。但凡细想,都叫她心中沉沉。

    便就在这时,左侧高台珠帘挂起,一箱箱箱笼被搬入其中,周如水也果然看清了那座中之人面容迥异的相貌与腰间缀着的指骨。

    这情景左右不过一瞬,须臾,舞池之中歌声转歇,屏后美人缓步而出,原本黯淡的舞池之中,随着那领舞美人的脚步,徐徐便燃气了耀目光火。紧接着,三五女郎踏着木屐曼妙而来,舞步轻盈,美轮美奂。

    应着琴音,王玉溪收回视线,执杯而饮。

    周如水亦收回视线,自他怀中微微抬首,染着忧虑,凝睇着他道:“这酒烈么?”

    闻言,王玉溪微笑地看着她,好笑地刮了刮她挺翘的鼻尖,玩味道:“尚可。”

    仿似要一醉解千愁,望着他那杯中酒,周如水颇有了几分跃跃欲试,遂便娇着嗓道:“妾试试?”

    这般,王玉溪倒未阻拦,不过挑了挑眉,便将杯沿放在了她的唇边。

    周如水秉着好奇顺着杯沿抿了一口,须臾,眉头便是一皱,直被呛得咳出了声来。

    她只觉舌根火辣辣的麻,抬眼便瞪向王玉溪,嗔道:“这酒可烈!夫君怎的却道尚可?”

    这嗔怒的模样仍透着纯美,话中的亲昵更不可言说,直惹得王玉溪微微眯眼,轻笑着抚了抚她的发,垂首,便啄了啄她的唇。

    少顷,他更是含着她嫣红的唇畔,眼眸弯弯地低低喃道:“烈酒烫喉非可惧,慢品足矣。夫人既觉酒烈,为夫自当分担。”说着,即又露出一抹笑来,神采熠熠地再次吻住了她。

    周如水被他亲得身子发软,睫毛来回裔动了几下,望着昏暗灯光下王玉溪那如雕如琢的俊美容颜,恍惚间,有些不明所以,却又,不舍抗拒

    他的气息清朗怡人,如是风过竹林,软唇相触亦是说不出的旖旎,更她的双手环在他腰腹之上,所碰触到的紧实背脊,都仿佛无声地昭示着她身前这少年所不为人知的宽厚与力量。

    小小的屏风之间,温度莫名就升高了不少。昏暗的光火之下,旁人隔帘看来,只见一双妙人儿你浓我浓,一个倾身低吻,一个下巴微扬,妇人鼓鼓的胸脯蹭在儿郎的手臂之上,动情至深,引人遐想。

    见此情景,隐在暗处用作监视新客的玄衣人皆相对而视,须臾,才放下心来互一点头,又默了半刻,便就往别处去了。

    也直是待那极是轻巧的脚步声走远,王玉溪才轻放开了周如水。他搂着她强压下澎湃的情潮,明眸半眯,抬眸,便冷盯向了已是空当的隐晦暗处。

    这般,直待周如水在他怀中捂着脸如猫儿似的轻哼了一声,王玉溪的眸色复才回暖。他搂着周如水轻哄似的摇了摇,半晌,才贴上她的耳畔,忽的叹道:“阿念可知,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如今搂卿入怀,溪仍恍若梦中”

    这话极轻,在耳际不过飘渺而过,周如水却听得痴了,一时忘了场合,不觉便低低笑出了声来,自指缝中漏出一双大眼,笑眯了眼道:“如今才知,丈夫也是会患得患失的。”

    说着,她更不再作羞,扶着王玉溪的手臂便要在他怀中坐起身来,却她余光一扫,面上

132 暗潮汹涌 第一百二十章() 
碧瓦飞甍,红烛燎燎,淡白的月光徐徐辉映大地。

    公子沐笙轻轻挑起红帕,静看着榻上的新妇,看着她盛满星辰的眼,泛红成一片的双颊,迟疑了一瞬,终是在司礼的见证下,弯下腰去,执起了合卺瓢。

    因着他那一瞬的迟疑,身量娇小的新妇亦是怔了怔,须臾,亦扬起脸娇媚的俏脸,羞怯又敬畏地执起了瓢来。

    待见二人半饮后换瓢共饮,又将酒卺瓢一正一反掷于榻下以证百年好合,司礼终于一笑,请辞回宫复命。

    随之,司礼告辞,仆婢退出,一时之间,喜房之中静怡无比,只余红烛燎燃之声。

    洞房花烛明,本是分外好时刻,公子沐笙的心中却是平静至极,更有着深深的倦怠漠然。他一言不发地站在新妇面前,一袭红衣融不进沉沉夜色,更又凸显出了他那极其疏离的神色。

    榻上新妇稍一抬眼,待触及他那冷漠的双眸,原还明媚如春光的嫣红脸颊便刷的白成了一片。

    二人就这么默默对视了半晌,须臾之后,才听公子沐笙冷凝的嗓音淡淡响起,不同于往日里的温润平和,平日里缀满繁星的眸中更是清冷一片,他冷冷的,声音像是缀了冰渣一般,毫无起伏地问道:“说罢,娄九在何处?你又是何人?”

    闻言,芃苒傻了!

    这一天,她过得战战兢兢,她瞒过了姑母,顺顺当当地上了花轿。她在娄家人的眼皮子底下顶替着娄九拜了堂。就在方才,他在挑起她喜帕的那一刻,她也有一瞬的恐慌。但须臾,他便与她合卺而饮,这叫她松了口气。满以为,他未认出她非是娄九。满以为,只要过了今夜,只要生米煮成了熟饭,她就能是他名正言顺的妇人了!

    但她未有想到,又或许她早就明白,她或许能骗过所有人,能够偷梁换柱地与他成亲,与他拜堂,与他喝下合卺酒,却她终是骗不过他,也不愿骗他的。

    她自小就爱慕着他,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夜里,当他跳入冰凉的湖水救起她的那一刻,她就深深地恋慕上了他。所以她不辞千辛万苦地赶来周国想要再见他一面,所以她不忍娄九对他的蔑视嫌冷,索性不顾亲情地毁去娄九的一生。

    她比谁都明白,她的所作所为代表着甚么,她更随时都准备竹篮打水一场空。准备受尽万人的唾弃,或是魂断此处,或是青灯古佛,再无依仗地过一生。

    可当他真正站在了她的面前,他的眸子是那么的明亮,他的背脊是那么的挺拔,他的肩膀像是山一样。他比她记忆中更加的俊美也更加的孤寂,她听过他许多的传言,探听过他许多的事儿,但每一个,都未有真实的他更动人。

    芃苒笑了,望着公子沐笙白皙冷峻好看到不可思议的侧颜,她低低地说道:“昔楚王游于云梦之台,朝云见之,自荐枕席。我自鲁国而来,原只想远观殿下风采,却哪想殿下大婚在即,新妇却不识好歹地跑了。”

    言止于此,芃苒又是一笑,她的眸中闪动着炙热的光彩,深深地望着撩袍坐在不远处的公子沐笙,几分气怒却又真挚无比地说道:“为了见您,我独自跋山涉水而来。听闻您在凤尹,我便跟去了凤尹。听闻您定了亲,我便赶来了邺城。我原以为,九表姐能嫁予您,该是千珍万惜的!却她哪里懂得珍惜!她既摇摆不定,我便助她胡思乱想。她既不愿嫁您,我便放她去逃。而殿下于我,便如那遥山月宫,即便暗偷灵药,也甘之如饴。”说着,她的面上愈发的坦诚,怒色渐去,显出了几分颓唐,顿了顿,才低低地说道:“如今,即被殿下早早认出,我也无怨无悔。要杀要打,要罚要赶,悉听尊便。”

    万古悠悠,此心不变。

    芃苒短短几句,未有推诿,倒见真情。更说这话时,她白净的小脸明明尽是忐忑,眸光却又坚定至极。

    这般真挚的语气,就好似一根看不着又触不见的线,微乎其微,又不容忽视地勾动着公子沐笙的心弦。

    她未有哭,眼中也毫无泪意,但公子沐笙却觉着,她心中似有泪流,她应还恐惧得想要颤抖,却她小小一个人儿又硬得像块顽石,像是负荆请罪的游侠。

    她从鲁国而来,她喊娄九表姐,那么她应就是鲁国上将军芃贺的嫡次女,芃苒。

    如若他未认错,他与她,倒真有一面之缘。

    早年,他曾随太子使鲁,彼时的芃苒还不够他膝头高。他对她仅有的记忆,便是他自冰湖里救出她后,她被裹进被褥之中,小小一团,乍看像只蚕蛹似的。

    后头,她自始至终都再未抬过脸,遂他只记得,芃贺的嫡次女叫做苒苒,小小一只缩在被褥中,可怜又委屈。也正是因了此事,他才终于看淡了母后在后宫的所作所为,深知非为刀俎,便为鱼肉。

    他从未想过,他还能再见到她。他更未想到,她会作为他的新妇,出现在他的房中。

    勾心斗角了这么多年,公子沐笙遇见过无数的对手,见过无数种眼色,遂他实在无法对眼前这对他恨不得掏心掏肺,又一味硬撑的小姑子生出冷漠敌意来。

    终于,他轻轻笑了,不是如芃苒般的故作轻松,而是发自内心的舒展随意。他眸中的疑惑也随之散去,年轻俊朗的面容在喜服的映衬下更添了几分和暖宜人。

    只见他朝紧绷着的芃苒招了招手,问也不再问娄九的事儿,只是从上至下盯了她一圈,忽的,几分随和亲昵地问她道:“苒苒,你的银蛇呢?”

    芃苒生母早逝,上将军芃贺又常年守边,不在府中。如此,才有了当年芃苒被害一事。

    当年,后宅的阴私险些要了芃苒的小命。视芃苒如己出的鲁太后芃萩闻后生怒,不但棒杀了芃贺的继室,更赏赐了芃苒一条看似不起眼,却是天下三毒物之一的玲珑碧蛇。传言,芃小姑是常年将玲珑碧蛇做手环戴着的。如今丝毫未见,再想前岁魏国才因蛇毒出了乱子,公子沐笙不由便问出了声来。

    听他这么喊她,又这么一问,芃苒眸光一亮,继而眼眶又是一红。

    她雪白的皮肤不自觉便氤氲上了一层薄红,闻声便答:“我既要强嫁您,自不该处处添您烦忧。貂儿虽是毒物,却它一来与我情谊深厚,二来又是太后的赏赐,遂几日前,我一下定决心,便命仆从将它送回鲁国去了。不多日后,诸国都会晓得,这三毒物之一的玲珑碧蛇回到了鲁国的王宫之中,与我再无瓜葛,亦与殿下毫无瓜葛。而我虽是上将军之女,但我父三年前便病重过世了,您的父兄,应当不会忌讳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女,毕竟,论权论势,我比九堂姐还不如。”

    若非亲眼所见,公子沐笙怕也无法想象,当年那个无助无依狼狈不堪的小家伙,会长成这般柔弱又谨敏的模样。她美丽青涩的在他面前,毫无避讳,毫不遮掩,极有眼色,聪慧而又愚钝。竟叫见惯了尔虞我诈的他,一时有些惶然。更孤女二字,无端地碰触着他的心弦,叫他些许悲痛,又无端想笑。

    如此,他也确实就笑出了声来,模糊的光线在他挺直的鼻梁上投下淡淡阴影,他轻轻笑着,又朝芃苒招了招手,对上她大而明亮的眼睛,几分刻意地继而问道:“你既思虑得如此周全,可曾自省,待你穿上这身喜服,便是众叛亲离?”

    鲁国向来以孝治国,周国如今虽崇道教,却也是百善孝为先。不论娄九是否是真的跑了,她知情不报,浑水摸鱼,已可谓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