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书来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黎书来种田-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将军抬头望了一眼耀眼的初升的太阳,轻吐一句,“会的,很快就会见到他们了。”

    付杉跟着望着东方的一轮新日,“嗯,该是不远了。”

    作者有话要说:文有很多瑕疵,还请亲们多担待。我每天写文时间真的不多,写了也没时间修改,都是直接上的。还有一堆琐事,导致心绪不宁的,也没仔细核对,bug太多。我自己看的也是醉了。以后有空会仔细修的。不过很感谢亲们留的评,每一个评。还有谢谢怪阿姨的票。周宝贝的票。

第69章()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已是深秋。

    那些种棉花的人家哪家不是棉花大丰收;还有地里的稻子小麦,堆得家里都放不下了;就等着时令一到,交了税收之后;按下心思整顿好。虽然;今年因为边境的战事连着农业税收较往年也有所提高,但付红村里;家家户户交了税收之后剩下的粮食也有不少,可以好好过个冬天了。

    等到各家各户忙完了田地里的事儿,彻底闲下来的时候;甲六就号召村里的汉子帮忙起屋了。这会儿村里闲着的人真是不少,大伙一听付年家里要盖房子缺人手,都跟着去了。甲六也没嫌弃,人越多,屋子盖得也就越快,最好趁着天彻底冷下来的时候盖好,好让一老一笑少受些冻。至于那些干事儿不牢靠的,甲六发现了都一一被威逼着给推回去了。剩下的都是还好的,老实勤快的。这些日子,连着付年也跟着忙碌起来,天天跟在自家祖嬷嬷后头烧大锅菜,少有时间来黎书家里串门子了,更别说与两个小家伙玩耍了。

    两个小家伙没有付年依旧与其他小伙伴玩的愉快,哪里还记得什么付年小麽麽,的的确确的小黑心肝两个。这会儿跟着付杉堂大伯家里的两个小孙孙在大榕树下捉蚂蚁玩。两个小家伙现在已经能自己一个人稳稳当当的走着玩耍了,黎书也能放心有村子里的孩子带着两个小家伙在自己可以看到的范围内玩耍了。

    沈嬷嬷现在跟着黎书后头也能干些正正经经的家务活了。两人越是相处的久了,品性什么的越是贴合。黎书自从有了柳麽麽干什么事情都是得心应手了,就好比前些日子,黎书将自己想做几个卡通抱枕的想法告诉了柳麽麽,随便画了几张图纸,没想到不日柳麽麽就给整拾出来的,也性好家里的棉絮管够,柳麽麽一口气就做了八个。有四个后来做的比前面要好些的,家里四个人一人一个,还有四个先前做的稍次些的,柳麽麽拿来随便送了人了,沈嬷嬷家里的小儿子蛋子一个,付杉堂大伯家里的两个小孙孙一人一个。还有一个给了付年了。即使这些送人的没自己家里人手上的好,但就柳麽麽的绣技而言,那卡通动物也是做的惟妙惟肖的,没少的村里其他孩子哥儿红眼,更别说黎书家里的四个了。此外黎书也是感觉得到柳麽麽对自己很是亲爱慈厚,是那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丝毫没有刻意为之,黎书同是如此,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黎书此时也是将柳麽麽当着自家老人对待的。

    沈嬷嬷虽是寄人篱下,却无丝毫的不自在。他觉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日子是自人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整日儿孙承欢膝下,吃喝不愁,想干什么么就干什么,无拘无束,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有时候,有些人就是这样奇怪的,有的两个人第一眼就看对眼了,认定了,要好好的亲近。而有的人就是无论看多少眼都觉得厌倦。

    付杉在军营里呆了大半年了,此时已是副都司的职位了,也见惯了大大小小的人物了。钦佩者有之,像是忠武将军,安国候刘予威,镇武将军徐飞志,无一不是有勇有谋的大英雄。鄙厌者有之,当今皇上的十七弟吴安王李明振,此人阴险善妒,狗眼不识人,将珍珠当成鱼目。付杉对此也是醉了,这样的人能够在朝堂上活的风生水起也是奇迹,更是传言,此次边境战事与十七王爷脱不了干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天气越来越冷了,整个付红村笼罩在冬日的寒流里。大山翠绿的外套早已被剥去,光秃秃的树干在瑟瑟寒风中摇摆不定,似乎是冷的无处躲藏。

    那边,付年家里的屋子还在不紧不慢的盖着。这边,黎书家里今年得了些黄豆,是租田的人家送来的租子。黎书也知道,人家用他家里的田种的什么到时候就送来四份子的那农作物。

    黎书和柳麽麽笑眯眯的送走了送豆子来的人家,黎书心里琢磨着要如何处理这些豆子,自己也有了好几个注意,要不先问问柳麽麽的意思,于是黎书便对着柳麽麽说道,“啊麽,你觉得这些豆子敢怎么用着为好?”黎书早就改口叫柳麽麽为“阿嬷”了,还是柳麽麽直接提出来的,谁让两人出的太好,柳麽麽就想收下黎书为义子,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黎书。而黎书也同意了,还特意请了村长夫夫两人过来坐公证人。之后,黎书便开口叫柳麽麽为“阿嬷”的。

    柳麽麽听了,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想法,自己不是太懂这个农家的作物,只想着小书能整出来的定是好的,便回到:“我啊哪有你知道的多哩!你自己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喽。”说着,柳麽麽就抱着边上的涵宝宝,说着:“涵宝宝,你说是不是,外嬷嬷啥也不会,你爹麽可能干了。”

    显然,涵宝宝也是同意自家外嬷嬷的话的,小脑袋点着没个歇停的。

    “阿嬷,你就会捧我。”说着黎书将边上的轩宝宝也抱了起来,四人一起朝着里屋的反向走着,黎书边走边说:“那就先拿出一些磨豆浆喝好了,在剩下一些,打成豆腐,添个菜好了!”

    “好哇,好哇。磨豆浆!喝喝。”两个小家伙一听到有喝的,异口同声的欢呼着,拍着小手很是赞同。

    柳麽麽觉得甚好,豆浆自己是有喝过的,在逃走的路上,路过一个摊子,那里卖的就是豆浆,当是口渴就买了一杯来喝,味道很好。当下便回应道,“好啊,那玩意儿好喝有营养,难得两个小家伙还这么喜欢!”

    黎书一有想法也不磨叽,当天就找了村里的一户人家打造了一副小石磨给送到自己家里。

    接着就用上了,将豆子洗净了,用冷水浸上一两个时辰,放入磨眼中就开始磨了。黎书开始推着石磨一圈一圈的转着,两个小家伙也跟在后头,一圈一圈的转着,丝毫的不嫌累。直到白稠的汁水从石磨里出来,两个小家伙就开始欢呼起来。不知不觉,很快就积攒了一小桶。黎书开心的端到厨房里热开了,又加了糖,盛装在玻璃杯里,端来给两个小家伙和沈嬷嬷喝,自己也不忘带上一杯。

    屋外的几人早就被浓香的豆味钩住了心魂,在一边等的很是躁动,这会儿,黎书已将豆浆端出来,两个小家伙抢先要了一杯,很快就将一杯下肚,小小的嘴唇上黏上乳白的一圈豆浆,接着意犹未尽的砸吧砸吧着小嘴。黎书怕两人喝得撑着了,看着两个人小肚子都喝得鼓鼓的,就没敢给两个小的再喝了。倒是柳麽麽也很喜欢黎书磨出来的豆浆,比以前自己喝到的还要美味。这会儿,柳麽麽一口气喝下三大杯,知道看到黎书一丝担忧的眼神,柳麽麽才歇下继续喝下去的心思,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喝得有些恐怖了,说到,“太好喝了!”柳麽麽也不管着装豆浆的容器是黎书怎么整拾出来的,就是觉得新奇。

    没想到柳麽麽也有着吃货的灵魂。“那我明天还磨!”黎书见大家喜欢,丝毫不建议明天继续劳动。况且自己也很回味豆浆的味道,这可是无污染,纯天然的好东西。

    至于剩下的那些豆渣,黎书也没浪费,拌了猪食喂猪了。这对猪来说可是大餐了,黎书已将豆渣端进猪圈,那些猪猪就问道香味一拥而上了。黎书赶忙**食往食槽里一倒,就飞一样的跑出来,生怕被那些猪挤到。猪猪们胃口大开,吃的咂咂声不断,黎书笑着离开了。

    自此之后,黎书天天给一家人磨上一大杯,煮的热热的,再用透明的玻璃杯装上,很有感觉,黎书差一点就觉得自己处身于现代了,要是没有两个小家伙在自己面前欢来呼去的。

    由于豆子放久了,不新鲜,黎书计算了接下来在豆子还很新鲜的时候磨豆浆的量,至于以后磨豆浆要用到的豆子,黎书打算去镇上卖,那些人总算有很好的办法保存农作物的新鲜度。而剩下的好一些豆子黎书打算全部都磨成豆腐。期间,黎书还弄了一些豆腐脑来给家里三吃货来吃。滑嫩滑嫩的香浓的乳白豆花彻底虏获了三只吃货的心。可惜只有在打豆腐的时候才有豆腐脑可以弄来吃。三只吃货一边吃着香甜一边心里流泪,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能经常吃到。真的黎书安慰以后会经常做豆腐脑来吃,三只吃货着才有开心起来。剩下的豆腐脑黎书全部压成豆腐了,送了一些给相熟的人家后,特别是付年家里正是需要用菜的时候,黎书送来的豆腐刚刚好。黎书将留着家里吃的豆腐用水浸上,一天水一换,保持豆腐不坏掉,可以吃上十来天。除此之外,黎书还特意留了些干豆腐想做成豆腐乳。

    黎书将干豆腐切成块状放在剪整齐的干稻草上,在竹篮子里一层一层的码好。在上面用布盖好放进厨房的一处角落里,等着豆腐乳成型。

第70章() 
付年家里的房子不紧不慢的盖着,也在大寒之前给盖好了。和村里大多数人家里的屋子格局差不多;按着前院的格局建了三间大屋;两侧又各自加盖了几间厢房;与前院三间大屋连通起来,至于以前的三间茅屋,如今成了后院了;那茅屋又矮又爱漏雨;将东西整拾整拾,留着空茅屋养养家畜家禽了。整个房子的大小和黎书家里的屋子相差无几;是继黎书家里会后又一座大屋。就因为这事儿,村里人才明白刘甲这人真的是个能挣钱的,没少被一些人家叨唠着。甲六也不急着进屋住;等着付年和付年祖嬷嬷将屋子里的物件都添摆好了;日常用品也都一一置办好了,屋子的潮气彻底祛除掉了,这才热热闹闹的请村里人来吃酒。

    黎书也去了,因为怕麻烦就没有带两个小家伙了,一个人跟着沈嬷嬷老两口去的。黎书没管别人送的什么东西给的多少礼金,黎书只管自己打算私下里给不少礼金。

    等黎书到了付年的新家,看见甲六普通村里的汉子一样,穿的崭新的老土棉衣棉裤,站在门口迎接宾客,黎书眼神有些复杂。这人是真的放下“屠刀”了?这样也好,看着甲六对付年也不是没有感觉的。黎书将礼金递上,跟着沈嬷嬷夫夫两人进了屋去,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

    席面上,大家都笑着吃着喝着聊着,说着一些家长里短,说着今年谁家收了多少多少粮食,说着明年开春播多少种……

    黎书这一桌自然都是一些夫郎,大家都聊着家长里短,黎书也时不时搭上一两句。席面上,付年的祖嬷嬷宣布了甲六和付年两人成婚的大好日子,是真月二十六。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也没几个人在忙了,要不就是亲戚走完了,要不就是走完亲戚了。大家听了都大声鼓着掌祝贺着,就等着到时候再来喝上一杯喜酒了。

    这一顿席面吃到半下午,沈嬷嬷和一些嬷嬷留下来帮了忙,付大河和一些汉子相约着回了家去。左右黎书也没什么事,就留了下来做做琐事,打算和沈嬷嬷一起回去。黎书一边干着活计,一边还和付年聊了几句,无非就是一些祝贺的话语,将付年一张笑脸逗得通红此作罢。待黎书见到甲六的时候,黎书也没少和他说话,大都是一些劝解甲六既然有了安□来的心思,就一心一意的照顾好付年祖麽孙两人,不要在想其他的纷争了。甲六会意,告诉黎书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黎书觉得既然如此,那就好。等到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黎书这才又和沈嬷嬷一起回了家。

    很快,大年三十这一天又到了。

    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备足了年货,弄了一大桌子的好菜,欢欢喜喜的过大年。黎书家里也不例外。

    一大清早,黎书和柳麽麽就起了床,收拾屋子,收拾年夜饭要上桌的菜的材料。其中一项必有的炸圆子,有萝卜肉的,莲藕肉的,香菇鱼肉的等等。这炸圆子耗时不少,所以要早作准备。那些馅料什么的黎书和柳麽麽昨晚就已经拌好了,经过一夜的时间,在下锅炸出来的就更加泡软,口感更好。有些人家是打年糕炸圆子都一起来的。黎书家里就没有打年糕了,因为没人会弄,只管炸好圆子。

    家里虽然少了付杉一人,但好在两个小家伙会闹腾,这会儿也是年味十足。两个小家伙起床也不晚,在自家爹麽穿好衣服鞋子戴好帽子手套之后,就欢欢喜喜的奔到了院子里头疯起来。这手套还是黎书让柳麽麽做的,村里人也有不少人见了,很是喜欢,之后也效仿起来,一时之间付红村掀起手套热,基本是家家户户的人手一副。小孩子出去玩耍都要戴着,许许多多的孩子带着可爱的花花绿绿的小手套在雪地里跑着跳着,堆雪人,打雪仗,不亦乐乎,小手始终都是热乎乎的。大人出门也戴着,不同于小孩子手套的花哨,大人基本都是灰暗色的,也有一些年轻的小哥儿用的是一些亮色。

    一大早上,两个小家伙跟着自家爹麽还有柳麽麽贴对联贴窗花,等到黎书和柳麽麽又在厨房里忙活着炸圆子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又围着厨房转个不停,等着圆子一出锅,就嚷着黎书要圆子吃。黎书好笑的一人给拿了一个放在手里,烫的两个小家伙两只手掌来回换着拿,接着有没等圆子冷下来,又往嘴里一塞,嚼着,两个小家伙的小嘴里热气直冒。柳麽麽老早就嗅到了从锅里传来的香气,也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烫人的圆子尝了一个,味道很好,又接连吃了好几个,之后又抓了一把,带到灶下,一边烧火一边吃着圆子。两个小家伙也不客气,直接就装了一小盘拿到外面吃去了。黎书也没少尝,这玩意一年也就这个时候能够吃上香喷喷的刚出锅的热乎的。

    傍晚时分,已经陆陆续续有人家开始放炮竹吃年夜放了。黎书家里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