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后不久南蛮就北犯了啊!”兵部尚书立刻问道,“南蛮北犯之后,占城港附近全部坚壁清野,房子焚毁,运不走的粮食焚毁,带不走的牲畜全部屠杀。在这个时候占城港已经不可能还有粮食运给东方港了啊。另外我记得占城港的战报中还提到髡贼运输粮食反哺占城港,他们用的粮食救助受灾流离失所之安南民众,然后全部带走到东方港去了,人数似乎在一万上下。”
“那这就有问题了,他们如果从南蛮北犯开始就无法从占城港得到粮食的话,那么他们现在的粮食到底是从哪里获得的?”户部尚书立刻问道,“难道是劫掠安允附近的大户获得的?”
“这我倒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记得在南蛮北犯之时有段时间粮价上涨我安南境内一些人逃到安允去避难,回来的时候都说髡贼仁义,高价收粮,低价卖给他们裹挟的百姓。”
“高价收粮?难道他们的粮食都是在安允境内收的?”
“这又如何可能?”有人一脸怪异,“这群髡贼明明是贼啊,占据武朝土地,虽然没有进攻安允县城,但是还是贼啊,怎么能够售卖粮食给髡贼呢?”
“说的轻巧,”户部尚书笑了一声,“就我安南国内稻子一年都要成熟三季,没有遭兵灾的地方粮食多到来不及吃完就要坏掉。但是这些富商都宁可把粮食放在自己家里坏掉,也不拿出来卖,要把粮价抬高。他们如此这般分明就是不顾百姓死活,可是我们谁又有办法处理这等富商?如果运粮食过去出售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然后卖高价,经常会出现明明丰收却还要饿死人的境地。这些富商就是吃准了皇家不会管这些小民之死活,他们手中存有多少粮食又有多少人知晓?就算是当地父母官也不清楚的。他们偷偷将这些粮食卖给髡贼,到了以后只要说一句粮食坏掉了,烧掉几座空谷仓,就能够蒙混过关,根本没人能拿出证据说他们资贼。更何况他们只是出售自己的粮食,于情于理都并非说不过去,当地官员怕是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概是如此,并且根据逃难的人的回报,在东方港附近的丛林已经被一扫而空,此时已经被开发成了万顷良田,而且髡贼似乎善于种植,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灌溉水渠,还有水车洒水,不用多少人即可大片田地。他们将主要的人力放在北面和西面的一些工坊,另外还在北面的海边挖坑。”
“挖坑?挖坑意欲何为?”
“不知,不过根据迈德诺人的推断,说是挖掘和修筑干船坞。”
“干船坞?”兵部尚书一愣,“难道是要造船?”
“怕不是造船,”左相掂着胡子说道,“应该是修船,有人说在东方港看到了迈德诺形制的战船四艘,其中两艘在海滩边,应该是受了伤,另外两艘已经更换了船帆,开始在东方港近海进行巡航了。听有从贼的人说他们是要把受损的船上坞维修,听说还要大炮什么的。”
兵部尚书顿时笑了起来,“大炮?这迈德诺人海军之战船上一般都是有数十门大炮,其中半数以上都要高于我安南国现在拥有之炮,这群髡贼真是井底之蛙,难道还以为他们的炮能比迈德诺人的还好吗?荒唐!”
“就是,迈德诺人的大炮乃军国利器,就算是武朝大炮也比不上,如今就连在武国北长城戍边的大炮都是迈德诺人卖给他们的,武国大炮虽然有威力,可是还是远远不及迈德诺人啊。”
“且不说这个,”左相再次笑了笑,“迈德诺人最好的一条建议就是,弥补安南国国库之空虚,迈德诺人一笔国家低息贷款给安南国,包括十五万两银子作为军费,另外迈德诺参谋,为我安南军队的行进和战斗军事指导,另外在必要时还可以一千五百人的迈德诺水兵上岸支援。迈德诺的运输船队将负责从安南国南面运输粮食到占城港作为军粮使用,只是粮食必须由我等自行筹备。”
“这解决了大问题啊!咱们现在缺的就是钱,今天在朝堂之上右相一句没钱就把我们压得死死的,根本就说不动。眼下既然解决了钱的问题,又解决了粮食的运输渠道,我们只需要抽调兵力即可啊!”礼部尚书笑了起来,话音未落,又有人幽幽地说了一句,“调动兵马是需要皇帝的旨意的,没有皇上的圣旨,怎么调动兵马?哪个将领敢动?抓到就是犯上作乱,要满门抄斩的啊!”
“是啊,今天皇上还发了脾气,说东方港之事到此为止盖棺定论了,我们眼下又要调兵去攻打东方港,这算是犯上欺君啊!”
“对啊,对啊!犯上欺君这事情可大可小,要是搞不好,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啊!”
“要我说,我们何不干脆把皇帝拉下马?”不知道谁在角落里说了这么一句话,顿时整个房间里的嘈杂声顿时清静下来,落针可闻。
把皇帝拉下马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发动叛乱,直接推翻皇帝,彼可取而代之,这句话一出来,顿时让人背上冒出了寒意,目光望去,说话的却是一直不怎么言语的刑部尚书。
“这天下原本就不是他阮福源的!”刑部尚书说着小饮了一口杯中清酒,“大家可别忘了,他阮福源原本是安南一员大将,自从郑逆杀了安南国皇帝后,他就举起黎朝的旗子反郑家而已,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他什么时候有过黎家天下的想法?自己当皇帝当上瘾了,要我说,不如我们找到黎家的后裔,发动兵变,把阮福源给弄死,以后才有我们的好日子过。”
(梨树)
第二百五十一章 包间里的阴谋 3()
说话的人是掌管安南刑部的人,要说起来对于安南刑律而言没有人比得过他,但是他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大家造反吧,这不按常理出牌的举措把人都说愣了,人人都目瞪口呆在那里,全然忘了自己之前准备要干什么。
“胡闹!”左相也害怕了,“这种杀头的事情我们怎可讨论?犯上作乱此乃大罪,切忌不要再讲了。”
刑部尚书笑了笑,抿了一口酒,“不要再讲也已经讲了,这屋里只有这么几个人,这事情如何可能守得住秘密?要是传到了外面,迟早人人都要掉脑袋,与其到了那时候跪在午门等着刽子手的刀,还不如我们现在就来合计一下该怎么办!”
众人无语,的确,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眼下既然这话已经说出来了,虽然是刑部尚书说的,但是难保传出去之后又会变成什么,七传八传的一通下来肯定人人有份,等到那时候去等死,还不如现在就动手,没准还能扳回一局。
过了良久,左相如同下定决心了一般点了点头,说道,“要说的话,自从老皇帝黎氏一家退位之后就逐渐被北逆杀绝,我等若要做此等事就必须要名正言顺,想要把阮氏弄下来,就必须要找到黎氏的后人。只有借助黎氏的名义,我们才好动手,不然名不正言不顺的,发动不起手下的人。”
“是啊,若要是有老皇帝的后人,就能够很容易发动起来,毕竟我等一直都管北面叫做北逆,原因就是因为这帮逆贼逼迫黎氏退位禅让。”
“然也,我安南国当年立国之时就是以黎氏名义立国的,长久以来一直没能找到黎氏的后人,因此一直未能拥立到老皇帝的后人。”
这时礼部尚书一脸神秘地笑了笑,低声说道,“黎氏后人其实一直都在。”
众人一惊,连忙把目光投向他,他也不着急,也学着刑部尚书一般抿了一口酒,“这事情还是十年前,早有人找到了黎氏皇子,当时就一路上报到顺化。当时我还是鸿胪寺寺卿,条子还是我交上去的。但是阮福源不置可否,只是说让人送到顺化鸿胪寺来。”
看到听众们的兴趣都被提起来了,他又小抿一口酒,“当时老夫就心里打了鼓,黎氏皇子是什么身份?你阮福源又是什么身份?竟然让地方官把皇子送过来?这不是儹越吗?于是就多了个心眼,把回复的帖子给修改了人换了条路送到顺化来。”
“你的意思是?你假传圣旨?”左相不由有些发愣。
“不是圣旨,是口谕,但是问题也就在这里。就在皇子抵达顺化的当天,从官道上传来消息,一支商队遭到了土匪的袭击,三百多人无一生还。”礼部尚书丝毫不介意自己的罪名,说道。
听到这里,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杀人灭口?”
“那当然,只有确定黎氏后人都死绝了,他阮福源才能在他的皇位上安稳坐天下,一旦有黎氏后人前来找他讨要权力,他定然要破费一般周折,少不得又要使出一些龌龊手段,到时候必然有人会质疑阮福源坐皇位的合法合理性,至少一直到现在,阮福源还是说自己只是摄政王,是替黎氏守天下的。”
“即是如此,那皇子呢?”
“皇子,当然还在,当晚我就借鸿胪寺之便,把他安插到了武朝的一支使团中去,将他送到迈德诺的东海城去了。”
“什么?你为何不告诉我等?我们也好拥立皇子登基啊。”
“你们啊!”左相不由得笑了起来,“若不是我等在此讨论这等杀头大事,你们谁敢拥护老皇子登基?还不是忙不迭的跑去向那阮福源举报了?”
一群人尴尬地笑了笑,没人反驳,有人又问道,“那黎氏皇子现在何处?我等若要拥立他登基,他又能否赶来?”
“对了,当时你作为鸿胪寺寺卿,阮福源就没有怀疑过你?”
“没有,阮福源不知道老夫早已拆过信件,以为我不知往来书信之中的,更不知道我早已将里面的修改了一通。若非如此,黎氏皇子如何可能活下来?即便如此,阮福源后来又几次悄悄试探老夫是否知晓此事,都被老夫瞒过,这才没把这事情暴露出来,若要是东窗事发,怕是会掉很多脑袋啊。”礼部尚书轻笑着夹了一筷子菜丢到嘴里,嚼了两口后说道,“黎氏皇子一直都在东海城,现在是迈德诺贵族的贵客,几十年来迈德诺人都保守着皇子的秘密老夫见机行事,而老夫此时深以为,现在正是迎回黎氏正统的最好时机。”
“迈德诺人那里?”听到这话的左相不由一愣,“那这事情就说得通了,应该是迈德诺人想要扶黎氏上位,这才逼迫我安南,然而暗地里又给我安南几乎天大的好处。”
“是啊是啊,占城港在姱公主手中之时,一年收入几百万两,只是每年给顺化几百两,多的钱分了一部分给阮福源的内库中,剩下的都是她自己挥霍,简直是天怒人怨。”
“相比之下迈德诺人简直是大善人啊,被公主阴了一记,损失那么大,竟然还能扶植我安南壮大,还帮助我等剿灭东方港的逆贼。”
“然也!迈德诺人大善啊!”有人掂着胡子笑着说道,“此事看来的确可为,若是能够把阮逆推翻了,迎回黎氏,回归正统,这对于北逆更是一个震慑,到时还能恢复我大安南之国土,壮大之后,还能从武朝那群贪得无厌之徒手中夺回被他们夺走的安南省。”
“就是!好端端的领土被武朝夺走,还要就叫做安南省,这岂不是洋洋得意地宣称我等无用?把我安南勇士当成死的?”
“分明就是窥觑我安南之国土,等到今后夺取安南全境之后也好洋洋自得宣称安南原本就是武朝领土!”
“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武朝那帮狼子野心之辈,窥觑我安南领土,扶植郑逆推翻黎朝,造成安南分裂,这才从郑逆手中获得安南省。待我等迎回黎氏皇子,消灭了郑逆,再与武朝开战,夺回我安南固有之领土!”
“我安南壮大对于迈德诺人又有何好处?”突然有人问道,“我安南壮大后,必然要增强海防,扩军备战,以后就算是南蛮也不放在眼里,迈德诺人如此扶植我等,总不会是真心实意扩充我安南之国力吧?”
刚刚还喧闹的房间里顿时又冷了下来,的确没人想这个方面的事情。“迈德诺人是出了名的不做亏本生意,眼下扶植安南也好,壮大安南也好,对于迈德诺人来说都是亏本生意。安南的壮大对于迈德诺人来说虽然没什么害处,但是也绝对没有什么好处。就算那十五万两银子,即使是有利息的,利息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若是我等不出兵或者随便出点兵,他们也不知道,我等甚至可以把银子分了,然后以后让安南国库来还,也是没有问题的。”
“且不说那些了,礼部尚书大人,你现在能否联系迈德诺人?若是能够把皇子殿下悄悄送回顺化来就是最好的。”左相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说道,“诸位同僚们,我等现在都是犯上作乱之人了,若是此时败露,是一损俱损,谁也逃不掉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但是若要是能够迎回黎氏王朝,那么在座诸位人人都是有功之臣,到时候加官进爵论功行赏一荣俱荣了。诸位都是安南的重臣,都是明事理之人,作何选择也用不着在下来浪费口舌了。”
“是啊,左相大人只管说吩咐便是,咱们就照办是了。”
“对啊,左相大人只要下命令即可,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左相说着在一旁的空案桌上摊开笔墨纸砚,“那就麻烦大家,老身这里带了笔墨,我等现在来写一份决议书,在场之人都来按个手印签个字,我等就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只可向一处使力,否则人谁也跑不掉。”
这群人各个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文房四宝根本就话下,不多时就已经搞定了这事情,左相拿起这份决议书,轻轻吹干上面的墨迹,笑着点了点头,“如此这般,那我等一起努力,既然阮氏无德无道,那就推翻阮氏逆贼,来迎回黎氏吧!”
众人连连称是纷纷举起酒杯向北遥敬,然后一饮而尽,纷纷摔杯明志。
=分隔线=
在顺化城里暗潮涌动的同时,俘虏营北面十多里的河边,一群穿着老百姓衣服的人正在沿着河道勘察着,不多时,一个高个突然做了个手势,人都连忙找到各自隐蔽的地方,望着河对岸的安南领土。
贺亚运不由愣住了,“我是说这个地方怎么样?你们怎么一下子就跑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