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眼看到林墨身上的布衣,贾琏顿时就在心里下了评论:寒酸。

    他自是不知道,林墨一眼看到贾琏那副酒色过度的容貌,也给他下了两个字的评论:纨绔。

    叶姨娘面上微带笑意,招呼了一句贾琏,然后向林墨介绍道:“这是贾家二爷,是妹妹母舅家的表兄。”

    随后,又向贾琏介绍道:“林公子,是妹妹的堂兄。”

    一先一后,代表着亲疏有别,贾琏的脸色有些难看。

第四章 贾琏的打算() 
晚饭过后,各人自在各处安歇。

    第二天,贾琏也不去青楼了。他从早上开始就在林墨的身边左转右转,不是说些花街柳巷,胭脂粉头如何如何,就是讲些斗鸡跑马的乐趣。他料想林墨不过是一般的寒门书生,只要一动心跟他出去了,那么花销一些银子,设几个套子让他钻进去,就不愁拿捏不到苏州林家,逼迫他们退出林如海的家产争夺。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早上到晚上,林墨要么往前厅去陪前来吊唁的客人,要么就一头扎进了林如海的书房里。实在是忍受不了贾琏的废话了,索性撂开书本,扯着贾琏的袖子,给他整整讲了一个下午的孝经和礼记:

    “孔子有言:‘孝子之丧亲也,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贾家二爷和我一同来为林伯父吊唁,行为举止都应当依礼而为,怎么能沾染花街柳巷那些乌烟瘴气的地方?况且,君子立德立言,应当谨慎修持心性,不可沉湎于酒色玩乐”

    如此这般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时辰有余,直把贾琏听得脸都绿了,忙不迭地落荒而逃。谁知晚饭过后林墨又来寻贾琏,看那副样子,是要与他秉烛夜谈了。贾琏吓得连面也不敢露,把旺儿赶到外面传话道:

    “我们家爷说了:林公子之金言,句句振聋发聩,使我们爷如受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不过今天天色已晚,我们爷因为水土不服偶感了风寒,已经歇下了。择日再与林公子探讨学问。”

    林墨面色如常,似有些许遗憾地说道:“既是身体有恙,那我改日再与贾家二爷切磋学艺,请转述林墨慰问之意。”

    说完仍旧回林如海的书房去了。

    贾琏从窗户窥见林墨果真走远了,冲着进来的旺儿一个窝心脚踹了过去:“择日探讨!爷说了择日还要跟他探讨什么狗屁学问吗?让你乱说!”一脚踹去气怒未消,接着又是一脚,直踹得旺儿连连求饶。

    黛玉与叶姨娘那里,正在商量铺子的事情。明日便要送灵柩回苏州去,扬州城里各处的商铺如何安排、如何安抚人心等等,都是必须要面面俱到的。具体的做法,其实管家已经拿出了章程,只等黛玉和叶姨娘过上一眼,点头同意而已。

    黛玉与叶姨娘商量了一番,果然吩咐管家按章程行事,又叫把各处铺子里伙计的月钱上提三成,给所有的掌柜都多加了一分红利,以安顿人心,免得别的铺子趁机过来挖人。

    管家领了命令,自去叫口齿伶俐的小厮和伙计骑马往各处商铺传话。

    黛玉与姨娘对着账本儿,查点各样器物可有遗漏的地方。比如林如海珍藏的各色珍玩古董,名贵的字画书籍,还有路上要用的各样生活用品,预计要装出十几辆车子来。另有丫头婆子小厮需用多少马车、路上的饮食住宿如何安排,都仔细商量了半宿。

    至于那些搬不走的家私,绝大多数的摆设玩物,黛玉都让管家着人陆陆续续地运到铺子里售卖,只留下几样林如海、贾敏生前喜爱的物件随身带走。即使这样减了又减,第二天整理妥当,运灵柩出扬州城的时候,后面还跟了整整三十辆马车。

    前来送行的都是林如海旧日的同僚,他们知道林家如今只有一个十岁大的遗女和姨娘掌家,因此都远远地目送,只让了自家的女眷上前慰问。黛玉和叶姨娘拜谢过一个又一个官员家的女眷,免不了又哭了几场,方才一一向来送行的众人告别。

    车马辚辚,向苏州而去。

    下午启行时,贾琏就命旺儿单雇了一辆小型马车,里面设有靠垫、被褥脚炉一应俱全。出城之后,也没人来烦他,这位贾家二爷舒舒服服地在马车里头歪着,只恨没能带个丫头过来消火解闷。

    贾琏掀开车窗,看林墨正在不远处的后面和他带来的老仆同乘着一辆寒酸的牛车。行李被褥捆成两扎放在车板上,林墨在牛车的车辕上坐着,一手持着书卷,读得如痴如醉。

    酸腐书生。贾琏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撂下窗帘回车里歪着,心里百无聊赖。

    他来扬州城的时候,本以为林如海留下了那么大的一笔家业,正是让他大展拳脚,大发一笔横财的好机会。临出金陵之前,贾琏派旺儿都与薛家和王家约好了,只等揽下了林家的掌家权,就把各处的铺子便宜卖给薛、王二家。除去大头的现银带回荣国府交差之外,自己还能够捞个盆满钵满。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黛玉回到巡盐御史府不过两三天,就像变了个人一般,样样事情都拿起了主意。内院又有林如海的一个老妾出来主持中馈,外院的管家也是水泼不进,凡是与钱物有关的,一丁点都不让他插手,当真成了来吊唁哭灵的闲人一个。

    贾琏暗想:要想赚得林家的家产,还是得从黛玉身上下功夫才行。

    他准备了一肚子威逼利诱的话,从姑舅关系开始攀扯亲疏,再扯着贾母的虎皮、带上王夫人的幌子,把宝玉卖了身等等。打腹稿的时候,字字句句都在心里翻来覆去地雕琢了几遍,几乎把自己都感动的涕泪交加。只等林如海留下的那碍眼的老妾不在黛玉身旁时,他就有信心施展手段,令黛玉再一次全心地信赖贾家。

    贾琏相信,黛玉一个娇养在府里不愁吃穿的小女孩,不可能懂得财物经济上的得失。只要自己找到机会打出感情牌,以贾府的亲情来安慰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孤女,再趁势接手林如海的遗产,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

    到时候不管是苏州林家,还是那个碍眼的林如海的老妾和管家,就都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用亲情来算计一个孤女的家产,虽然极为无耻,但是也极其有效。

    上一世不光黛玉,连林如海也相信了贾家,结果又落得了怎样的下场!只是他想不到是,这一次他的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第五章 扬州驿馆() 
车行三四十里,太阳落在了地平线上。林家送灵柩的马车停在了路边的驿馆旁,包下了一个三进的院子。小厮们都纷纷忙活着把马车赶进院子里,紫鹃搀着黛玉从马车上下来,另一边,一个丫头也搀着几位姨娘下车。为了避免闲人的窥视,女眷都戴上了帷帽。

    一行人有条不紊地进了院子,安置下东西休息。驿馆里的人向小厮打听是哪里来的贵人,听说是已故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家眷,要送灵柩回老家安葬的,也都不敢怠慢,连忙叫后厨、马房的伙计都忙活起来,不多一会儿,滚烫的热水和喂马的上好草料都送了过来。

    这时,驿馆里派了一个脸庞黝黑的丫头来送菜谱,管家便叫小厮们放行,让那丫头直接把菜谱送进了内院。

    内院是专门给女眷住的,黛玉正看着紫鹃、雪燕带着两个丫头铺床,用的都是自己带来的被褥。叶姨娘在一旁盯着小丫头们收拾不算,还要挽起袖子上去帮忙,却被黛玉拉住袖子按在了椅子上:“好姨娘,赶紧歇一歇吧!明天赶路还有得累呢!”

    叶姨娘哭笑不得,顺手揽过黛玉,让她在自己的身旁坐着。正在这时,外面的黑影里传来一个结结巴巴的陌生女孩声音:

    “小姐、夫人,驿馆的给您送菜单来了。”

    叶姨娘说了声“进来”,果然进来了一个身穿布衣,面庞黝黑的女孩,看上去约有十三四岁模样,手里拿着一册菜谱。

    黛玉离开扬州第一次去荣国府的时候,还不足六岁,已经四五年没正经吃过扬州城的菜肴,又看她拿了一本书那么厚的菜谱来,就要过去翻看。叶姨娘笑着说道:“不必翻看了,那么多菜,还不得挑到明天去?”

    于是向那丫头说要一样清炒黄芽,一样清蒸白玉佛手,一道咸酥鸡。叶姨娘正在想着,旁边黛玉看着菜谱说道:“再加一样翡翠烧麦,一道文思豆腐羹。”说着,黛玉向叶姨娘说道:“鸡肉太油腻,姨娘不如再换一道清淡些的?”

    叶姨娘知道是为了守孝期间不可沾荤腥,笑着说:“不是鸡肉,是面筋做的,倒和鸡肉十分相像。”

    黛玉闻言,知道自己多心了。于是把菜谱递给了驿馆里来的丫头,听她背了一遍“清炒黄芽、清蒸白玉佛手、咸酥鸡、文思豆腐羹、翡翠烧麦”一样不错,就点了点头。旁边紫鹃早已取了一把铜钱,让雪雁拿去打赏。叶姨娘又叫那丫头往其他两位姨娘那里去。

    离开扬州之前,有两名姬妾找了黛玉,提出要回老家去,于是各人封了千两银子回乡去了。如今跟着送灵柩回苏州的,除了叶姨娘,还有一位姚姨娘并一位杜姨娘。

    驿馆里也分大小厨房,那黑丫头管的是专门做给小姐太太食物的小厨房,另有大厨房也派人拿了菜谱去问管家。这时里面一个小丫头出来传话:大伙儿一路辛苦,可酌情添些荤菜,只是不可饮酒,以免误事。

    众位小厮仆人的脸上都是一片喜色。

    一时内院的各样菜都送上来了,另有一份荷叶蒸的米饭送来。虽然菜都是素的,一样香气扑鼻,引人食欲。清炒黄芽色泽鲜嫩,香气宜人。清蒸白玉佛手是用白菜卷了豆腐馅儿,佐以菌菇吊的高汤蒸出来的,点缀着鲜红的枸杞,果然像白玉一样晶莹剔透。文思豆腐羹是把豆腐切成极细的丝状,最底面的豆腐却不切断,放在鲜笋鲜菇熬炖出来的汤里面,飘飘荡荡地舒展开,极像一朵绽放的银丝牡丹。再有咸酥鸡看起来表面酥松金黄,香气四溢,翡翠烧麦碧绿鲜亮。果然令人食欲顿开。

    叶姨娘亲自动手盛了一碗米饭给黛玉,又拿筷子夹了些清炒黄芽在黛玉的碗里,笑着说道:“你尝尝,这都是寻常百姓家吃的菜,可还入得了口?”

    黛玉接过筷子尝了一尝,果然十分清爽可口。此时紫鹃又捧了一碗米饭给叶姨娘,仍站在桌边侍菜。黛玉佯怒向紫鹃说道:“平日里也不见你这般殷勤,眼下屋里又没有外人,还端着架子做什么?端碗坐下来吃饭才是正经。”

    紫鹃本是为照料黛玉,恐怕她年纪小容易被叶姨娘拿捏,才拿出了大规矩侍候。听她这样打趣,知道是拿屋里的所有人都当自家人了,且体会到了自己的苦心。紫鹃心里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黛玉待她亲如姐妹,担忧的是荣国府的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贪婪狠毒的人,黛玉的处境十分艰难。

    她一边胡乱想着,一边就去叫了雪雁过来,两个人各自盛了一碗米饭,也在桌边坐了下来。

    叶姨娘见黛玉并不在贴身的丫头面前拿架子,主仆相处分外的随和,又体恤下人,于是也放下了些许拘谨。虽然是在外头,处处比不得家里如意,但主仆几人相处和睦,菜色又十分清新,因此每个人都添了一碗。

    外院有贾琏与林墨各单独住了一间厢房,管家也命人送了菜谱往这两位房里去。林墨点了一个清炒黄芽,要了一份米饭。管家连忙命人来传话说:“大小姐叮嘱过了,路途辛苦,请爷们都不必守斋茹素,喜欢吃什么就点些什么。”

    林墨推辞道:“一菜一饭就够了,不必再添。”管家无奈,只得叫厨房依样子上了。

    旁边厢房里住的贾琏,早已点了八宝葫芦鸭、拆烩鲢鱼头、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肉、梁溪脆鳝等等,另外又要了一壶酒。管家接过菜单子,又是皱紧了眉头。先不说十几道菜贾琏吃不吃得完,也不差浪费几道菜的钱,只是前面已经叮嘱不可喝酒,唯恐这位贾家二爷喝酒闹事了,丢的只会是林家的体面。

    只是贾琏身为客人,管家也管不了他的行为,纠结了半天,还是让驿馆的伙计依样送上来罢了。

    一时间,众人吃过晚饭,安排巡夜的巡夜,歇息的歇息。谁知到了半夜,院子里却闹腾了起来。

    原来是两个丫头起来替换值夜的人,抖抖索索地走在院子里,其中一个突然被人冷不丁地从后面抱住了,那人一身酒气,上下动起手来。

    丫头的尖叫声一响起来,外院守夜的人顿时冲了进来。只见淡淡的月光下,一个黑影果然按了一个人在地上,正在撕扯那人的衣服,另外一个人吓得全身发抖,正在拼命喊“来人”。守夜的几个人看了,热血都冲到了脑子里,随手抄起扁担、木棍等物,把那黑影儿一脚踹了老远,噼里啪啦地打了上去。

    “别打!别打了!”那黑影连忙求饶着直喊。管家正披了衣服急急地走过来,听这声音分外耳熟,不是贾琏又是谁?正在这时,旁边又扑过一个人来,抢在棍棒之下护住了贾琏,正是旺儿。原来他醒了,看屋里没有他主子,一听外面吵吵嚷嚷,顿时知道坏了事儿。

    贾琏一得了空当,连滚带爬地跑了,把旺儿留在了原地。旁边那丫头早已让人扶起来送回屋子里去,这时候正在掩面痛哭。管家深恨这贾府来的人轻薄放荡,但是打伤了贾琏,只怕荣国府的人会不依不饶。因此吩咐手底下的人:“不必去追,只打眼前这一个!”

    旺儿一听,也抱着头直嚷:“你们看错了,刚才没有别人,是我轻薄了这位姑娘!”

    众人见这人果然认错,又听他的话说的十分难听,于是避开了头面胸口等要命的几处地方,狠狠地揍了一顿。

第六章 毛贼() 
这时,内院的黛玉也被吵醒了,连叶姨娘、紫鹃、雪燕等人都被惊醒了。隔壁睡的姚姨娘和杜姨娘连忙打发丫头来问是出了什么事儿,黛玉定了定神,正要喊紫鹃去门口问一问,叶姨娘已经披了衣服起来了,她叮嘱紫鹃照看好黛玉,就扣好衣服出了门,来到了院门边问道:“外面在吵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管家一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