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防止贾琏插手林家的家业,一切都得小心才行。

    管家在旁边取出了一个折子,上面写着前来吊唁的宾客。人数并不是很多,因为林如海一死林家就仅剩了一个孤女,再没有人能挑起大梁值得他们巴结,因此那些利益往来的人就转投他处,忙着去献媚于即将上任的新任巡盐御史。

    黛玉接过来看了看,只见上面列着扬州知府、知县、县令并漕运盐务上的同僚数十人,以及与林如海同科的进士几人,另有沾亲带故的远亲若干。她从头看到尾,不见一个“林”字,于是又问:“可曾派人到老家去报信了?”

    林如海的老家是在苏州。

    管家支支吾吾了半晌,说道:“老爷的意思是,姑苏老家的亲戚都是出了五服的,来往很少。又有祖辈留下的龌龊,因此决定不叫他们过来,只让派个人去通知一声。”

    黛玉的记忆中对于姑苏老家的亲人也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记得前一世送林如海的灵柩回去下葬的时候,才见到了几个人,又有贾琏在其中拦着,也没有说上几句话。

    叶姨娘察言度色,向管家说道:

    “应该去派人把老家那边的亲戚请来。”

    管家苦笑道:“老爷临终前有交代,不必派专人去请,一应事务都等大小姐和贾家陪来的亲戚商榷着发落。”林如海先前的书信中,透露着把黛玉托付给贾府的意思,这也是贾琏敢大模大样地插手林家账务的原因。

    林如海想不到的是,他托付错了,家业白白拱手相送不说,还搭上了幼女的性命。

    “既然先头派人去通知了,也就不必再遣人去接了。”黛玉说道。管家与叶姨娘都明白,林如海的发丧就在这几天,再遣人去接已经来不及了。巡盐御史府不比别的地方,当今圣上开恩,准许在府里发丧,已经是难得的恩遇。新的巡盐御史即将到任,他们必须在对方到任之前把一切办理妥当。

    “管家跟我说说,咱们家里现在的情况吧?”林黛玉向管家问道。

    林家有多少家产,她要做到心中有数,才更清晰地明白上一世王夫人之流究竟得到了多大的好处。

    管家见黛玉问起现况,知道是问林如海一共留下了多少家产,便示意黛玉往外面去。叶姨娘跟在后面,雪雁却被叶姨娘打发回去给黛玉拿手炉去了。

    通往各院的道路静悄悄的没什么人,林如海一向崇尚节俭,因此林家不比贾家,处处都有小厮婆子。二来自林如海逝世之后,府里的仆人又打发出去了一批,如今在各处侍候的,多半都是林家的家生子。

    叶姨娘、管家与黛玉一边说话,一边往叶姨娘的院子里走去。黛玉得知账上尚有二百万两现银,另外在苏州和扬州都有铺子大小近百个,还有几十个庄子。这是林家四代公侯积攒下来的家业,到了林如海和贾敏的手里之后,不但没有挥霍,反而如滚雪球一般,愈见兴盛。

    “管家,这些铺子如果卖掉,能卖得多少银子?”黛玉问道,脸上的神情不见惊喜,反而淡淡的。

    “大小姐要卖掉铺子吗?”管家的心中猛地一惊,那些铺子多半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如果直接卖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然而,毕竟林黛玉才是林家的主子,他只好压下心里的意见,一五一十地据实相告:“铺子如果一间间仔细找买主,二千万两也是卖得的。如果大小姐急着变现,连货物一并处理了,虽然亏损太过,也可以卖个一千万两左右。”

    黛玉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前生贾琏两三个月内就把铺子和庄子全数卖掉了,如果单以铺子来算,就有一千万两白银的进项,再加上田庄,还有账上的三百万两现银,只怕不下一千五百万两。

    那么贾琏与王熙凤所说的“到哪儿再发个二三百万的财可好呢”,说的竟不是林家的所有家产,而是贾琏夫妇在这当中捞到的油水了。

    那些铺子的下落如何,被什么人买去了,深居在贾府内的黛玉并没有听过什么消息。想来王家和与王家是姻亲的薛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的。

    叶姨娘带着黛玉进了自己的院子,管家只在外厅等着。叶姨娘吩咐小厮和丫头们都到外面去守着,自己进内室抱出了一个匣子,来到外厅里。管家从脖子上取下了一把钥匙,打开了匣子上的锁,叶姨娘打开匣子,只见里面又有一个黑沉沉的小箱子。她从身上取下一把精巧的小钥匙,打开了箱子外面的锁,随后掀开箱盖,把小箱子移到了黛玉的面前。

    箱子里厚厚的一沓盖着印鉴的纸,约有近百张。黛玉大略地翻了翻,只见里面全是铺子的房契。拿起这一打房契,再看底下还有一个精致的印章压着一沓薄纸,拿起来一看,却是庄子的地契。

    林家的所有不动产,都锁在这个小箱子里了。

    前世再加上重生回来,黛玉还是第一次这样直观地接触自己的家产。她掩上箱子,重新把锁锁上,把两把钥匙仍旧交给管家和叶姨娘每人一把。

    谁知管家坚决不再收回钥匙,连叶姨娘也连连推辞。除了避免嫌疑之外,林家的巨额财产在眼前,主子的年龄又极小,他们唯恐自己起些不该有的心思。

    黛玉见管家一意不再接管钥匙,转而向叶姨娘说话:“姨娘将来打算何去何从?”

    叶姨娘知道,林黛玉作为林家的新任主子,当然是有权利打发自己的,当下唯有苦笑着回一句:“全凭大小姐打发。”

    叶姨娘被卖到林家当妾多年,父母亲早已去世,仅有的一个兄长也并不亲近,如果被遣回家乡,也尽是受别人的冷眼度日。要是能被打发去林家在姑苏的老宅守着,虽然比从前清苦些,也是难得的好去处了。

    只是这些话,她并不敢明说,只在心里想一想罢了。

    黛玉说道:“我知道姨娘想必是想着回家与亲人团聚,只是黛玉在这里有个不情之请。”

    叶姨娘听了前一句,正担心林黛玉真的要遣她回家乡,忽然听了下一句有转折的意思,连忙屏息等着下文。

    只听黛玉继续说道:“我们家的家业不少,我又年纪还小,外人看着眼馋的怕也是有的。父母亲都已经去世,姨娘就是半个长辈,还求姨娘暂缓回家乡,留下来帮我打理家业。”

    叶姨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贾敏去世之后,作为府里跟随林如海时间最长的妾室,叶姨娘也管理起了府里的一些庶务,仅限于府内吃用的开销,还有其他几位姨娘的衣裳月钱而已。

    黛玉认真地补充了一句:“不是让姨娘全部接过去,管家仍旧按父亲在时的规矩做事,有事就同姨娘商量着办,再让人跟我说一声也就是了。”

    黛玉想好了,林家既没有比较近的亲人,那么短时间内,她还是得依靠贾府这棵大树。不然的话,一个孤女坐拥千万遗产,分分钟就能被各方势力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贾府,她是要去的。只是家产不会再轻易地交出去。王夫人为着元妃省亲的事儿,盖院子需要用钱是么?那就写欠条来借好了。

    黛玉的心里愉悦地打起了小算盘。

第三章 姑苏林家来的人() 
叶姨娘左思右想,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接下了钥匙,就意味着告别了清净的养老生活,不得不与各方觊觎林家家产的势力周旋。相应的,她的地位由一个可有可无没有子嗣的姨娘,提升到在林家有了一席之地。况且黛玉没了父母,实际上,叶姨娘已经相当于黛玉的长辈。

    这在叶姨娘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贾府的赵姨娘,生了探春与贾环两个孩子,在府里也没有分毫地位。不过有个小院子单独住着,领着月钱,整日里还受着丫头婆子的白眼。再看周姨娘等没有孩子的几位姨娘,完全就是透明人。

    叶姨娘接去了原先由管家保管的那把钥匙,把装着房契和田契的内箱钥匙推给了黛玉。

    “大小姐身为主子,自然是要管家的,哪有不随身带着钥匙的道理?”她含笑说道,亲自把钥匙替黛玉挂在身上。管家交出了钥匙,早已出去了。方才有小厮找过来,说是外面又有客人到了。叶姨娘亲手捧着箱子,送到黛玉房里去。

    一时都安置妥当了,前头却又吵闹起来了。原来是姑苏林家派人了来吊唁接灵,被贾琏手底下的旺儿刚好撞上,给拦在了外面。管家想到黛玉的态度更为看重林家而非贾家,于是连忙亲自出去把林家人迎进来。

    黛玉不知道,前一世姑苏林家也是来了人的,只是被贾琏和旺儿给挡了回去。今世贾琏没能插手林家的事物,黛玉又表露出亲近老家人的意思,因此也免去了一桩误会。

    黛玉与叶姨娘到的时候,贾琏的仆人旺儿见势不妙,连忙通知他的主子去了。林家的人来接灵了,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如果林家的人插手了林如海留下的遗产,他们二人可没法回贾府交代去。

    至于贾琏往哪儿去了,扬州的瘦西湖畔,多得是青楼楚馆,不乏如苏小小、绿珠一般才貌双全的。再有那妩媚温柔的,轻言软语的,不知道甩出凤辣子多少条金陵大街去。

    再说青楼楚馆之外,又有一道绝美的景观,名为“瘦马”。

    “瘦马”非马,贾琏混迹在纨绔群里,早已对此垂涎三尺。只是家中有悍妻,头顶上又有好色如命的亲爹贾赦,左思右想,总没有个好的办法。

    旺儿找来时,贾琏正在瘦西湖畔的第二大青楼里与一名粉头厮混。

    旺儿知道自己爷的性情,那是离了凤姐就要生事不说,还口味广泛,比如多浑虫的浑家多姑娘、鲍二家的,还有宁府贾珍的小姨子尤二姐。眼下既然没能插手到林家的家产里,应该去找经济些的粉头了,因此毫不费力地就找到了贾琏。

    旺儿站在门口,也不管屋里正热火朝天的忙活着,只管开口说道:“二爷,林家那边来人了。”

    屋里面的贾琏恨恨地骂了一声,悉悉索索衣衫不整地从房间里出来,出门坐着旺儿叫来的马车,火急火燎地往巡盐御史府赶去。

    巡盐御史府的前厅,一个身穿布衣,年龄约二十上下的青年坐在右侧的椅子上,面前放着一杯清茶。原来有一个四五十岁的老仆随他来的,让管家另外着人请去仆役歇息的耳室喝茶去了。

    男女大防虽是有的,但此时情况不同,见的又是本家,因此世俗的立法规矩之外,又可以通融一些。

    黛玉和叶姨娘一同来到前厅,看见客座上正坐着一个满身书卷气,容色稍有些疲倦的青年。一身青色布衣浆洗的干干净净,全身上下挑不出一点亮眼的东西,如果说非要评判眼前这人的容貌气度,就是干净二字。

    干干净净的书香学子,不同于贾琏沉溺酒色的颓废小白脸气质,也不同于宝玉“憨顽”混迹脂粉的气质,林家来的人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株雨后的青杉,看上去赏心悦目。

    听见脚步声,林家来的青年站起身来,看见进来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的妇人和一个十岁的女孩。他知道林如海夫妇都已经逝世,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当下就猜到了叶姨娘的身份,深深行了一礼,说道:

    “不知伯父身体有恙,林墨来迟了,未能见伯父最后一面,请妹妹和姨娘见谅。”

    不知道来人的意图真的只是来接林如海的灵柩,还是像贾琏代表贾家一样,要来分一杯羹。

    黛玉握紧了叶姨娘的手,抿了抿嘴唇,说道:“兄长多礼了。黛玉年幼,未能早些派人去苏州迎接,还请恕罪。”说着就红了眼圈,依例回了一礼。

    两方分宾主坐下,叶姨娘问了在哪里读书,喜好些什么,一路的奔波辛苦等等,林墨都答得不疾不徐。偶尔插话回问一句,也让人不觉得突兀失礼。黛玉坐在叶姨娘旁边,细度着来人的心性气度,无一处能挑出毛病来,料想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也不如他,不禁抬眼打量着这位林家来人。

    只见这位林墨五官端正,浅麦色皮肤,剑眉入鬓,一双眼眸明亮如星子,只坐在那里,就有一股沉静的气氛油然而生。不光是黛玉感觉到了,连叶姨娘也受到了感染。丫头过来换了一道热茶,外面的天色也晚了,管家过来请示如何安排林公子的住处。

    客院已经由贾琏还有一些其他来吊唁的人住下了,黛玉想了想,向林墨说道:“府内空房不多,委屈兄长暂住在亡父的书房里,不知可还使得?”

    林墨听着这话,眼角眉梢的倦意顿时被一股喜色所替代,他说道:“若能够得妹妹的允许,阅览伯父的藏书,林墨真是感激不尽。”

    黛玉点了点头。

    黛玉自己就是个爱书成痴的,单说上一世回到贾府,只带了林如海的许多藏书孤本和笔墨纸张就可见一斑了。大观园里,宝玉虽有才气,但他的“痴”在各种女孩儿身上,薛宝钗虽也爱书,却更爱些经世致用,礼法规矩等等,三春中的迎春尤爱下棋、探春最喜书法,惜春最擅画画,竟没有一个与黛玉十分志趣相投的人。因此对于林默多了一分另眼相看,只是面上并不表露出来。

    林如海的书房也是自成小院,里面另有床榻。至于被褥等等一应设施,叶姨娘都交代了下去,被褥都叫丫头换了新的,又叫人搬去两个大铜炉,烘干里面的潮气。

    这边正吩咐着,有丫头来问晚饭摆在哪里。叶姨娘想了想,吩咐摆了两桌,一处摆在外面的厅堂给贾琏、林墨这些外男,一处就摆在内院里,林家的女眷们坐一桌。

    诸事安排妥当,叶姨娘便携着黛玉,引林墨往林如海的书房而去。半路上正巧遇上了贾琏。

    贾琏早已回到客院了,无奈一身衣服在青楼里弄得皱的不成样子,还染上了许多胭脂红印。他想要插手林家的家产,岂能以这般纨绔无礼的样子出面,因此先急匆匆地回到客院洗漱更衣之后,才往外面来。

    一眼看到林墨身上的布衣,贾琏顿时就在心里下了评论:寒酸。

    他自是不知道,林墨一眼看到贾琏那副酒色过度的容貌,也给他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