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君歌(重生宠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悦君歌(重生宠文)-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何要入局?咱们既是周人,本就身在局中,又何来入局之说?”听了他的话,王玉溪精致得恰到好处的眉头微微一挑,他面色平静地低声说道:“吾知周运方微,然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且公子沐笙其人,始于愉悦,综于智性,有忧天下心。若他得势,周土或可期矣。”

    王玉溪的话句句在理,中年文士却仍是驳道:“周王不器,兄弟争锋。公子沐笙看似握权,却是炭上腐肉,不得行差半步。他便是有个知己阿妹又能如何?如今,只盐务之事便能叫他寸步难行,可见往后,他要上位实是不易。”

    “话是自然,可这又与吾何干?”闻言,王玉溪却是低低一笑,他勾了勾唇,眼底浮起三分笑意,从容地说道:“盐务虽是国事,此时亦也勾挂上了王氏的家事。家中肃清一事,自打草惊蛇起便一直无法动作。如今趁此关节请父亲出山一趟,也算是家国两全了。”

    因这话,中年文士双目大瞠,一时也转不过弯来,便极是不解地问道:“这与肃清何干?”

    见他转不过弯来,王玉溪轻轻一晒。继而,耐着性子地解释道:“我那堂舅王豹私下也有七间盐铺,两条盐路。这几年来,他也算因“盐引制“赚了个锅满瓢满了。你想,若是盐路不通,他又该当如何?”

    “王豹向来贪财,自然痛心疾首。”这次第,中年文士果然幡然醒悟,却这回,更是有些为那痛哭不止的周天骄抱屈了,便也嗤道:“既如此,公子参合盐务便是势在必行的了!这般,又何必为难人家一个小姑子?”

    “为难她?”王玉溪嗤笑一声,颇有些玩味地说道:“她那胆子肥得好似春日里的鲤鱼,扑腾起来也是劳心,总该敲打敲打,磨磨性子。”说着,王玉溪又是低低一叹,颇为懊恼地说道:“若无这一遭,公子沐笙见父亲愿意出面,如何不会心怀它想?到时,他若是因此而不依不饶,父亲可是真的会恼的。”说这句话时,王玉溪的眸中闪过了几分无奈,那神态,竟颇透出了几分孩子气来。

    一路到了私宅,中年文士便忙不迭地去寻正在后堂等着的碂叟。见了碂叟,他便言之凿凿地将前头发生的事儿都说了一遍。说过后,还不忘嘀咕道:“公子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即是势在必行,何必又偏要去为难人家一个小姑子?他这意思,难不成是真看上了周天骄么?若是如此,自古女子多记仇。他这往后呀,情路可是要颠簸非常咯!”

    听了他的话,碂叟直是静了一会。直过了半晌,他才抚着须,皱起眉头,鄙疑地说道:“怪不得总叫你赶车,三郎说甚么你便信甚么,丝毫不动脑子,那还做甚么客卿?索性去做驭夫好了!”说着,他直是冷冷地瞥了一眼中年文士才继续地说道:“真要整治王豹门下的盐铺盐路,又何止这一个法子?更何况,‘盐引制’根深蒂固,即便整改也需不少的时日,绝不是短时便能见效的。如此,这如何能对王豹一击而中?接下这难题,对公子又真能有甚么好处?到头来到头去,得好处的还不是公子沐笙?还不是周国的百姓么?当然了,公子若不为难周天骄,周天骄可不是还要记他的恩么?如今,公子一番冷言相对,恩倒是没了,指不定还成了隔阂,成了怨。”说到这,碂叟长叹一声,继续冷冷地说道,“这样也好,周天骄事无章法,骄横蛮干,唯会些小聪明,比那夏锦端还不如,断了也罢。”

    碂叟这么一说,中年文士更是不服了,他瞠目驳道:“你这老不朽,平日里心眼多也就罢了!如今,竟把这周天骄与夏锦端也比在了一处?她们哪有甚么相同!”

    “不同么?这二人皆妄图迷惑公子,图以借势,所谋之事一般无二,自然可比。”碂叟照常的言辞犀利,说到这处,眸中更有狠色。

    “妄图迷惑?一般无二?”听到这,中年文士却是笑了。他咀嚼着这个中真意,哈哈大笑道:“彼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就曾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便是聪明太过,才总是以自心去揣度他人。人与人怎会相同呢?便是河中的水,上中下游的水色水味都有不同。更何况,周夏两国本就大相径庭。这二人即便都身自宫廷,贵为女君,却也是绝不会尽然相同的。而若问所图者何,又有所谓日久见人心,公子比咱们都洞悉得多,实不需你操心碍事,尽说些扫兴的胡话。”说到这,中年文士更是双眸一眯。他忽然的就想起周天骄跪在亭台间双目微垂,额间渗满冷汗的可怜模样。那落寞,像是失了侍的稚鸟。那模样,也叫他不禁又感慨地说道:“摊上那么个糟心的君父,周天骄才是可怜。”

    听他这么一感慨,碂叟亦是白眼朝天。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索性二话不说,各自甩袖避了开去。

    几日之后,右相王端启奏朝廷,请行屯田之法。

    王端道:“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今天下不耕者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自耕自首。屯田之利有六,而广储刍粮不与焉。战不废耕,则耕不废守,守不废战,一也;屯田之吏十据所屯以为己之乐土,探伺密而死守之心固,二也;兵无室家,则情不固,有室家,则为行伍之累,以屯安其室家,出而战,归而息,三也;兵从事于耕,则乐与民亲,而残民之心息,即境外之民,亦不欲凌轹而噬е芯持瘢仪赘蕉矣茫囊玻槐删猛停塾诒哚瑁椴糠郑焕肫渌兀纂衅髡蹋韵径蓿溆械鞣ⅲ┫露偷溃心懿馄涠仓逡玻皇ぴ蚪皇ぴ蛲擞兴梗恢梁⒍谮В病S写肆撸诿综粯傊「圆恢乩П嗝ブ湓耍吞镏咭釉眨≈罡鸸谄钌揭玻嗍堑酪玻唤荒荃嘀且酝鲅伞!

    当日朝堂之上,百官皆默,周王一阵沉默之后,便问王端:“卿已逍遥多年,如今,因何出此之言?”

    毕竟这些年来,左相谢浔及谢氏一族在朝中渐渐坐大,王端几乎被架空了实权。即便被排挤在外,架空了实权,王端也总是笑而置之,从不上心。为此,世人皆称他为“与世无争和气翁”。公子沐笙也曾讲过,如今王端的右相之位近同虚设,若不是御史大夫王笺还有在朝之心,这琅琊王家只怕就要淡出朝堂了。

    却,王端竟一反常态,出言理事了!这如何不会叫人惊诧?

第74章 恕不从命第六十二章() 
如此,眼见王端突然提出“屯田之法”,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廷上众人更是惊疑一片,一时都未想明白,平日里总是告病不上朝,但凡上朝便做壁上观,装糊涂打哈哈的右相王端怎么就一纸奏章提起了“屯田之法”了?屯田不屯田,种地不种地,和他琅琊王氏有甚么关系?

    难不成,琅琊王氏想要在朝堂之上重整旗鼓了?他们终于想要抢回被陈郡谢氏占去的那杯羹了么?

    面对众人的猜疑,面对周王的质问,王端却是一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沌模样,不过淡淡一抚须,嗤笑着道:“老臣已朽!不过夜来幽梦,忆及当年战死沙场之故友,他道十几年来边防依旧荒芜,将士温饱仍无自足。闻之,老臣心中甚愧,只怕来日黄泉路上无颜再见,如此,才有了今日之谏。”说到这,王端便是一揖,朝周王堪堪拜道:“但望陛下慎思考之,以教故友泉下心安。”

    王端与周王说故友,下感情棋,其实是有依有据的。泰康八年,周王亲征北疆,彼时,周王被困闳谷关,万分凶险,生命垂危之时,是副将张仩领三千将士以命血拼,才救得周王脱出重围。而那张仩,正是王端的妹婿。泰康八年末,张仩之妻,王端之妹王淑更是因夫君之死痛不欲生,守灵二十七日后,以身殉夫。彼时,那也是一桩口口相传的哀戚之事。

    如此,听了这番话,周王的神色也是一变,只觉得王端这次的奏书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时间,周王也是百感交集,竟是叹道:“遥想当年,孤亦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却如今,齿已衰矣!”说到这,周王更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殿内四周,火盆正熊熊地燃烧着。

    一室的温暖如春之中,直过了半刻,周王才复又抬起了眼来。他认真地仔细地盯向了王端,盯着盯着,终于,自寺人旌手中接过了奏章,只单单看了一眼,便随意地将奏章扔在了几上。继而,他广袖一甩,便朗声地说道:“从今日里,自吾周州郡各处列置田官,起命边关将士垦种边防荒地,从此务农积谷,以备国用。”

    一时间,满满的恭贺声中,百官在私下都是面面相觑。谢浔更是直截冷了脸,趁着众人不备,恨恨地瞪了一眼王端。彼时,公子沐笙亦深深地看了一眼王端,但那眸中,却是与谢浔相反的敬重之色。

    王端的奏章一出,公子沐笙便想起了周如水这几日都哭得通红的眼。他那傻阿妹呀,自回宫之后便丝毫不提与王玉溪偶遇之事,明明是伤心得泪流不止,却偏骗他说是被炭火熏得伤了眼。还嫌宫中的金丝炭不够好,又胡搅蛮缠地道,定是谢姬趁着买办中饱了私囊。

    他去看她,她也不再愿谈盐务。反是想着法子逗他开怀,一个小姑子,却是和他讲起了些不伦不类的笑话,竟是眯着眼,漾着笑,俏生生地对他道:“兕子这趟不光长了见识,还瞧着了不少趣事儿呢!有一日呐,我与阿英路过一家菜园,就见里头有个少年在往地里撒籽,便听他一边撒籽一边不停地小声念叨:‘父亲已说过的,儿子便不再说了。父亲已说过的,儿子便不再说了。。。。。。’那神神叨叨的模样可是有趣,也实在是奇怪极了。如此,兕子便守着园子外头未走远,果然不一会儿,便见一老汉走了进去,他接过少年手中的簸箕,竟然是一边撒着籽一边不停地念叨道:’夫妇之道,人伦之本。。。。。。’原来,徽歙种菜时竟有个习俗,道是嘴里必须要说些个污言秽语,那话说得越是难听越是露骨,菜便会长得越好。”

    说到这,周如水笑得直似个偷了腥的猫儿,公子沐笙听着却有些无奈,他虽轻轻地笑,望着她的眼中也满是喜爱,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轻地拍了拍她的额头,颇是严肃地训她道:“不知臊的皮猴,‘夫妇之道,人伦之本’也是你一个小姑子能讲的么?”

    时人虽是放荡不羁,在男女之事上常有荒唐。譬如夫妇敦伦,互相观摩的也是大有人在。但如诋毁它人贵在含而不露一般,在言语上,却是鲜少会谈论男女敦伦之事的。若是谈了,便会显得低俗露骨,秽不可及,从而遭人轻看。

    公子沐笙一直便知,自个这小阿妹不是个愚昧守礼之辈。有时她的所思所想,甚至全不符合闺门教化。如此,他也从不压制,反是有些骄纵她的任性妄为。但有时,他仍也会被她出格的言行吓一大跳。例如,她此时大大方方却又露骨的谈吐。例如,她竟也直截将主意打在了王端身上,并快狠准地伺机而动,比他先一步找上了琅琊王三。这些意外都超出了他的期待,却也给了他无穷的惊喜。从而,更也叫他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近些年来,因与蛮人的争战,北境民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只这几年,就常有的大量的人口为避随时可燃的战火纷纷往内地迁移。如此,边境处的人口自然日益的锐减,从而也导致了北境大片的土地荒芜无人管。往日里,便是因“盐引制”的利益驱动,使得内陆的商贾愿意将粮食换去边塞,但无人耕种,粮食短缺的问题,仍是各处边塞日趋严重的疑难所在。

    王端所提的“屯田之法”之所以妙不可言,便是因为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缓解甚至解决边境人口稀少与土地荒芜的困境问题。与此同时,还能在无战之期锻炼兵士,使得边塞有自个的农耕积谷。

    但,妙处又何止在这一处呢?

    旁人或许一时半会还想不通这其中关节,却公子沐笙已然是想通想透了!原来!绕了一大圈,王端竟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暗渡陈仓地,一劳永逸地也解了周国的盐务隐患!

    遥想当年,先祖设“盐引制”就是因边关无粮,才不得不以盐的行销权换取内陆的粮食,从而平衡天下,稳固四方。可如今,边关开始施行“屯田令”,军士可以随宜开垦,且耕且守。百姓开垦荒地,满五年者亦可土地归私。如此,就不光是军民安定这么简单了。循序渐进之下,便是来年,边关将士或许就能自给自足,衣食自饱了。而再过几年,待边关各处都能积谷建仓,“盐引制”又还剩下甚么作用呢?

    凡事若是无用了便会被废弃,哪怕是先祖的措令,也会自然而然地被时代所淘汰。如此,王端这一计,竟是在盐务之事的非常关头,蒙骗过了所有人,顺势成章了!

    这直可谓是温水煮青蛙!更实是一步极妙,极是九曲十八弯的暗棋!一时间,公子沐笙更是百感交集了。

    这一日,恰巧也是初五。

    这些天来,周如水时常会想起那日在石桥旁的情景,想起王玉溪那明澈高远的双眸,想起他广袖当风,衣带飘远的身影。好几个午夜梦回,她都会梦见他,在梦里,她再没有提及盐务,她只是拉着他的手,抱着他的手臂嘤嘤地流泪。她流着泪,委屈地一遍一遍地咛喃道:“若你不是琅琊王三,我不是周天骄就好了。”每当梦中的她说出这句话时,她便会心口一突,幡然起身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从日升到日暮,琅琊王府的马车都没有来。看着周如水郁郁的脸,夙英便忍不住安慰她道:“女君,您甭多想了,或许,三郎这次恰巧不在邺都呢?”说着,见周如水眼皮也未抬,夙英亦不禁叹了口气。她想了想,便又想法子道:“要么,奴现下便去一趟琅琊王府可好?您的端砚不是还留在那儿么?奴便寻着这个借口去王府打探打探?”

    “打探甚么?去打脸么?”周如水皱着眉头摆了摆手。她的心中如有千万只蝼蚁翻腾而过,却,都硬生生地咽在了喉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