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弃女生存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弃女生存录-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似乎觉得捅了千默然这一刀还不够,沧桑康弘再次曝了秘事,千默然吐了一口鲜血,指着康弘充满了不可置信,“你竟敢,你竟敢。”

    “我连弑父的心都有,自地狱而回,又还有什么是不敢的呢?”沧桑康弘冷笑着回答,抽出了刺入他身体的剑,千默然倒地不起。明卓葳目光掠过那些世家家主,阴冷地笑着,持着那滴血的剑一步一步地走近,剑起刀落,呼叫声响彻了宫殿,血溅一地,却是一片杀戮。

    对,这是康弘,这就是他的儿子康弘啊,和他一样的够狠够绝。明卓葳没有半分要拦着康弘的意思,只见着那些只懂得逃的世家家主,这样的世家,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陛下!”很快地,一群黑衣人进来跑在殿前,对于殿中七倒八歪的尸体,目不斜视。明卓葳对向一直没有动的年轻康弘,“你觉得你能赢我吗?”

    “你手中果然还有一支暗兵!”年轻的康弘如是肯定地开口,却对此事早有猜测,眼下,却是证实了。而千惜站前一步,“陛下纵然手有暗兵,但这支兵马,人数并不多吧。不过三千而已。或可将世家的兵马尽诛,但若是对上陛下的兵,举国之兵,陛下觉得我不能赢吗?”

    千惜这话一接,明卓葳盯着千惜,“你是当真要与我斗到底?”

    “陛下忘了先前我们打的一个赌了,这是陛下给我的机会,也是我唯一的一个机会,而我不能输。”千惜若输了,死的人不单是她自己,还有康弘,死而复活康弘。

    “昔日我曾想阿弘究竟在梦中看到了多么痛苦的事儿,以至于他费尽心思只要置你于死地。可眼下听到他们亲口说,他们并不曾有多少是为了自己而不愤,更多的是为我抱不屈。他们心疼我,就这样哪怕要他们的命的心疼我,我又怎么可能弃他们于不顾呢。”千惜轻声地开口,明卓葳死死地盯着千惜,“所以在我和他们之间,你依然地选择了他们?”

    “是的,没错,我选择了他们。因为我对他们的付出一切,他们同样也会为我付出一切,可陛下呢,陛下道自己的心里是有我的,但事实上,陛下除了利用我达到目的,只有在陛下余空的时候,才会想到对我好些。那就不像是对人的态度,倒像是杀着一条狗,一条有用的狗而已。”

    明卓葳想要反驳,他想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他不知道千惜想要的好究竟是要怎么的好,到后来,事情多了,他们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他再也没办法去改变曾经对待千惜的态度,一直到了今天。

    “陛下,你过了这么两辈子,你真正高兴过几回呢。眼下你我们胜负早已分了,这一局是我赢。不过,陛下记得曾经许诺我一件事吗?”

    “你想要我做什么?”明卓葳当然记得,那是康回出生后不久,他带着她进山的打猎,他曾许诺要为千惜做一件事儿,任何的事儿。这么多年,千惜从来没有提过,他以为,她已经忘了。

    “陛下请饮下这一杯酒。”金玄不知何时取了酒来奉上,这一杯酒的含意,在场的人都清楚。明卓葳轻轻一笑,“好,你来喂我。”

    明卓葳如此爽快,委实让人极其惊讶,千惜点着头,端着酒要上去,康弘连忙拦着,千惜冲着他们摇头,走到明卓葳的跟前,将那杯酒喂到明卓葳的口中,明卓葳昂头一饮而尽,他看着千惜,“前世,我害你一死,我不知在你死后,你竟烙在我的心上,我欠你一命,如今还你一命,很好。”

    千惜道:“陛下负尽了天下人,却不曾负我,我杀了陛下,当赔陛下一命。”

    乍听此言,康弘与明卓葳都睁大了,而千惜的嘴角溢出了血丝,明卓葳伸手将千惜抱住,康弘冲了过来,齐声唤道:“娘,娘你怎么那么傻。”

    千惜摇了摇头,“你们的争斗,皆因我而起,陛下不死,你们心中的恨意难平,我杀陛下,是为你们;可是,陛下纵是拿我当着一条狗养着,却从来不曾负于我,我欠陛下的恩情,自该以命偿还。我死了,一切便都结束了,以后,以后你们兄弟都要好好的。喷!”

    叮嘱了这一番,千惜再次喷出了黑色的血,“娘!”

    “别难过,别难过!”千惜冲着他们笑着安慰,“以往我总想努力地活下去,只因为我觉得只有活着,才能创造快乐,但我一死,留给你们的将是无尽的欢愉,所以,我愿意为你们死。”

    欢喜地道了这一句,千惜慢慢地合上了眼,“娘!”

    一直没有说话的明卓葳,吐出了鲜血,他紧紧地箍住千惜,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可随着千惜合眼,那一面镜子竟发出了一阵破裂的声音,沧桑的康弘,随着一片白光慢慢地消失不见了,亲眼见证如此奇异的场景,康弘呆住了。(。)

第两百三十三章后记() 
“你可是满意了?”抱着千惜,明卓葳双目尽是血丝地问了康弘,“费尽心思你想要她与我正面交锋,你想让我与她争个你死我活,眼下如此,你满意了?满意了?畜牲!”

    “这都是你一手造成的。”千惜的死,同样对康弘的打击很大,明明,明明明卓葳就要死了,只要他死了,所以他给予他们的痛苦也将结束了,为什么,为什么千惜要陪着他死。

    明卓葳死死地盯着康弘,“你果然是最像我,一样的自私,你跟我又有什么不同呢?我想要她在你我之间有个选择,你同样也是在逼着她必须决断。当初,你一出生我就该掐死你。”

    这一句句咬牙切齿,明卓葳是当真恨到了极致,只想当作从来没有生过这个儿子。明卓葳吐了一口血,冷冷地道:“这样也好,这样自私的你,大肃交给你,挺好!”

    “你凭什么还要想掌控我的人生,若不是你,我们就不会遭遇那么多的苦难和痛苦。你的地位,你的江山,我都不稀罕,不稀罕!”康弘愤怒地迎视着明卓葳,为什么该死的人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这个世道,为何就如此的不公?

    明卓葳冷笑道:“不稀罕,那可好,你,阿泽,阿回,阿诺,就都一块给我们陪葬!”

    这样一个冷酷无情到底的男人啊,失去了千惜,曾经他以为重要的传嗣,也都变得不重要了,既然明康弘不想活,那就都一块地陪着他们吧。这一辈子,千惜心心念念的都是他们,他们也该有所回报。

    “你,想清楚了,我给你选择的机会,要生要死,你自己决定。来人,召百官觐见!”明卓葳一声令下,他撑着那一口气儿将千惜抱起,放在椅子上,黑色的血从他的口中涌出,他服下的毒量足以要了他的死,只是,他还能撑着一会儿,再等一会儿,一会儿。

    百官以白衍何浩为首,及快地到了店内,待见那一地的尸体,皆是世家家主,而那当是早逝的泰王竟然出现在这里,皇后,皇后

    “陛下!陛下!”此次西山之行,变故不断,百官跪下,明卓葳扬手道:“世家作乱,与虞世宁合谋逼宫,我早有所察,让泰王假死混入其中,眼下世家之乱平定,安慧郡主刺杀皇后,意图复元,凡与其有合谋者,皆诛。世家之死,三族之内亦诛之。我去后,泰王继位,而等当一心辅佐!”

    “陛下!”这,这可真是,真是形势大变呐,白衍唤道:“陛下如何说这翻丧气之言。”

    “以安慧为首之前朝遗孽下毒控制于朕,眼下毒入心脉,皇后已先朕而去,朕死后,泰王继位,便让朕与皇后合棺一体即可,不必劳民伤财。史官,可是记下了?”明卓葳一番吩咐,最后一句询问,那小小的史官已然出列,“陛下,小臣已记录在册。”

    明卓葳咳了一口黑色,众唤陛下,明卓葳低头看着千惜,低声道:“当年,我与千公谈了交易,我以生生世世为代价,只换来了这一生,我愿想扬眉吐气,来生来世与我何干。可是啊,我不甘心,真不甘心,这一辈子,你眼里都没有看到过我,我想办法想要改变那份交易,这一生不能让你心中有我,来生,来生亦可,这一次,我不再逼你,不再费尽心思想要掌控你,如此,可好?”

    那一双平静而明亮的眼睛,却不会再含着丝丝笑意,明明不愿意,却总是忍下了的朝他温和地答应,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当他发现时,她却已成了他的执念,一生求而不得,亦舍不得的执念。

    大肃开国十二年,西山行宫兵变,往日世家尽灭于此,肃威帝后共逝于此乱,肃威帝留下遗嘱令其长子明康弘继位,而明家宗亲,在此宫变中几乎被乱兵所杀,明氏损失惨重。

    帝后双逝,逢此朝中动乱,自有异动,然明康弘一经接手,立刻将虞世宁带来西山的兵马瓦解,又将蠢蠢欲动的其他人尽拿下关押于天牢。

    前线大金兴边乱肃,边关告急,康弘即让回京的康泽即刻率兵回东境,与西岸联手,诛杀了金王金锐,金锐一死,大金的兵马一哄而乱,再无能为祸于大肃。

    彼时,明卓葳与千惜停灵于行宫中已是七七四十九日,明卓葳的地宫在加紧则建,康诺当初被明卓葳秘密保护起来,大局而定了,明卓葳的人才将他送了回来,可迎来的却是噩耗

    又过半年,明卓葳的地宫建成,明卓葳与千惜的灵棺送入了地宫,在外游历的康回接到了消息总算是在这紧要时刻赶了回来,兄弟四人送了他们入了地宫。康泽打了康弘一拳后,回了东境戍边,余生再也踏入京城一步。康弘在此后方才正式登基称帝。

    “父亲让我寻的东西,我一直没有寻到。”不比康弘康泽康诺,在康回的心里,明卓葳却是一个好父亲,他对他的感情,比起他的兄弟来都要不同,这些年,康回也一直都有与明卓葳联系。

    “父亲要寻一面镜子,一面能回到过去未来的镜子,这还是千公告诉我的。当初父亲要我跟千公学本事时就说过,他只想要寻到那一面镜子。我原想帮父亲做到的,没想到”康回脸上流露出了伤痛,父亲余生只要求他做这一件事,他都没能做成。

    “往后,我会继续游历天下,父亲要我做的事儿,我一定会做到的,大哥,保重!”康回留下了这一句,便离开了京城,至此,再也没人见过他,康弘让人去寻,却是一无所获。

    而康弘登基之后,立金氏为后,却一直无子,朝中多劝其纳妃,他却不听,其掌政十年后,便将皇位传于其弟康诺,康弘死于明卓葳的地宫前,守墓人发现时,他已经没了呼吸。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做了些什么,又为什么会死。大肃朝,在康诺登基之后,有其父兄的奋斗基础下,开创了长达四十年的天和之治,亦为大肃朝的千年大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76971 。
7697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