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黛玉和妙玉在纱窗后面下棋,先是收了旧棋盘,又取出一副新棋出来。明明是木头做的棋盘,触手却十分沉重,棋子也是木纹,一颗颗磨的圆润光滑,轻磕在棋盘上,声音清脆。黛玉知道她素来有许多好东西傍身,也不以为奇,倒是看得妙玉心中纳罕。

    邢岫烟不放心家里,便回家去了。妙玉、黛玉二人摆下棋子下了一回棋,黛玉棋力不弱,却难免输与妙玉。妙玉乍然逢到一个可以对弈的同龄人,说什么也不忍放手,于是两人又下了两回棋,黛玉赢了一回,输了两盘,也觉得坐的时间长了,便要起来走一走。

    妙玉棋兴未尽,看黛玉的神色有些倦了,只得罢手。她收起棋盘,向屋里的一个小坛子里舀出一些水来,装在小茶壶里,又把一个小巧的茶炉子煽起了火,在炉上放了茶壶。

    林黛玉看着她的动作,只见她趁着烧水的功夫,去多宝格上取下一个瓷坛子,一打开,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妙玉从瓷坛子里又取出了一个小罐子,用一个干净木勺从里面小心地舀出一些茶叶来,放在茶壶里,回头向她说道:“这是我随师父路过黄山时,在山顶老茶树上采的野茶,搁在罐子里用晒干的白梅花熏着,还没吃过一回。刚巧今天你来了,用这个招待才不算唐突。”

    林黛玉兴趣盎然,听她说是黄山顶上的野茶,更起了几分好奇。正巧这时候一个尼姑又找了过来,说:“住持叫我来请林姑娘吃饭呢!”

    妙玉向外边说道:“回去告诉你们住持,林姑娘在我这儿吃茶,过一会儿我亲自送她过去。”

第三十六章 赴京议日程() 
那尼姑应声就回去了。妙玉取出一个古色古意的茶碗出来,一看就知道珍贵非常,她向茶碗里注入一小杯茶水,推给黛玉,又从旁边取过自己平日吃茶的杯子,也倒了一杯,慢慢地细品。

    黛玉品茶那茶水,只觉得鲜美回甘,口舌生津,连忙夸赞:“好茶!”妙玉放下杯子,轻叹一声说:“我住在这边也有一年了,整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容易今天遇到了你这个人还不算庸俗。可巧我又要离开苏州,只怕此后难得相见。”

    林黛玉一听她这样说,暗笑此后在贾府相见的日子多着呢,脸上却不显露出来,只问她:“什么时候走,要去哪儿?”

    妙玉说:“我师父说年后带我去京都,拜访那里的僧院,或许可遇到一些佛法精深的大家。”

    林黛玉一听,正是符合她的记忆,于是问妙玉:“什么时候出发,可定了日子?”

    妙玉道:“日子还没有定,大约就是二三月,路上冻土化开之后才好启程。”

    林黛玉笑着说道:“既是没定日子,保不准咱们可结伴而行。我正要去往外祖家,也就在这二三月春风回暖的时候,与你恰是同路。”

    妙玉低头喝茶,没有说话。林黛玉自觉说话有些莽撞了,便也喝茶掩饰。只听妙玉说:“好是很好,只是也怕不甚方便。待我问过师父,再做计较。”她瞥了一眼林黛玉通红的脸颊,说道:“我知道你也是一片盛情,本不该推辞。”

    林黛玉窘迫更甚,暗悔自己冒失。

    一时间吃完了茶,妙玉果然把林黛玉送往蟠香寺去,出门刚好遇见了邢岫烟。岫烟说:“我刚刚回去,妈因说妹妹是姑姑那边的亲戚,让我来请林妹妹去家里做客,不知道妹妹方便不方便?”

    妙玉一听就说道:“你们家那样的地方,如何请得了客?再说,是单请林姑娘去妥当?还是把林姑娘一家都请去妥当?依我说,毕竟你们不常走动,不如家去吃饭,饭后你们过来同林姑娘一家说话也就是了,何必横生枝节,做那吃力不讨好的事?”

    邢岫烟一听,也是满脸通红,窘然说道:“是我们考虑不当,妙玉师父说的是。”说着又问林黛玉:“饭后若是来拜访妹妹一家人,不知道可得空儿?”

    林黛玉连忙回道:“得空。”邢岫烟听了这话,也就笑了一笑回去了。

    这边妙玉送了林黛玉来到蟠香寺门口,正欲回去,冷不丁从庙里恰巧踏出一个人来。妙玉扫了一眼,只见来人身量颀长,眉目清朗,而后连忙垂下眼帘。她毕竟随师父在外边走惯了,也不怯人,只心里惊了一瞬,就立刻恢复了平静。只见她旁边的林黛玉也不避讳,未语先笑向出来的那男子唤了一声:“哥哥!”

    林黛玉向妙玉说道:“是我家兄。我住在庙里明天才回去,总得空儿再去烦扰你。”妙玉应了一声,立刻转身回去。林黛玉看着她一身缁衣,脚下不停匆匆地走远了,于是上前和林墨说话。

    “姨娘恐怕你一个人回来,特遣我去接你,不想才出来就冲撞了人家。”林墨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又问道:“在那边玩的开心吗?”

    林黛玉眨着眼睛回答:“恰像是遇见了故友,今日重逢了一回。”林墨笑着点头:“是了,你们一见如故,知交好友,多半从这里开始的。我方才出来,虽然是无意冲撞,但看人家落落大方,也觉得可为你的友伴。回去说给姨娘听,让她也好放心。”

    林黛玉点头。两人便回了寺里,自去吃饭不提。

    饭后,果然邢家的人找了过来,叶姨娘从林黛玉那里早知道这里头拐弯抹角的亲戚,也礼数全备地接待了一番。两家长辈说话,林黛玉便约着邢岫烟来房里喝茶。紫鹃、雪雁捧上茶来,又摆出几个果子碟,林黛玉让着邢岫烟喝茶吃果子,岫烟见那果子小巧,都是苏州、扬州一带的本地果子,于是也不见外,尝了一个也就罢了。

    林黛玉见她手指通红,知道是家里窘迫,穿用上就有些不足,连忙把自己的手炉放在她的手里。邢岫烟推辞不过,只好捧着,林黛玉又问她平日在家里做些什么家务,岫烟说:“也就是帮着缝补刺绣,贴补一下生计罢了。家里虽不宽裕,还有两个丫头做做浆洗的工作,也还过得去。”于是两个女孩子就针法刺绣说了一会儿话,又说到京都里的亲戚,林黛玉提了一回外祖家的大表姐才选了贵妃,邢岫烟知道说的是元春,羡慕之余,两人也渐渐熟络了起来。

    邢岫烟便问黛玉:“在妙玉师父那儿可受了委屈?”林黛玉笑着摇头。邢岫烟宽下心来,说:“她素来是个有些怪癖的,日子久了,你也就知道她的为人了。”林黛玉知道她是唯恐自己恼了妙玉,做出些以势压人的事情,就说:“我知道她行事与别人不同,今天在她房里下了棋,又喝了茶,但觉得像是故友重逢一般,你且放心。”邢岫烟便笑了,又看着林黛玉说:“我见你也觉得分外亲切,只可惜没家里没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妹妹。”林黛玉抿嘴一笑。

    一时间天色也晚了,外面邢岫烟的母亲便说要回去。叶姨娘也连忙起身,叫人请了林黛玉和邢岫烟出来。二人携手出来,林黛玉和邢岫烟又说了一回话,依依惜别。

    第二日一早,叶姨娘便说要回去。她唯恐家里不着调的兄长嫂子嫂子打探到消息,再来惊扰了黛玉。管家也惦记着书院、铺子年节过后的开工,因此林黛玉无奈,只得派了紫鹃去妙玉那儿说一声,又派了雪雁给邢岫烟送去了一个手炉和一袋银霜炭。

    妙玉打发紫鹃带回了水晶玲珑的一小瓶茶叶,说是方外之人,不便面辞,改日再递贴拜访。邢岫烟和母亲倒是出来送了一回,捎带着拿过几个绣帕香囊送给黛玉回礼。林黛玉推辞不过,只好令紫鹃好生收了,这边管家备好了马车,各处的东西也都收拾妥当了,便告辞回去。

    过了几日,林黛玉等人又去郊外上香培土,祭拜了一番。之后不久,妙玉便托人送来帖子,说是她师父说“出门在外多有不便,倘若能相互照应,也是一件好事。”,因此应允两处结伴同行。

    林黛玉与叶姨娘等人商量了一番,便议定二月十九号启程,由林墨和管家随行护送,于是写了帖子,让小厮送去蟠香寺。

第三十七章 进京() 
恰巧林之孝一家留在了苏州没有回京都过年,贾政曾嘱咐他们一家务必要接了林黛玉回去,年后便来向黛玉请安问好。

    林黛玉说拟定了二月十九日启程,于是这天一大早,林之孝家的并几个荣国府的仆人都来到了林家。林墨带着管家抽调出来的十几个小厮随行护卫。出了苏州城,就遇到了两三辆马车,前面车厢坐着的是一个年老的姑子,这就是妙玉和她师父所乘的车辆了。两队人马并作一处,浩浩荡荡往京都行进。

    年关过后,到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路上的车马劳顿、饮食住宿皆不必赘述,众人晓行夜宿,一个月后,才踏进了京都的地界。

    这天晚上在驿站歇了一晚,第二天清晨,林之孝家的便遣了小厮去荣国府报信,说:“林姑娘和林少爷来了,傍晚就到。”

    小厮把消息送到的时候,刚好到了正午。王熙凤先得了消息,连忙去找王夫人,王夫人却不在自己的房里,去了贾母那儿同邢夫人一起侍候午饭,年纪小的只有宝玉也在。

    贾母房里,小丫头们正在来来往往地穿梭着摆饭,王熙凤把小厮的话一说,王夫人便忍不住脱口说道:“哪来的‘林少爷’,林家不是已经”她没说出口的半句,正是“林家的男人已经死绝”这句话。

    贾母扫了她一眼,随后看向王熙凤,说:“是林家过继到姑爷名下的小子吧?我恍惚记得,年前林丫头写信来提到一回,叫林什么的。”

    王熙凤也隐约记得有这一回,但为了盖园子四处筹借经费、再加上各处的琐碎日常,她早已焦头烂额了,一听贾母的话,便笑着说:“凭他林什么,傍晚就知道了。大约是送林妹妹过来的,等人到了,咱们再好生看看。”

    贾母便笑了一笑,看着丫头们摆好了饭,便让邢、王二位夫人各自回去吃饭。宝玉一听见随林黛玉一同来的还有别人,早就心里不自在了,又惦记着林黛玉的消息,等邢、王二位夫人一走,便向王熙凤说道:“好嫂子,林妹妹还传了什么信儿来,告诉我一句吧!”

    王熙凤笑着说道:“还能有什么信儿,不过个把时辰就到了,你要问什么,只管等你的林妹妹到了,去亲自问她不好?”

    贾宝玉叹气说:“我虽然有心问她,她又未必肯说。坐了个把月的车船,妹妹身子又弱,少不得要休息几天。再者,从别人眼中看岂不是更周到?”

    王熙凤道:“既是这样,稍晚伺候老祖宗吃完了饭,我把那小厮交给你,你亲自去审他好不好?”

    宝玉欢喜不已,又说:“不必审他,只问他一路上林妹妹住的怎么样,饮食可还适宜,请医问药了不曾,也就是了。”

    王熙凤笑着向贾母说道:“老祖宗听听,可见宝玉是个知冷知热的,一颗心只在他林妹妹身上。”

    贾母笑着说:“他们二人从小一处玩惯儿了的,自然是比别的感情好些,不光是宝玉,就是我这些天没见了林丫头,也是惦记着慌。”

    王熙凤笑着点头:“是呢,不光是老祖宗喜欢,我见了也觉得喜欢。几个姊妹里头,反而最数姑妈的林丫头说话最爽利,一点也不拿捏。”

    贾母点头道:“要说几个丫头,宝钗那丫头在几个姊妹中又更稳重些。”王熙凤只是点头,薛宝钗也是她的姑表亲戚,贾母夸赞薛宝钗,她自然无话可说。

    宝玉一听贾母夸赞薛宝钗,他心里更不自在,连忙说道:“林妹妹还小呢!宝姐姐比我还大两岁,比林妹妹大了三四岁,自然不同。不信老太太你看二姐姐,不也是十分稳重吗?”

    贾母听宝玉提起了迎春,于是笑了笑说:“迎春那丫头虽好,只是性格到底懦弱了一些,她老子又是那样不管事儿的”说着就叹息了一回,又向王熙凤说道:“你们做哥哥嫂子的,也要照看着二妹妹一些,底下的人要是有那拿大欺主的,都要好生敲打敲打。”王熙凤应了下来,又说了几个笑话逗贾母开心。贾宝玉惦记着要找小厮问话,因此匆匆地扒了几口饭,向王熙凤问了小厮的住处便过去了。

    话说林黛玉一行人进了京都,妙玉的师父就带着她要去各处寺庙庵堂挂单,因此和林黛玉辞行。分别之后,林之孝便引着马车,一边向林墨介绍些京都的物产风光,一边赶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宁荣街。

    这条街因为东半条街坐落着宁国府,西半条街住着荣国府而得名。中间仆人住的地方都已经拆了,热火朝天的忙活。街口早有几个人候着,一看林之孝跟在一位年轻公子后面,引着一队马车过来,就连忙向里头传话:“林姑娘来了,林家的公子也来了。”

    于是两扇朱漆的大门连忙打开(是不得不给林如海面子),贾琏、贾宝玉两人带着小厮迎了出来。贾宝玉还好,只看了一眼面生的林墨,心道“这过继到姑爷名下的林家人,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就连忙眼睛往后面的马车上溜,找林黛玉的马车去了。

    贾琏一听说“林家的公子”,就多长了个心眼,再一看来人一身素服,眉目清朗,书卷气浓郁,不是林墨又是谁?顿时“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恨不得一把扯下林墨来。当下便脸色不好,勉强讪笑道:“林兄,好久不见。昔日一别,不想咱们也成了亲戚。”

    林墨脸上带笑,拱手回礼道:“贾表兄,也是好久不见了。这次相聚,正好有些书本上的问题要与兄长探讨,若是得了空儿,还请不吝赐教。”

    贾琏一脸的假笑顿时就撑不住了。他旁边的贾宝玉,早已游魂一般地蹭到林黛玉的车厢旁,也不知道同里面说了些什么,就只见他一脸笑得灿烂,让小厮赶着马车进府。无奈之下,贾琏只得让开,心里却在暗暗算计,要怎样趁林墨在京都的时候让他出丑。

(修改后)第十六章 宝玉恼袭人() 
袭人本来想趁机磨一磨宝玉的性子,再等他说几句软话,就趁机劝他一回也就完了。哪曾想宝玉竟独自赌气睡去了,因此好生没趣,等她起身,看见宝玉躺在榻上,连被子也没盖,于是悄悄地拿一件斗篷替他盖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