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书来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黎书来种田-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黎书早在付杉回头的刹那就转身离去了。黎书回到了家里,看着两个小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醒了过来,也不哭闹。此时正在床上爬来爬去,与一团被子争斗着。黎书开始为两个小家伙忙碌起来,想借由此事来忘却付杉离开的痛……

    ”

第63章() 
付红村里的人们并没有因为家里有人去了战场而悲伤多久;很快就恢复到了以往的生活模式,该种田时候没少待呆在地里干活,该吃饭的时候;也没少吃上一口饭,吃得少了;接下来哪有力气干活计。本来家里就少了一两个劳动力了,这会儿家里的汉子干活更加努力了;有的甚至将自家的哥儿夫郎也给弄到了田里了;能帮的上多少忙就帮多少。没办法,过了耕种的时节还种不完田地;只能种些杂粮了,到时候收益别提少多少了,没得人愿意这样。

    黎书自从付杉走后,家里的田地自己哪有功夫照顾,况且黎书被付杉给养的懒散了不少,一点下田干活的心思都没有了。后院后面那一片菜地黎书还勉勉强强照顾的过来。没办法,家里还有两个不会说不会走的小家伙呢,虽说现在有七八个月了,可也正是闹人的时候,得有人贴身照顾着,黎书也是在两个小家伙睡着的时候才能干上一些活计,或是将两个小家伙放在特制的座椅里,放在边上,才敢干活的。至于家里那些无法顾及的田地,有些已经种好了庄稼的,黎书打算找短工过来定时打理着,至于那些空着没种的田地,黎书是打算以便宜的租金租出去的。主要是考虑到这会儿,大多数人家都缺了劳力,怕多了也种不下来,黎书就便宜一点租给愿意租的人家了。

    黎书天天在家带着两个小家伙,看着两个小家伙慢慢的成长着,似乎等待也变得不再那么煎熬了。

    一天,黎书给小轩为奶奶,将勺子放在小轩的嘴边,谁知这个小子将勺子巴拉巴拉就巴拉到了嘴里,紧抿着嘴唇不放。黎书强行扒开小轩的嘴巴,将勺子抽出来,之后便是看见小轩憋着小嘴,强忍着眼睛里已经在打滚的泪水,不让眼泪落下来。看的旁边小涵‘咯咯’笑个不停,‘笨蛋小轩,笨蛋小轩!’。

    黎书看家自家一向乖巧的儿子如今露出这般委屈的表情,心都碎了,难道自己做错了?又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灵光一闪,亲亲小轩的脸蛋儿,“哦哦……轩宝不哭哦,爹麽错了!”说着黎书将小轩的小嘴巴轻轻的掰开,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终于确定了,自家儿子长牙啦!还是两颗上边的小门牙,白白的小小的,米粒一样。难怪会紧咬着勺子不放了,原来是牙痒痒了。黎书又掰开小涵的小嘴巴,看了看,果然也看到了两颗小米粒一般的牙齿,不过是长在下边的门牙。小轩和小涵不贵是一对双生子,就连刚开始长牙都长得这般对称。

    小涵可没小轩这般好说话,这会儿嘴巴被自家爹麽掰的久了,感觉累的很,伸着小手挥舞着自家爹麽架在自己脸上的魔爪,一边还不是很清晰的叫着:“麽……麽……啊啊呀哎呀……”其实是是想说着:“嬷嬷,不要搞我嘞。人家痛痛!”

    即使小涵说的再怎么模糊不清,黎书还是听出来了,自家的大哥儿在叫自己“嬷……嬷……”高兴地抓着小涵白嫩嫩莲藕节一样的小手臂,挥舞着,“哎呀,涵宝会叫爹麽了。”说着又看向小轩,“轩宝,你也来叫叫爹麽啊?”说着一脸希冀的看着小轩。

    小轩好像听到了黎书说的话似的,对着自家爹麽试着张开嘴发音,却是说不出来‘麽麽’的音,只听得见“母……母……”。在小轩尝试了无数遍依旧发不出‘嬷嬷’的音后,黎书放弃了,可依旧是欢喜的爱两个小家伙的脸上亲了好几下。

    一天早上,黎书端着冒着热气香喷喷的羊奶进了屋子,就听见小轩伸展着小手臂,嘴里清晰地叫着“麽……麽……”。可把黎书给给惊喜到了,有些事情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很是顺利的就过来了,有时候,你越是逼得急了反而达不到预想的结果了。

    付杉走之后的一个多月,黎书终于收到了付杉的来信,这才了解了一些付杉那边的情况。

    付杉跟着新征上来的军兵大部队,紧赶慢赶走算是在半个月内赶到了边境,和那些老牌军兵汇合。现在付杉他们已经被分配好了,有不少同村里的人跟着付杉一样被分在了同一个营队。由于付杉在初始考核的时候,成绩很好,得到了上级的青睐,顺利当上了小队官。即使付杉已经藏拙了,但比起那些正儿八经的农家汉子来说功夫要好的太多了。付杉还在信中提到边境的风土人情,还说自己结实了一位年轻的将领,两人一见如故,很是聊得来。付杉也很是得这位将领的赏识。除此之外,对自己的食宿方面的情况是只字未提。其实不说,黎书也能想到古代军营里的生活条件是苦不堪言的。医疗条件跟不上且不说,就是吃的用的连一般的农家也比不上。也幸好付杉能坚持的下来……付杉大大小小的事情连写了十几页纸张才算完。

    黎书拿着付杉写的书信不厌其烦的来来回回也看了个十几遍才将信纸连带着信封给整平收好了,才安心的做别的事情。

    一个月过去了啊!

    这一个月里,村里的人家忙得脚不着地的,终于将田地给整拾好,种上棉花小麦等等的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客观的弄作物。这不沈嬷嬷和付大河带着家里两个孩子辛辛苦苦干了近一个月,终于将家里的田地给整拾好了。期间,沈嬷嬷家里的大哥儿付天山还带着自家的相公王林回麽家里来,帮了一个星期的忙,直到付天山身体不适,被郎中整出怀了三个半月的身孕了,才被王林欢欢喜喜的抱回了家去养身子了。这是没少让沈嬷嬷夫妇两人愧疚着。说什么也不让夫婿再过来帮忙了,让王林在家好好照顾着自家的哥儿。

    原本沈嬷嬷家里的田地是要不了这么久的时间耕种的的,可是付大河想着家里的小儿子六岁了,现在家里又有些家底了,前面两个孩子都因为穷,没能上得起学,二儿子付天水已有十二岁了,现在才去上学堂,实在是太晚了。好在小儿子付天林才六岁,还来得及,而且小儿子付天林脑袋也灵光,看着也是能读好书的样子。加上二儿子如今年龄也不小了,可以说亲了,更应该存些家底做聘礼了。小儿子若是一直走读书这天道儿,那以后也是少不了要花大价钱的。付大河想着着今后要花钱的地儿多了去了,乘着年轻,得多攒些银钱才是。于是就在听说黎书要祖田给别人家种的时候生了要多佃黎书家几亩田的心思。黎书也大方,随便付大河租多少,利息四六分成,黎书四分利,付大河家六分利。这在整个镇子里里算的上是最低的租金了,而且黎书家里的田地还不用交税的。

    就为这件事沈嬷嬷家没少的村里人羡慕着,真是走的狗屎运了。对于剩下的一些田地,大部分租给付年家里了,有了甲六着个劳动力,多少田地也不愁种。况且付年家里田地本来就少,即使甲六去年底挣上了不少银钱,可也没哪家有地买的,这会儿正缺着地种呢。还有一些田地黎书就随便租给村里比较老实且条件不太好的人家里了。

    经过一番思量,有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付大河最终佃租了黎书家里两亩水田三亩旱地。这会儿加上付大河自己家里的田地,实打实的二十来亩了。春耕的忙时上,一家大小忙得前胸贴后背了。就连最小的只有六岁的蛋子也被拉下了田去。好在经过一家人的奋战,将全部的田地整拾完了。

    这会儿沈嬷嬷倒是有空了,带着蛋子来黎书家里串门。沈嬷嬷知道黎书和付杉夫夫两个都是个识字的文明人,就请求黎书有空闲的时间就给自家的蛋子启启蒙,认识几个字也是好的。至于涵宝宝,轩宝宝,沈嬷嬷说自己可以帮黎书看顾着。黎书没什么不同意的,多着一些人能够陪伴着自己和两个小家伙,黎书觉得很开心。一个人在家里带着两个只会说火星文的小家伙,黎书有时候还是会难免生出无聊的心思来的。况且多见见一些人一些无对两个小家伙的成长也是有着很多的好处的。

    不经沈嬷嬷有空了,时常来黎书家里串门,就连付年也有空了,经常来黎书家里玩耍,不过是找两个小家伙耍的,而不是黎书。还得黎书没少为这事和付年斗嘴。

    这会儿,黎书从家里找了一本三字经,是付杉幼时用过的书本,正在院子里的槐树下教蛋子念着里面的文,识着里面的字。黎书为了方便教学,还特意准备了一块有那么大的四四方方的木板挂在槐树杆上的适中高度的位置上,让坐在小板凳上的蛋子能够一清二楚的看见上面的内容。黎书又找来木炭将一段落书本上的文字抄在木板上,带着蛋子一句一句的念着,而后一个字一个字的辨析,解释。蛋子学的很是认真。

    沈嬷嬷在边上带着两个小家伙,喂食啊,喂水啊,也很是尽心尽力。毕竟没几家孩子能生的如黎书家里这两个小宝贝这般俊俏的模子来,沈嬷嬷喜欢这两个小宝贝喜欢的不得了,没少把这两个小的做衣服鞋子帽子什么的。两个小家伙虽不喜外人,但对着沈嬷嬷一家人还是很熟络的,这会儿笑着乐着和沈嬷嬷玩耍,像什么“麽,好”,“啵啵”(抱抱)更是不吝啬的说出。。一边又又看着自家的爹麽和蛋子哥哥说说画画的,冲着爹麽的方向伊伊啊啊起来,虽是依依呀呀,但是很能听得到几个不叫清晰的字眼来,“麽,要,玩……”生怕自家爹麽丢下自己了去,惹得大家一阵欢笑。

    等到学习的时间差不多了,黎书才会让蛋子在里边练习写字背书。黎书则是和沈嬷嬷聊了起来。看着蛋子学的差不多了,再让蛋子和两个小的玩耍。蛋子喜爱两个小的的程度不比自家爹麽低。自从两个小家伙生下来,蛋子就没少隔三差五的过来探望,就连上个月那样的大忙时候,也是三两天就来上一趟,和两个小家伙支支吾吾好一会儿才在自家爹麽的催促下恋恋不舍的一步三回头的回去。这会儿两个小家伙伙会说些只言片语了,更是不厌其烦的和两个小家伙交流起来,虽然说出来的大部分话语没人能听的懂。

第64章() 
这会儿蛋子正在一边的土地上用树枝写写画画;一边嘴里念个不停。每每黎书都是这样的,等蛋子练习的差不多了,黎书再教蛋子拿笔在纸上实打实的写字。这样不仅有效地教学还有效的节约纸张。沈嬷嬷没少因为自家儿子花费了黎书家里好些纸张而赛银子给黎书。可黎书硬是没要。后来无法;沈嬷嬷让自家的大河去镇上买来给带到黎书家里用。

    蛋子在一边学习着,沈嬷嬷和黎书在边上聊着。

    “我说小书;你看看,涵宝和轩宝长得可劲的快了;这一个月来个头又冲了不少。估计现在的衣服过几天穿不上了;你家里的储衣还有吗?要不我这两天给戳拾几套出来,反正现在啊;入了夏了,几件小孩子的夏杉一会儿就能戳拾出来的。家里还有好些花色亮丽的棉布呢?给两个小家伙穿刚刚好!”沈嬷嬷笑呵呵的说着。

    “不用麻烦了,婶嬷嬷,你们以前送来的衣服到三岁的都有好些呢,够穿的!”黎书回绝着,“再说,天山弟也怀上了,你得加紧给小外孙多备上几季衣服呢?”

    “那还用说,早备上了!”沈嬷嬷说着一张圆脸笑成一朵花,一提到自家的大哥儿,沈嬷嬷别提多开心了,嫁了个好夫家不说,这没到一年又怀上了,亲家也是喜坏了呢。“小书啊,要我说,你啊还是得练练着针线活,不是嬷嬷损你啊,你看看你连缝衣服的活计都干不好,以后两个小家伙长大了,活泼的很,衣服难免会被弄破损坏的,少不了这些缝缝补补。你总不能破了旧换新的吧,这多伤钱啊!听嬷嬷的,趁着有功夫,还得练练。”

    “好好!”黎书尴尬的回应着,自己的缝补手艺实在是拿不出手,沈嬷嬷说的也对,缝补这一项哥儿必备技能还是早些掌握的好,就是老麻烦别人也不好,那还的看别人有没有功夫呢。之后,黎书倒是把这件事给记在心上了,时不时练上一二。

    “这杉小子走了快三个多月了!也不知道那边境的情况怎么样了?听说,你们夫夫两个一个月就要通好几份书信,那小书你知道吗?那边的情况?”沈嬷嬷虽然家里没人征兵去,但是村里有不少相熟的人家里有人去了,尤其是付杉和蒋雪的儿子付森,这会儿难免有时有些担心的,其中也有帮着蒋雪问问的意思,这付森可是蒋雪的独子啊。可怜就是家里硬是凑不出五十两来。也是付森孝敬,主动提出要去征兵的。付森要是不去,去的就是付森他爹付娃子。付娃子今年也有三十七八了,就因为穷,到了二十岁才娶上哥儿。后来做的狠了,伤了身子,地也种的少了,大部分田地都是付森在照顾着,付娃子也就看顾着几亩和花田,卖莲蓬卖藕的也能挣些钱,加上蒋雪时不时的接些针线活,两人带着一个十六七的小汉子也能糊口。这付娃子也算是幸运的了,家里穷的很,硬是有小哥儿看上了。是隔壁村的一户陈姓的人家。这不,了,算然对方的哥儿的家境也没比付森家里好上多少,好歹也是门当户对了。这付森要是不走,这会儿该是结婚了都。可就因为付森当兵去了,对方家里的长辈有些后悔了,就想着把家里的那位哥儿给毁了婚重新订一户人家。那位小哥儿也是硬气,偷偷的收拾了包袱,连夜跑到蒋雪家里就这样住下了。就是家里的长辈来了,也不松气,说“生是付家的人,死是付家的鬼。”那些人就怕给逼急了,人给逼没了,就这样算了,也不管那陈小哥儿了。那陈小哥儿这会儿正在付森家里照顾着两老,看着品性很好。

    黎书对这事也有所听说,对于沈嬷嬷话里的意思也能明白,便回到,“大家的情况目前都很好。这会儿边境都是小打小闹的,上战场的都是些老兵,他们那些新兵只是在营地里操练!”黎书还从付杉的信中知道了付杉这会儿已经是升上千总了。也是有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