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真的是她间接造成了妙玉被贼人掳走的后果,那么惜春最后的出家可能还有赎罪、自责等等因素。

    林黛玉叹了口气,无论前世的真相是什么,她都不想让它们再次发生了。

    犯过错的自去为他们的过错赎罪,已经够了,不需要太多无意义的伤害和牺牲。

    她挑出一个小匣子来,把要送妙玉的东西一一亲自放了进去,盖好,让紫鹃捧着,两人一同去栊翠庵。

    妙玉扫榻,取水,洗壶,烧水,洗杯,泡茶,给黛玉和自己各斟了一杯。

    两人连客套也不用,直接说话:

    “我们都要搬走了,你的去处可决定了?”林黛玉吃了一口茶,还是那梅花上雪水的味道,她放下茶盏。

    妙玉说道:“不过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前几日牟尼院打发人过来说话,我已说了要过去暂住。”

    林黛玉望着她的双眼,有些不舍,也有些不放心,道:“舅舅新买了宅子,也在西城,你要是在那里住得不自在,可以给我递信。”

    妙玉不回答,倒是难得地笑了笑。

    黛玉想了想,又道:“你如果不喜欢住在庵庙里了,也可以来找我,我有办法。”

    她想到了胭脂工坊,宝玉和贾芸已经在京都重新买了一处房子做胭脂工坊,店铺的铺面也选好了,一切已经步上了正轨。

    以妙玉的爱洁、孤僻和极端挑剔的心性,不适合迎来送往汲汲营营的生活,却适合静下心来专一地研制东西。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对自己、对一切都极端苛求的人,必然会对她所研制的东西精益求精。

    自给自足,心有所系。林黛玉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妙玉不说话,给她的杯子里续了一杯水。

    林黛玉依依不舍,十分放心不下,又道:“牟尼院来人接你是什么时候?我要过来送你。”

    妙玉点了点头,看着眼前一脸殷切的黛玉,纵然她是隐世出家人一般的清冷性子,也温润了几分。

    妙玉取出一匣子孤本出来,推给黛玉:“送你了。”

    林黛玉默然接过,眼眶红润。

    林黛玉从妙玉那里回来,紫鹃和晴雯也都开始收拾东西了。

    由于要搬离国公府的消息仅仅瞒着王夫人和贾母两人,府里上下的奴才们个个都知道了,因此这两天又不断地有人求到李纨、探春的面前来,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外是赎身,出府。有的是为自己赎的,有的是为女儿、儿子赎的。

    如果说贾政被降职、贾赦被夺爵和元春被降为妃这一系列的事件,吓走了一批贪慕荣华富贵的奴才;那么连国公府也没了,又吓走了一批还想借着主子往上爬的奴才。留下的人也都人心惶惶。

    宝玉房里的袭人、碧痕、麝月都接到了家里的捎信,说要为她们赎身。

    林黛玉身边的紫鹃也接到了家里的信,说要替她赎身出来。

    紫鹃拿着信回到屋里哭了半天,傍晚眼睛红红地出来服侍。潇湘馆的人都猜到了。

    林黛玉看着紫鹃,十分不舍。前世今生,紫鹃一直像亲人一样地照顾她。

    然而紫鹃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她比雪雁大五岁,眼看就满了二十岁,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

    紫鹃也知道她家里的想法。她自小在贾家长大,先服侍贾母,后服侍宝玉,随后又被指给了林黛玉。

    相比之下,府外的那个有父母兄弟的“家”,才是陌生的地方。

    紫鹃想了又想,忍不住悄悄拿帕子拭泪。连晴雯也不忍心看下去。

    晴雯没了父母,只有一个酒鬼哥哥叫多浑虫的在外院的厨房里潦倒度日。

    那个哥哥是不会来赎她的。就算他赎,也不过是把她换个地方好倒腾几两银子花。

    晴雯看着紫鹃,心内百感交集,也不知是羡慕还是同情。

    林黛玉握住紫鹃的手,眼圈也忽地一红,强忍住了泪意道:“你先回家看看,看看你父母替你相看的人怎么样,要是不好就来回我,我去求舅舅让你留下来。”

    紫鹃失声大哭。林黛玉让晴雯帮她收拾东西,送她先回家住几天。

    第二天,紫鹃家的人就来到二门上来接她回去了,紫鹃在晴雯和黛玉的目送下依依不舍地出了园子,回头看了好些回,挨不过身旁母亲的催促,只得含泪上了马车。

    宝玉房里的大丫头们也都是眼睛红红的。袭人把自己关在房里闷哭,碧痕倚着门廊无精打采地发愣,麝月拿着帕子一会儿抹一遍眼泪。

    秋纹因为家人远在南京,又是家生子,因此满屋里独有她还算自在,一个人包揽了宝玉房里所有的差事。

    花袭人的哥哥花自芳早上已经来过了一回,去求了林之孝家的带话给李纨,说要替袭人赎了卖身契。

    李纨问到宝玉房里,宝玉二话不说就把身契送了过去,并且对丫头们说:

    不用赎身银子,凡是家里有父母在的,都可以托人过去说话,直接随父母回家去。

    宝玉把他们的卖身契都发了下去。

第八十七章 新居() 
过了一周,宝玉房里的碧痕、麝月、袭人都被接走了。

    宝玉毕竟还是念旧,每个人都送了些她们平日喜欢的摆设、玩意儿、衣服料子。

    袭人等人走后,怡红院一下子空落了起来。

    晚上对着灯火,宝玉和秋纹大眼对小眼地说道:“这下好了,满屋子只剩下咱们两个孤魂野鬼。”

    秋纹“嗤”了一声,端盆子过来给宝玉洗脚更衣。

    等宝玉爬上了炕,秋纹洗漱完毕,已经在外面的榻上睡了。

    宝玉瞪着眼睛躺在炕上正睡不着,忽然听外面传来翻身的声音,接着,秋纹说道:“我说二爷,我家的人在南京,过几天也要接到消息了。”

    宝玉“嗯”了一声,听外面的秋纹继续说道:“我想等我爹娘赶过来,你替我和他们说,要留我做管事娘子。”宝玉瞪大了眼睛,问:“做管事有什么好?”

    秋纹嗤道:“难道做通房丫头就好吗?”

    宝玉满脸通红,连忙摇手,忽然恍悟过来秋纹在外间看不到,于是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你想和晴雯一样管着胭脂铺子吗?”他福至心灵,忽然明白了秋纹的想法。

    秋纹在外间坐起身来,向里头说道:“林姑娘说,等晴雯和紫鹃把底下的小丫头带出来,就放她们去胭脂工坊。”

    秋纹说着,顿了顿,又道:“我觉得,相比在这园子里闷着,在苏州的那段日子才像是人过的。”

    宝玉默然不答,他也想到了在苏州的那段日子。

    林家门前的大柳树,内院门墙旁纷纷扬扬的桃花,小桥流水,莺声软语;和喜欢的人一起逛街、品茶、做胭脂,现在想来,像是一个又香又暖的美梦。

    紫鹃从家里回来了,背着那天带走的包裹,还有从外面买的零嘴儿,进了潇湘馆就先给了晴雯一包松子糖。

    林黛玉连忙出来,见紫鹃一脸笑意,半点愁闷也没有了,笑容灿烂的如阳光一般,心情也明朗了起来。

    紫鹃放下包裹,连忙上前唤了声“姑娘”,那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晴雯在旁边笑道:“有什么话不能进屋喝茶说?我也不白吃你这一包糖,亲自去倒茶服侍你一回。”

    紫鹃笑道:“姑娘有我服侍,你先去吃你的糖吧!”晴雯讶然说道:“这么说,你家是不打算赎你回去了吗?”

    紫鹃笑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他们是说要赎我回去,但我说要服侍姑娘嫁人,还要替姑娘做陪房,就像周瑞家的那样。他们拗不过我,只得同意了。”

    林黛玉笑道:“我也不让你服侍,你先去歇一会儿吧,晚上再过来上夜。”紫鹃“哎”了一声,下去休息。

    各处的一些笨重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开始慢慢地往新宅子送。

    众人苦苦地瞒着,不敢惊动贾母和王夫人。这样收拾了半个月,总算大的东西都搬去了好多,新居布置的可以住人了。

    贾政哄着贾母,说是买了一栋新宅子,请贾母过去赏景。王夫人不明就里,也只得顺着贾政一起哄着贾母。

    众人乘坐的马车穿过了小半个京都,来到了一座幽静的宅子前。

    三进的宅子十分宽敞,又是两个宅子相连,占了挺大的一片地方。几棵粗壮的老榆树枝叶浓郁,在清风中窸窣作响,带来一片凉意。

    贾政打开大门,只见院内有假山、有人工挖的荷花池,虽然比不上大观园的巧夺天工,精妙细致,也别有一番趣味。

    贾母扶着鸳鸯的手,听着贾政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浓,不禁问道:“咱们府里的园子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又要买宅子?”

    贾赦、贾政跪下磕头:“儿子不孝,让母亲有生之年受委屈了。”

    贾母身后,众人纷纷低头。贾母看了看邢夫人、王夫人、李纨、林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愣了一愣,道:“你们都事先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贾政跪在地上,把这些天以来的事情逐一向贾母说了一遍,又恳求道:“眼下虽然遇到了难关,但是一家人都在,都好好的,儿子就已经知足。功名利禄,让小辈们有能力的再去争取,再给您挣个诰命回来!”

    贾母老泪直流,几乎站立不稳,她扶着鸳鸯的手,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伸手去拉贾赦和贾政起来。

    贾赦、贾政连忙起身扶着贾母的手,贾母定了定神,强笑着说道:“你们再扶我仔细地看一看咱们这新宅子吧!”

    众人一齐应“是”,当中也有不少忍不住流泪的。当下都随着贾母去看园子。

    贾赦、贾政亲自扶着贾母的胳膊,指点着周围的房屋小院,一一说道:“这一处房子最好的,有大榆树,还可以种花,冬暖夏凉,最适合您住。离儿子们也近。”

    贾母微微点头。

    “这一处房子适合作书房,几个小辈都可以在这里读书,有一丛竹子,临着湖水,又敞亮又幽静。”

    “好!”

    “这一处是儿子和王氏住的。”

    “好!”

    “这几处房子是给她们小姑娘住,绣楼、小花园,小姑娘就爱这些。”

    “好!”贾母说道。

    众人为免气氛冷清,纷纷打起精神开口。探春道:

    “我看那绣楼适合二姐姐住,小花园适合纨大嫂子带着兰哥儿住,那边一处有桃树的单独院子不消说该给二哥哥住了,等到他娶了妻和二嫂嫂住在一起刚刚好。”

    众人忍不住都笑开了,说道:“亏她一个未出嫁的小丫头片子,满嘴说什么娶亲,也不害臊。”

    探春啐了一声,红了脸。

    宝玉看着那个有桃树的院子,不知怎地又想起苏州林家院子里的那株大桃树了。

    他也顾不得其他,唯恐被别人看中了,连忙说道:“三妹妹说的是,我正喜欢那个有桃树的院子,春天满院子桃花,看着就热闹,到了夏天,还有桃子吃。”

    众人哄然大笑:“宝玉原来是想娶妻了!”

    宝玉顿时红了脸,方悔自己刚才说话冒失了,一面羞得面红耳赤,一面连忙去看黛玉的神色。

    林黛玉感觉到宝玉的目光,耳根子都滚烫起来,连忙连着迎春的袖子一起商量选房子:“二姐姐喜欢哪一处?”

    迎春没有注意到宝黛二人之间的眼神往来,闻言便说道:“我正觉得绣楼和旁边带花房的那一排小房子挺好,还有一排竹子掩映,特别幽静。”

    黛玉笑道:“我也喜欢那一处,咱们坐下竹子底下,下棋、办诗社,都有意趣。”

    又问探春,探春道:“刚好我也有了喜欢的地方,就是那个种了海棠和蔷薇的小院子。你们都有了喜欢的了,可不准再和我抢。”

    众人听了这番话都笑起来,李纨笑道:“底下人都说咱们家的三姑娘是朵玫瑰花,这院子她住着再配不过了。”

第八十八章 召见() 
众人各自选好了房子,又回去把那原来房子里的陈设都陆续搬过来。

    贾赦、贾政先派了厨子过来暖灶,找人算了吉日是在三天后。到了这天,荣国府的众人都搬了过来。

    潇湘馆里的人搬到了小花房旁边的房子住着。紫鹃在屋里收拾,晴雯在教导小丫头,黛玉整理着她随身带的一些孤本还有一沓抄好的稿子。这些孤本有些是林如海留下的,有些是妙玉送的。

    林黛玉想到这些书籍举世罕有,独留在自己身边不能流传,也太过可惜了。于是每天勤勤恳恳地抄撰一些出来,整理成册,预备送去印刷出来。

    西山脚下的那座小屋里还有许多的藏书,还有一些都是市面上找不到的。自从顺风顺水,以相当小的代价帮助贾家解决了这些隐患,黛玉偶尔过去一回,就是去翻阅那里的藏书。

    闲暇之余,黛玉还想开一家小小的书铺子。卖些上好的笔墨、纸张、书籍,字画。绛云轩在京都已经开了第二家,苏州那里的客源也一直源源不断,她已经有了足够傍身的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些喜欢的事情了。

    在新家安顿下来之后,黛玉闲暇的工夫,又拨出了一部分打理花房。

    花房里留着前主人没带走的一些花卉:几株稀罕的墨兰,姚黄,茶花,皆是名贵又娇贵的品种。难怪卖宅子的人没有搬走它们。

    转眼就到了中秋节。

    贾母吩咐把库房里的好料子都拿出来,给姑娘们裁衣裳。

    李纨打开库房,搬出许多大红洋缎、撒花洋绉云锦、起花八团倭缎、秋板貂皮、灰鼠皮、黄绫、羽缎、白狐腋、紫貂皮、妆缎、蟒缎、西洋布、月白纱、羽纱、哆罗呢、洋线番羓丝、海龙皮、天马皮、雀金呢、云狐皮、香狐皮、羽线绉、氆氇、葛布等许多料子来。

    贾母满怀伤感,一一亲自检视。把那软烟罗取出来几匹给众姊妹做帐子,把紫貂、白狐腋、多罗尼、羽缎、羽纱、雀金呢都取出来做衣服,另外又拿出几匹缎子来让她们裁秋天的衣服。

    贾母亲自又捡出一些逾制的好料子,分给林黛玉和迎春、探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