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母看过众人,忽然不见赵姨娘,于是说道:“把赵姨娘也给我叫过来!”

    底下小丫头出来一个回道:“赵姨娘前天晚上跑了,还有环哥儿。”

    贾母气得脸色发白,贾政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分外难看。

    李纨连忙回道:“三丫头发现了赵姨娘和马道婆来往,心里怀疑,就把她和环儿看管起来。没想到这两个人趁夜里看管他们的婆子睡着了,偷了些东西,打晕了看角门的婆子跑了。”

    贾母、贾政都气的不轻,一面叫人去找到赵姨娘和贾环,一面要报官去抓魇魔法害人的马道婆。

    赵姨娘和贾环早已悄悄躲藏起来了,马道婆却被抓了个正着。

    从她的屋子里搜出了一堆原属于赵姨娘的衣服、首饰和银子,还有一张欠条。纵然她善于狡辩,也无法恰当解释这些东西的来源。马道婆被关押了起来。

    过了七天,贾宝玉和王夫人已经能渐渐地吃些米粥素菜,神智也恢复如常。贾政让人把他们各自送回屋里去静养。

    在病榻上养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王夫人和宝玉才都慢慢恢复过来。

    王夫人知道那僧道的身份不同寻常,又见醒来时只有林黛玉照顾他们,她虽然不肯放下心里的芥蒂,却再没有别的话好说。

    看着空空的被赵姨娘和贾环偷光了的箱笼,再想到被魇住的那些时候的噩梦,王夫人的心忽然灰冷了下来。

    她捡起地上遗落的一串佛珠,这也是赵姨娘和贾环没有看上的东西,让人收拾出一间佛堂,病愈后就住了进去。

    还有前一段时间来往的那些人过来探望她,既是看好戏也是应她从前的要求来给宝玉说亲的。

    王夫人听着来客咕咕哝哝地说着那些妾生女、比宝玉大了十岁以上的未嫁小姐,眼皮子动也不动一下。

    等这些人说完了,王夫人就回到了佛堂,发话下来:以后这些来客都不必接待,她要静修礼佛,再不问家事。

第九十五章 喜事() 
没有人知道,王夫人在梦魇中先是被恶鬼抓住,随后又是噩梦一样地经历了许多事情:

    一巴掌打下去,逼得身边的丫头跳井死了;把一个长得像林黛玉的丫头从病床上拖下来,赶出去任其病死;

    梦到她女儿元春因为家里的罪孽恐惧不安,最终暴毙,贾府被抄,女眷都被发卖。那真是生不如死的一段历程。

    而现在的一切都改变了许多,王夫人知道是因黛玉而起。

    如果不是她捐了家产盖书院,令皇帝始终眷念着贾家的一点情分;贾政贾琏等人没有机会继续造孽,那么现在的贾家,可能早就被帝后厌弃了。

    就这样,挺好的。就算不如她的意,可是也比家人离散好上太多了。

    王夫人住进了佛堂,持斋茹素,开始给她的儿女念经祷福。

    富贵功名她都看淡了,如今的王夫人,只愿自己的一儿一女平安长寿。

    至于宝玉钟情于林黛玉,王夫人也视而不见了。而后有一天,她忽然想起贾敏这个曾经的贾府明珠来,感叹了一番,她又多为一个人念经祷祝。

    宝玉病愈之后,继续跟着贾政学习八股文章。

    贾政看着宝玉病了之后,脸庞瘦了一大圈,原本还带着些没长开的婴儿肥,这会儿也都瘦了下去,一下子显得长大了许多。

    过了夏天,就离秋闱考试不远了。贾家人早早准备好了考试要带的食物、笔墨、痰盂盒子等各种东西,送宝玉进了考场,又派人去各庙里烧香拜佛。

    两三天后贾宝玉从考场里出来,人又瘦了一圈,脸色却还不错。

    到了揭榜那一天,贾家早早地派了小厮在那里等着。

    到了将近中午的时候,小厮飞马来报:“宝二爷中了第三名!”贾家上下欢喜非常,一面赏下许多铜钱,一面派人去各个庙里还愿。

    贾政派人往宫中送信,元春知道了欢喜非常。宫里派人赏下一些御制的镇纸、笔墨、笔筒等物,又赐宝玉贡生身份,入国子监读书。

    贾家直到现在,才总算看到了一点喜事。

    就在这时,宁荣街的宁国府被抄家了。

    满府的男女赶进几间屋子关了起来,从府里抄出许多银子和逾制的用品,却没有发现上头特别叮嘱的东西。

    抄家不过是要拿实据,贾珍等人的行径早已落入朝廷的眼里。带人查抄的北静王就根据这些东西上奏了一本。

    贾珍被夺去爵位,降为庶人。宁国公府被收回,所有的亲眷都被赶了出去,只准带上贴身的东西,财物全部被查抄充公。

    这边宁国府的抄捡毫不留情,西城贾宅里的贾政贾赦也都如芒在背。

    好在北静王抄了宁国府后并没有转道西城,贾政也接到了宫里送下来的宽心条子,紧悬的心这才放回肚子里。

    宁国府的人流落到祭田庄子上生活。后来听说贾珍要给贾惜春说亲,贾惜春不肯,绞了头发住进了庙里。

    妙玉把惜春接到了牟尼院住着。黛玉知道后,让绛云轩每个月送一百两银票过去,也把这消息告诉给了贾母知道。

    迎春和探春都想把惜春接过来,还像以前一样姊妹们一起住着,贾政和贾赦商量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接回来,看看宁国府接下来的做派再说。

    贾政让账上每个月送给惜春二十两银子,作为她的吃住花费。惜春就在牟尼院住了下来,与妙玉为邻,做了个带发修行的姑子。

    过了些天,贾母张罗着要给宝玉黛玉订亲。她说道:“家里大起大落的,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宝玉又遇到了邪法陷害,我想需得让两个玉儿订亲,让林丫头的福气镇着点宝玉,也免得他磕磕碰碰的不顺利。”

    贾政自然无话可说,叫出王夫人来,商量了一番。王夫人听贾政提起此事,还微微有些刺心,她等贾政说完,道:“老爷和老太太商量着拿主意就好。”说完这一句,就回到了佛堂去。

    有林如海托孤在先,两个玉儿又从小一处长大,彼此情同意合,依贾家上下看来,这门亲事都是再好不过了。

    贾母专门为此事进宫一趟,元春十分高兴,皇后和太后知道了,也热热闹闹地商量了一圈,赏赐下许多东西。

    当下请人相看日子,定了二月十二是好日子,贾家邀请了林家在京都的校书郎林如澈一家出席,算是林黛玉的亲人。

    除此之外只宴请了相熟的史家、王家的姻亲过来。这时候,史湘云才有机会和叔叔婶婶一家过来。

    先时因为荣国府贾家接连遇到事情,史湘云的叔父,忠靖侯史鼎(据说这个名字很污)生怕沾染上关系被连累,只装作毫不知情,连史湘云也被禁了足,关在屋里只准缝缝补补,不得出门。

    湘云一来到贾家,先见过贾母,然后就拉着迎春探春的手到处逛了一番,然后道:“我们去看林姐姐,羞她一羞。”

    黛玉正在屋里,由林如澈的夫人陪着,换了一身喜服,脸上的妆比平时浓了些,带着金钗玉镯,俏生生格外明丽。

    黛玉见湘云过来,让进屋里,只见湘云比以前瘦了些,也白了些,大约是闷在屋里晒少了太阳的缘故。

    湘云见有外人在,立刻收敛了猴儿一样顽皮的性格,规规矩矩地见礼。

    林如澈夫人笑着见过礼,夸了她几句,就借口去松泛松泛,把房间让给了一屋子的小姑娘。

    湘云拉着黛玉的手,滔滔不绝地说话,把这一二年她在史家受的闷气全部发泄出来。

    黛玉坐在椅子上,笑着看她说话,翻过她的手掌来看,果然手指被摸出了薄茧。

    史湘云这才支支吾吾地说出他叔叔帮她相看好了人家,大约过了年就要下定。

    迎春、探春一齐打趣道:“才说了要过来闹林丫头,原来你自己的好事也要近了!那人家如何,你可瞧过了?”

    湘云猛地红了脸。迎春探春一看,心里了然,都抿嘴笑了起来。

    林黛玉想到湘云的命运并不怎么好,他叔叔给她相看的那位卫若兰虽然是个“才貌仙郎”,也颇有一番英侠豪气,与湘云婚后情投意合,却不知怎么早早死了,湘云最后落得了个守寡的命运。

    黛玉抬眼细看湘云,只见湘云还在和迎春探春嘻嘻哈哈地互相取笑,一派天真烂漫的样子。一提到她将要订亲的那位少年郎,脸庞就情不自禁地一红,分明是心里已经有了那个人的影子。

    黛玉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盲婚哑嫁的时候,能结成一段美满的因缘并不容易,更多人还是在全然陌生连话也说不上几句的情况下郁郁不乐地终老。

    就算是拜托贾政和贾母干涉,给湘云另外找一户人家,就一定比现在的好吗?

    林黛玉想起书中对湘云夫婿含糊不清的几点描述,想了想,也许该想个办法让人探探这位卫公子,到底身上有没有隐疾。

第九十六章 许多事,许多人() 
说笑间,林如澈的夫人已经过来了,在贾母的主持下,拿出了黛玉和宝玉的八字,请人相看了日子定在了两年后的花朝节。

    以贾母的意思,林黛玉刚满十四周岁,年纪还小,宝玉也才十五岁,让他们晚些成亲,对他们的身子骨有好处,将来的子嗣也容易一些。

    林黛玉忍不住脸颊绯红,宝玉喜得眉毛都要飞起来了,贾家上下其乐融融。

    傍晚,送走了林如澈夫人,湘云照例要与黛玉同睡。反而宝玉因为定亲后要避讳着些,不能再像往常一样没早没晚的在内院钻来钻去了。

    黛玉与湘云各自裹着一床被子,躺在杏粉色帐子内说着体己话。

    一时说到薛宝钗去了岭南,与当地的一位望族公子结了亲。又说到惜春带发修行,和妙玉同住牟尼院,说起大观园,两个人久别未见,倒像是有无穷的话要说。

    一时三更天过去了,两个人还叽叽喳喳地没有睡着。

    外面的紫鹃忍不住进来悄声笑道:“姑娘们睡了吧?就是有几箩筐的话,也等白天再说。熬出黑眼圈来,明天老太太和二姑娘三姑娘看见了,又该取笑了。”

    湘云一听顿时又红了脸。可不是,她被取笑了一整天了,果真明早顶个黑眼圈出来,一定又要被她们笑了。

    林黛玉伶牙俐齿的,迎春和探春都说不过她,到时候又是自己要吃亏了。

    湘云盖上被子合眼睡觉。过了一会儿,她又忽然翻过身来,揽着黛玉的肩膀问道:“林姐姐,你怕不怕嫁人?”

    林黛玉哭笑不得,把她的膀子掩在被子里,闭上眼睛,留给她两个字:“睡觉。”

    湘云在贾家住了小半个月,依依不舍万般无奈地被她的叔父忠靖侯史鼎遣婆子来给接去了。临行时依依话别,迟迟不愿跟婆子走,让人觉得又伤感又好笑。

    林黛玉悄悄赠了绛云轩一家店铺中的半成红利给她,史湘云小心把契约收了,感激得不得了。

    林黛玉知道湘云的手里是存不住月钱的,有这半成红利在手,每年有几千两银子做私房补贴,就算是她叔父婶母苛待,或者卫家踩高捧低,也不会让她吃太多的苦头。

    姊妹几个依依惜别,直送到二门旁,看着接湘云的马车走远了,这才转身回去。

    贾家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贾宝玉无暇他顾,精力全部放在了国子监读书和应试上去。

    进了国子监,看到太多的贵族子弟,贾宝玉的心中也有了危机感。

    贾政见他认真读书准备应试,老怀欣慰,又替他精心选了有名的大家,到处找托关系,让宝玉拜进门内得到指点。

    林黛玉身边的紫鹃嫁人了。

    嫁的是紫鹃父母仔细挑选过的一个小伙子,听说模样、心性都是一等一的。

    紫鹃也在家人的安排下见过一回,满意的不得了,更难得的是这个人听说紫鹃要做林黛玉的管事娘子,他便自请卖身过来,为林黛玉效力。

    紫鹃的亲事在紫藤萝花开满墙的时候开始了。林黛玉送她一匣子首饰,衣服,又给了她绛云轩半成的红利作为压箱礼。

    因为紫鹃不愿意脱籍赎身,婚礼也就不肯太过奢华,然而依旧赚足了面子。

    虽然不比寻常人家成百担的嫁妆来得热闹,然而内里的富贵奢华却不输于一个知府嫁女儿的排场。

    婚后,紫鹃两口子都过来给黛玉磕头。

    林黛玉想到手头的书籍已经抄撰了数十本了,也可以开一个笔墨铺子,把这些孤本珍籍逐渐印刷出来,放在铺子里销售,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紫鹃两口子。

    晴雯已经全身心地扑到了胭脂工坊里面去了。她的哥哥多浑虫托关系来问晴雯嫁人的事情,却被她毫不留情地赶了回去。

    依她自己的话说:“没有好的,就算是当个老姑娘一辈子给林姑娘做胭脂也甘愿。”

    林黛玉无奈,只得由着她去了。就算晴雯不嫁人,以她对绛云轩的付出,她赚的银子足够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的。

    更别说工坊里的小姑娘、大娘、铺子里的管事等等都对她又敬又爱,何必勉强她放下这些令她开心的一切,委屈嫁人被男方家里的上下老小任意磋磨?

    以晴雯的性格而言,她必然是忍受不了这些的。林黛玉搁下这桩心事,唤小丫头进来磨墨。

    紫鹃晴雯走后,她从林家带来的两个小丫头就被提了上来,一个唤绿竹,一个唤鹦哥。

    贾政那边却有了一个意外的进展。

    串通马道婆用邪法害王夫人和宝玉的赵姨娘与贾环被找到了。

    听说他们悄悄地回到了金陵,在那里买了一个小庄子生活,日子勉勉强强地过安稳了。谁知一个地痞欺他们妇孺弱小,要强占他们的庄子,贾环强出头打起官司来,消息才传到了贾政的耳朵里。

    虽然赵姨娘和贾环心术不正,那也毕竟是他的老妾和儿子。贾政令人送了一千两银票过去,并且写下文书让他们脱离贾家独立生活,也可以在金陵参加科举。

    贾政做完了这些事,一时不知道对他们是太过绝情,还是太过心软了,在书房来回踱步叹气。

    忽然小厮来报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